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复合种衣剂对玉米发芽、苗期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崔文艳 何鹏飞 +4 位作者 何朋杰 吴毅歆 李艳云 杨丽娟 何月秋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30-636,共7页
为明确微生物复合种衣剂在玉米生产中的作用,通过室内发芽、温室盆栽和大田试验,研究其对玉米种子发芽、苗期生长、幼苗代谢及经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戊唑醇添加硅酸盐细菌G2(G2包衣)、添加解淀粉芽孢杆菌Y2(Y2包衣)和添加G2+Y2(G2... 为明确微生物复合种衣剂在玉米生产中的作用,通过室内发芽、温室盆栽和大田试验,研究其对玉米种子发芽、苗期生长、幼苗代谢及经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戊唑醇添加硅酸盐细菌G2(G2包衣)、添加解淀粉芽孢杆菌Y2(Y2包衣)和添加G2+Y2(G2+Y2包衣)微生物复合种衣剂处理的种子发芽势比2%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处理的种子(化学包衣种)分别增加9.25%、19.43%和25.49%,比裸种分别增加8.22%、18.30%和24.30%;活力指数比化学包衣种分别增加11.51%、16.02%、26.15%,比裸种分别增加25.49%、30.57%及41.97%;3种处理下,幼苗地上干重比化学包衣种分别增加31.67%、40.58%和49.38%,比裸种分别增加41.67%、49.28%和56.79%;单产比化学包衣种分别增加2.09%、7.32%和10.83%;比裸种处理分别增加5.22%、10.21%和13.61%。微生物复合种衣剂处理的玉米根系活力、淀粉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可溶性糖和吲哚乙酸含量均显著地高于化学种衣剂处理种苗和裸种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淀粉芽孢杆菌 发芽率 叶绿素 淀粉酶 吲哚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帽天山、蛟龙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Biolog-ECO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刘云华 吴毅歆 +2 位作者 刘春明 何鹏飞 何月秋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47-1052,共6页
利用Biolog-ECO技术,研究了澄江县帽天山和蛟龙潭磷矿区修复后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结果表明,帽天山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能力明显高于蛟龙潭,土壤微生物群落种类亦相对较丰富,而蛟龙潭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相对较丰富。两地区... 利用Biolog-ECO技术,研究了澄江县帽天山和蛟龙潭磷矿区修复后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结果表明,帽天山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能力明显高于蛟龙潭,土壤微生物群落种类亦相对较丰富,而蛟龙潭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相对较丰富。两地区对6类碳源的优先利用顺序也不同,帽天山地区依次为:氨基酸类、多聚物类、碳水化合物类、胺类、酚酸类、羧酸类碳源;蛟龙潭地区依次为:氨基酸类、碳水化合物类、多聚物类、酚酸类、羧酸、胺类碳源。两地区土壤主要微生物类群也存在差别:帽天山以利用多聚物类,碳水化合物类,氨基酸类和胺类为主要碳源的土壤微生物群落为其主要类群;蛟龙潭以利用多聚物类,酚酸类,氨基酸类和胺类为主要碳源的土壤微生物群落为其主要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群落 碳源利用 主成份分析 丰富度指数 代谢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软腐病拮抗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防效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彪 崔文艳 +6 位作者 武君洁 何朋杰 吴毅歆 何鹏飞 王再强 李兴玉 何月秋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7-162,共6页
