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静暂态电压稳定性的双极直流不平衡配电系统DG规划方法
1
作者 徐艳春 王霖 +2 位作者 宋文宇 席磊 MI Lu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01-2510,I0097-I0101,共15页
含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双极直流配电系统是未来配电网发展的重要形态之一,但由于DG接入方式、数量、容量、位置以及系统正负极负荷不平衡对系统静暂态电压稳定性影响不同,目前相关研究尚缺乏对此问题的分析。该文... 含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双极直流配电系统是未来配电网发展的重要形态之一,但由于DG接入方式、数量、容量、位置以及系统正负极负荷不平衡对系统静暂态电压稳定性影响不同,目前相关研究尚缺乏对此问题的分析。该文首先将DG等效为受控电流源,推导分析了DG接入方式、容量及负荷不平衡度对系统静态下电压不平衡度的影响;其次,基于单极故障下光伏型DG与交流电网暂态放电情况,推导分析了DG接入方式、位置、容量与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性的关系;再者,基于多目标蜣螂优化算法提出以系统静暂态电压稳定性与DG接入成本为目标的DG接入方案规划方法,采用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法筛选出DG接入的最佳折中方案。最后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改进IEEE14、IEEE33双极直流配电系统验证该文所提优化方法的普适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暂态电压稳定性 双极直流配电网 负荷不平衡 DG选址定容 蜣螂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D-SE-ResNet的含风电电力系统动态分区惯量评估
2
作者 徐艳春 任建新 +2 位作者 宋文宇 席磊 MI Lu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9-132,共14页
随着风电机组渗透率的提高,电力系统惯量水平逐年下降。同时,频率响应存在分区特性,以区域为单位评估电力系统惯量更加灵活和准确。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一维压缩激励残差神经网络(one-dimensional squeeze and excitation residual neur... 随着风电机组渗透率的提高,电力系统惯量水平逐年下降。同时,频率响应存在分区特性,以区域为单位评估电力系统惯量更加灵活和准确。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一维压缩激励残差神经网络(one-dimensional squeeze and excitation residual neural network,1D-SE-ResNet)的系统动态分区惯量评估方法。首先,计算频率曲线趋势和数值近似距离,采用k-means聚类方法对系统进行动态分区并由S-C指标确定分区数量。然后,通过增加压缩和激励模块对一维残差神经网络进行改进,为每个通道提供权重从而提升网络性能,采集系统不同惯量水平和负荷扰动下的区域簇中心节点频率和频率变化率数据作为一维特征输入,区域有效惯量为输出,训练网络实现区域惯量评估。最后,在含风电的IEEE 39和IEEE 118系统上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在动态分区的基础上,训练好的1D-SE-ResNet可实现区域惯量的准确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响应特性 系统分区 分区惯量 一维压缩激励残差神经网络 惯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K-BiLSTM的自适应多尺度暂态电压稳定评估
3
作者 徐艳春 左豪杰 +2 位作者 张涛 席磊 吕密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08-215,共8页
为评估电力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性,提高电压失稳状态下失稳节点/区域的划分能力,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选择性核卷积神经网络与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SK-BiLSTM)的自适应多尺度暂态电压稳定评估策略。深入分析暂态电压时空特性,揭示电力系统拓扑... 为评估电力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性,提高电压失稳状态下失稳节点/区域的划分能力,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选择性核卷积神经网络与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SK-BiLSTM)的自适应多尺度暂态电压稳定评估策略。深入分析暂态电压时空特性,揭示电力系统拓扑结构信息与动态时序电气量测数据信息在暂态电压稳定评估中的重要性;利用图注意力网络将拓扑结构信息与动态时序电气量测数据信息有效融合,基于此,构建基于改进SK-BiLSTM的自适应多尺度暂态电压稳定评估模型,通过在选择性核卷积神经网络中引入渐进式分组卷积机制高效提取局部和全局信息,并借助BiLSTM进一步增强时序电气量测数据信息的表征能力,在含有风电机组的IEEE 39、IEEE 118节点系统和河北省某区域电网中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评估模型具有较高的暂态电压稳定性评估精度,显著提升了电压失稳状态下的失稳节点/区域划分能力,并且有良好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电压稳定 电压失稳节点/区域 多尺度卷积操作 深度学习 图注意力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混合能源共享站的多微网系统双层混合整数规划 被引量:21
