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施微生物肥料对长山药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刘燕燕 武才女 +3 位作者 张杰 陈鑫 张英杰 王晓民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9-84,共6页
为了探究增施微生物肥料对长山药种植过程的影响,以传统老品种长山药为试验材料,通过2年的田间试验,测定长山药土壤理化性质、生长指标、品质、产量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2020年各处理中T3(复合肥+生物有机肥+微生物菌剂浸泡段子+追施2... 为了探究增施微生物肥料对长山药种植过程的影响,以传统老品种长山药为试验材料,通过2年的田间试验,测定长山药土壤理化性质、生长指标、品质、产量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2020年各处理中T3(复合肥+生物有机肥+微生物菌剂浸泡段子+追施2次微生物菌剂)效果较好,蛋白质含量和黏度较CK分别增加12.64%和17.54%,多糖含量降低30.18%;产量增加157.49%,总产值为581 141.74元·hm^(-2)。2021年选择经济效益最高的T3扩大面积示范种植进行验证,其产量为20 839.95 kg·hm^(-2),总产值为602 774.71元·hm^(-2),分别较2020年T3增加2.56%和3.72%。因此,结合长山药产量、农民纯收入等方面考察,复合肥+生物有机肥+微生物菌剂浸泡段子+追施2次微生物菌剂是最佳施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山药 微生物肥料 发病率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节点生物防治山药茎基腐病施肥方案探究
2
作者 王晓民 赵树楠 +4 位作者 宗佳蓓 张英杰 刘燕燕 武才女 张杰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39,共9页
为探究多节点生物防治山药茎基腐病的高产优质施肥方案,以山西太谷山药为试验材料,单施化肥为对照(CK),研究不同生物有机肥用量与化肥配施、液体微生物菌剂蘸根和冲施对山药出苗率、生长指标、茎基腐病病情指数、产量、品质、经济效益... 为探究多节点生物防治山药茎基腐病的高产优质施肥方案,以山西太谷山药为试验材料,单施化肥为对照(CK),研究不同生物有机肥用量与化肥配施、液体微生物菌剂蘸根和冲施对山药出苗率、生长指标、茎基腐病病情指数、产量、品质、经济效益以及土壤微生物丰富度的影响。结果表明:T_(2)处理山药出苗率较CK提高0.26百分点;多糖含量、黏附性和蛋白质含量较CK分别增加0.24百分点、14.81%和2.39百分点;茎基腐病病情指数最低,防效为46.42%;产量、产值、利润分别较CK提高38.68%、42.53%和55.16%;根际土壤茎基腐病致病菌镰刀菌属的相对丰度最低,较CK降低3.98百分点。因此,在移栽前使用液体微生物菌剂浸泡种薯,基肥采用复合肥和30000 kg·hm^(-2)生物有机肥配施,在追肥期交替追施复合肥和液体微生物菌剂,是有效防治山药茎基腐病的高产优质施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 生物有机肥 微生物菌剂 茎基腐病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用量微生物菌剂拌种对马铃薯种植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少骅 孟庆伟 +5 位作者 刘金玺 吴元凤 江洋 王倩倩 陈亚楠 李令漪 《农村实用技术》 2022年第6期93-94,97,共3页
使用微生物肥料技术研究推广中心研发的微生物菌剂产品,以马铃薯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确定微生物菌剂产品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拌种的使用量,对马铃薯的生物学性状、产量和品质因子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不同用量微生物菌剂拌种对马铃薯的影... 使用微生物肥料技术研究推广中心研发的微生物菌剂产品,以马铃薯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确定微生物菌剂产品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拌种的使用量,对马铃薯的生物学性状、产量和品质因子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不同用量微生物菌剂拌种对马铃薯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微生物菌剂拌种后,各处理与CK相比,马铃薯株高、单株结薯数、单薯重、产量、淀粉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还原糖的含量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其中,使用微生物菌剂1kg/亩进行拌种(处理2)对马铃薯的影响最显著,提升效果最明显,可以进行大面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产量 品质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微生物果树专用菌肥和微生物菌剂在柑橘上的肥效试验 被引量:5
4
作者 马成战 汪才莲 +1 位作者 王莉 麻林涛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19年第8期19-20,共2页
按照农业部《肥料登记管理办法》《肥料登记指南》和《肥料效应鉴定田间试验技术规程》(NY/497—2002)的要求,为验证麻博士'复合微生物果树专用菌肥''麻博士微生物菌剂'的应用效果,在湖北省丹江口市柑橘树上进行了试验... 按照农业部《肥料登记管理办法》《肥料登记指南》和《肥料效应鉴定田间试验技术规程》(NY/497—2002)的要求,为验证麻博士'复合微生物果树专用菌肥''麻博士微生物菌剂'的应用效果,在湖北省丹江口市柑橘树上进行了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试验于2017年11月在湖北省丹江口市凉水河镇江口村丹江口罗家大山林特专业合作社温州蜜柑柑橘园进行。树龄9年,每亩80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生物 微生物菌剂 肥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土壤污染与修复技术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郭兆熊 《中国农村科技》 2021年第4期30-35,共6页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要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有效防范风险,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的安心。农田土壤的污染有原生母质重金属含量超标,发育...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要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有效防范风险,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的安心。农田土壤的污染有原生母质重金属含量超标,发育的土壤相应也会超标;另外则是通过大气沉降、污染水源灌溉、污染水源侧渗,或者其他人为生产活动导致污染。在农田土壤中还有大量的农业土壤处于生产障碍,目前大家为了引起社会的重视,也笼统地归纳为土壤污染范畴。在一些成土母质含有重金属的农业耕作区,土壤的污染将随着母质的风化持续保持,即使修复也很难实现安全,一般建议不作为农业生产耕地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污染 生态环境保护 农业耕作区 农业土壤 成土母质 污染水源 大气沉降 修复技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配施生物有机肥对旱作农业区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鑫 张杰 +4 位作者 刘燕燕 武才女 马亚君 高芳芳 王琨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03-910,共8页