为筛选对大白菜软腐病具有较好拮抗效果的生防菌株,采用对峙平板法分别从作物根际土、发酵池以及本实验室菌种库得到6株拮抗性较强的菌株ASR-12、ASR-23、ASR-31、ASR-54、ASR-55、ASR-150。在离体叶柄软腐防效试验中,采用注射接种法获... 为筛选对大白菜软腐病具有较好拮抗效果的生防菌株,采用对峙平板法分别从作物根际土、发酵池以及本实验室菌种库得到6株拮抗性较强的菌株ASR-12、ASR-23、ASR-31、ASR-54、ASR-55、ASR-150。在离体叶柄软腐防效试验中,采用注射接种法获得了拮抗性较强的3株拮抗菌ASR-12、ASR-23和ASR-150,48 h的防效分别达到了87.64%、80.90%和70.79%。温室防效试验的结果表明:菌株ASR-12、ASR-23和ASR-150防治效果分别为59.22%、59.21%和55.00%,显著高于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的防效(39.15%),具有很好应用前景。依据形态、生理生化和分子鉴定,菌株ASR-12被鉴定为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拮抗菌 筛选 防效 鉴定 解淀粉芽胞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内生菌分离鉴定及功能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刘鲁峰 寸海春 +5 位作者 何鹏飞 狄义宁 吴毅歆 何丽莲 李富生 何月秋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44-1152,共9页
为探究甘蔗内生菌多样性组成及相关特性,本研究采用稀释涂板法分离并结合形态观察和分子标记(gyrB,rpoB, ITS, 16S rDNA)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12个栽培品种(系)和5个野生种无性系的根、茎、叶组织中共分离到细菌589株、放线菌34株和真... 为探究甘蔗内生菌多样性组成及相关特性,本研究采用稀释涂板法分离并结合形态观察和分子标记(gyrB,rpoB, ITS, 16S rDNA)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12个栽培品种(系)和5个野生种无性系的根、茎、叶组织中共分离到细菌589株、放线菌34株和真菌46株;细菌中固氮菌有41株,溶磷菌有98株,解钾菌有52株,对黄曲霉和禾谷镰刀菌具有拮抗作用分别有44株和35株。内生细菌分属21个属,其中芽孢杆菌属、伯克氏菌属、肠杆菌属和泛菌属为优势属;内生真菌分属于枝顶孢属、链格孢属、曲霉属、镰刀菌属、枝孢属等17个属,而放线菌仅为链霉菌属。具有潜在植物益生功能的菌株主要集中在芽孢杆菌属、伯克氏菌属、肠杆菌属、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类芽孢杆菌属及泛菌属。本研究显示甘蔗栽培品种(系)和野生种无性系均含有丰富的内生菌资源,且栽培品种(系)所含内生菌在数量和多样性上均高于野生种无性系;12个栽培品种(系)间所分离到的内生细菌大部分相同,但也存在差异。通过初步的功能鉴定,筛选出一些具有应用潜力的益生微生物,为开发相应功能的生物菌剂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内生菌 分离 鉴定 功能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葱伯克霍尔德溶磷菌的筛选和溶磷培养条件优化 被引量:15
5
作者 刘云华 吴毅歆 +2 位作者 杨绍聪 何鹏飞 何月秋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8-82,共5页
【目的】从磷矿区植物根围土中,筛选出具有较高溶磷能力的菌株及优化溶磷培养条件.【方法】通过稀释凃板法分离、筛选菌株,并进行全细胞脂肪酸分析和16S r DNA测序鉴定;正交试验优化溶磷培养条件.【结果和结论】筛选出22株具有溶磷能力... 【目的】从磷矿区植物根围土中,筛选出具有较高溶磷能力的菌株及优化溶磷培养条件.【方法】通过稀释凃板法分离、筛选菌株,并进行全细胞脂肪酸分析和16S r DNA测序鉴定;正交试验优化溶磷培养条件.【结果和结论】筛选出22株具有溶磷能力的菌株,其中菌株YN2014102的溶磷能力最强,在10 g·L-1的磷矿粉培养基中能释放244.75 mg·L-1水溶性磷.经全细胞脂肪酸分析和16S r DNA测序,该菌株被鉴定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正交试验的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10 g·L-1的磷矿粉、28℃、摇床转速为180 r·min-1的条件下培养5 d,溶磷效果最好,达277.08 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磷细菌 磷矿粉 气相色谱分析 全细胞脂肪酸 16S 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淀粉芽胞杆菌B9601-Y2对大白菜软腐病防治效果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崔文艳 何朋杰 +5 位作者 杨丽娟 李兴玉 王彪 吴毅歆 何鹏飞 何月秋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2-116,163,共6页
为了明确解淀粉芽胞杆菌B9601-Y2(Y2)对大白菜软腐病的防治效果,本研究通过平板对峙和离体生防试验评估了B9601-Y2对软腐病的生防潜力,同时采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菌株Y2-gfp,测定其在大白菜植株内的定殖能力,在温室内研究了B9601-Y2对大... 为了明确解淀粉芽胞杆菌B9601-Y2(Y2)对大白菜软腐病的防治效果,本研究通过平板对峙和离体生防试验评估了B9601-Y2对软腐病的生防潜力,同时采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菌株Y2-gfp,测定其在大白菜植株内的定殖能力,在温室内研究了B9601-Y2对大白菜软腐病的防治和增产效果。