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欠发达地区农村基本医疗保障的现状与对策——以德州市农村医疗保障的发展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徐世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10729-10732,共4页
在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医疗保障的现状和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对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农村 基本医疗保障 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历史上土地集中的再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守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5期8006-8007,8020,共3页
对历史上几个典型时期的土地集中进行了再评价,重点探讨了土地集中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最后结合当前的农村改革进行了一定反思。
关键词 土地 集中 经济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五次“阿里亚”时期英犹关系演变探析
3
作者 王彦敏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06-107,共2页
关键词 关系演变 阿里 犹太复国主义 巴勒斯坦 犹太人 英国政府 建国前 以色列 组织 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接合部失地农民生存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山东省德州市为例
4
作者 徐世雨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91-593,共3页
在对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天衢工业园区建设过程中失地程度较高的肖何庄社区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征地及安置政策,借鉴处理相关问题的成功经验,围绕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及提高就业能力等方面探讨了失地农民走出困境并... 在对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天衢工业园区建设过程中失地程度较高的肖何庄社区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征地及安置政策,借鉴处理相关问题的成功经验,围绕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及提高就业能力等方面探讨了失地农民走出困境并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接合部 失地农民 征地补偿金 社会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津浦铁路的开通与德州区域农贸的发展
5
作者 周晓静 张立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2期5633-5634,共2页
民国之前,德州区域的交通以京杭大运河及陆路"官路"为主,缺乏近代化交通方式,但津浦铁路的修建和开通改变了这一状况。经过3年多的建设,全长1 000余km的津浦铁路于1912年全线贯通,其中山东德州段共约119 km,沿线设有德州、黄... 民国之前,德州区域的交通以京杭大运河及陆路"官路"为主,缺乏近代化交通方式,但津浦铁路的修建和开通改变了这一状况。经过3年多的建设,全长1 000余km的津浦铁路于1912年全线贯通,其中山东德州段共约119 km,沿线设有德州、黄河涯等6处车站。它的开通,改变了德州区域的水陆交通格局,加强了德州区域与沿海青岛港及上海等地的贸易联系,促进了德州区域农贸的发展和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津浦铁路 开通 德州区域 农贸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法国、德国现代化的比较及思考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彦敏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3-116,共4页
英国、法国、德国由于不同的历史条件和国家民族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的不同“选择”,形成了三种具有典型意义的不同的现代化的模式。英国模式虽然发展缓慢,但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比较顺利;法国在政治上反反复复,经济发展速度既慢且起伏不定;... 英国、法国、德国由于不同的历史条件和国家民族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的不同“选择”,形成了三种具有典型意义的不同的现代化的模式。英国模式虽然发展缓慢,但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比较顺利;法国在政治上反反复复,经济发展速度既慢且起伏不定;德国在工业化上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政治现代化严重滞后,直至靠外力才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和人民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三种现代化模式留下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可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法国 德国 工业化 政治民主化 中国 改革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初知识分子对职业化的心态——评《教育杂志》关于学术独立的通信 被引量:4
7
作者 姜朝晖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4-139,共6页
本文从分析《教育杂志》上李石岑等人关于学术独立的通信入手,解读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早期知识分子对职业化的心态:知识分子对资本家代表的社会世俗势力的兴起持矛盾态度;他们认识到知识分子需要通过世俗化的职业自立来换取学术和精神... 本文从分析《教育杂志》上李石岑等人关于学术独立的通信入手,解读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早期知识分子对职业化的心态:知识分子对资本家代表的社会世俗势力的兴起持矛盾态度;他们认识到知识分子需要通过世俗化的职业自立来换取学术和精神的独立,同时又担心"学问家"的职业化会损害学术的纯洁性,只能寄希望于知识分子保持独立的精神品质,以抵御职业化带来的知识分子日益庸俗化的危机。这些看起来充满矛盾又难以两全的心态,体现了在社会转型期的现代知识分子构建自身的独立品质以及与社会其他阶层重建有序联系的探索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 职业化 教育杂志 李石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人才三位一体培养模式探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徐世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8768-8770,共3页
