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德宏州麻竹干枯病病因及侵染过程研究
1
作者
吴德喜
任国敏
+5 位作者
周平阳
董保国
李天会
陆志国
陈齐斌
谢勇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00-503,共4页
为发展竹产业,德宏州自1999年从广东省引种种植麻竹,陇川等地气候适宜麻竹生长,引种的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Munro)生长迅速,但麻竹成林后却出现不少麻竹严重枯死的情况。本文从现场调查、室内分离、病原接种等方面研究得出德...
为发展竹产业,德宏州自1999年从广东省引种种植麻竹,陇川等地气候适宜麻竹生长,引种的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Munro)生长迅速,但麻竹成林后却出现不少麻竹严重枯死的情况。本文从现场调查、室内分离、病原接种等方面研究得出德宏州麻竹枯死的主要致病菌是Fusarium spp.和Arthrinium phaeospermum;病因是由取食、产卵于麻竹的象甲科等害虫和Fusarium spp.,A.phaeospermum等病菌复合引起;发病过程是虫害导致伤口,病菌再从伤口侵入,最后由多种病菌、害虫复合危害,造成麻竹严重枯死,并将该病害定名为麻竹干枯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竹
麻竹干枯病
病害原因
侵染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林地薇甘菊防治对策的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佩云
王忠祥
+2 位作者
王健
周平阳
何冬梅
《山东林业科技》
2011年第6期67-70,共4页
通过大量的调查分析研究和生产实践总结,初步系统提出薇甘菊的科学预防和治理的基本思路、技术线路、控制体系、防治措施及其森林培育技术。
关键词
薇甘菊
危害
预防
治理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南松毛虫在芒市思茅松林区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被引量:
4
3
作者
彭琴君
杨常忠
+2 位作者
克买义
尹国绍
周平阳
《林业调查规划》
2014年第5期32-35,共4页
云南松毛虫是松类树种的重要食叶害虫。芒市为云南省松毛虫偶发区。阐述云南松毛虫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活史。分析云南松毛虫的发生与气象因子、地貌环境、立地条件等环境因素的关系以及发生发展规律,提出监测、生物和化学防治、物理和人...
云南松毛虫是松类树种的重要食叶害虫。芒市为云南省松毛虫偶发区。阐述云南松毛虫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活史。分析云南松毛虫的发生与气象因子、地貌环境、立地条件等环境因素的关系以及发生发展规律,提出监测、生物和化学防治、物理和人工防治、营林技术防治等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毛虫
生活史
发生规律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滇缅公路薇甘菊危害状况调查初报
被引量:
7
4
作者
泽桑梓
季梅
+3 位作者
闫争亮
刘凌
周平阳
弄扎
《林业调查规划》
2012年第5期67-70,74,共5页
为掌握云南薇甘菊危害核心区内薇甘菊发生危害的分布特征,2010年11月22日沿滇缅公路木康至畹町桥段路肩两侧200 m进行薇甘菊发生危害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滇缅公路薇甘菊分布不连续,呈板块、点状分布;纬度越低,距中缅边境越近,薇甘菊发...
为掌握云南薇甘菊危害核心区内薇甘菊发生危害的分布特征,2010年11月22日沿滇缅公路木康至畹町桥段路肩两侧200 m进行薇甘菊发生危害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滇缅公路薇甘菊分布不连续,呈板块、点状分布;纬度越低,距中缅边境越近,薇甘菊发生、分布点频度越高;薇甘菊发生点盖度变化大,厚薄不均,发生面积大小不等;危害植物高度由被侵害植物高度决定;覆盖能力强,危害植物种类多,表现极强的入侵、侵害性;薇甘菊分布点多在农业耕作区的田边、地角以及稀疏林地、河流、溪水、水沟边和农户院落四旁;林木郁闭度大的林地薇甘菊危害相对较轻,完全郁闭的林中尚未发生薇甘菊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薇甘菊
危害
分布
滇缅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颜色粘虫板诱集薇甘菊叶蝉的效果差异性比较
被引量:
5
5
作者
泽桑梓
季梅
+2 位作者
闫争亮
周平阳
弄扎
《林业调查规划》
2013年第4期67-70,共4页
为选定诱捕薇甘菊叶蝉Cicadellidae(种名待定)粘虫板的最佳颜色,解决人工助叶蝉迁移防控薇甘菊关键技术问题,以薇甘菊叶蝉为对象,自制红、兰、黄3种不同颜色的粘虫板在薇甘菊林地内进行田间诱捕试验。结果表明,粘虫板间距为10 m,大小为2...
