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沼气肥水 养鱼技术
- 1
-
-
作者
戴黎湘
王小军
-
机构
江西省德安县科委
江西省德安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
出处
《科学养鱼》
1991年第1期6-6,共1页
-
文摘
1989年我们在金湖乡进行沼气肥水养鱼对比试验,在两口毗邻的,底质相同的池塘中养殖“肥水鱼”为主,混养鱼类和投饵管理基本相同,分别用沼气肥水废渣(试验池)和人畜粪(对照池)进行对比试验,试验池亩产达692.34公斤,对照池亩产仅242.4公斤。现将这一技术总结如下。一、试验条件和方法: 试验池水面3.7亩,对照池2.8亩,两池水深均保持1.2米,底质淤泥30—40厘米。主养花白鲢约占75%,配养15~20%的鲤鲫鱼,5—10%的草鱼和团头鲂。
-
关键词
沼气肥水
养鱼技术
-
分类号
S963.9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翘嘴红鲌池塘成鱼养殖试验
- 2
-
-
作者
俞泽溪
熊春贤
夏向前
-
机构
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南昌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德安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
出处
《江西水产科技》
2011年第4期13-14,共2页
-
基金
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
-
文摘
在池塘中进行翘嘴红鲌养殖试验。每667m2放养翘嘴红鲌833尾,规格12~15cm,搭配少量草鱼、鲢、鳙,投喂蚕蛹、配合饲料,饲养24Od,每667m2产翘嘴红鲌580kg,平均全长44.6cm,平均体长39.6cm,平均体重625g,养殖成活率95%,其它配养鱼产量259.5kg/667。
-
关键词
池塘养殖
翘嘴红鲌
-
分类号
S964.3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甲鱼木箱孵化法
- 3
-
-
作者
王烈华
-
机构
江西省德安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
出处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5-25,共1页
-
文摘
采用木箱在室内人工孵化甲鱼苗,具有规模可大可小、便于管理、经济实用和孵化率高等优点。据笔者试验,这种方法孵化出壳率达90%以上。有关要点如下:1.选沙:甲鱼卵孵化要求有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气三个要素。选用沙的粗细与孵化的湿度、通气条件相关联。如果沙子太粗(粒径1毫米以上)。
-
关键词
鳖
木箱
孵化
-
分类号
S966.5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鱼病用药不凑效的原因
- 4
-
-
作者
王烈华
-
机构
江西省德安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
出处
《江西水产科技》
1993年第4期32-32,共1页
-
文摘
药物防治鱼病过程中,常常发生效果不佳,甚至鱼更严重地死亡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种种:
-
关键词
鱼病防治
药物防治
原因分析
药效
-
分类号
S948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从“三草带一鲢”话科学混养比例
- 5
-
-
作者
戴黎湘
王小军
-
机构
江西省德安县科委
德安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
出处
《科学养鱼》
1991年第2期7-7,共1页
-
文摘
古老的“一草带三鲢”是句流传较广的渔谚。它简要通俗,生动形象,在粗放稀养的情况下,它也很科学很合理;但近几十年来,生产不断发展,人们不仅要产量高而且还要经济效益高,放养密度大大提高,“一草带三鲢”就渐渐地变到了“三草带一鲢”。我们调查了一些典型的高产养鱼户。
-
关键词
草鱼
鲢鱼
混养比例
-
分类号
S965.1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鱼池套养名贵鱼增产增收
- 6
-
-
作者
王烈华
-
机构
江西省德安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
出处
《内陆水产》
1994年第4期20-20,共1页
-
文摘
鱼池套养名贵鱼增产增收德安县在鱼池中套养名贵鱼类,充分利用野生小鱼虾和底栖物等天然饵料,在不减少主养鱼放养密度。不增加饵肥消耗的情况下,提高了养殖单产,每亩可增收100-300元。具体做法是:一、鱼种池套养。在培育冬片的鱼种池中,亩放是夏花彭泽鲫10...
-
关键词
鱼池
套养
增产增收
天然饵料
养鱼
放养密度
主养
增加
黄鱼
安县
-
分类号
S965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S963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岳山垄的甲鱼养殖经
- 7
-
-
作者
王烈华
-
机构
江西省德安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
出处
《内陆水产》
1993年第11期18-19,共2页
-
文摘
江西德安县城西郊的岳山垅村,现有农户158家,654人。据统计,今年养殖甲鱼的有106家,养殖面积达105亩。养殖户数和面积在1992年的基础上都翻了一番,成为远近闻名的“江西甲鱼第一村”。现将其养殖经验介绍如下:
-
关键词
甲鱼
鱼养殖
养殖经验
养殖户
养殖面积
农户
西德
江西
县城
西郊
-
分类号
S966.5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F32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