4
作者 徐艳春 刘海权 +1 位作者 孙思涵 MI Lu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9136-9148,共13页
为解决高比例可再生能源背景下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季节性电量不平衡的问题,提出一种计及季节性氢储的混合能源共享站,并以此构建含混合能源共享站的多微网能源系统。随后,为突出能源共享站在季节性电能互补中的作用,提出以联盟微网系统... 为解决高比例可再生能源背景下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季节性电量不平衡的问题,提出一种计及季节性氢储的混合能源共享站,并以此构建含混合能源共享站的多微网能源系统。随后,为突出能源共享站在季节性电能互补中的作用,提出以联盟微网系统运行成本最低为上层优化目标,系统内净负荷均方差最小为下层优化目标的双层混合整数规划,并对模型的求解过程进行说明。由于能源共享站由联盟微网系统自身建造,各微网之间还存在着合作关系,因此,提出基于交互价值贡献度大小的纳什议价方法,对能源共享站成本及联盟额外利润进行分配。算例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有效减少各微网的运行成本和微网内负荷均方差。为解决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中可再生能源季节性不平衡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储能 双层混合整数规划 混合能源共享站 成本分摊 容量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三点估计的概率谐波潮流计算 被引量:4
5
作者 徐艳春 阚锐涵 +1 位作者 谢莎莎 MI Lu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共7页
由于风力机组和光伏电池等分布式电源具有间歇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提出一种改进三点估计结合最大熵理论(ITPEM&ME)的方法,用于计算配电网中的概率谐波潮流。首先,根据输入变量的不确定性构造改进三点估计的概率模型。其次,结合最大... 由于风力机组和光伏电池等分布式电源具有间歇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提出一种改进三点估计结合最大熵理论(ITPEM&ME)的方法,用于计算配电网中的概率谐波潮流。首先,根据输入变量的不确定性构造改进三点估计的概率模型。其次,结合最大熵理论对其统计特征进行重构,得到配电网的谐波分布情况。最后,在IEEE 33节点系统上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三点估计法的误差低于传统的点估计法和蒙特卡洛法,且概率密度函数的拟合效果更接近工程实际,验证了所提方法在处理概率谐波潮流问题时的可行性和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三点估计 不确定性 原点矩 最大熵理论 概率谐波潮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两阶段鲁棒的多微网合作优化运行 被引量:12
6
作者 徐艳春 章世聪 +1 位作者 张涛 MI Lu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7-261,共15页
针对微网独立运行时面临运行成本高,受可再生能源出力和多能负荷功率不确定性影响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两阶段鲁棒优化的多微网合作运行方法。首先,为了应对源荷双重不确定性挑战,在传统两阶段鲁棒优化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多场景... 针对微网独立运行时面临运行成本高,受可再生能源出力和多能负荷功率不确定性影响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两阶段鲁棒优化的多微网合作运行方法。首先,为了应对源荷双重不确定性挑战,在传统两阶段鲁棒优化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多场景数据的最恶劣概率场景驱动的混合两阶段鲁棒优化方法,并采用可并行计算列与约束生成(column and constraint generation,C&CG)算法来提高求解效率。然后,在建立的多微网点对点分布式能源交易系统框架上,根据纳什谈判理论构造多微网合作成本最小化问题和收益分配问题,并提出一种耦合可并行计算C&CG的交替方向乘子法进行求解。最后,根据各微网不同的贡献率,设计一种基于点对点电能交易贡献度的非对称纳什谈判机制来分配各微网的合作收益。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兼顾系统的鲁棒性、经济性和隐私性,并实现每个微网公平合理的收益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两阶段鲁棒优化 多微网合作运行 点对点交易模式 纳什谈判 贡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重博弈的多微网-产消者群自适应鲁棒分布式协同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徐艳春 章世聪 +2 位作者 张涛 王凌云 MI Lu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143-4156,I0058-I0061,I0057,共19页
