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沼气池宏基因组文库中未培养微生物β-葡萄糖苷酶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被引量:5
1
作者 唐咸来 车志群 +3 位作者 李双喜 蒋建林 罗奉奉 武波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90-794,共5页
以间接提取法提取了沼气池样品的微生物宏基因组DNA,用柯斯质粒载体pWEB:TNC构建了一个含三万个克隆的沼气池宏基因组文库,对文库中的克隆随机分析表明,该文库的外源片段平均长度为40 kb,文库的总容量为1 .2×106kb。对其中的一个... 以间接提取法提取了沼气池样品的微生物宏基因组DNA,用柯斯质粒载体pWEB:TNC构建了一个含三万个克隆的沼气池宏基因组文库,对文库中的克隆随机分析表明,该文库的外源片段平均长度为40 kb,文库的总容量为1 .2×106kb。对其中的一个在七叶苷平板上显色的阳性克隆pGXN100进行进一步亚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pGXN100上有一个全长为1 863bp的ORF,编码621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将该基因命名为Unglu100。与产气克雷伯菌属的一个β-葡萄糖苷酶基因AN292在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上分别有76%和85%的同源性,利用SMART软件进行预测表明,Unglu100可能是PTS中β-葡萄糖苷酶特异性的转运蛋白组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池 宏基因组文库 Β-葡萄糖苷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土壤微生物基因的克隆和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胡婷婷 蒋承建 +2 位作者 梁璇 隆文杰 武波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87-1293,共7页
从碱性土壤样品中直接抽提和分离宏基因组DNA,首先构建了包含5562个阳性克隆的碱性土壤16SrDNA文库,随机抽取9个克隆测序后构建的系统进化树表明了碱性土壤环境微生物种群基因的多样性。纯化土壤宏基因组DNA后采用EcoRⅠ酶部分酶切处理... 从碱性土壤样品中直接抽提和分离宏基因组DNA,首先构建了包含5562个阳性克隆的碱性土壤16SrDNA文库,随机抽取9个克隆测序后构建的系统进化树表明了碱性土壤环境微生物种群基因的多样性。纯化土壤宏基因组DNA后采用EcoRⅠ酶部分酶切处理,我们又构建了以pGEM-3Zf(+)为载体的DNA部分文库AL01。AL01文库包含23650个克隆,随机插入载体的外源DNA片段平均大小为3.2kb左右,DNA文库的总容量为75.68Mb。建库效率为从每克环境样品中获得6000个左右的含随机外源DNA片段插入载体的克隆。采用酶活筛选策略,我们从AL01文库中筛选到一个编号为pGXAA2011的阳性克隆携带有一个完整的碱性蛋白酶基因。蛋白酶活性检测其酶活作用最佳温度为40℃,最适作用pH值为9.5。另外,我们还克隆和表达了一个新型-葡萄糖苷酶基因unglu01,该基因和现有数据库中的-葡萄糖苷酶基因没有任何DNA或者氨基酸水平的同源性。将unglu01基因的ORF与表达载体pETBlue-2连接后导入宿主菌株Tuner(DE3)pLacI中,该重组表达克隆在含柠檬酸高铁铵和七叶苷的LA平板上表现清晰的-葡萄糖苷酶活性,SDS-PAGE电泳可以检测到29kDa大小的目的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 文库 未培养微生物 碱性蛋白酶 Β-葡萄糖苷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生物丁醇新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发酵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裴建新 左文朴 +4 位作者 庞浩 张穗生 黄志民 黎贞崇 黄日波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9-102,共4页
丁醇是具有巨大应用潜力的可再生能源。为了获得高效生产丁醇的菌株,通过玉米培养基富集、丁醇耐受筛选的方法,从自然环境(牛粪、沼气池和土壤)来源的60份样品中分离获得1株丁醇发酵比率高的新菌株,菌株命名为gxzp-13-2。经梯度浓度葡... 丁醇是具有巨大应用潜力的可再生能源。为了获得高效生产丁醇的菌株,通过玉米培养基富集、丁醇耐受筛选的方法,从自然环境(牛粪、沼气池和土壤)来源的60份样品中分离获得1株丁醇发酵比率高的新菌株,菌株命名为gxzp-13-2。经梯度浓度葡萄糖发酵试验表明,5%葡萄糖发酵丁醇产量较高,最高可达10.05 g/L,总溶剂达到13.95 g/L,丁醇比约为72.1%,转化率为31.8%。对此菌株进行了分子鉴定,经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gxzp-13-2与拜氏梭菌(Clostridium beijerinckii)的同源性最高,相似性高达98%。gxzp-13-2在厌氧固体培养基上生长,菌落呈紫色。该菌株为下一步的菌种基因改造工作提供了研究基础,也为丁醇发酵提供了宝贵的菌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氏梭菌 生物丁醇 鉴定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蜜酒精废水生物处理方法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范艳霞 俸斌 +3 位作者 杨霞 张俊亚 张敏 申佩弘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0-24,共5页
