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8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极地海洋微生物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熙颖 张玉忠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2-360,共9页
极地海洋环境蕴含丰富的微生物资源,其独特的生命特征、特殊的极端环境适应及生态效应机制,都有着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及应用开发前景。回顾我国近10年来在极地海洋微生物领域的研究,所取得的主要进展包括:(1)揭示了南北极海洋微生物群... 极地海洋环境蕴含丰富的微生物资源,其独特的生命特征、特殊的极端环境适应及生态效应机制,都有着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及应用开发前景。回顾我国近10年来在极地海洋微生物领域的研究,所取得的主要进展包括:(1)揭示了南北极海洋微生物群落特有的结构和功能、二甲基硫/二甲基巯基丙酸内盐(DMS/DMSP)循环相关基因及可培养细菌基因组的独特生物地理学特征;(2)发现了极地海洋细菌通过代谢DMSP抵御原生动物捕食的新生态功能、温度响应新机制及新的几丁质氧化降解利用通路;(3)揭示了噬菌体对极地海洋细菌种群的调控作用;(4)阐明了极地海洋细菌产生的系列新型有机质降解酶的催化机制及其应用潜力;(5)建立了极地海洋细菌胞外多糖的制备工艺,评估了其在医学及食品等领域的应用潜力;(6)分离鉴定了系列极地海洋微生物新物种。以上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在Nature Microbi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Microbiome,ISME Journal等国际知名期刊上,提升了我国极地海洋微生物研究的水平、影响力和话语权。未来加强多学科交叉研究及前沿技术应用研发将进一步促进我国极地海洋微生物学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微生物 功能 机制 研究进展 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DGGE技术在微生物物种多样性研究中的局限性及其解决措施 被引量:32
2
作者 马俊孝 季明杰 孔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93-497,共5页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g elelectrophoresis,DGGE)技术目前已经成为研究微生物物种多样性和动态变化的分子检测工具之一。该技术不依赖于微生物的分离培养,便能快速、准确地获取复杂样品中微生物的菌群组成及其遗传信息...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g elelectrophoresis,DGGE)技术目前已经成为研究微生物物种多样性和动态变化的分子检测工具之一。该技术不依赖于微生物的分离培养,便能快速、准确地获取复杂样品中微生物的菌群组成及其遗传信息,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微生物生态学、食品微生物学等领域。但DGGE技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时会造成分析结果的偏差。本文简单概述了DGGE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微生物群落分析中的应用,重点对造成DGGE结果偏差的因素,如DNA提取、PCR扩增、DGGE条件以及DGGE图谱分析等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对DGGE检测结果的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微生物多样性 微生物生态学 PCR 局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石油微生物处理石油污水的初步实验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清心 康从宝 +1 位作者 王浩 张长铠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13-16,共4页
从油井的油层水中筛选到一株利用原油为碳源生长的芽孢杆菌M-1,当将其应用于石油污水处理时,在接种量为10%的条件下,能将污水的CODCr降低70%左右.当在污水中加入质量浓度为1 g/L的(NH4)2SO4时,能使M-1对污水CODCr的去除率达到80%以上.M-... 从油井的油层水中筛选到一株利用原油为碳源生长的芽孢杆菌M-1,当将其应用于石油污水处理时,在接种量为10%的条件下,能将污水的CODCr降低70%左右.当在污水中加入质量浓度为1 g/L的(NH4)2SO4时,能使M-1对污水CODCr的去除率达到80%以上.M-1在室内条件下最适处理污水的温度为45℃.利用固定化的M-1也可以使加入(NH4)2SO4污水的CODcr降低70%.经M-1处理后的污水在210~300nm范围内的光吸收明显降低.因此,M-1在石油污水处理中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水 微生物 污水处理 化学耗氧量 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浓香型白酒增己降乳的微生物学技术 被引量:9
4