在分析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现状及培养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高校培养、远程教育和基层党校培训三位一体的农村社区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城乡统筹发展 农村社区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人才 三位一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以色列莫沙夫看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彦敏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2-75,共4页
以色列是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农村合作组织———莫沙夫与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组织形式、运营模式、保障机制上有很多相似之处。我国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还存在规模不大、覆盖面小、实力薄弱、管理制度不健全及外部环境差等问题... 以色列是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农村合作组织———莫沙夫与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组织形式、运营模式、保障机制上有很多相似之处。我国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还存在规模不大、覆盖面小、实力薄弱、管理制度不健全及外部环境差等问题,需在国家立法、充分赋权、分类指导、政策扶持和示范带动上有所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沙夫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经验 运营模式 保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经济视角下的山东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永华 诸大建 胡冬洁 《水电能源科学》 2006年第6期12-13,24,共3页
根据循环经济理念,分析了山东省水资源的现状并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相应政策措施: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支撑,合理利用和节约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立法管理,积极开展水权管理研究;组织开展水资源循环经济规划研究;建立合理的水价机制。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水资源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英国革命成因研究的史学演变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淑青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17,共6页
英国革命成因问题是英国史研究的经典课题。关于英国革命成因的史学流派的演变基本上反映了英国近现代史学的演进趋势,从克拉伦敦伯爵为首的保王党史学到以休谟为首的托利派史学以及以马考莱、伽狄纳为首的辉格派史学,从20世纪的社会经... 英国革命成因问题是英国史研究的经典课题。关于英国革命成因的史学流派的演变基本上反映了英国近现代史学的演进趋势,从克拉伦敦伯爵为首的保王党史学到以休谟为首的托利派史学以及以马考莱、伽狄纳为首的辉格派史学,从20世纪的社会经济史学、马克思主义史学,再到20世纪70年代的修正派史学,历史学本身的质疑特质在英国革命成因的史学演变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英国革命成因 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中山的民权思想与传统民本主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姜朝晖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9-81,101,共4页
民本思想是孙中山民权思想的传统文化渊源 ,孙中山对民本思想的继承是他站在近代民主主义高度对其进行反思的结果。从民权思想立论的前提、民众和民权的内涵、民众在民权斗争中的地位、保障民权的手段等方面 ,都体现了孙中山对传统民本... 民本思想是孙中山民权思想的传统文化渊源 ,孙中山对民本思想的继承是他站在近代民主主义高度对其进行反思的结果。从民权思想立论的前提、民众和民权的内涵、民众在民权斗争中的地位、保障民权的手段等方面 ,都体现了孙中山对传统民本论的科学扬弃这一特点。这种扬弃既丰富了孙中山的民权思想本身 ,又缩短了民本思想同近代民主思想之间的巨大历史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民权思想 民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守旧官僚群体谈兵刍议——以中央官员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立胜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77-180,共4页
晚清时期,谈兵的守旧官僚人数众多,现仅以目前所见的中央官员如刘锡鸿、李鸿藻、徐桐、刚毅、张佩纶和孙诒经等人的言论为例,总结其谈兵的主张,大体上可归纳如下两类:一是恪守传统的军备和战法,即反对用西法加强海防和操练中国军队,反... 晚清时期,谈兵的守旧官僚人数众多,现仅以目前所见的中央官员如刘锡鸿、李鸿藻、徐桐、刚毅、张佩纶和孙诒经等人的言论为例,总结其谈兵的主张,大体上可归纳如下两类:一是恪守传统的军备和战法,即反对用西法加强海防和操练中国军队,反对修筑铁路;二是对外盲目主张强硬,放言好战,提倡"以攻为守"等。这两类主张从根本上说与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有密切关系;主要是由于天朝上国观念、清廷闭关锁国政策以及这些文臣各自的出身和社会阅历等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守旧官僚 群体 谈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私塾、书院到简字学堂和大学堂——晚清教育家劳乃宣的教育活动考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立胜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8-84,共7页
