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宏州幼龄橡胶林下套种甘薯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丽娜 于学安 +5 位作者 杨坚 杨琼聪 何竑 彭文忆 伍冉 梁建平 《中国热带农业》 2021年第1期101-104,共4页
幼林橡胶园套种甘薯,不仅可提高复种指数,同时也可提高土壤墒情,改善林下气候环境,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除草剂的使用,降低种植成本,有效增加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本研究依据德宏州幼林胶园宽行密株特性和甘薯的生物学特征,分析橡胶... 幼林橡胶园套种甘薯,不仅可提高复种指数,同时也可提高土壤墒情,改善林下气候环境,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除草剂的使用,降低种植成本,有效增加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本研究依据德宏州幼林胶园宽行密株特性和甘薯的生物学特征,分析橡胶套种甘薯特色产业发展优势,系统介绍橡胶林下套种甘薯的栽培管理技术,旨在为调整当地农业产业结构和橡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园 甘薯 套种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咨询师创新实践驱动区域成果转化——以云南省科技服务体系构建为例
2
作者 李艳 王知非 +1 位作者 王水玉 张飙 《农业工程技术》 2025年第14期114-118,共5页
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科技咨询师作为连接政策、技术与企业的核心纽带,其服务效能直接影响区域成果转化效率。该文基于作者在云南10余年科技咨询实践,构建“政策解码—需求诊断—生态协同”三维服务模型,通过数字化工具开发、... 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科技咨询师作为连接政策、技术与企业的核心纽带,其服务效能直接影响区域成果转化效率。该文基于作者在云南10余年科技咨询实践,构建“政策解码—需求诊断—生态协同”三维服务模型,通过数字化工具开发、标准化体系建设及全链条服务创新,破解传统科技咨询碎片化难题。研究证明,创新服务模式使企业高企认定通过率提升23个百分点,成果转化周期缩短40%,为区域科技服务体系优化提供了可复制的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咨询师 成果转化 三维服务模型 数字化工具 标准化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宏州晚熟芒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文柱 万代立 +2 位作者 张蕾 杨艳 王知非 《农学学报》 2023年第2期89-92,共4页
芒果营养丰富,素有“热带果王”之称。云南德宏州具有发展晚熟芒果的地理条件优势、龙头企业优势和市场基础强优势。本研究依据德宏州近5年推广‘景东晚芒’+‘三年芒’嫁接繁育的晚熟芒果品种种植、销售等产业状况,分析了德宏州晚熟芒... 芒果营养丰富,素有“热带果王”之称。云南德宏州具有发展晚熟芒果的地理条件优势、龙头企业优势和市场基础强优势。本研究依据德宏州近5年推广‘景东晚芒’+‘三年芒’嫁接繁育的晚熟芒果品种种植、销售等产业状况,分析了德宏州晚熟芒果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该地区芒果产业发展的相应对策。本研究对德宏州芒果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建设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宏 ‘景东晚芒’+‘三年芒’ 乡村振兴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槟榔江水牛SREBF1基因克隆、分子特征及组织表达分析
4
作者 刀文彬 欧阳依娜 +3 位作者 梁建平 范新阳 陈馨瑶 苗永旺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9,共9页
【目的】阐明水牛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转录因子1(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1,SREBF1)的分子特征和组织表达特异性,初步揭示其分子功能。【方法】以槟榔江水牛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技术克隆水牛SREBF1基因... 【目的】阐明水牛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转录因子1(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1,SREBF1)的分子特征和组织表达特异性,初步揭示其分子功能。【方法】以槟榔江水牛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技术克隆水牛SREBF1基因完整编码序列(coding sequence,CDS);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SREBF1分子特征;采用qPCR技术检测SREBF1在泌乳期水牛多个组织中的表达特异性。【结果】水牛SREBF1 CDS全长3438 bp,编码114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亲水蛋白;SREBF1包含1个bHLHzip_SREBP1(AA319~393)DNA结合结构域,无跨膜结构和信号肽,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和内质网,主要功能是结合并调控DNA转录、参与脂质代谢等。水牛与其他牛科物种SREBF1在一级结构、理化特征、结构域和高级结构上高度相似。在基于SREBF1氨基酸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上,水牛与其他牛科物种聚为1类。在泌乳期水牛的8个组织中,SREBF1基因在乳腺中的表达水平最高,其次是肝脏、骨骼肌、垂体、肾脏,在脾脏、瘤胃和心脏中的表达水平较低。【结论】水牛与其他牛科物种SREBF1氨基酸序列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水牛SREBF1可调控DNA转录,在脂质代谢旺盛的组织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江水牛 SREBF1基因 分子特征 组织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德宏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5
