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拉鲁肽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对血管内皮功能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1
作者 高晓燕 刘东兴 李凤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4期1524-1527,1531,共5页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对血管内皮功能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根据患者血糖水平给予盐酸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对血管内皮功能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根据患者血糖水平给予盐酸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利拉鲁肽治疗,观察两组治疗1个月、3个月血管内皮功能及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情况。结果:(1)两组治疗前ET-1、NO、FM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3个月观察组较治疗前NO、FMD增高,ET-1降低,且观察组NO、FM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ET-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治疗前FPG、2hPBG、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FPG、2hPBG、HbA1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治疗前FIns、HOMA-IR、HOMA-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3个月观察组FIns、HOMA-B水平增高、HOMA-IR降低,且观察组FIns、HOMA-B水平高于对照组,HOMA-IR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治疗老年T2DM患者可有效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胰岛β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拉鲁肽 老年2型糖尿病 血管内皮功能 胰岛Β细胞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骨质疏松与外周血单核细胞培养上清细胞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4
2
作者 周尊海 王桂兰 +1 位作者 董建军 李荣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99-201,共3页
目的 观察绝经前后妇女外周血单核细胞培养上清肿瘤坏死因子 (TNFα) ,白细胞介素 1(IL - 1) ,白细胞介素 - 6 (IL - 6 )水平变化及其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单光子骨密度仪测量非优势前臂尺桡骨中远端 1 3交界处桡骨骨密度 (... 目的 观察绝经前后妇女外周血单核细胞培养上清肿瘤坏死因子 (TNFα) ,白细胞介素 1(IL - 1) ,白细胞介素 - 6 (IL - 6 )水平变化及其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单光子骨密度仪测量非优势前臂尺桡骨中远端 1 3交界处桡骨骨密度 (BMD) ,小于 0 6 0 1g cm2 ( x - 2s)则诊为骨质疏松 (OP) ,据此将 5 5名妇女分为绝经前正常妇女 (NOP1) ,绝经后非骨质疏松妇女 (NOP2 ) ,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 (OP) 3组 ,测定其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培养上清中TNFα、IL - 1、IL - 6水平及血清中其他代谢指标。结果 OP组TNFα水平明显高于NOP1及NOP2组 (P <0 0 5 ) ,NOP2组虽有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8) ;IL - 1、IL - 6在绝经后水平升高 (P <0 0 5 ) ,骨质疏松组升高更明显(P <0 0 1)。IL - 1、IL - 6、TNFα与年龄、绝经年限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 ,与BMD、E2 呈显著负相关 (P <0 0 5 ) ,与Ca Cr、Hyp Cr密切正相关 (P <0 0 5 )。血清PTH在OP组明显高于NOP1组 (P <0 0 5 )及NOP2组 (P <0 0 1) ,NOP1,NOP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绝经后雌激素水平的下降 ,年龄的增长 ,是启动细胞因子IL - 1、IL - 6、TNFα生成的主要因素 ,增加的细胞因子促进骨吸收增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后骨质疏松 外周血单核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6 危险因素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格列酮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郝建平 赵青 +1 位作者 颜文盛 曾维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704-705,共2页
目的 :观察噻唑烷二酮类 (thiazo lidinedione ,TZD)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排泄的影响。方法 :选择 5 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2 3例 ,给予常规降糖治疗 ;治疗组3 5例 ,在常规降糖治... 目的 :观察噻唑烷二酮类 (thiazo lidinedione ,TZD)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排泄的影响。方法 :选择 5 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2 3例 ,给予常规降糖治疗 ;治疗组3 5例 ,在常规降糖治疗基础上 ,加用吡格列酮 3 0mg ,每日 1次口服 ,治疗 12周 ,观察治疗前后尿的白蛋白排泄率、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疗程结束后 ,治疗组尿白蛋白排泄率明显减少 ,治疗前后相比及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吡格列酮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格列酮 早期糖尿病肾病 治疗前后 降糖治疗 对照组 治疗早期 治疗组 结论 常规 显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