作者 施安辉 刘积和 +3 位作者 曲维祺 张文璞 徐恩润 徐长新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10,共3页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增己降乳 微生物学技术 己酸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地微生物资源研发现状及需求分析
5
作者 廖丽 单琰焱 +2 位作者 俞勇 秦启龙 李春阳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1-374,共14页
极地因其极端的自然环境与相对的地理隔离,进化出了独特而多样的微生物资源。极地微生物蕴藏了生命耐受极端环境的奥秘、承载了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使命,其研究可为生命科学、地学、天体生物学等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启示,具有独特的科... 极地因其极端的自然环境与相对的地理隔离,进化出了独特而多样的微生物资源。极地微生物蕴藏了生命耐受极端环境的奥秘、承载了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使命,其研究可为生命科学、地学、天体生物学等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启示,具有独特的科学研究意义。同时,极地微生物所蕴含的新颖物种、基因与产物是极地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是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战略资源,对其开发利用具有现实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本研究基于详实的科学数据、文献报道、专利与案例分析等情况,深入阐明了极地微生物研究的重要性,总结了极地微生物研发趋势与需求,并提出了相应的研发建议。本研究结果可为极地微生物资源相关研究、政策、项目等布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资源 研发现状 开发利用 资源需求 极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在脊柱感染病原微生物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6
作者 殷楚强 王海龙 +3 位作者 任宪锋 王月磊 沈峰 王亭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1-148,共8页
目的: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技术在脊柱感染疾病中诊断病原微生物的能力和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46例疑似脊柱感染患者,其中男性26例,女性20例;年龄26~77岁(50.4±... 目的: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技术在脊柱感染疾病中诊断病原微生物的能力和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46例疑似脊柱感染患者,其中男性26例,女性20例;年龄26~77岁(50.4±15.7岁)。获取患者的血液和病灶组织或脓液标本(CT引导下穿刺活检21例,开放手术25例),行微生物培养、血清学检测、病理检查和mNGS检测后进行结果的比较分析。结果:46例标本均在48h内获得了mNGS结果,微生物培养、血清学检测、病理检查等传统实验室检测时间1~12d不等。经临床最终诊断共35例为脊柱感染,11例为非脊柱感染。35例脊柱感染患者中,化脓性细菌感染14例,结核感染5例,布鲁菌属感染4例,未明确病原微生物感染12例;11例非脊柱感染患者中,脊柱肿瘤3例,终板Modic改变4例,终板骨折1例,DISH病合并假关节1例,强直性脊柱炎合并假关节2例。通过mNGS检测发现了脆弱拟杆菌、微小微单胞菌、齿垢密螺旋体、贝纳柯克斯体等少见病原微生物。mNGS在种水平与临床最终诊断的一致性为82.61%(19/23),在属水平的一致性为95.65%(22/23)。微生物培养阳性率为42.86%(15/35),mNGS检测阳性率为94.29%(33/35),二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mNGS检测的敏感度为91.43%,特异度为90.91%,阳性预测值96.97%,阴性预测值76.92%。结论: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检测病原微生物快速、高效、准确,在脊柱感染疾病的诊疗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感染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病原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浆造纸工业中的微生物及其酶 被引量:16
7
作者 黄峰 陈嘉翔 +2 位作者 余家鸾 林鹿 高培基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09-116,共8页
对半纤维素酶、木素降解酶及部分研究较多的酶产生菌株给予介绍,并总结探讨酶的漂白作用机理、应用研究现状以及菌种研究等前沿问题。
关键词 制浆造纸工业 微生物 半纤维素酶 木素障解酶 生物漂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微生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8
作者 陈秀兰 张玉忠 高培基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1-66,共6页
