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煤与瓦斯突出能量理论的钻孔造穴诱突技术及工程实践 被引量:10
1
作者 岑培山 田坤云 +1 位作者 魏二剑 刘松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8-93,共6页
基于煤与瓦斯突出能量理论,建立了突出煤体三维结构应力模型,并利用弹塑性力学相关知识和数学求解方法推导了突出煤体的瓦斯弹性势能和瓦斯内能方程,为钻孔造穴诱突技术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现路径。现场试验了钻孔水力造穴诱突、爆破诱... 基于煤与瓦斯突出能量理论,建立了突出煤体三维结构应力模型,并利用弹塑性力学相关知识和数学求解方法推导了突出煤体的瓦斯弹性势能和瓦斯内能方程,为钻孔造穴诱突技术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现路径。现场试验了钻孔水力造穴诱突、爆破诱突2种诱突技术措施,结果表明,钻孔造穴诱突过程的能量耗散机制符合推导的瓦斯能量方程和结构应力模型。针对试验矿井实际条件,2种诱突技术措施应用时存在一个阈值,当试验矿井煤层瓦斯含量大于9 m^(3)/t时宜采用水力造穴诱突技术,反之宜采用爆破诱突技术。实践表明,2种诱突技术措施均能使试验矿井瓦斯治理效果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诱导突出 钻孔造穴 能量理论 瓦斯内能 弹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煤储层孔隙测试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吴金刚 陈同庆 毛俊睿 《能源与环保》 2017年第5期55-59,共5页
低渗透煤储层具有低孔隙率、低渗透率、低压力和高非均质性的特点,导致其孔隙特征参数难以准确测试,直接影响到煤储层的评价和预测。研究表明,低渗透煤储层孔隙测试技术主要有流体渗入技术、图像观测技术、小角度X射线散射技术、核磁共... 低渗透煤储层具有低孔隙率、低渗透率、低压力和高非均质性的特点,导致其孔隙特征参数难以准确测试,直接影响到煤储层的评价和预测。研究表明,低渗透煤储层孔隙测试技术主要有流体渗入技术、图像观测技术、小角度X射线散射技术、核磁共振技术四大类,对各类孔隙测试技术的优缺点及适用情况进行了讨论。总结了当前低渗透煤储层孔隙测试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针对性不强而导致测试结果无法实现精细化、定量化,提出了下一步研究应重点加强测试技术手段的多尺度、综合化和标准化,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测试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煤储层 孔隙特征 测试技术 综合化 煤储层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伏被保护层双重采动影响下覆岩瓦斯富集规律 被引量:8
3
作者 周银波 黄继磊 +3 位作者 王思琪 赵周 许静心 陈亮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3-27,33,共6页
下伏被保护层开采过程中,覆岩在双重采动影响下遭到二次破坏,形成不同于单层开采条件下的垮落特征,同时对采场瓦斯运移富集状态产生影响.以青东煤矿下伏被保护层开采为研究背景,采用相似模拟实验和理论分析方法,研究了采场覆岩在双重采... 下伏被保护层开采过程中,覆岩在双重采动影响下遭到二次破坏,形成不同于单层开采条件下的垮落特征,同时对采场瓦斯运移富集状态产生影响.以青东煤矿下伏被保护层开采为研究背景,采用相似模拟实验和理论分析方法,研究了采场覆岩在双重采动影响下的垮落特征和瓦斯富集规律,结果表明:在下伏被保护层双重采动影响下,采场覆岩在短时间内发生大范围运动,周期性地形成二次采动影响区;采场内原本富集稳定的瓦斯涌入二次采动影响区,造成该区域短时间内瓦斯富集并发生周期性变化.根据研究结果,在青东煤矿下伏被保护层828工作面施工高位钻孔,对瓦斯富集区进行抽采,通过分析瓦斯抽采浓度,验证了二次采动影响区的存在和瓦斯富集规律,并取得了良好的瓦斯治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防治 保护层开采 瓦斯抽采 下伏被保护层 双重采动 二次采动影响区 瓦斯运移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