为选定诱捕薇甘菊叶蝉Cicadellidae(种名待定)粘虫板的最佳颜色,解决人工助叶蝉迁移防控薇甘菊关键技术问题,以薇甘菊叶蝉为对象,自制红、兰、黄3种不同颜色的粘虫板在薇甘菊林地内进行田间诱捕试验。结果表明,粘虫板间距为10 m,大小为29.7 cm×19.7 cm的黄色单面粘虫板对薇甘菊叶蝉的诱集效果最好,1 d可以诱集到薇甘菊叶蝉13.15±2.31(头),与红色、兰色粘虫板相比,差异性达到极显著水平;红色、兰色粘虫板诱集薇甘菊叶蝉值分别为1.46±0.50(头)和0.92±0.29(头),二者之间差异性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虫板
颜色
薇甘菊叶蝉
诱捕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防控林地薇甘菊的高效、减量复合药剂
被引量:
1
6
作者
泽桑梓
季梅
+2 位作者
杨斌
周平阳
弄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7-103,共7页
以显著低于常用药剂浓度、完全降低薇甘菊盖度、可彻底抑制薇甘菊有性传播种子萌发、灭杀薇甘菊无性繁殖体茎作为高效、减量薇甘菊防除药剂评判标准。选取薇甘菊防除常用药剂草甘膦、灭薇净、耘乐、森草净、2,4-D钠盐自制森草净+2,4-D...
以显著低于常用药剂浓度、完全降低薇甘菊盖度、可彻底抑制薇甘菊有性传播种子萌发、灭杀薇甘菊无性繁殖体茎作为高效、减量薇甘菊防除药剂评判标准。选取薇甘菊防除常用药剂草甘膦、灭薇净、耘乐、森草净、2,4-D钠盐自制森草净+2,4-D钠盐复合药剂,按照浓度梯度10-1、10-2、10-3、10-4、10-5稀释,用稀释后的药剂浸泡处理薇甘菊种子,培养7、14 d观察记录薇甘菊种子萌发情况;按照10-2、5×10-2、10-3、10-4、10-55个浓度梯度稀释药剂,用量1 000 mL/m2,均匀喷施薇甘菊,调查、记录薇甘菊盖度变化情况、茎校正死亡率情况。结果表明,供试药剂仅有自制森草净+2,4-D钠盐复合药剂是能以极低浓度(10 000、100 000倍液)彻底抑制薇甘菊有性传播种子萌发,完全降低薇甘菊盖度,并灭杀薇甘菊无性繁殖体茎;换言之,自制森草净+2,4-D钠盐复合药剂是可用于防控薇甘菊的一种高效、减量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薇甘菊
高效
减量
复合药剂
盖度
种子萌发率
茎校正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德宏州麻竹干枯病病因及侵染过程研究
1
作者
吴德喜
任国敏
周平阳
董保国
李天会
陆志国
陈齐斌
谢勇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芒市植保植检站
德宏州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
德宏
出入境检验
检疫
局
陇川县
林业
有害
生物防治
检疫
局
出处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00-503,共4页
基金
德宏州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项目(2011-12)
文摘
为发展竹产业,德宏州自1999年从广东省引种种植麻竹,陇川等地气候适宜麻竹生长,引种的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Munro)生长迅速,但麻竹成林后却出现不少麻竹严重枯死的情况。本文从现场调查、室内分离、病原接种等方面研究得出德宏州麻竹枯死的主要致病菌是Fusarium spp.和Arthrinium phaeospermum;病因是由取食、产卵于麻竹的象甲科等害虫和Fusarium spp.,A.phaeospermum等病菌复合引起;发病过程是虫害导致伤口,病菌再从伤口侵入,最后由多种病菌、害虫复合危害,造成麻竹严重枯死,并将该病害定名为麻竹干枯病。
关键词
麻竹
麻竹干枯病
病害原因
侵染过程
Keywords
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ma bamboo withered disease
cause of disease
infection process
分类号
S436.85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林地薇甘菊防治对策的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佩云
