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农业政策体系及其国际竞争力 被引量:30
1
作者 全世文 于晓华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0-138,共9页
国家对农业的政策干预具有多重目标,如保障粮食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推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在逐一分析不同政策目标的实现路径并描述近年来中国农业政策在各个目标上的实现效果的基础上,阐述农业政策多重目标的... 国家对农业的政策干预具有多重目标,如保障粮食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推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在逐一分析不同政策目标的实现路径并描述近年来中国农业政策在各个目标上的实现效果的基础上,阐述农业政策多重目标的内在冲突。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农业政策体系在理论上无法同时实现所有的政策目标。因此,国家在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必须依据农业经济中的主要矛盾选择核心政策目标来构建政策体系。就当前来看,中国农业政策体系调整的关键在于适度弱化粮食产量目标,强化农业的国际竞争力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政策体系 粮食安全 农业国际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服务经济中心系统协同机制及测度 被引量:2
2
作者 徐章星 尹鸿飞 +1 位作者 张兵 王善高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2-39,共8页
服务经济、金融业与中心城市的协同发展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江苏省创建国家级服务经济中心的导向下,以南京和苏州双中心为例,构建服务经济、金融业与中心城市协同发展机制,运用非线性系统协同度模型,对南京和苏州国家级... 服务经济、金融业与中心城市的协同发展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江苏省创建国家级服务经济中心的导向下,以南京和苏州双中心为例,构建服务经济、金融业与中心城市协同发展机制,运用非线性系统协同度模型,对南京和苏州国家级服务经济中心系统的协同发展程度进行测度和比较。结果表明,南京和苏州服务经济中心系统协同度得益于服务经济、金融业和中心城市的发展,整体呈上升趋势,三者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其中金融业起到重要的拉动作用。总体上,南京市和苏州市都符合国家级服务经济中心的建设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经济中心 城市发展 协同度 江苏 南京 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下的农业发展逻辑、路径与政策选择 被引量:19
3
作者 钟晓萍 于晓华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4-152,共9页
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发展阶段的重大任务。历史与现实两个逻辑共同决定了新发展阶段我国要走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在保障粮食安全这个底线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 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发展阶段的重大任务。历史与现实两个逻辑共同决定了新发展阶段我国要走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在保障粮食安全这个底线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特征,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实现了从简单模仿到多维创新发展、从偏斜发展到协调发展、从粗放增长到绿色发展、从封闭半封闭到高水平开放发展、从单维增长到共享发展的伟大转变,增强了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推动了农业高质量发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坚持底线思维和系统思维、坚持创新驱动、实现“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情社会”的协同联动,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下农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基本经验。应继续沿着成功的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转变粮食安全保障思路、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强化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与提升农民组织化,以推动农业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 乡村振兴 农业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的土地开发权观:争论、权利归属与政策启示——基于产权经济学的视角 被引量:2
4
作者 钟晓萍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9-115,共7页
产权是在所有权清晰的情况下,对物品在交换时产生的模糊空间或新的权利的重新定义,或是对所有权的赋予,或是对所有权的限制。政府应通过正式制度认可土地开发权内含于土地所有权之中并将开发权相关的大部分收入流界定为归属开发权权利主... 产权是在所有权清晰的情况下,对物品在交换时产生的模糊空间或新的权利的重新定义,或是对所有权的赋予,或是对所有权的限制。政府应通过正式制度认可土地开发权内含于土地所有权之中并将开发权相关的大部分收入流界定为归属开发权权利主体,对城市近郊区土地、基本农田与一般农田采取不同的赋权模式,以促进土地资源在城乡、不同产业部门间的合理配置,同时通过权利补偿形成强有力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 所有权 土地开发权 宏观管理权 开发权收入流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贷约束与农村家庭创业绩效:影响效应及损失估算 被引量:18
5
作者 尹鸿飞 张兵 郝云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6-89,189,190,共16页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从创业行业异质性角度,分别构建农业创业绩效与非农创业绩效的客观衡量指标,理论分析信贷约束对农村家庭创业绩效的影响,采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并进一步使用处理效应模型估算信贷约束所导...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从创业行业异质性角度,分别构建农业创业绩效与非农创业绩效的客观衡量指标,理论分析信贷约束对农村家庭创业绩效的影响,采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并进一步使用处理效应模型估算信贷约束所导致的创业绩效损失。研究发现,信贷约束会显著制约农村家庭创业绩效。对农业创业家庭而言,受信贷约束的制约,从事农地规模化经营对其亩均农产品产量和单位农产品生产成本均未起到显著的改善作用。相比不受信贷约束家庭,受信贷约束家庭的亩均农产品产量减少119.4242千克,单位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0.2097元。对非农创业家庭而言,相较于不受信贷约束家庭,增加受信贷约束家庭的借贷金额可以显著提高其生产经营净利润,若受信贷约束家庭的信贷需求得到完全满足,其净利润将提高1.9533万元。此外,受需求型信贷约束家庭的信贷需求得到完全满足时,其创业绩效的改善效用优于受供给型信贷约束家庭。研究结论证实了信贷约束对农村家庭创业绩效产生的负向影响及其损失。基于此,在优化农民创业支持政策体系、实现乡村振兴过程中应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市场改革,切实解决农民创业融资约束问题,提升农民创业绩效、改善农民创业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贷约束 农村家庭 创业绩效 内生转换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地抵押的德·索托悖论--基于抵押品功能的视角 被引量:10
6
作者 徐章星 张兵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2020年第3期64-73,共10页
在中国现阶段政策环境下,农村土地权属完整度较低,不能作为金融机构认可的合格抵押品,不能产生德·索托效应。分析表明,农地抵押不能解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会引发金融机构风险。作为政府推动型新型农村贷款产品,农地本身具有... 在中国现阶段政策环境下,农村土地权属完整度较低,不能作为金融机构认可的合格抵押品,不能产生德·索托效应。分析表明,农地抵押不能解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会引发金融机构风险。作为政府推动型新型农村贷款产品,农地本身具有抵押价值低、可评估性差、变现率低等特征,导致农地抵押可操作性较差,实现成本较高,在相关政策对该产品推动下,会增加政府财政负担。建议基于农村社会和经济特征,探索声誉、监督等机制相互协同,实现抵押替代功能,缓解农户由抵押资产匮乏造成的融资困境。同时需继续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系统严密地设计农地金融制度、发展模式、管理范式和配套制度,合理规划,加强农地金融制度的顶层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抵押 德·索托效应 抵押品功能 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 抵押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