为了探究增施生物有机肥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旱区玉米的种植提供科学的施肥方案。以先锋6号玉米为试验材料,通过2018-2021年连续四年定位试验,研究在复合肥的基础上合理增施生物有机肥对玉米的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 为了探究增施生物有机肥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旱区玉米的种植提供科学的施肥方案。以先锋6号玉米为试验材料,通过2018-2021年连续四年定位试验,研究在复合肥的基础上合理增施生物有机肥对玉米的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2018年和2019年的各试验组中T3组效果最好,其中土壤养分中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等指标较试验前分别增加了124.40%、56.40%、119.10%、39%和94%、64.10%、123.80%、44.90%;产量分别增加了13.70%和14.20%;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分别增加了2.81%、2.95%、13.17%、8.32%和8.08%、8.23%;总产值分别为29095.56元/hm^(2)和29651.04元/hm^(2),扣除玉米种子、肥料等,净利润最大的均为T2组,产量分别为11979.75 kg/hm^(2)和12152.15 kg/hm^(2),较CK组增加了12.40%和12.20%,总产值分别为28751.4元/hm^(2)和29165.16元/hm^(2)。2020年、2021年我们选择经济效益最高的T2组进行扩大面积示范种植进行验证,产量分别为13307.21 kg/hm^(2)和13433.37 kg/hm^(2),较CK组分别提高了33.43%和33.60%;净利润为27407.30元/hm^(2)和27710.10元/hm^(2),较CK组分别提高了31%和31.31%。结合玉米产量、农民纯收入等方面考虑施用复合肥600 kg/hm^(2),生物有机肥1200 kg/hm^(2)的T2组是最佳施肥方式,适宜大面积推广种植,同时为旱区玉米种植施肥习惯做出理论性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肥 玉米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试验优化杏鲍菇液体发酵菌种培养条件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杰 侯潞丹 贺志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7-152,共6页
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方法对杏鲍菇液体发酵菌种培养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出最佳p H值、接种量、转速、装液量。在此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了四因素对菌丝干质量得率的影响,其顺序依次为转速>p H值>接种量&... 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方法对杏鲍菇液体发酵菌种培养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出最佳p H值、接种量、转速、装液量。在此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了四因素对菌丝干质量得率的影响,其顺序依次为转速>p H值>接种量>装液量。同时得到杏鲍菇液体发酵菌种的最佳培养条件,其具体参数为p H 5.90、接种量9.50%、转速147.00 r/min、装液量95.00 m L/250 m L,且在该条件下杏鲍菇菌丝干质量可到达1.265 7 g/100 m L。本研究结果为杏鲍菇液体菌种栽培技术和活性物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液体菌种 发酵条件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鲍菇液体种子发酵培养基优化 被引量:6
8
作者 邓清仙 侯潞丹 +1 位作者 贺志斌 张杰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8-132,共5页
该研究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方法对杏鲍菇液体种子发酵培养基组成成分进行了优化,探讨4个不同单因素对杏鲍菇菌丝干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100 g/L,麦麸30 g/L,蔗糖27 g/L,蛋白胨1.40 g/L,KH_2PO_40.85 g/L,MgSO_4... 该研究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方法对杏鲍菇液体种子发酵培养基组成成分进行了优化,探讨4个不同单因素对杏鲍菇菌丝干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100 g/L,麦麸30 g/L,蔗糖27 g/L,蛋白胨1.40 g/L,KH_2PO_40.85 g/L,MgSO_4 1 g/L。在此配方下,杏鲍菇菌丝干质量高达1.885 1 g/100 mL。这不仅为杏鲍菇液体种子发酵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其栽培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液体种子 培养基优化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对不同施肥处理的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杨永青 高芳芳 +4 位作者 马亚君 何江 米阳阳 荣文俊 张杰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2-38,共7页
以‘克新1号’马铃薯为试验材料,试验设置低、中、高3个施肥量处理,在复合肥和有机肥的基础上,每个处理中固体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设置4个不同的梯度处理,在马铃薯块茎膨大期冲施定量的液体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探究增施... 以‘克新1号’马铃薯为试验材料,试验设置低、中、高3个施肥量处理,在复合肥和有机肥的基础上,每个处理中固体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设置4个不同的梯度处理,在马铃薯块茎膨大期冲施定量的液体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探究增施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对马铃薯生长指标、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等的影响,旨在找出适合蒲县当地的科学施肥方法,为其马铃薯的高产优质生产提供理论和生产实践依据。结果表明,适量增施微生物菌剂有利于提高马铃薯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等指标,但高浓度的微生物菌剂却抑制马铃薯的生长,在本试验中以低肥量处理下的T2组效果最佳,其株高、出苗率、维生素C含量、产量及净利润比常规施肥组分别提高了6.83%、5.31%、92.11%、27.0%和16.94%,还原糖含量降低了18.42%,是高产优质马铃薯的科学施肥配方及标准化生产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胶冻样类芽孢杆菌 产量 品质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