王忠祥
王健
周平阳
何冬梅
机构
云南省
林业
调查规划院营林分院
云南省
林业
有害
生物防治
检疫
局
云南省
德宏州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
出处
《山东林业科技》
2011年第6期67-70,共4页
文摘
通过大量的调查分析研究和生产实践总结,初步系统提出薇甘菊的科学预防和治理的基本思路、技术线路、控制体系、防治措施及其森林培育技术。
关键词
薇甘菊
危害
预防
治理
对策
Keywords
Mikania micrantha
damage
prevention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分类号
S765.5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松毛虫在芒市思茅松林区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被引量:
4
3
作者
彭琴君
杨常忠
克买义
尹国绍
周平阳
机构
芒市
林业
有害
生物防治
检疫
局
德宏州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
出处
《林业调查规划》
2014年第5期32-35,共4页
基金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专项(200904052)
文摘
云南松毛虫是松类树种的重要食叶害虫。芒市为云南省松毛虫偶发区。阐述云南松毛虫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活史。分析云南松毛虫的发生与气象因子、地貌环境、立地条件等环境因素的关系以及发生发展规律,提出监测、生物和化学防治、物理和人工防治、营林技术防治等防治措施。
关键词
云南松毛虫
生活史
发生规律
防治措施
Keywords
caterpillar moth
life history
occurrence rules
controlling measures
分类号
S791.259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63.3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滇缅公路薇甘菊危害状况调查初报
被引量:
7
4
作者
泽桑梓
季梅
闫争亮
刘凌
周平阳
弄扎
机构
云南省
林业
科学院
德宏州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
瑞丽市
林业
局
出处
《林业调查规划》
2012年第5期67-70,74,共5页
基金
云南省政府专项"薇甘菊防治与预警监测(林业部分)"(云财农[2008]240号)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面上项目"薇甘菊颈盲蝽对薇甘菊的控制机理研究"(2010CD131)
文摘
为掌握云南薇甘菊危害核心区内薇甘菊发生危害的分布特征,2010年11月22日沿滇缅公路木康至畹町桥段路肩两侧200 m进行薇甘菊发生危害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滇缅公路薇甘菊分布不连续,呈板块、点状分布;纬度越低,距中缅边境越近,薇甘菊发生、分布点频度越高;薇甘菊发生点盖度变化大,厚薄不均,发生面积大小不等;危害植物高度由被侵害植物高度决定;覆盖能力强,危害植物种类多,表现极强的入侵、侵害性;薇甘菊分布点多在农业耕作区的田边、地角以及稀疏林地、河流、溪水、水沟边和农户院落四旁;林木郁闭度大的林地薇甘菊危害相对较轻,完全郁闭的林中尚未发生薇甘菊危害。
关键词
薇甘菊
危害
分布
滇缅公路
Keywords
Mikania micrantha
hazards
distribution
Burma Road
分类号
S765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颜色粘虫板诱集薇甘菊叶蝉的效果差异性比较
被引量:
5
5
作者
泽桑梓
季梅
闫争亮
周平阳
弄扎
机构
云南省
林业
科学院
德宏州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
瑞丽市
林业
局
出处
《林业调查规划》
2013年第4期67-70,共4页