作者 梁建平 李丽鋆 +2 位作者 兰丹 李文柱 匡钰 《热带农业科技》 2021年第1期33-36,共4页
德宏自然条件优越,发展蚕桑产业优势明显,栽桑养蚕已从零星试点逐步形成一定规模,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在助推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明显。本文通过对德宏州蚕桑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找出制约当地蚕桑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立足科技兴蚕,... 德宏自然条件优越,发展蚕桑产业优势明显,栽桑养蚕已从零星试点逐步形成一定规模,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在助推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明显。本文通过对德宏州蚕桑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找出制约当地蚕桑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立足科技兴蚕,提出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加强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产业科技支撑、建立和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开展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等建议,为德宏州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桑产业 现状 对策 德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缅甸进口姜黄无机元素分析研究
6
作者 李秀林 武梦琦 +3 位作者 梁建平 刘汗青 陈祖婷 杨新周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2-669,共8页
通过测定缅甸进口姜黄中26种无机元素,并对进口姜黄中重金属含量进行风险评价,为缅甸进口姜黄的质量控制奠定基础。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对24批来自缅甸地区的姜黄中的26种无机元素进行测定,通过靶标危害系数(T... 通过测定缅甸进口姜黄中26种无机元素,并对进口姜黄中重金属含量进行风险评价,为缅甸进口姜黄的质量控制奠定基础。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对24批来自缅甸地区的姜黄中的26种无机元素进行测定,通过靶标危害系数(THQ)和总危害指数(HI)对Pb、Cd、Cu 3种元素进行非致癌风险评价,用终生致癌风险(R)对As进行致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缅甸进口姜黄中含有24种无机元素,其中K、Na、Mg、Ca 4种营养元素含量占24种无机元素的92.39%。缅甸姜黄中均未检出Sn、Hg 2种金属元素,Pb、Cd、As、Cu、Hg 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符合2020版《中国药典》限定值。经过缅甸姜黄中Cu、Pb、Cd 3种重金属元素健康风险评价,THQ和HI均小于1,表明人体通过缅甸姜黄摄入的Cu、Pb、Cd不会对人体造成非致癌伤害。经过对姜黄中As的致癌健康风险评价,致癌风险R为7.72×10-6,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致癌风险值(1.00×10-5),通过缅甸姜黄摄入的总As不存在致癌风险。总体而言,缅甸进口姜黄重金属元素保持在较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P-MS 姜黄 无机元素 重金属 健康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贮藏容器与包装材料对百香果常温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段敏仙 张碧蓉 +3 位作者 潘黎 唐少平 周先艳 梁建平 《保鲜与加工》 CAS 2023年第1期16-23,共8页
为寻找适宜百香果生产应用的贮藏容器和包装材料,比较了塑料筐、泡沫箱、纸箱3种贮藏容器及PE自封袋、网面袋、单层纸、OPP自封袋和气泡袋5种包装材料对百香果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塑料筐贮藏的果实失重率最高,皱缩速度最快,泡沫... 为寻找适宜百香果生产应用的贮藏容器和包装材料,比较了塑料筐、泡沫箱、纸箱3种贮藏容器及PE自封袋、网面袋、单层纸、OPP自封袋和气泡袋5种包装材料对百香果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塑料筐贮藏的果实失重率最高,皱缩速度最快,泡沫箱失重率最低,皱缩速度最慢;泡沫箱和纸箱的着色指数(CI)值显著高于塑料筐(P<0.05)。贮藏期间,PE自封袋、OPP自封袋和气泡袋贮藏的果实失重率显著低于CK、网面袋和单层纸(P<0.05),贮藏后期网面袋和OPP自封袋的CI值显著高于CK、PE自封袋和单层纸(P<0.05),PE自封袋贮藏的果实TA含量下降缓慢,贮藏后期显著高于其他5个处理组。综上所述,泡沫箱有利于百香果的保水和转色,PE自封袋包装的百香果保水效果最好,转色最慢,果实后熟最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 贮藏容器 包装材料 常温 贮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咖啡果小蠹危害及防治对策
8
作者 梁静思 陈振佳 李文柱 《热带农业工程》 2022年第6期52-55,共4页
咖啡果小蠹Hypothenemus hampei Ferrari (CBB)是全球70多个咖啡种植国发生最严重的果实蛀虫,危害咖啡青果和种子,造成咖啡青果的危害率达50%~95%,经济损失每年5亿多美元。咖啡果小蠹可随咖啡果、豆、种子及其包装物通过国际邮寄、旅客... 咖啡果小蠹Hypothenemus hampei Ferrari (CBB)是全球70多个咖啡种植国发生最严重的果实蛀虫,危害咖啡青果和种子,造成咖啡青果的危害率达50%~95%,经济损失每年5亿多美元。咖啡果小蠹可随咖啡果、豆、种子及其包装物通过国际邮寄、旅客携带、入境货物等途径传播,随着中国咖啡消费市场及加工工业迅速发展,每年从进口咖啡豆中都有上百次检疫到该害虫,对我国咖啡产业特别是占全国产量98%以上的云南小粒种咖啡造成极大的威胁。如何防控咖啡果小蠹进入中国咖啡植区是我国检疫和植保工作的重点。本文就该害虫的分类、危害、传播途径,以及防治对策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果小蠹 发生 流行 传播途径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