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农业用地营养盐剩余量的长期变化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许朋柱 秦伯强 +3 位作者 香宝 单正军 Behrendt Horst 黄文钰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68-673,共6页
根据太湖南部长兴县农业统计资料,对该地区1949-2002年农业用地上N、P的剩余量作出评估。评估结果认为,1949-2002年期间,单位农业用地面积的N、P剩余量具有显著地增加趋势。20世纪50及60年代期间,N的剩余量增加缓慢,自70年代中期... 根据太湖南部长兴县农业统计资料,对该地区1949-2002年农业用地上N、P的剩余量作出评估。评估结果认为,1949-2002年期间,单位农业用地面积的N、P剩余量具有显著地增加趋势。20世纪50及60年代期间,N的剩余量增加缓慢,自70年代中期以后增加迅速。1996年达到历史最大值。1996年后,N剩余量呈现减少趋势。60年代初期以前,P处于亏损状态。1975~1980年期间,P剩余量呈现缓慢增长趋势,其后出现回落,自8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迅速增加趋势。1992—1998年期间,P剩余量维持在35-45kg/(hm^2·a)之间的高水平变化,自1999年以后出现显著回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用地 营养盐 剩余量 长期变化 长兴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上游流域农业土地的氮剩余及其对湖泊富营养化的影响 被引量:24
2
作者 许朋柱 秦伯强 +3 位作者 Horst Behrendt 黄文钰 于树梅 章永鹏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5-400,共6页
太湖上游流域农业土地中氮的剩余对太湖的富营养化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利用2002年各乡镇的农业统计资料,对上游流域农业土地中氮的剩余量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上游流域农业土地中氮的剩余总量为134.8×103t/a,单位农业土地面... 太湖上游流域农业土地中氮的剩余对太湖的富营养化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利用2002年各乡镇的农业统计资料,对上游流域农业土地中氮的剩余量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上游流域农业土地中氮的剩余总量为134.8×103t/a,单位农业土地面积的剩余量为178.9 kg/(hm2·a).从单位面积氮剩余量的空间变化看,东、西苕溪流域的剩余量较低,而其它流域的剩余量相对较高.借助典型区域氮剩余的长系列计算数据,对上游地区氮剩余的长期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太湖的富营养化演变趋势与氮剩余长期变化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上游 农业土地 氮的剩余量 富营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西南部河流流域的营养盐排放 被引量:6
3
作者 许朋柱 秦伯强 +3 位作者 Horst Behrendt 章永鹏 艾敏 沈顺雨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44-551,共8页
以MONERIS河流系统模型为基础,建立了由农业土地营养盐平衡模型、流域营养盐排放模型及河道营养盐滞留模型3个模型组成的模型系统.该系统被用来计算太湖西南部河流流域的营养盐排放量.利用实测的河流系统的负荷数据,对模型系统进行验证... 以MONERIS河流系统模型为基础,建立了由农业土地营养盐平衡模型、流域营养盐排放模型及河道营养盐滞留模型3个模型组成的模型系统.该系统被用来计算太湖西南部河流流域的营养盐排放量.利用实测的河流系统的负荷数据,对模型系统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N、P计算负荷与实测负荷的偏差分别在10%及30%以内.利用该系统,对1992 -1996年及1997-2001年间的营养盐排放量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1997-2001年间的氮的年平均排放量为5646t/ a,该排放量比前5年的年均排放量减少827t/a.从磷的排放量来看,1997-2001年间的年排放量为554t/a,比前5年的均值减少45t/a.分析结果表明,与1992-1996年相比,1997-2001年间的点源排放量及农业土地营养盐剩余量的减少是流域营养盐排放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营养盐 剩余量 排放量 负荷 GIS MONERI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