在多主体能源共享背景下,提出一种基于三重博弈的多微网-产消者群自适应鲁棒分布式协同优化。首先,构建三重博弈框架模拟多微网-产消者群的能源交易模型,即上层多微网系统合作博弈,各微网与其下层产消者群主从博弈,下层产消者群联盟合... 在多主体能源共享背景下,提出一种基于三重博弈的多微网-产消者群自适应鲁棒分布式协同优化。首先,构建三重博弈框架模拟多微网-产消者群的能源交易模型,即上层多微网系统合作博弈,各微网与其下层产消者群主从博弈,下层产消者群联盟合作博弈。其次,考虑到多微网系统内部受可再生能源出力、负荷功率随机性,外部受日前电价波动性等多重不确定性影响较大,各微网建立两阶段自适应鲁棒优化(adaptive robust optimization,ARO)模型,在第一阶段优化微网与外部主体的交易策略,包括与其他微网的合作博弈、与产消者群的主从博弈以及与配网日前电价的不确定性;在第二阶段基于多面体不确定集来决策微网内部源荷的不确定性,优化本地机组的调度策略。然后,对于各层合作博弈收益,采用改进纳什谈判模型对其进行分配。最后,采用一种可变惩罚参数交替方向乘子法-列与约束生成算法(variable penalty parameters alternating direction multiplier method-column and constraint generation,VPPADMM-C&CG)分布式求解三重博弈ARO模型,以保护各主体的隐私。通过不同博弈场景的算例结果对所提模型能够实现多微网-产消者群社会总成本最小化及效益最大化进行了验证,可为不确定环境下多微网-产消者群协同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重博弈 自适应鲁棒优化 多微网-产消者群 分布式协同优化 多重不确定性 VPPADMM-C&C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双因子抗差贝叶斯估计在区域配网状态估计中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徐艳春 刘晓明 +1 位作者 席磊 MI Lu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4879-4890,共12页
考虑分布式电源随机接入区域配电网络,以及高精度量测配置等约束带来的配电网状态估计困难,该文基于贝叶斯理论进行研究,并在考虑分布式电源接入和量测设备间的不确定度的情况下,提出一种双因子抗差贝叶斯估计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不同分... 考虑分布式电源随机接入区域配电网络,以及高精度量测配置等约束带来的配电网状态估计困难,该文基于贝叶斯理论进行研究,并在考虑分布式电源接入和量测设备间的不确定度的情况下,提出一种双因子抗差贝叶斯估计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不同分布式电源接入以及量测配置对配电网状态估计产生的影响。同时,通过在IEEE-33、改进的10kV配电网算例,验证所提算法收敛速度较快、估计精度较为理想,证明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为高渗透率风光储能发电设备接入配电网提供了理论参考和运行状态监测的适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性接入 不确定度 双因子抗差贝叶斯估计 高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高渗透率主动配电网的电能质量调节器 被引量:9
9
作者 徐艳春 樊士荣 +1 位作者 谢莎莎 MI Lu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6-56,67,共12页
针对高渗透率主动配电网的电能质量扰动问题,提出一种以可调电抗器为基底,结合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FCS-MPC)的新型电能质量治理装置。该装置借助磁链控制原理,向串联型有源滤波器变压器二次侧施加电压改变自身阻抗以对电能质量扰动... 针对高渗透率主动配电网的电能质量扰动问题,提出一种以可调电抗器为基底,结合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FCS-MPC)的新型电能质量治理装置。该装置借助磁链控制原理,向串联型有源滤波器变压器二次侧施加电压改变自身阻抗以对电能质量扰动进行调节,从而达到对电能质量的综合治理。该调节器可以借助自身的结构优势对谐波起隔离作用,结合简单的无源滤波器即可对谐波呈现较好的治理效果。且重新设计并改进了针对该串联型有源滤波器的控制策略以应对复杂电能质量情况,使其可以根据电压、电流的幅值以及谐波畸变率进行自适应权重因子确定,完成多目标优化,相较于传统方法,该方法避免了复杂的参数设定以及大量计算,并对系统中电气分量的精确提取要求较低,更适用于主动配电网,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最后结合搭建的IEEE 13节点主动配电网系统,在完成电能质量治理的同时对每个节点的谐波畸变率进行分检测,证明该方法不受鼹鼠效应的影响,说明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型有源滤波器 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 主动配电网 电能质量 可调电抗器 分布式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