关键词 深海微生物 生态环境 研究方法 微生物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预处理对麦草微观结构和化学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于红 秦梦华 +2 位作者 卢雪梅 曲音波 高培基 《中国造纸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9-23,共5页
利用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 ME446对麦草进行生物制浆特性的研究。菌丝能够迅速在麦草表面上生长,5d后就可以在麦草的外表面形成一层致密有力的网状结构。该菌株降解术素的模式是“同步脱木素”,即同时降解细胞壁中的纤维素、半... 利用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 ME446对麦草进行生物制浆特性的研究。菌丝能够迅速在麦草表面上生长,5d后就可以在麦草的外表面形成一层致密有力的网状结构。该菌株降解术素的模式是“同步脱木素”,即同时降解细胞壁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使细胞壁被腐蚀变薄,并且有孔洞和凹坑出现。这些孔洞和凹坑以及气孔,为化学药液进入细胞壁提供了通道,改善了化学处理的效果。该菌株对麦草进行“同步脱术素”作用,使得细胞壁变薄,并有凹坑出现。微生物处理还能提高化机浆的得率和成浆的强度性能,减少磨浆能耗,但纸浆的白度和不透明度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预处理 麦草 微观结构 化学成分 白度 纸浆 生物制浆 白腐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多肽对黑鲷免疫和生长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清海 冯静 +2 位作者 李健 马向东 马桂荣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1-13,共3页
关键词 微生物免疫多肽 促生长 促免疫 黑鲷 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解原油微生物的筛选及其部分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清心 康从宝 +1 位作者 王浩 张长铠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1-93,共3页
筛选得到 4株可利用原油为碳源生长的菌株 ,初步鉴定为假单胞菌。这 4株菌对原油有很好的降黏作用 ,它们能利用长链烷烃生长 ,并且能耐受一定的温度、压力和矿化度。其中的M 3菌除降黏外还能产生酸和生物表面活性剂 ,在以原油为碳源的... 筛选得到 4株可利用原油为碳源生长的菌株 ,初步鉴定为假单胞菌。这 4株菌对原油有很好的降黏作用 ,它们能利用长链烷烃生长 ,并且能耐受一定的温度、压力和矿化度。其中的M 3菌除降黏外还能产生酸和生物表面活性剂 ,在以原油为碳源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时 ,可以使培养液的表面张力从 72mN/m降至 3 6mN/m ,pH值从 7.0降至约 5 .5。实验证明M 3菌液在室内条件下能提高原油采收率 8.8%左右 ,在微生物采油中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采油 降黏 假单胞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传统腌制发酵工艺过程中微生物生态学的意义 被引量:66
12
作者 施安辉 周波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1-15,共5页
该文对我国蔬菜传统腌制工艺过程中的微生物类群、主要有益微生物类群以及有害微生物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
关键词 蔬菜 传统腌制发酵 微生物生态学 有益类群 有害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酯酶的微生物类群、酯化特性及其应用前景 被引量:24
13
作者 施安辉 周波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4-16,共3页
该文综述了当前国内外酯酶研究的概况,特别是能产生酯酶的微生物类群、催化特性和国内在白酒和食醋工业上的应用试验,为进一步开发食品的天然绿色增香剂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酯酶 应用前景 微生物类群 催化特性 绿色增香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预处理对麦草化机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于红 卢雪梅 +2 位作者 秦梦华 曲音波 高培基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19,共4页
在麦草化机浆(CMP)制浆过程中,发现微生物预处理后麦草化机浆的细浆得率升高;强度性能改善,打浆度提高;但化机浆的白度和不透明度降低。微生物预处理能够将化学处理废液的CODCr含量从34.68g/L降低到23.26g/L。经过相同转数的PFI打浆,前... 在麦草化机浆(CMP)制浆过程中,发现微生物预处理后麦草化机浆的细浆得率升高;强度性能改善,打浆度提高;但化机浆的白度和不透明度降低。微生物预处理能够将化学处理废液的CODCr含量从34.68g/L降低到23.26g/L。经过相同转数的PFI打浆,前者的打浆度比后者高,说明要获得相同的打浆度,后者需要的打浆转数高,相应的耗能也高。在相同的PFI打浆转数下,预处理麦草化机浆中长纤维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大。从浆料的强度性能考虑,打浆度不宜过高,以50°SR左右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预处理 麦草化机浆 制浆 细浆得率 纸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过程的细胞密度在线检测与底物浓度实时控制 被引量:5