结果表明,B9601-Y2在LB平板和离体植物组织上均能有效地抑制软腐病原菌的生长;淋灌Y2-gfp发酵液后,标记菌在大白菜根际、根、茎、叶等组织内的种群数量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最后趋于平稳”的趋势,最终稳定在约103cfu/g组织;温室防效试验结果表明,移栽生防苗后淋灌Y2菌悬液防治效果最佳,为62.23%,仅移栽生防苗与移栽普通苗后淋灌Y2菌悬液防效分别为28.87%与49.48%,大白菜产量分别增加了146.58%、47.52%及109.37%。研究结果表明解淀粉芽胞杆菌B9601-Y2能够有效防控大白菜软腐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腐病 解淀粉芽胞杆菌B9601-Y2 土传病害 漂浮育苗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莱斯芽孢杆菌DJB5的生物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5
7
作者 唐萍 代飞燕 +2 位作者 吴毅歆 叶敏 何月秋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720-2727,共8页
【目的】研究贝莱斯芽孢杆菌DJB5的生物安全性,为DJB5的开发和安全使用打下基础。【方法】参考微生物菌剂安全性的相关标准,通过灌胃DJB5菌体和发酵液的方式测定DJB5对昆明小鼠的急性经口毒性;通过腹腔注射菌体的方法研究DJB5的致病性;... 【目的】研究贝莱斯芽孢杆菌DJB5的生物安全性,为DJB5的开发和安全使用打下基础。【方法】参考微生物菌剂安全性的相关标准,通过灌胃DJB5菌体和发酵液的方式测定DJB5对昆明小鼠的急性经口毒性;通过腹腔注射菌体的方法研究DJB5的致病性;测试DJB5对昆明小鼠的急性眼刺激性、皮肤刺激性和溶血性;用纸片琼脂扩散法检测DJB5的抗菌药物敏感性。【结果】DJB5菌体对昆明小鼠的急性经口半致死剂量(LD50)>5000 mg/kg,灌胃菌体(5000 mg/kg BW)及5和10倍发酵上清浓缩液14 d后,昆明小鼠的体征、各脏器石蜡切片、血相和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腹腔注射DJB5菌体(500 mg/kg BW)后,处理组昆明小鼠的脏器系数和体重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DJB5对昆明小鼠眼和皮肤无刺激性、无溶血性,且对受试的青霉素G、头孢唑林、丁胺卡那、庆大霉素、红霉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和氯霉素等9种抗菌药物敏感。【结论】贝莱斯芽孢杆菌DJB5及其发酵液的生物安全性高,具有开发成防治玉米贮藏期黄曲霉制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莱斯芽孢杆菌DJB5 生物安全性 抗生素 黄曲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防治棉花黄萎病的生物复合种衣剂的研制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丽华 何鹏飞 +3 位作者 袁德超 欧晓慧 吴毅歆 何月秋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2-291,共10页
【目的】为充分发挥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菌株LH-L3的抑菌和促生长作用,将该菌株作为复方种衣剂的有效成分,引入到化学种衣剂。【方法】通过测定4种配方的种衣剂对带菌种子的杀菌效果,确定最佳配方;采用平板法测定菌株存活情况,确定其货架... 【目的】为充分发挥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菌株LH-L3的抑菌和促生长作用,将该菌株作为复方种衣剂的有效成分,引入到化学种衣剂。【方法】通过测定4种配方的种衣剂对带菌种子的杀菌效果,确定最佳配方;采用平板法测定菌株存活情况,确定其货架期;进行温室盆栽试验,研究其防治病虫害的效果。【结果】4号配方种衣剂(克百威10%(质量分数,下同)、咯菌腈2.5%、福美双10%、10~9cfu·m L^(-1)LH-L3)杀菌效果最好,室温贮藏半年后有效活菌量仍达到1.1×10~5cfu·m L^(-1)。在盆栽试验中,出苗15 d时该种衣剂包衣棉种出苗率、株高、最大叶宽比对照分别提高11.54%、18.74%、20.91%。在棉花发生黄萎病2 d和5 d时,发病率分别降低65.42%和48.56%。包衣种子棉苗棉大卷叶螟的被害株率比空白对照降低66.92百分点,防治效果达92.33%。【结论】LH-L3菌株与化学农药复配作为种衣剂完全可行,且本试验研制的生物复合种衣剂对棉花黄萎病和棉大卷叶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 大丽轮枝菌 生物种衣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玫瑰天竺葵挥发油对樱桃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活性
9
作者 刘福艳 杨润霞 +4 位作者 郑杨崔吉 赵崇钧 范黎明 苏发武 叶敏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3-151,共9页
