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微流控合成与制备含能材料的发展思考
被引量:8
- 1
-
-
作者
朱朋
-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南京理工大学微纳含能器件工信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15-416,共2页
-
文摘
微流控(Microfluidics)是指在数十到数百微米的微尺度上操作和控制流体的科学和技术。与微流控概念密切相关的还有微反应器、流动化学、微化工等。这些领域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共性都是基于化学芯片、微通道、微结构等形成的微尺度流体开展工作,因此本文将它们统称为微流控技术。
-
关键词
微流控技术
微反应器
含能材料
微尺度
合成与制备
微通道
-
分类号
TQ560.1
[化学工程—炸药化工]
-
-
题名叠氮化铜含能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5
- 2
-
-
作者
刘旭文
胡艳
叶迎华
沈瑞琪
-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微纳含能器件工信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44-459,I0008,共17页
-
基金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资助(KYCX19_0320)。
-
文摘
新型含能器件微型化、芯片化、集成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对火工药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含铅类起爆药的毒性问题也日益引发担忧。长期以来受制于较高的敏感性而未被广泛实际应用的叠氮化铜,由于其绿色高能的特性,近年来愈发引起研究者的兴趣。从叠氮化铜的晶体结构理论研究、合成方法、复合含能材料的设计与制备以及它在微型装药中的实际应用等方面,对叠氮化铜含能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实现其应用前景的关键点:从理论上更深入地掌握其晶体结构与反应释能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构建新型复合含能体系弥补其过于敏感的缺陷的同时,发挥其高能量密度的优势;通过实验和仿真更系统地了解其性能参数;开发先进的合成方法和装药技术以满足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火工品对含能材料精密可靠装药方式提出的要求。
-
关键词
含能材料
叠氮化铜
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性能测试
研究进展
-
Keywords
energetic materials
copper azide
composite materials
preparation methods
performance testing
research progress
-
分类号
TJ55
[兵器科学与技术—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
-
-
题名温度对半导体桥电爆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2
- 3
-
-
作者
王成爱
许建兵
沈云
王悦听
沈瑞琪
叶迎华
-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微纳含能器件工信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5-242,共8页
-
基金
航天进入减速与着陆技术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EDL1909213⁃2)。
-
文摘
为了研究温度对半导体桥(SCB)电爆和点火的影响,采用电容放电激励的方式,研究了SCB在环境温度分别为25℃和-40℃的电爆特性,建立数学模型并探讨了环境温度对SCB电爆的影响;开展了以Al/CuO纳米铝热剂为点火药剂的SCB点火感度实验,在环境温度为25℃和-40℃测试了Al/CuO纳米铝热剂的点火温度,并采用Neyer D最优化法测试SCB点火感度。结果发现,当充电电压由30 V增加至50 V时,电爆延迟时间差值由0.47μs降低至0.25μs,电爆所需能量的差值由0.16 mJ增加至0.65 mJ,表明随着充电电压的增加,环境温度对电爆延迟时间的影响减小,对电爆所需能量的影响增大;并发现不同温度下Al/CuO纳米铝热剂点火温度没有显著差异,为740.7℃;-40℃时的SCB临界发火电压比25℃时高0.6 V。
-
关键词
半导体桥
温度
电爆炸
点火
-
Keywords
semiconductor bridge
low temperature
electric explosion characteristics
ignition performance
-
分类号
TJ55
[兵器科学与技术—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