15
作者 郭庆强 林建强 李歧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84-589,共6页
在许多的微生物发酵和培养过程中,控制碳源(葡萄糖)是实现过程优化的关键.但是葡萄糖等碳源电极价格昂贵,且不能在线灭菌,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基于电容法测量细胞密度可以在线灭菌,与细胞干重、OD(光密度)值等生物指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在许多的微生物发酵和培养过程中,控制碳源(葡萄糖)是实现过程优化的关键.但是葡萄糖等碳源电极价格昂贵,且不能在线灭菌,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基于电容法测量细胞密度可以在线灭菌,与细胞干重、OD(光密度)值等生物指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本文实现了基于动力学模型用细胞密度检测数据对发酵底物浓度的预测控制.用遗传算法建立的微生物反应过程动力学模型对分批发酵过程有较好的模拟效果.几次发酵结果对比表明,本文的方法可有效提高目的产物的产量,对制药、食品等工业发酵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 细胞密度 底物浓度 实时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节杆菌LF-Tou2的培养和絮凝条件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栾兴社 王桂宏 +1 位作者 于伟正 张长铠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3-45,50,共4页
CaCl2和ZnCl2对于节杆菌LF-Tou2絮凝剂的产生非常有效。节杆菌LF-Tou2产生絮凝剂的最适温度、最适pH值和最适接种量分别为27℃、7和每mL培养液105个细胞。维生素B9和低浓度的维生素B12能够刺激微生物絮凝剂的产生。实验还发现,在絮凝体... CaCl2和ZnCl2对于节杆菌LF-Tou2絮凝剂的产生非常有效。节杆菌LF-Tou2产生絮凝剂的最适温度、最适pH值和最适接种量分别为27℃、7和每mL培养液105个细胞。维生素B9和低浓度的维生素B12能够刺激微生物絮凝剂的产生。实验还发现,在絮凝体系中添加Fe3+、Mn2+和Ca2+能够明显地提高发酵液的絮凝率。对于发酵液展示絮凝剂活性的最合适的pH值为7。在絮凝系统中把定量的助絮剂CaCl2溶液分成2次添加能够非常显著地提高絮凝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条件 絮凝条件 微生物絮凝剂 节杆菌LF—Tou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微生物搭载返回式卫星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景林 高培基 +4 位作者 柳增善 姚相燕 陶全富 陈侠甫 蒋兴村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9,共3页
利用我国发射的科学返回式卫星,对4 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真菌、1 种细菌和3 种动物病毒的生长及某些特性如产酶、毒力及免疫学等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从4 株真菌所选育的变异株产酶活性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但生长速度有... 利用我国发射的科学返回式卫星,对4 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真菌、1 种细菌和3 种动物病毒的生长及某些特性如产酶、毒力及免疫学等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从4 株真菌所选育的变异株产酶活性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但生长速度有的加快,有的则变慢; 1 种动物病毒和1 种细菌的毒力降低,并能产生较好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状真菌 禽巴氏杆菌 动物病毒 返回式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olog-ECO对三峡水库消落区优势植物根际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乐满 兰波 +5 位作者 许文锋 段晨辉 张丽红 刘英杰 刘正学 王禄山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4期29-40,共12页