为探究玫瑰天竺葵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对樱桃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活性,以评价其作为合成化学杀菌剂的潜在替代品对果蔬采后保鲜的效果。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玫瑰天竺葵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并通过接触法... 为探究玫瑰天竺葵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对樱桃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活性,以评价其作为合成化学杀菌剂的潜在替代品对果蔬采后保鲜的效果。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玫瑰天竺葵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并通过接触法和熏蒸法测定不同浓度玫瑰天竺葵挥发油及其主要单体化合物对灰葡萄孢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玫瑰天竺葵挥发油的提取率为0.43%;共鉴定出19个单体化合物,主要成分为香茅醇(52.16%)、橙花醇(21.93%)、甲酸香茅酯(9.87%)和异薄荷醇(5.18%);玫瑰天竺葵挥发油及其单体化合物对菌丝的生长和孢子的萌发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且熏蒸法的抑菌活性显著优于接触法,挥发油的使用剂量与抑菌活性间具有剂效关系。在活体熏蒸试验中,玫瑰天竺葵挥发油及其单体化合物对樱桃番茄采后的灰霉病均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当挥发油用量为250.00 mg/L时,抑制率高达98.45%。结果表明,玫瑰天竺葵挥发油具有用作果蔬控病保鲜熏蒸剂的潜力,但其作用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天竺葵 挥发油 化学成分 灰葡萄孢菌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复合种衣剂对4种牧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丽华 高秋雨 +2 位作者 张家恒 吴毅歆 何月秋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31-236,共6页
为探索2%戊唑醇生物复合种衣剂提高牧草发芽率和生长量的可行性,对‘超音速’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Supersonic’)、光叶紫花苕(Vicia villosa var.glabresens)、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特高’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为探索2%戊唑醇生物复合种衣剂提高牧草发芽率和生长量的可行性,对‘超音速’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Supersonic’)、光叶紫花苕(Vicia villosa var.glabresens)、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特高’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Tetragold’)进行包衣。结果表明,上述牧草分别按1∶40,1∶60,1∶70,1∶90包衣促进萌发效果最好,且无霉变现象。前3种牧草与对照相比,苗长分别增加15.86%,10.26%,18.08%;地上部分鲜重分别增加15.66%,42.49%,97.26%。因此该种衣剂可按适宜包衣剂量对这4种种子进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复合种衣剂 发芽率 促进生长 紫花苜蓿 光叶紫花苕 白三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核桃干腐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杀菌剂室内筛选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丽华 张家恒 +4 位作者 吴毅歆 何鹏飞 刘凌 闫争亮 何月秋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24-629,共6页
为明确泡核桃干腐病的病原和筛选合适的化学防治药剂,从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核桃病害标本中分离和鉴定了病原菌,测定了8种杀菌剂的毒力。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确定分离得到的该菌株能侵染泡核桃,产生干腐症状。依据形态特征和r DNA-ITS序... 为明确泡核桃干腐病的病原和筛选合适的化学防治药剂,从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核桃病害标本中分离和鉴定了病原菌,测定了8种杀菌剂的毒力。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确定分离得到的该菌株能侵染泡核桃,产生干腐症状。依据形态特征和r DNA-ITS序列分析,将病原鉴定为茶藨子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室内毒力测定的结果表明:8种杀菌剂的EC50从大到小依次为氟啶胺0.060 4 mg/L、戊唑醇0.169 0 mg/L、苯醚甲环唑0.177 8 mg/L、嘧菌酯0.476 9 mg/L、福美双2.094 7 mg/L、噻呋酰胺3.961 0 mg/L、异菌脲4.219 0 mg/L、霜脲氰101.764 3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核桃 干腐病 茶藨子葡萄座腔菌 杀菌剂 毒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氏野村菌 Nr120815菌株在不同稻谷基质上的产孢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杜广祖 郑亚强 +4 位作者 陈斌 和淑琪 李正跃 肖关丽 袁丽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91-798,共8页
