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两法衔接视角下的法释[2000]33号解释第7条——兼评《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建议稿)》的规定
1
作者
徐澍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1-8,共8页
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0]33号解释第7条在刑法学引起了关于"过失共犯"的讨论。该条所打击的行为,在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框架下可以通过"两法衔接"单独成立交通肇事罪。由于在法释[2000]33号解释之后颁布的《道...
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0]33号解释第7条在刑法学引起了关于"过失共犯"的讨论。该条所打击的行为,在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框架下可以通过"两法衔接"单独成立交通肇事罪。由于在法释[2000]33号解释之后颁布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扩大了适用范围,明确规定了"任何人"不得指使、强迫、纵容违章驾驶的义务,指使、强令违章驾驶的行为无须动用"过失共犯"或者"监督过失"理论,而是成立自己的一般过失。交通肇事罪的实行行为有两种,一是道路交通参与者违反交规,二是乘车人影响安全驾驶、任何人强令指使纵容违章驾驶。公安部公布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建议稿)》中关于交通肇事的规定有值得完善之处,应纳入解释第5条第2款所打击的行为,规定指使肇事人逃逸行为的法律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肇事罪
过失共犯
监督过失
两法衔接
《道路交通安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法衔接视角下的法释[2000]33号解释第7条——兼评《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建议稿)》的规定
1
作者
徐澍
机构
德国吉森尤斯图斯-李比希大学
出处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1-8,共8页
文摘
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0]33号解释第7条在刑法学引起了关于"过失共犯"的讨论。该条所打击的行为,在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框架下可以通过"两法衔接"单独成立交通肇事罪。由于在法释[2000]33号解释之后颁布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扩大了适用范围,明确规定了"任何人"不得指使、强迫、纵容违章驾驶的义务,指使、强令违章驾驶的行为无须动用"过失共犯"或者"监督过失"理论,而是成立自己的一般过失。交通肇事罪的实行行为有两种,一是道路交通参与者违反交规,二是乘车人影响安全驾驶、任何人强令指使纵容违章驾驶。公安部公布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建议稿)》中关于交通肇事的规定有值得完善之处,应纳入解释第5条第2款所打击的行为,规定指使肇事人逃逸行为的法律责任。
关键词
交通肇事罪
过失共犯
监督过失
两法衔接
《道路交通安全法》
分类号
D92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两法衔接视角下的法释[2000]33号解释第7条——兼评《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建议稿)》的规定
徐澍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