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德国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以蜂产业为例
被引量:9
- 1
-
-
作者
张社梅
孙战利
-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德国转型经济农业发展研究所
-
出处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954-1961,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303168)
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45KXJ20)
-
文摘
以蜂产业为例,从产业组织结构、科技支撑、质量控制、产业功能拓展4大方面,系统分析和总结了德国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对照分析了中国蜂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并进一步凝练和剖析了德国蜂产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研究认为:中国蜂产业正处于比较效益下滑、小规模蜂农退出的转型期,应积极发展蜂农合作组织、加强产学研结合、构建全产业链质量控制体系、拓展蜂产业的多种功能等来促进产业发展壮大。
-
关键词
德国
特色农业产业
蜂产业
-
Keywords
Germany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industry
apiculture industry
-
分类号
S-9
[农业科学]
F3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蜂农对天气变化的感知及其影响因素——以四川省为例
被引量:5
- 2
-
-
作者
许丽灵
游良志
孙战利
张社梅
-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
德国转型经济农业发展研究所
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
出处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89-1098,共10页
-
基金
国家蜜蜂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44-KXJ18)
-
文摘
通过对四川省5个县蜂农的问卷调查,基于社会认知模型(MPPACC)分析框架,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了蜂农对天气变化的感知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蜂农对于天气变化的敏感性感知、严重性感知较强,适应功效感知、自我效能感知较弱,感知到的适应成本较高;蜂农对免费天气变化信息的获取、获取渠道的多少、与其他蜂农交流的频率以及养蜂人数等均会影响蜂农对天气变化的感知,其中,免费天气信息的获取对蜂农敏感性感知、适应性功效感知、自我效能感知以及适应成本感知影响最为显著。最后,从拓宽蜂农获取天气信息的渠道、鼓励其加入农民合作组织以及增强蜂农之间的交流等方面,提出了提高蜂农对天气变化感知能力、增强应对天气变化能力的相关建议。
-
关键词
蜂产业
社会认知模型
天气变化感知
-
Keywords
bee industry-
MPPACC model
climate change perception
-
分类号
S-9
[农业科学]
F326.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美、德、中三国蜜蜂授粉实施状况比较与启示
被引量:6
- 3
-
-
作者
方柯钰
孙战利
张社梅
-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德国转型经济农业发展研究所
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国蜂业》
2021年第3期48-53,共6页
-
基金
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44-KXJ18)。
-
文摘
蜜蜂授粉是多种虫媒农作物生长过程的必经环节,对于实现农业增产增收、保障食物安全、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蜂产业发展情况、蜜蜂授粉主要做法以及相关政策三个角度,对比分析并评价美德中三国的蜜蜂授粉产业发展情况,总结出我国蜜蜂授粉产业发展的启示。研究认为:我国对蜜蜂授粉的需求空间很大但认识不足,蜜蜂授粉市场的形成需要从转变农民生产意识、加强对蜜蜂授粉和配套技术的研究、增加与授粉相关的农业补贴等方面共同入手。
-
关键词
蜜蜂授粉
授粉方式
比较分析
-
Keywords
bee pollination
pollination methods
comparative analysis
-
分类号
F316.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S897.3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