基金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林地薇甘菊生态控制关键技术研究"(201204518)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面上项目"薇甘菊颈盲蝽对薇甘菊的控制机理研究"(2010CD131)
云南省政府专项"薇甘菊防治与预警监测(林业部分)"(云财农[2008]240号)
文摘
为选定诱捕薇甘菊叶蝉Cicadellidae(种名待定)粘虫板的最佳颜色,解决人工助叶蝉迁移防控薇甘菊关键技术问题,以薇甘菊叶蝉为对象,自制红、兰、黄3种不同颜色的粘虫板在薇甘菊林地内进行田间诱捕试验。结果表明,粘虫板间距为10 m,大小为29.7 cm×19.7 cm的黄色单面粘虫板对薇甘菊叶蝉的诱集效果最好,1 d可以诱集到薇甘菊叶蝉13.15±2.31(头),与红色、兰色粘虫板相比,差异性达到极显著水平;红色、兰色粘虫板诱集薇甘菊叶蝉值分别为1.46±0.50(头)和0.92±0.29(头),二者之间差异性不显著。
关键词
粘虫板
颜色
薇甘菊叶蝉
诱捕试验
Keywords
sticky board
colors
Cicadellidae on Mikania micrantha
trapping test
分类号
S763.306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防控林地薇甘菊的高效、减量复合药剂
被引量:
1
6
作者
泽桑梓
季梅
杨斌
周平阳
弄扎
机构
云南省
林业
科学院云南省森林植物培育与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西南
林业
大学
云南省
德宏州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
云南省瑞丽市
林业
局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7-103,共7页
基金
国家公益性行业(林业)科研专项(编号:201204518)
云南省科技计划(编号:2012CH001)
文摘
以显著低于常用药剂浓度、完全降低薇甘菊盖度、可彻底抑制薇甘菊有性传播种子萌发、灭杀薇甘菊无性繁殖体茎作为高效、减量薇甘菊防除药剂评判标准。选取薇甘菊防除常用药剂草甘膦、灭薇净、耘乐、森草净、2,4-D钠盐自制森草净+2,4-D钠盐复合药剂,按照浓度梯度10-1、10-2、10-3、10-4、10-5稀释,用稀释后的药剂浸泡处理薇甘菊种子,培养7、14 d观察记录薇甘菊种子萌发情况;按照10-2、5×10-2、10-3、10-4、10-55个浓度梯度稀释药剂,用量1 000 mL/m2,均匀喷施薇甘菊,调查、记录薇甘菊盖度变化情况、茎校正死亡率情况。结果表明,供试药剂仅有自制森草净+2,4-D钠盐复合药剂是能以极低浓度(10 000、100 000倍液)彻底抑制薇甘菊有性传播种子萌发,完全降低薇甘菊盖度,并灭杀薇甘菊无性繁殖体茎;换言之,自制森草净+2,4-D钠盐复合药剂是可用于防控薇甘菊的一种高效、减量药剂。
关键词
薇甘菊
高效
减量
复合药剂
盖度
种子萌发率
茎校正死亡率
分类号
S765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德宏州麻竹干枯病病因及侵染过程研究
吴德喜
任国敏
周平阳
董保国
李天会
陆志国
陈齐斌
谢勇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林地薇甘菊防治对策的研究
刘佩云
王忠祥
王健
周平阳
何冬梅
《山东林业科技》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云南松毛虫在芒市思茅松林区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彭琴君
杨常忠
克买义
尹国绍
周平阳
《林业调查规划》
201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滇缅公路薇甘菊危害状况调查初报
泽桑梓
季梅
闫争亮
刘凌
周平阳
弄扎
《林业调查规划》
201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不同颜色粘虫板诱集薇甘菊叶蝉的效果差异性比较
泽桑梓
季梅
闫争亮
周平阳
弄扎
《林业调查规划》
201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一种防控林地薇甘菊的高效、减量复合药剂
泽桑梓
季梅
杨斌
周平阳
弄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