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苹果褪绿叶斑病毒PBM_1毒株的提纯、抗血清制备研究总结
1
作者 姜中武 张振英 +1 位作者 W.Jelkmann 王小凤 《烟台果树》 1997年第3期22-24,共3页
从木本植物上分离出的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pple chlorotic leaf spot virus)的PBM_1毒株能引起李品种“Hauszwetshe”的假痘病症状,将该毒株接种到昆诺藜上繁殖,感染PBM_1毒株的昆诺藜叶片用两次冻融蔗糖梯度离心提纯,每100g叶片的病毒... 从木本植物上分离出的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pple chlorotic leaf spot virus)的PBM_1毒株能引起李品种“Hauszwetshe”的假痘病症状,将该毒株接种到昆诺藜上繁殖,感染PBM_1毒株的昆诺藜叶片用两次冻融蔗糖梯度离心提纯,每100g叶片的病毒含量平均为1.68mg。提纯的病毒溶液在电镜下可以观察到弯曲状病毒颗粒上的螺纹结构。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该病毒外壳蛋白的分子量21.5道尔顿。提纯的病毒免疫家兔制备的抗血清,用ELISA法检测感染PBM_1的昆诺藜叶片和桃花,检测效果很灵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褪绿叶斑病毒 提纯 抗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菌根菌剂对大田棉花抗病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龙宣杞 王继辉 +5 位作者 陈金梅 崔卫东 哈布力汗 杨蓉 陆军 Falko Feldmman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4期457-460,共4页
在大田棉花上接种两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和Glomus etunicatum)。两种处理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比对照都有显著下降,其中最低的处理(G.etunicatum)分别降低了47.8%和56.6%。两种处理的皮棉产量比对照都有显著增加,分别增产了48.0... 在大田棉花上接种两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和Glomus etunicatum)。两种处理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比对照都有显著下降,其中最低的处理(G.etunicatum)分别降低了47.8%和56.6%。两种处理的皮棉产量比对照都有显著增加,分别增产了48.0%和13.6%。两种处理的丛枝菌根侵染情况表现出与产量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菌 接种 棉花 黄萎病 皮棉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跗线螨属一新种(螨目 跗线螨科)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新虎 沈慧敏 W.D.Englert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3期222-224,共3页
本文描述跗线螨属一新种,新种Tarsonemus kropf与T.schlechtendali Suski1966很相似,但其Ta毛生于表皮内突Ⅰ上或紧靠其下;3b毛生于表皮内突Ⅳ的下端;背面e毛长于f毛;前中表皮内突与表皮内突Ⅱ相接。模式标本分别存放于甘肃农业大学植... 本文描述跗线螨属一新种,新种Tarsonemus kropf与T.schlechtendali Suski1966很相似,但其Ta毛生于表皮内突Ⅰ上或紧靠其下;3b毛生于表皮内突Ⅳ的下端;背面e毛长于f毛;前中表皮内突与表皮内突Ⅱ相接。模式标本分别存放于甘肃农业大学植保系和德国联邦农林生物研究中心葡萄保护研究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螨目 跗线螨科 跗线螨属 新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跗线螨属一新种(蜱螨亚纲:跗线螨科)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新虎 W.D.Englert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1期69-71,共3页
本文描述跗线螨属一新种.该新种与Tarsonemus waitei(Banks,1912)很相似,但新种T.maximus依其特别大的体形(长320μm,宽172μm)和跗节Ⅱ上所生的TaBβ、后体背板上的e毛(≥10μm)和h毛(25~30μm)长于d毛(14~15μm)和/毛(18μm)、前体... 本文描述跗线螨属一新种.该新种与Tarsonemus waitei(Banks,1912)很相似,但新种T.maximus依其特别大的体形(长320μm,宽172μm)和跗节Ⅱ上所生的TaBβ、后体背板上的e毛(≥10μm)和h毛(25~30μm)长于d毛(14~15μm)和/毛(18μm)、前体背板上无表皮内突以及月牙形的腹板突(Tegula)等特征易与T.waitei及本属其它已知种相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蜱螨亚纲 跗线螨科 跗线螨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种丛枝菌根菌对盆栽孔雀草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马剑 龙宣杞 +4 位作者 杨蓉 徐斌 李建军 詹发强 Falko Feldmman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4期461-464,共4页
在盆栽孔雀草上接种两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和Glomus versiforme)。在两个月的试验期内,前40 d两种处理在株高、茎粗、主叶片数上都表现出显著的促进宿主植物营养生长的作用,在单株花蕾数上表现出延缓生殖生长的作用;后20 d两... 在盆栽孔雀草上接种两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和Glomus versiforme)。在两个月的试验期内,前40 d两种处理在株高、茎粗、主叶片数上都表现出显著的促进宿主植物营养生长的作用,在单株花蕾数上表现出延缓生殖生长的作用;后20 d两种处理在茎粗方面以及处理G.versiforme在株高上仍然表现出显著的促进宿主植物营养生长的作用,而两种处理在单株花蕾数上表现出促进生殖生长的作用,但对花冠直径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菌 接种 孔雀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