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小说中的海洋书写 被引量:3
1
作者 马平平 顾明栋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5-64,共10页
西方文明通常被视为海洋文明,而中华文明则被认为是大陆文明。这一刻板印象很大程度上遮蔽了中华文明的多样性。事实上,“海洋”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屡有涉及,在清代海洋主题文学作品中体现得尤为深刻。在西方殖民扩张的背景下,清代小... 西方文明通常被视为海洋文明,而中华文明则被认为是大陆文明。这一刻板印象很大程度上遮蔽了中华文明的多样性。事实上,“海洋”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屡有涉及,在清代海洋主题文学作品中体现得尤为深刻。在西方殖民扩张的背景下,清代小说中的海洋书写呈现出鲜明特点,即海洋意识的自觉性、海洋活动的身行性和海洋意象的象征性。这也从一个侧面例证了中华文明是兼容海洋文明和大陆文明的复合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小说 大陆文明 海洋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现代诗歌中人与自然关系的东方转向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月红 顾明栋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9-37,共9页
西方传统的自然观建立在二元对立的哲学基础之上,倡导物我分离,与注重天人和谐的中国传统有机自然观形成尖锐对立。这两种自然观的差异充分地反映在诗歌创作和诗学思想之中。众多学者对20世纪美国现代诗歌和中国古典诗歌的对话已有深入... 西方传统的自然观建立在二元对立的哲学基础之上,倡导物我分离,与注重天人和谐的中国传统有机自然观形成尖锐对立。这两种自然观的差异充分地反映在诗歌创作和诗学思想之中。众多学者对20世纪美国现代诗歌和中国古典诗歌的对话已有深入的研究,但对中国传统有机自然观如何影响美国现代诗歌中人与自然关系之建构,并为后来生态诗学和生态批评的崛起所做的铺垫尚未有足够的探讨。研究费诺罗萨和庞德这两位在英美诗歌领域引领中西生态对话的先驱人物,分析其在中国传统自然观的西渐过程中所做的贡献,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传统自然观对20世纪美国生态诗歌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诺罗萨 庞德 中国传统自然观 美国现代诗歌 生态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者型翻译与作者型翻译——谈一个理论联系实践的翻译理念 被引量:11
3
作者 顾明栋 《山东外语教学》 2020年第6期106-117,共12页
在各种翻译理论争奇斗艳、花样翻新的翻译研究领域,学界从事翻译研究的实践能力并未有明显的提高,其主要原因就是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脱节。因此,有必要提出回归翻译研究的本源,即翻译实践及其基础——阅读和写作。提倡回归翻译的本源... 在各种翻译理论争奇斗艳、花样翻新的翻译研究领域,学界从事翻译研究的实践能力并未有明显的提高,其主要原因就是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脱节。因此,有必要提出回归翻译研究的本源,即翻译实践及其基础——阅读和写作。提倡回归翻译的本源并不意味着轻视翻译理论。相反,本文试图通过回归翻译的基础,以及从瓦尔特·本雅明、埃兹拉·庞德、艾米·洛威尔、T. S.艾略特、理雅各、亚瑟·威利、雅克·德里达、罗兰·巴特等欧美人士的翻译理论和实践中汲取灵感,以建构一种回归本源的翻译理论。这一理论包含两个方面:读者型翻译和作者型翻译,其内在逻辑与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并行不悖,该翻译理念也许可以为审视翻译界一些言人人殊的理论和看法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理论 翻译实践 读者型翻译 作者型翻译 现代派文学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