糖蜜酒精废水生物处理法以其安全、成本低的特点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列举了各种厌氧反应器在废水厌氧处理方面的应用,叙述了真菌、细菌、藻类等微生物对糖蜜废水的生物降解作用,指出了各自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它们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糖蜜酒精废水 废水处理 生物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预苯酸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5
作者 赵高超 古恒森 +4 位作者 谢雨龙 黄捷 陈高 武波 蒋承建 《广西科学》 CAS 2013年第3期239-243,共5页
采用基于序列特异性直接测序策略,从所构建的碱性污染土壤宏基因组文库中分离得到一个编码预苯酸脱氢酶的新基因pdhE-1,并对新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保守区域特征研究。结果表明,pdhE-1编码一个由287个氨基酸编码组成的多肽。在DNA... 采用基于序列特异性直接测序策略,从所构建的碱性污染土壤宏基因组文库中分离得到一个编码预苯酸脱氢酶的新基因pdhE-1,并对新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保守区域特征研究。结果表明,pdhE-1编码一个由287个氨基酸编码组成的多肽。在DNA水平上,该基因与来自新鞘氨醇杆菌属(Novosphingobiumsp.)的预苯酸脱氢酶相似性较高,为82%;在氨基酸水平上,与来自运动发酵单胞菌(Zymomonas mobilis)的预苯酸脱氢酶序列相似性为65%,一致性为42%。新型预苯酸脱氢酶基因pdhE-1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为进一步完成酶基因的功能鉴定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文库 预苯酸脱氢酶 基因 多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甲基杆菌Methylobacterium sp.WGM16的鉴定及降解甲醇的最佳培养条件 被引量:10
6
作者 田丹丹 宋修鹏 +3 位作者 蒋承健 古恒森 李俊芳 武波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28-33,共6页
从水稻根部土壤中筛选到1株粉红色、需氧的兼性甲基营养型菌株WGM16,该菌为革兰阴性杆菌。根据菌株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及结合菌株常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性状的鉴定,将该菌初步鉴定为Methylobacterium sp.PCR扩增到菌株WGM16编码... 从水稻根部土壤中筛选到1株粉红色、需氧的兼性甲基营养型菌株WGM16,该菌为革兰阴性杆菌。根据菌株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及结合菌株常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性状的鉴定,将该菌初步鉴定为Methylobacterium sp.PCR扩增到菌株WGM16编码甲醇脱氢酶α-亚基的mxaF基因,表明菌株WGM16中存在甲基营养代谢途径。在培养温度为32℃、以1%的甲醇作为碳源、pH值为8.0的培养条件下,其甲醇降解率可达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杆菌 WGM16 鉴定 甲醇降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高丁醇耐受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丁醇耐受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左文朴 裴建新 +1 位作者 庞浩 黄日波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55-159,共5页