为探究三峡水库消落区优势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多样性,采集消落区典型优势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牛鞭草(Hemarthria altissima)三种植物的根际土壤以及裸地土壤作为对照土壤,测定其理化性质并... 为探究三峡水库消落区优势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多样性,采集消落区典型优势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牛鞭草(Hemarthria altissima)三种植物的根际土壤以及裸地土壤作为对照土壤,测定其理化性质并置于Biolog-ECO培养板培养土壤微生物,分析其碳源动力学、微生物多样性、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结果表明,四种土壤有机质含量介于13~27 g/kg;速效氮小于60 mg/kg;速效钾小于50 mg/kg;速效磷介于5~20 mg/kg;全氮小于0.75 g/kg;全钾小于2.5 g/kg;全磷小于0.4 g/kg。根际微生物群落对总体碳源利用能力为苍耳>对照>狗牙根≈牛鞭草。微生物群落对氨基酸、羧酸类碳源的利用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对碳水化合物、多聚物类、酚酸类以及胺类碳源的利用存在显著差异(P<0.05)。主成分分析的成分1显示5种碳水化合物、3种多聚物、1种羧酸与成分1有较高正相关性,这些碳源均为糖的衍生物或含苯环的芳香族化合物,代表了微生物群落对碳源利用的差异程度。基于微生物群落功能与环境因子的冗余分析,对微生物碳源利用影响显著的环境因子为pH、速效钾、速效氮和有机质(P<0.01)。几种优势植物的根际微生物群落功能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强于对照组。消落区土壤养分处于中等至匮乏水平,可通过调控土壤养分(有机质、全磷、全氮等)或者碳水化合物、多聚物类、酚酸类及胺类碳源影响植物根际微生物,进而对消落区退化生态系统的植被修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log-ECO 消落区 根际微生物 功能多样性 土壤养分 碳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盐渍棉田施用微生物菌肥的降盐效果及棉花长势响应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启尧 赵庚星 +6 位作者 赵永昶 杨婧文 张术伟 李涛 李建伟 潘登 涂强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67-274,共8页
为探究滨海盐渍棉田施用微生物菌肥的降盐效果及棉花长势响应,选择黄河三角洲滨海轻度、中度盐渍棉田,布设不同种类生物产品、不同用量微生物菌肥的棉花田间试验,采集土壤盐分、棉花株高、SPAD值、冠层NDVI等数据,以各处理间的对比分析... 为探究滨海盐渍棉田施用微生物菌肥的降盐效果及棉花长势响应,选择黄河三角洲滨海轻度、中度盐渍棉田,布设不同种类生物产品、不同用量微生物菌肥的棉花田间试验,采集土壤盐分、棉花株高、SPAD值、冠层NDVI等数据,以各处理间的对比分析及方差分析方法,系统分析微生物菌肥对盐渍棉田的降盐效果及其棉花的长势响应。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生物产品处理均有一定降盐效果,表层和下层、根际和垄间含盐量均有所下降。轻度盐渍棉田土壤含盐量降幅7.03%~35.06%,株高增幅9.76%~15.40%,SPAD值增幅12.97%~22.64%,NDVI值增幅12.58%~19.85%,微生物菌肥处理效果最佳;中度盐渍化棉田土壤含盐量降幅6.18%~31.85%,株高增幅10.02%~17.12%,SPAD值增幅13.67%~15.55%,NDVI值增幅9.22%~18.69%,微生物菌肥的降盐效果最为明显。综合看,施用微生物菌肥的降盐和长势促进效果,优于有机物+有益微生物处理,优于商品有机肥处理,微生物菌肥的推荐施用量1500 kg/hm^(2)。本研究证明滨海盐渍棉田施用微生物菌肥有明显降盐效果,并对棉花的长势有积极促进作用,研究结果为滨海盐渍农田生物改良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菌肥 土壤含盐量 盐渍棉田 棉花长势 降盐效果 生物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菌肥的降盐效果及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启尧 赵庚星 +6 位作者 赵永昶 张术伟 杨婧文 李涛 李建伟 潘登 涂强 《北方农业学报》 2021年第5期63-68,共6页
【目的】探究不同程度盐渍化土壤施用微生物菌肥的降盐效果及冬小麦生长响应。【方法】选取滨海盐渍土,调配轻度、中度、重度盐渍化土壤,选用亿安改进2型土壤修复菌剂,设置750、1500、2250 kg/hm^(2)施肥梯度,比较分析土壤含盐量和冬小... 【目的】探究不同程度盐渍化土壤施用微生物菌肥的降盐效果及冬小麦生长响应。【方法】选取滨海盐渍土,调配轻度、中度、重度盐渍化土壤,选用亿安改进2型土壤修复菌剂,设置750、1500、2250 kg/hm^(2)施肥梯度,比较分析土壤含盐量和冬小麦株高、SPAD值、鲜重、根系长度。【结果】不同程度盐渍化土壤施用微生物菌肥均有一定的降盐效果,土壤含盐量较对照降幅为6.02%~36.27%,其中微生物菌肥施用量为1500 kg/hm^(2)的轻度盐渍化处理降盐效果最为明显;施用微生物菌肥处理,冬小麦株高比对照增幅18.01%~33.52%,SPAD值提高9.82%~24.30%,鲜重提升10.53%~38.46%,根系长度增加14.08%~32.19%。微生物菌肥施用量小于1500 kg/hm^(2)时,降盐效果随施用量增加而增强,冬小麦长势提高明显;施用量大于1500 kg/hm^(2),降盐效果增幅减缓。【结论】不同程度盐渍化土壤施用微生物菌肥后有明显降盐效果,对冬小麦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菌肥 土壤含盐量 降盐效果 冬小麦 生长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