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南海生源物质通量与生物泵组成的初步解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建芳
Wiesner M.G.
+3 位作者
李宏亮
冉莉华
张静静
孙麟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11-919,884,共9页
海洋"生物泵"是海洋去除大气CO2的一种机制。"生物泵"的强度可以用真光层以下水柱生源颗粒物质的输出通量来表示,常用的方法有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和沉积物捕获器法。前者获得的是海洋某一时段、某一站位的颗粒物质...
海洋"生物泵"是海洋去除大气CO2的一种机制。"生物泵"的强度可以用真光层以下水柱生源颗粒物质的输出通量来表示,常用的方法有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和沉积物捕获器法。前者获得的是海洋某一时段、某一站位的颗粒物质通量;而后者除了获取短时间尺度(十几天)至年际尺度的物质通量以外,还可以利用收集到的样品开展地球化学、微体古生物学等分析,从而进一步推知生物泵的组成。迄今为止,利用沉积物捕获器开展南海生物地球化学通量研究已有20余年,已经有诸多成果发表。本文在总结已发表成果和笔者部分未发表数据基础上,对于南海北部海域生物地球化学通量变化、组成特征及其季节变化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与利用放射性同位素234Th/238U不平衡法获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对南海生物泵结构和调控因子作了初步的分析探讨,发现,南海"碳酸盐泵"和"硅酸盐泵"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指出,若要全面了解南海生物泵的时空变化及其调控机制,需要开展点(锚系潜标与浮标)、线(船基断面调查和过程研究)、面(时间序列的遥感资料)结合的综合观测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生物地球化学通量
生物泵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溶解作用对南海北部沉积物捕获器碳、氮通量估算的影响
2
作者
孙麟
李宏亮
+5 位作者
Jennerjahn Tim
冉莉华
金海燕
张静静
Wiesner Martin
陈建芳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9-26,共8页
由于化学溶出、物理溶解以及胞外酶等作用,沉积物捕获器中颗粒物在锚系布放期间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溶解,从而引起沉积物捕获器中碳、氮颗粒物通量的低估。本文对于1987—1988年南海北部中深层沉积物捕获器中碳、氮颗粒物的溶解作用进行了...
由于化学溶出、物理溶解以及胞外酶等作用,沉积物捕获器中颗粒物在锚系布放期间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溶解,从而引起沉积物捕获器中碳、氮颗粒物通量的低估。本文对于1987—1988年南海北部中深层沉积物捕获器中碳、氮颗粒物的溶解作用进行了研究。溶解作用对于碳、氮通量估算的影响大致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总体而言,颗粒有机碳通量低估约3.8%~40.3%,平均值为26.6%。颗粒氮通量低估约4.2%~76.4%,平均值为43.7%。碳、氮颗粒物的溶出量与颗粒物通量大小关系不明显,但是样品储存时间对于碳、氮颗粒物溶解作用的影响较显著,储存时间较长的样品中颗粒物溶出量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沉积物捕获器
溶解作用
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海生源物质通量与生物泵组成的初步解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建芳
Wiesner M.G.
李宏亮
冉莉华
张静静
孙麟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
研究所
海洋生态系统和生物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德国汉堡大学地质研究所
浙江
大学
海洋学院
出处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11-919,884,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1128212)
文摘
海洋"生物泵"是海洋去除大气CO2的一种机制。"生物泵"的强度可以用真光层以下水柱生源颗粒物质的输出通量来表示,常用的方法有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和沉积物捕获器法。前者获得的是海洋某一时段、某一站位的颗粒物质通量;而后者除了获取短时间尺度(十几天)至年际尺度的物质通量以外,还可以利用收集到的样品开展地球化学、微体古生物学等分析,从而进一步推知生物泵的组成。迄今为止,利用沉积物捕获器开展南海生物地球化学通量研究已有20余年,已经有诸多成果发表。本文在总结已发表成果和笔者部分未发表数据基础上,对于南海北部海域生物地球化学通量变化、组成特征及其季节变化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与利用放射性同位素234Th/238U不平衡法获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对南海生物泵结构和调控因子作了初步的分析探讨,发现,南海"碳酸盐泵"和"硅酸盐泵"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指出,若要全面了解南海生物泵的时空变化及其调控机制,需要开展点(锚系潜标与浮标)、线(船基断面调查和过程研究)、面(时间序列的遥感资料)结合的综合观测和研究。
关键词
南海
生物地球化学通量
生物泵结构
Keywords
the South China Sea
biogeochemical flux
biological bump composition
分类号
P736.4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溶解作用对南海北部沉积物捕获器碳、氮通量估算的影响
2
作者
孙麟
李宏亮
Jennerjahn Tim
冉莉华
金海燕
张静静
Wiesner Martin
陈建芳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
研究所
海洋生态系统与生物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浙江
大学
海洋化学与环境
研究所
莱布尼兹中心赤道海洋生态
研究所
德国汉堡大学地质研究所
出处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9-26,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91128212)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JT1010)
文摘
由于化学溶出、物理溶解以及胞外酶等作用,沉积物捕获器中颗粒物在锚系布放期间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溶解,从而引起沉积物捕获器中碳、氮颗粒物通量的低估。本文对于1987—1988年南海北部中深层沉积物捕获器中碳、氮颗粒物的溶解作用进行了研究。溶解作用对于碳、氮通量估算的影响大致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总体而言,颗粒有机碳通量低估约3.8%~40.3%,平均值为26.6%。颗粒氮通量低估约4.2%~76.4%,平均值为43.7%。碳、氮颗粒物的溶出量与颗粒物通量大小关系不明显,但是样品储存时间对于碳、氮颗粒物溶解作用的影响较显著,储存时间较长的样品中颗粒物溶出量更大。
关键词
南海
沉积物捕获器
溶解作用
通量
Keywords
South China Sea
sediment trap
solubilization
flux
分类号
P736.2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南海生源物质通量与生物泵组成的初步解析
陈建芳
Wiesner M.G.
李宏亮
冉莉华
张静静
孙麟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溶解作用对南海北部沉积物捕获器碳、氮通量估算的影响
孙麟
李宏亮
Jennerjahn Tim
冉莉华
金海燕
张静静
Wiesner Martin
陈建芳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