高浓度丁醇耐受菌株是丁醇异源重组生产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对不同环境中耐受丁醇的微生物进行筛选,从自然环境中分离得到两株能够耐受高浓度丁醇的菌株,分别命名为btpz-4-1和btpz-6-3,它们耐受丁醇的浓度达到了25g/L。通过分子标记物16S... 高浓度丁醇耐受菌株是丁醇异源重组生产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对不同环境中耐受丁醇的微生物进行筛选,从自然环境中分离得到两株能够耐受高浓度丁醇的菌株,分别命名为btpz-4-1和btpz-6-3,它们耐受丁醇的浓度达到了25g/L。通过分子标记物16S rDNA的鉴定以及分子系统进化树的分析,btpz-4-1被鉴定为Lactobacillus mucosae,btpz-6-3被鉴定为Pedi-ococcus pentosaceus。同时,对它们的生理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btpz-4-1和btpz-6-3的最适生长温度分别为45℃和42℃,最适生长pH分别为6.0和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醇耐受 分离 鉴定 16S 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双标记mTn5构建甲基杆菌MB200突变体库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申佩弘 晁红军 +2 位作者 宋修鹏 武波 唐咸来 《山西农业科学》 2008年第11期26-30,共5页
Methylobacterium sp. MB200是一种粉红色的、兼性甲基营养菌,它能以单碳化合物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因此,可以作为氨基酸、工业酶等的生产菌株。以M. sp. MB200一碳代谢途径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mTn5-gusA-pgfp21转座子构建了甲醇利用... Methylobacterium sp. MB200是一种粉红色的、兼性甲基营养菌,它能以单碳化合物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因此,可以作为氨基酸、工业酶等的生产菌株。以M. sp. MB200一碳代谢途径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mTn5-gusA-pgfp21转座子构建了甲醇利用菌的突变体库,在含有丁二酸的培养基上共获得了约12000株突变体,其中,甲醇营养缺陷的突变体119株,表现GUS活性的突变体1542株。然后,根据转座子已知序列,运用TAIL-PCR的方法克隆到了突变基因的部分序列,为进一步研究一碳代谢基因以及氨基酸和工业酶等的生产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杆菌 转座子 突变体 TAIL-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rR基因的敲除对丙酮丁醇梭菌摇瓶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裴建新 庞浩 +4 位作者 左文朴 林丽华 郭媛 严少敏 黄日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4-98,共5页
为了提高丙酮丁醇梭菌对分子氧的耐受能力,降低厌氧发酵环境,构建了超氧化物阻遏蛋白(PERR)基因敲除的工程菌株。应用Ⅱ组内含子敲除系统,PCR克隆perR-Targetron基因与载体连接构建敲除质粒pSYperR,电转化丙酮丁醇梭菌C.acetobutylicum ... 为了提高丙酮丁醇梭菌对分子氧的耐受能力,降低厌氧发酵环境,构建了超氧化物阻遏蛋白(PERR)基因敲除的工程菌株。应用Ⅱ组内含子敲除系统,PCR克隆perR-Targetron基因与载体连接构建敲除质粒pSYperR,电转化丙酮丁醇梭菌C.acetobutylicum ATCC 824,PCR筛选验证获得突变菌株C.acetobutylicum ATCC 824-ΔperR,采用摇瓶发酵对其突变菌株进行发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静止状态发酵丁醇C.acetobutylicum ATCC824-ΔperR比C.acetobutylicum ATCC 824丁醇产量提高7.89%,摇床转速为200 r/min时,C.acetobutylicum ATCC824-ΔperR的丁醇产量是C.acetobutylicum ATCC 824的3.34倍。研究表明,通过Ⅱ组内含子敲除系统,构建的C.acetobutylicum ATCC824-ΔperR在发酵过程中降低了氧分子的伤害,不需要严格的厌氧条件,从而降低发酵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丁醇梭菌 Ⅱ组内含子 丁醇 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曲霉菌株发酵产壳聚糖酶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齐辉连 陈桂光 +2 位作者 李玮 张云开 梁智群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8-152,共5页
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选育的一株产壳聚糖酶菌株UC-233进行发酵条件优化,结果表明其最适氮源是黄豆粕粉,最适碳源是壳聚糖,其最适发酵条件是:黄豆粕粉3.3%,胶体壳聚糖1.5%,培养基初始pH为4.0,250mL三角瓶装液量为50mL,接种量为1mL... 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选育的一株产壳聚糖酶菌株UC-233进行发酵条件优化,结果表明其最适氮源是黄豆粕粉,最适碳源是壳聚糖,其最适发酵条件是:黄豆粕粉3.3%,胶体壳聚糖1.5%,培养基初始pH为4.0,250mL三角瓶装液量为50mL,接种量为1mL,发酵温度是30℃,发酵时间为48h,在此条件下菌株发酵液的壳聚糖酶活力达39.5U/mL,是优化前的1.4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酶 发酵条件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木霉发酵强化糖蜜酒精废液活性炭脱色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桂光 曾日华 +1 位作者 张云开 梁智群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2-124,共3页
