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德家庭治疗师对系统家庭治疗应用的评价 被引量:5
1
作者 史靖宇 SCHWEITZER Jochen 赵旭东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21,共7页
目的:比较系统家庭治疗在中德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应用的特点和屏障,为系统家庭治疗在国内的推广和本土化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82名中国和76名德国系统家庭治疗师,使用自编系统家庭治疗临床应用情况调查表来调查专业和工作背景、临床... 目的:比较系统家庭治疗在中德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应用的特点和屏障,为系统家庭治疗在国内的推广和本土化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82名中国和76名德国系统家庭治疗师,使用自编系统家庭治疗临床应用情况调查表来调查专业和工作背景、临床工作情况、心理治疗培训情况、系统家庭治疗推广情况及应用系统家庭治疗的体会和评价,以频数统计、内容编码等方式分析数据并作比较。结果:中国治疗师中具有医学背景者占77%,而德国治疗师具有心理学、教育学或社会工作背景者占76%。德国治疗师接受督导者多于中国治疗师(76%vs.38%,P<0.01)。德国治疗师评价系统家庭治疗在工作中的推广程度(中位数=4.0)高于中国治疗师(中位数=3.0,P<0.05);德国治疗师评价系统思维对其日常"工作的帮助(中位数=6.0)高于中国治疗师(中位数=5.0,P<0.01)。中德治疗师最常见的培训动机是工作需要"(n=41、61);中德治疗师共同评价临床应用最突出难点是治疗技术和方法本身的复杂性(n=67、65)、而中国治疗师提到的另一常见难点是咨客不合作(n=50);系统家庭治疗对两国治疗师个人生活的影响归为8个主类别,中德治疗师最常见的影响是"对问题和关系有了新的看法"(n=28、25),中国治疗师另一个突出影响是"接纳多样性"(n=25),而德国治疗师是"以资源取向和欣赏的态度看待人和事"(n=22)。结论:两国治疗师的临床应用体会体现出了文化差异,在治疗中应重视文化因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家庭治疗 跨文化比较 临床应用 家庭治疗师 内容分析 定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骨唾液酸蛋白的生物变异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裕明 HW.Woitge +1 位作者 R.Ziegler MJ.Seibel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4-7,共4页
目的 骨唾液酸蛋白(Bone sialoprotein,简称BSP)是由成骨细胞分泌的一种非胶原蛋白质,反映骨转换和骨形成的指标。最近研究认为:血清BSP浓度可反映破骨细胞活性和骨吸收过程,也可能是一个骨吸收指标。本... 目的 骨唾液酸蛋白(Bone sialoprotein,简称BSP)是由成骨细胞分泌的一种非胶原蛋白质,反映骨转换和骨形成的指标。最近研究认为:血清BSP浓度可反映破骨细胞活性和骨吸收过程,也可能是一个骨吸收指标。本实验测定了血清BSP在人体内的生物变异性。方法 采用RIA 法测定了290例不同性别和年龄的正常人血清BSP的正常值,血清BSP的天-天变异性及24 h 生物周期。 结果 在儿童组血清BSP正常水平明显高于成人组,其最高值在新生儿期和青春期。绝经后妇女其血清浓度比绝经前妇女水平明显升高(P< 0.05)。血清BSP在每天同一时间的波动范围在 7.3% 至17.7% (平均11.7% )。24 h 内有一个明显的生物周期性变化,表现为峰值在凌晨4~8 时,然后逐渐下降直到午后14时为最低。其生物周期的最大波幅为±20% ,(平均血浓度为10.5 ng/m l)。结论 血清BSP反映了骨转换的生理变化与年龄有明显相关性,其血清水平24 h 内有一个明显的生物周期,而天与天之间变异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唾液酸 骨转换 骨吸收 蛋白 异性 年龄 生物变异 不同性别 绝经前妇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影响嗜中性粒细胞CD18和CD62L的表达
3
作者 赵擎宇 张春玲 +2 位作者 Markus A.Weigand Hubert J.Bardenheuer Eike Martin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41-444,共4页
【目的】探讨氯胺酮是否影响人嗜中性粒细胞 (PMN)粘附分子表达。【方法】对分离的人全血细胞用甲酰甲硫氨酰 -亮氨酰 -苯丙氨酸 (FMLP)或豆蔻酰佛波醇乙酯 (PMA)刺激 ,加入不同浓度氯胺酮后孵化 ,用针对CD18或CD6 2L的单抗标定 ,再通... 【目的】探讨氯胺酮是否影响人嗜中性粒细胞 (PMN)粘附分子表达。【方法】对分离的人全血细胞用甲酰甲硫氨酰 -亮氨酰 -苯丙氨酸 (FMLP)或豆蔻酰佛波醇乙酯 (PMA)刺激 ,加入不同浓度氯胺酮后孵化 ,用针对CD18或CD6 2L的单抗标定 ,再通过流式细胞计数了解CD18或CD6 2L在PMN表面的表达情况。【结果】FMLP或PMA刺激PMN可引起细胞表面的CD18表达和CD6 2L蜕落增加 ,氯胺酮对此具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 ,且对CD18表达的抑制用与立体构型无关。【结论】氯胺酮具抗粘附作用 ,该作用不似通过与特异受体的反应实现的 ,在趋炎性反应亢进的病人的麻醉镇痛时可以优先考虑选用该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嗜中性粒细胞 CD18 CD62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和降钙素对大白鼠骨代谢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丁桂芝 R.Ziegler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79-381,共3页
手术切除大鼠的甲状腺,喂以标准饲料、低钙饲料,观察使用甲状腺素(T_4)及T_4+降钙素(CT)进行替代治疗的疗效,并对大鼠骨的物理学和组织学等方面的改变进行了研究,发现低钙喂养组骨钙含量、骨小梁百分比等项指标明显低于标准饲料喂养组,... 手术切除大鼠的甲状腺,喂以标准饲料、低钙饲料,观察使用甲状腺素(T_4)及T_4+降钙素(CT)进行替代治疗的疗效,并对大鼠骨的物理学和组织学等方面的改变进行了研究,发现低钙喂养组骨钙含量、骨小梁百分比等项指标明显低于标准饲料喂养组,低钙喂养条件下,使用T_4+CT替代治疗的大鼠骨钙含量,骨小梁百分比等项指标明显高于单独使用T_4替代治疗的大鼠,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0.001)。实验证明:钙缺乏可致成年大鼠骨骼发生骨质疏松样病理改变。降钙素则有促进骨生成或维持大鼠骨质含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