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137)Cs技术研究土壤可蚀性的时空变异(英文)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勇 Frielinghaus M. Bork H.R. 《核农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29-136,共8页
土壤可蚀性的研究变异性是当代土壤侵蚀预测预报研究的核心。本文综述了土壤可蚀性变异性研究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利用137Cs法定量测定土壤可蚀性时空变异的新技术。
关键词 土壤 可蚀性 土壤侵蚀 时空变异 铯13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RN技术的我国不同地区典型土壤保持措施的有效性评价 被引量:9
2
作者 于寒青 李勇 +4 位作者 Nguyen M L Funk R 刘国强 李俊杰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40-347,共8页
选择中国西南-东北样带4个典型土壤侵蚀区,包括位于长江上游的西昌,黄土高原延安,北方风蚀区的丰宁和东北黑土区的拜泉,应用环境放射性核素(FRN)技术研究了不同土壤保持措施在减少土壤侵蚀、改善土壤质量方面的作用。在西昌,137Cs和210P... 选择中国西南-东北样带4个典型土壤侵蚀区,包括位于长江上游的西昌,黄土高原延安,北方风蚀区的丰宁和东北黑土区的拜泉,应用环境放射性核素(FRN)技术研究了不同土壤保持措施在减少土壤侵蚀、改善土壤质量方面的作用。在西昌,137Cs和210Pbex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植被覆盖结构减少土壤侵蚀的作用为:灌木>有地被物的乔木>草类>无地被物的乔木;在延安,利用137Cs示踪技术对坡地景观的产沙量估算结果表明,梯田和林草地相对于坡耕地产沙量分别减少了49%和80%,林草地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相对于坡耕地分别增加了255%、198%和18%,梯田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分别增加了121%、103%和162%,而土壤容重分别降低了1.6%和6.4%;在丰宁,对7Be的测定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方式相比,4年免耕+作物高留茬(50~56cm)和免耕+作物低留茬(25cm)分别使土壤侵蚀速率下降44%和33%;在拜泉,通过137Cs测定结果发现,坡改梯使土壤流侵蚀降低14%,等高耕作使土壤侵蚀量减少了34%。研究结果说明,灌木林覆盖、林草复合结构是控制西南侵蚀山地土壤侵蚀的优选生物配置措施,梯田和林草复合结构在控制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和改善土壤质量方面有重要作用,免耕+高留茬措施是我国北方风蚀区防治土壤侵蚀退化的有效措施,等高耕作应当成为防治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的关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放射性核素 土壤保持措施 土壤侵蚀 土壤质量 区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