室内研究了莱氏野村菌Nr120815在12种云南元阳哈尼地方水稻品种谷粒上的产孢量,并对促产孢的碳源和氮源进行了筛选,同时测定其对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红糯谷上的产孢量和萌发率均最高,分别为(1.84±0.15)×109g-1和(83.22&... 室内研究了莱氏野村菌Nr120815在12种云南元阳哈尼地方水稻品种谷粒上的产孢量,并对促产孢的碳源和氮源进行了筛选,同时测定其对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红糯谷上的产孢量和萌发率均最高,分别为(1.84±0.15)×109g-1和(83.22±0.69)%。继而以红糯谷为培养基质,以添加不同碳源和氮源为营养物质,比较其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的差异,结果表明:当添加单一碳源时,添加0.40%的麦芽糖后产孢量和萌发率最高,分别为(4.55±0.15)×109g-1和(85.00±1.00)%;当添加单一氮源时,添加0.20%的(NH4)2SO4后产孢量和萌发率均最高,分别为(5.58±0.26)×109g-1和(86.00±1.32)%;当同时添加碳源和氮源时,麦芽糖和(NH4)2SO4的均为0.20%时产孢量最多,为(7.09±0.05)×109g-1;添加0.60%麦芽糖和0.40%KNO3后的萌发率最高,为(88.83±0.76)%。综合以上结果,当以麦芽糖和(NH4)2SO4作为碳源和氮源营养时,二者均以0.20%质量分数添加可达到良好互作效应,能用于有效孢子生产,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分别达(7.09±0.05)×109g-1和(83.67±1.04)%;当以蔗糖和NH4NO3作为碳源和氮源营养时,二者分别以0.2%和0.40%质量分数添加后互作效应明显,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分别为(6.39±0.14)×109g-1和(87.67±1.53)%,可用于莱氏野村菌Nr120815有效孢子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氏野村菌 稻谷 产孢量 孢子萌发率 碳源 氮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曲霉生防菌DJB5在玉米种子中的定殖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唐萍 何鹏飞 +3 位作者 袁远 吴毅歆 叶敏 何月秋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09-414,共6页
【目的】研究生防菌DJB5在玉米种子中的定殖能力与规律。【方法】利用自然转化方法把pHT01-P43GFPmut3a质粒导入生防菌DJB5中,测定转化子的稳定性、GFP标记菌(DJB5-GFP)的生长趋势和生物膜形成能力,并通过室内平板对峙和玉米活体试验对... 【目的】研究生防菌DJB5在玉米种子中的定殖能力与规律。【方法】利用自然转化方法把pHT01-P43GFPmut3a质粒导入生防菌DJB5中,测定转化子的稳定性、GFP标记菌(DJB5-GFP)的生长趋势和生物膜形成能力,并通过室内平板对峙和玉米活体试验对比DJB5-GFP和野生型菌株的防效。【结果】pHT01-P43GFPmut3a质粒可以在DJB5中稳定遗传,GFP基因的导入未影响其生防活性。玉米储藏试验表明:在不同玉米含水量和贮存温度下,含水量越高,DJB5的定殖能力越强,30%含水量下,定殖量最高可以达到10^7 CFU/g数量级;DJB5在28~35℃下的定殖量大于28℃以下和35℃以上。【结论】生防菌DJB5具有在玉米收获到贮藏期间防治黄曲霉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防菌 黄曲霉菌 玉米种子 定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内生芽孢杆菌LH-L3定殖能力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丽华 何鹏飞 +3 位作者 欧晓慧 袁德超 吴毅歆 何月秋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17-1222,共6页
