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风险决策和跨期决策的过程比较:以确定效应和即刻效应为例
被引量:
20
1
作者
周蕾
李爱梅
+2 位作者
张磊
李纾
梁竹苑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7-352,共16页
风险决策和跨期决策与人类生存发展密切相关,且两类决策在理论发展、行为效应及神经基础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为检验二者是否具有共同过程机制,本研究以风险决策中的确定效应和跨期决策中的即刻效应为例,采用眼动追踪技术比较了它们的局...
风险决策和跨期决策与人类生存发展密切相关,且两类决策在理论发展、行为效应及神经基础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为检验二者是否具有共同过程机制,本研究以风险决策中的确定效应和跨期决策中的即刻效应为例,采用眼动追踪技术比较了它们的局部、整体过程及模型拟合。辅以贝叶斯因子分析实验数据表明:二者的主要过程特征均相似,且更符合非折扣模型假设;二者在加工复杂程度等少数特征上有所不同;确定和即刻信息在加工方向等特征上存在特异性。这表明二者可能具有共同的核心决策规则:两类决策更可能遵循非折扣模型预期的简捷、启发式规则,而不是折扣模型所假设的补偿性、基于选项规则。本研究为建立两类决策的共同解释框架做出了有益尝试,并为决策比较研究方法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决策
跨期决策
眼动追踪
分层贝叶斯模型
确定效应
即刻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风险决策和跨期决策的过程比较:以确定效应和即刻效应为例
被引量:
20
1
作者
周蕾
李爱梅
张磊
李纾
梁竹苑
机构
暨南
大学
管理
学院
中国科
学院
行为
科学
重点实验室(中国科
学院
心理研究所)
中国科
学院
大学
心理学
系
德国汉堡大学医学院系统神经科学系
出处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7-352,共1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8011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471171
+5 种基金
31471005
7157108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8YJC630268)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8M633270)
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项目(Y5CX052003)
广东省自科重大培育项目(2017A030308013)资助
文摘
风险决策和跨期决策与人类生存发展密切相关,且两类决策在理论发展、行为效应及神经基础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为检验二者是否具有共同过程机制,本研究以风险决策中的确定效应和跨期决策中的即刻效应为例,采用眼动追踪技术比较了它们的局部、整体过程及模型拟合。辅以贝叶斯因子分析实验数据表明:二者的主要过程特征均相似,且更符合非折扣模型假设;二者在加工复杂程度等少数特征上有所不同;确定和即刻信息在加工方向等特征上存在特异性。这表明二者可能具有共同的核心决策规则:两类决策更可能遵循非折扣模型预期的简捷、启发式规则,而不是折扣模型所假设的补偿性、基于选项规则。本研究为建立两类决策的共同解释框架做出了有益尝试,并为决策比较研究方法提供新的方向。
关键词
风险决策
跨期决策
眼动追踪
分层贝叶斯模型
确定效应
即刻效应
Keywords
risky choice
intertemporal choice
eye-tracking
hierarchical Bayesian modeling
certainty effect
immediacy effect
分类号
B849 [哲学宗教—应用心理学]
C91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风险决策和跨期决策的过程比较:以确定效应和即刻效应为例
周蕾
李爱梅
张磊
李纾
梁竹苑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