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楸树组培苗苗圃高效种植技术要点 被引量:4
1
作者 吕秀立 曹健春 +3 位作者 陈香波 郭小芳 娄长城 王利民 《上海农业科技》 2020年第6期97-99,共3页
楸树组培苗因具有遗传母株的优良性状、生长快、抗病虫害、抗寒、抗盐碱、韧性好、苗相整齐等优点,受到了市场的青睐。为促进楸树产业发展,从土地整理、植苗、水肥草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对楸树组培苗苗圃种植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以... 楸树组培苗因具有遗传母株的优良性状、生长快、抗病虫害、抗寒、抗盐碱、韧性好、苗相整齐等优点,受到了市场的青睐。为促进楸树产业发展,从土地整理、植苗、水肥草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对楸树组培苗苗圃种植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以供广大种植户和从业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楸树 组培苗 苗圃高效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械离体培养及标准化繁殖
2
作者 郭小芳 吕秀立 +1 位作者 余刚 张莹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7年第5期68-73,共6页
以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对2个红花槭良种进行离体培养研究。结果表明:初代培养基MS+2ip0.5 mg/L+GA3 0.5 mg/L较适宜;最佳增殖培养基为WPM+2ip 1.0 mg/L+TDZ 0.002 mg/L+GA_3 0.5 mg/L,最佳培养温度为28℃,在此条件下,2个红花槭品种的... 以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对2个红花槭良种进行离体培养研究。结果表明:初代培养基MS+2ip0.5 mg/L+GA3 0.5 mg/L较适宜;最佳增殖培养基为WPM+2ip 1.0 mg/L+TDZ 0.002 mg/L+GA_3 0.5 mg/L,最佳培养温度为28℃,在此条件下,2个红花槭品种的增殖率分别为1.95和1.90;生根培养基WPM+IBA 0.5mg/L+NAA 0.5 mg/L效果较佳,2个红花槭品种的生根率分别达85%和90%;适时移栽成活率可达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槭 离体培养 标准化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来木组培快繁成本核算及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罗小莲 吕秀立 +3 位作者 尹丽娟 张群 关媛 郭小芳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8年第4期121-126,共6页
根据20万株考来木组培苗的生产情况,分类核算其生产成本,并分析其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培养室用电、移栽基质、人工费的成本所占比例较高。考来木组培生产成本为2.46元(人民币,下同)/株,通过组培规模化生产,可为市场供应质优价廉的种苗,... 根据20万株考来木组培苗的生产情况,分类核算其生产成本,并分析其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培养室用电、移栽基质、人工费的成本所占比例较高。考来木组培生产成本为2.46元(人民币,下同)/株,通过组培规模化生产,可为市场供应质优价廉的种苗,生产厂家、种植户、绿化工程公司均可受益。研究结果可为行业相关人员计算工厂化育苗成本、制定商品苗价格、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降低生产成本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来木 组培生产 成本核算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红茵芋离体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黄益基 吕秀立 +2 位作者 付瑞 郭小芳 方腾 《江苏林业科技》 2017年第4期8-12,17,共6页
为了建立完善的金红茵芋快速繁殖技术体系,以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对其进行了离体培养。结果表明:初代培养基以MS+0.2 mg/L ZT+0.04 mg/L IBA+5.0 mg/L GA3较为适宜,外植体诱导率最高达85%;最佳增殖培养基是MS+1.0 mg/L ZT+0.5 mg/L KT+0... 为了建立完善的金红茵芋快速繁殖技术体系,以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对其进行了离体培养。结果表明:初代培养基以MS+0.2 mg/L ZT+0.04 mg/L IBA+5.0 mg/L GA3较为适宜,外植体诱导率最高达85%;最佳增殖培养基是MS+1.0 mg/L ZT+0.5 mg/L KT+0.1 mg/L IBA,培养30 d后,增殖率达3.6,试管苗高度达2.0 cm;生根培养基以1/2MS+1.0 mg/L IBA效果为最佳,生根率达90%;适时移栽入泥炭+蛭石+珍珠岩+有机肥(体积比为6∶2∶1∶1)的混合基质中,成活率在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红茵芋 带腋芽茎段 外植体 诱导 增殖 生根 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赏食兼用之林果新秀——黑果腺肋花楸 被引量:1
5
作者 郭小芳 《园林》 2017年第1期57-59,共3页
对于远离乡村生活的都市人来说,在居家、办公的环境中点缀些观果植物,使他们感受到瓜棚豆架的乡村气息,而缀满枝头的丰硕果实亦能使人享受丰收的喜悦,增加生活色彩。
关键词 黑果腺肋花楸 林果 观果植物 都市人 生活 乡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