为更好地利用优良内生生防菌株,通过自然转化法将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质粒p HT01-P43GFPmut3a成功导入生防菌株LH-L3中,获得了标记菌株LH-L3-GFP,用标记菌液浇灌棉株24 h后,在棉株的各个器官中都能检测到标记菌,其定殖量分布由大到... 为更好地利用优良内生生防菌株,通过自然转化法将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质粒p HT01-P43GFPmut3a成功导入生防菌株LH-L3中,获得了标记菌株LH-L3-GFP,用标记菌液浇灌棉株24 h后,在棉株的各个器官中都能检测到标记菌,其定殖量分布由大到小依次为根、茎、花朵和叶。采用涂叶和灌根接种标记菌株的方法,结果发现菌株在蚕豆、玉米、小麦、甘蓝上均可定殖,定殖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蚕豆、甘蓝、小麦和玉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 绿色荧光蛋白 自然转化 定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沸石对不同类型土壤磷素活化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包立 张乃明 +1 位作者 卢谌 张晨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81-685,共5页
通过沸石、高温改性铵饱和沸石、铵饱和沸石和高温改性沸石活化3种类型土壤磷素的模拟实验,测定0-10、10-20、20-30、30-40 d土壤有效磷的增加量,研究不同的解磷方式活化土壤固定态磷的能力。结果表明,沸石与饱和的NH+4相结合可以增大... 通过沸石、高温改性铵饱和沸石、铵饱和沸石和高温改性沸石活化3种类型土壤磷素的模拟实验,测定0-10、10-20、20-30、30-40 d土壤有效磷的增加量,研究不同的解磷方式活化土壤固定态磷的能力。结果表明,沸石与饱和的NH+4相结合可以增大沸石阳离子交换量,显著提高沸石的解磷量;通过高温改性的方式可以去除吸附在沸石空隙中的有机质,从而增大沸石的吸附能力和吸附容量,提高沸石的解磷量。未经处理的沸石解磷效果不明显。不同类型土壤,4个时间段内,高温改性铵饱和沸石与铵饱和沸石在0-10 d解磷量最大;高温改性沸石和沸石在0-10 d解磷量是最小的;四种沸石的解磷效率为:高温改性铵饱和沸石〉铵饱和沸石〉高温改性沸石〉沸石。磷素水平相当的不同类型土壤,磷素活化率存在较大差异,主要与土壤中全磷含量及速效磷含量有关,全磷含量越低,磷素活化率越高,速效磷含量越低,磷素活化率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 活化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生菌YN201728的定殖能力及其防治烟草白粉病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焦蓉 何鹏飞 +5 位作者 王戈 吴毅歆 王军伟 唐萍 杨焕文 何月秋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21-728,共8页
为研究生防菌YN201728在烟草体内的定殖规律及防病机制,本研究利用其绿色荧光标记菌株YN28-P43GFPmut3a实时动态观测标记菌的定殖部位及密度,并探究其对温室烟草白粉病的盆栽防效与定殖的关系。结果表明,YN28-P43GFPmut3a发酵液处理烟... 为研究生防菌YN201728在烟草体内的定殖规律及防病机制,本研究利用其绿色荧光标记菌株YN28-P43GFPmut3a实时动态观测标记菌的定殖部位及密度,并探究其对温室烟草白粉病的盆栽防效与定殖的关系。结果表明,YN28-P43GFPmut3a发酵液处理烟草种子和幼苗后,种子内的标记菌含量可达2.18×106 CFU·g-1,在幼苗的根表土、根际土、根、茎、叶等组织中均能检测到标记菌,且其定殖密度表现为根表土>根际土>根>茎>叶。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显示,标记菌主要聚集在烟草根表皮、木质部导管、茎表皮、韧皮部及维管束组织、叶片表面和叶肉细胞间隙以及种皮与胚等部位。盆栽防效试验结果表明,YN201728野生型和标记菌株对烟草白粉病均有较好的保护和治疗效果,持效期长达21 d。此外,烟草叶片中内生菌的定殖量与其防效呈正相关。本研究结果表明,内生菌YN201728在烟草体内有良好的定殖和防治白粉病效果,具很好的开发潜力,为烟草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淀粉芽孢杆菌 定殖 绿色荧光蛋白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茎腐、鞘腐、穗腐病中不同镰孢菌间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袁丁 何鹏飞 +3 位作者 吴毅歆 郭力维 袁远 何月秋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40-1345,共6页
【目的】为了明确不同镰孢菌对玉米茎腐病、鞘腐病和穗腐病的致病性。【方法】采用土壤接菌、穿刺接菌和孢子悬浮液接菌的方法。【结果】证明层出镰孢菌(Fusarium proliferatum)、轮枝镰孢菌(F.verticillioides)可引起玉米茎腐病,禾谷... 【目的】为了明确不同镰孢菌对玉米茎腐病、鞘腐病和穗腐病的致病性。【方法】采用土壤接菌、穿刺接菌和孢子悬浮液接菌的方法。【结果】证明层出镰孢菌(Fusarium proliferatum)、轮枝镰孢菌(F.verticillioides)可引起玉米茎腐病,禾谷镰孢菌(F.graminearum)可引起穗腐病、鞘腐病,而尖孢镰孢菌(F.oxysporum)则通过复合侵染引起病害。【结论】将各类镰孢菌分别接种不同生育期的玉米植株,观察株高、病斑大小、玉米发育程度和籽粒的形成情况,研究各镰孢菌菌株对玉米植株的影响程度,分析各菌株的致病力,最佳侵染时期及茎腐、鞘腐、穗腐之间的侵染关系,证明玉米茎腐、鞘腐、穗腐之间病原菌侵染部位没有特异性,不同时期侵染引起的茎腐、鞘腐及穗腐发病程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镰孢菌 致病性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拮抗内生细菌的筛选与防病促生长效果 被引量:30