劳乃宣的教育活动大体归纳为两类:一类是传统的,主要设塾授读和书院课士;一类是趋新的,为实行预备立宪为目的。劳氏认识到普及教育、开发民智的重要性,为此他创办了简字学堂,并创办和"领导"了若干所近代新式高等学堂。具体而... 劳乃宣的教育活动大体归纳为两类:一类是传统的,主要设塾授读和书院课士;一类是趋新的,为实行预备立宪为目的。劳氏认识到普及教育、开发民智的重要性,为此他创办了简字学堂,并创办和"领导"了若干所近代新式高等学堂。具体而言,劳氏曾创办过畿辅大学堂;担任过清末三所著名新式学堂的"大学校长"———南洋公学、浙江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的总理、监督或总监督。劳氏的教育活动涉及了从私塾、书院到简字学堂和大学堂等诸多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近代教育新旧更替的特点,即劳氏的教育活动既有维护传统礼教与封建统治的保守性,也有推动教育近代化的进步性。由此劳氏也可谓近代教育救国思潮中代表人物之一,尤其他重视教育投入,积极推广简字,极力普及教育的主张和做法值得后世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乃宣 教育活动 简字学堂 大学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董仲舒“大一统”理论的思想来源 被引量:2
15
作者 梁国楹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1-54,共4页
董仲舒"大一统"理论以先秦儒家思想为主体,同时兼采诸家之长,吸纳、融合了墨、法、阴阳等家的思想,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和时代特征。"大一统"理论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现实,满足了封建统治的政治需要,顺应了百家思想的... 董仲舒"大一统"理论以先秦儒家思想为主体,同时兼采诸家之长,吸纳、融合了墨、法、阴阳等家的思想,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和时代特征。"大一统"理论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现实,满足了封建统治的政治需要,顺应了百家思想的"合流"趋向,是学术思潮演变的必然结果,由此,在汉代政治初步实现"大一统"的同时,也逐步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大一统 思想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教育现代化转型视野下的教育独立思潮 被引量:1
16
作者 姜朝晖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9-154,共6页
从中国教育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宏观视野下,具体考察1920年代教育独立思潮的思想背景、具体构想、理论特征、现实遭遇,可以从中发现教育独立思潮不仅仅具有空想性,它还为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一定的科学预见。
关键词 教育独立思潮 教育转型 教育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乃宣的教育主张刍议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立胜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2-47,共6页
劳乃宣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提出了一些教育主张:提倡蒙学教育与女子教育,提倡私家教育,主张普及教育。这些主张有的已摆脱了传统的束缚,具有近代的色彩。从根本上而言,劳乃宣的教育主张仍然是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尤其是为了实行宪政;但... 劳乃宣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提出了一些教育主张:提倡蒙学教育与女子教育,提倡私家教育,主张普及教育。这些主张有的已摆脱了传统的束缚,具有近代的色彩。从根本上而言,劳乃宣的教育主张仍然是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尤其是为了实行宪政;但其教育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西方先进的知识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教育理念,对今后的教育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乃宣 教育主张 新式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农村社区网络治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世雨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60-64,共5页
农村社区建设是激活农村社会机体的生命力,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农村社区管理存在很多问题,制约了农村社区建设与发展。实施网络治理,构建有利于农村社区发展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与机制,对农村社区建... 农村社区建设是激活农村社会机体的生命力,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农村社区管理存在很多问题,制约了农村社区建设与发展。实施网络治理,构建有利于农村社区发展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与机制,对农村社区建设与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统筹发展 农村社区管理 网络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世纪初英国宫廷贵族政治斗争的文化诠释
19
作者 刘淑青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34-236,共3页
17世纪初的英国宫廷,贵族派别斗争异常激烈,以阿伦德尔伯爵为首的旧贵族和以宠臣白金汉家族为核心的宫廷贵族之间的斗争主宰了宫廷政治。从某种意义上讲,宫廷贵族的政治斗争与贵族文化中的新趋势有一定的关系,反映了传统贵族和贵族暴发... 17世纪初的英国宫廷,贵族派别斗争异常激烈,以阿伦德尔伯爵为首的旧贵族和以宠臣白金汉家族为核心的宫廷贵族之间的斗争主宰了宫廷政治。从某种意义上讲,宫廷贵族的政治斗争与贵族文化中的新趋势有一定的关系,反映了传统贵族和贵族暴发户之间在文化品位、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贵族文化 宫廷政治斗争 17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世纪初英国外交政策冲突的文化解读
20
作者 刘淑青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65-167,共3页
英国与国际天主教势力的长期斗争、特别是与西班牙争夺海上霸权的民族斗争,导致了中世纪骑士理想在16世纪后半期的复兴,以及反天主教的宗教价值观的出现,骑士理想和宗教价值遂成为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时期英国民族文化的传统。但从17世纪初... 英国与国际天主教势力的长期斗争、特别是与西班牙争夺海上霸权的民族斗争,导致了中世纪骑士理想在16世纪后半期的复兴,以及反天主教的宗教价值观的出现,骑士理想和宗教价值遂成为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时期英国民族文化的传统。但从17世纪初起,随着王朝的更迭,英国宫廷开始了文化上的转向,和平、富足的主题取代了对海外扩张的颂扬,贵族的骑士理想和宗教价值取向在王国的政策中从此难以实现,外交政策上的冲突就是宫廷文化和传统的民族文化以及相应的价值取向之间冲突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宫廷文化 外交政策 17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