18
作者 杨珍福 吴毅歆 +1 位作者 陈映岚 何月秋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14年第6期48-53,共6页
为了获得能促进烟草生长和防治黑胫病的稳定菌株,通过常规方法从烟草茎、叶中分离到478 株内生细菌,其中65 株能拮抗烟草黑胫病菌,占13.60%.菌株YN201408、YN201442、YN201448 和YN201458 对烟草疫霉的抑菌率分别为63.85%、60.82%、64.... 为了获得能促进烟草生长和防治黑胫病的稳定菌株,通过常规方法从烟草茎、叶中分离到478 株内生细菌,其中65 株能拮抗烟草黑胫病菌,占13.60%.菌株YN201408、YN201442、YN201448 和YN201458 对烟草疫霉的抑菌率分别为63.85%、60.82%、64.72%和76.07%,用1.0×10^7 cfu/mL 拮抗菌液浸烟苗根系30 min,移栽后浇灌1 次,在温室盆栽试验中控病效果分别为68.24%、65.47%、69.12 和41.40%.YN201448 对烟草种子萌芽率和烟草的生长都有促进作用,烟草的发芽率、第5-6 真叶期苗高和地上部鲜重分别高于清水对照10.95%、29.31%和67.24%.依据菌体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YN201408、YN201442 和YN201448 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YN201458 为铜绿假单胞菌.YN201448 因良好的促生长和控病效果而具有继续开发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黑胫病菌 解淀粉芽孢杆菌 生物防治 促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顶腐病病原细菌成团泛菌C3菌株对不同环境适应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姚波 何鹏飞 +3 位作者 黄敏 吴毅歆 李兴玉 何月秋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0-215,共6页
【目的】探究玉米顶腐病病原细菌——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 C3菌株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方法】通过稀释涂板法测定成团泛菌在不同温度、水质和寄主植物中的存活动态。【结果】C3菌株对紫外线辐射较为敏感,照射40 s后致死率达... 【目的】探究玉米顶腐病病原细菌——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 C3菌株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方法】通过稀释涂板法测定成团泛菌在不同温度、水质和寄主植物中的存活动态。【结果】C3菌株对紫外线辐射较为敏感,照射40 s后致死率达到100%;相较于37℃,4℃和20℃有利于C3菌株生存,灭菌自来水、水沟水和自来水中的菌体数量高于臭水沟水和池塘水;另外,C3菌株可在多种植物叶片上定殖,定殖密度表现为玉米>烟草>棉花>三叶草>稗草。【结论】成团泛菌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生存和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团泛菌 紫外线 环境适应性 定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烘烤期烟叶霉烂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6
20
作者 潘祖贤 蔡永占 +5 位作者 何鹏飞 于仰 谢金思 吴毅歆 蒋佳容 何月秋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47,共6页
为明确云南省烘烤期烟叶霉烂病的病原,采用分子和形态学鉴定方法,依据柯赫氏法则,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和鉴定并将其命名为Rhi-1,并初步研究了该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引起该病害的病原菌为米根霉(Rhizopus oryzae)。菌株Rhi-1的气... 为明确云南省烘烤期烟叶霉烂病的病原,采用分子和形态学鉴定方法,依据柯赫氏法则,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和鉴定并将其命名为Rhi-1,并初步研究了该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引起该病害的病原菌为米根霉(Rhizopus oryzae)。菌株Rhi-1的气生菌丝旺盛,质地疏松,孢子囊和孢囊孢子直径分别为53~123μm和2.1~9.0μm,两者均呈球形或椭圆形。孢囊孢子萌发的最高温度为44.6℃,水相介质中孢囊孢子热处理10min的致死温度为54℃,菌丝体热处理30min的致死温度为70℃,最适pH为7.0,最佳培养基为PSA。此结果为研究霉烂病发生机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霉烂 米根霉 孢子囊 孢囊孢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