采用绿色木霉菌株对糖蜜酒精废液进行生物处理,并对处理后的废液进行活性炭脱色试验。考察不同活性炭吸附处理条件和不同绿色木霉培养条件对糖蜜酒精废液生物法脱色的影响,并进行了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在绿色木霉接种量为1%(v/v),培养... 采用绿色木霉菌株对糖蜜酒精废液进行生物处理,并对处理后的废液进行活性炭脱色试验。考察不同活性炭吸附处理条件和不同绿色木霉培养条件对糖蜜酒精废液生物法脱色的影响,并进行了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在绿色木霉接种量为1%(v/v),培养时间为36h,培养温度为26℃,活性炭投加量为5%的条件下糖蜜酒精废液脱色效果最好,透光率达91.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蜜酒精废液 绿色木霉 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色喜热裂孢菌Thermobifida fusca产麦芽糖α-淀粉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薛蓓 王治宾 +1 位作者 刘振东 韦宇拓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214-218,231,共6页
以T.fusca基因组DNA为模板,PCR分别扩增不包括和包括其基因前段信号肽的产麦芽糖淀粉酶的基因片段tfa和sptfa,并克隆至表达载体pSE380上,获得重组质粒pSE380-tfa和pSE380-sptfa,以大肠杆菌JM109为宿主细胞大量表达融合蛋白,利用金属镍... 以T.fusca基因组DNA为模板,PCR分别扩增不包括和包括其基因前段信号肽的产麦芽糖淀粉酶的基因片段tfa和sptfa,并克隆至表达载体pSE380上,获得重组质粒pSE380-tfa和pSE380-sptfa,以大肠杆菌JM109为宿主细胞大量表达融合蛋白,利用金属镍亲和层析对菌株JM109/pSE380-tfa表达的α-淀粉酶进行纯化,SDS-PAGE显示纯化蛋白的分子量约为64ku,K m值为1.305mg/mL,最适反应温度为60℃,最适pH为7.0;检测到菌株JM109/pSE380-sptfa的培养基上清有相当一部分酶活。本研究麦芽糖α-淀粉酶与可溶性淀粉反应,经HPLC检测产物均为麦芽三糖、麦芽糖和葡萄糖的混合物。因此麦芽糖α-淀粉酶在生产高麦芽糖浆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色喜热裂孢菌 麦芽糖α-淀粉酶基因 信号肽 克隆表达 麦芽糖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 sp.GXS1α-淀粉酶的饱和突变及酶学性质研究
13
作者 薛蓓 裴建新 +2 位作者 王治宾 罗章 韦宇拓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3-159,共7页
采用半理性设计方法,在网站Geno3D上以PDB数据库中B.stearothermophilus麦芽糖淀粉酶(BSMA)的三维结构为模板,对AMY(α-淀粉酶)进行三维结构同源建模(二者氨基酸的同源性为33%)。比较同源建模预测的3D结构和模板BSMA的3D结构关键位点,... 采用半理性设计方法,在网站Geno3D上以PDB数据库中B.stearothermophilus麦芽糖淀粉酶(BSMA)的三维结构为模板,对AMY(α-淀粉酶)进行三维结构同源建模(二者氨基酸的同源性为33%)。比较同源建模预测的3D结构和模板BSMA的3D结构关键位点,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ProSa2003,根据能量变化确定了AMY三个饱和突变位点:D192、E221和D289。利用兼并引物对AMY的假定活性中心位点D192、E221和D289的氨基酸分别进行饱和突变,定点(饱和)突变库筛选得到4个有活力的突变子D192A、E221N、E221L和D289L,并对突变酶的酶学性质进行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芽孢杆菌 Α-淀粉酶 酶学性质 饱和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野生稻抗褐飞虱基因的RAPD标记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梁肖仍 金科 +3 位作者 龙章德 申佩弘 蒋承建 武波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65-868,824,共5页
以药用野生稻1665(O.officinals)和栽培稻桂99远缘杂交的抗褐飞虱近等基因系B3F4分离群体为材料,利用随机引物对其抗褐飞虱基因进行了RAPD标记研究,获得3个与抗褐飞虱基因表现连锁的RAPD分子标记(S229703、S403783和S11591408)。采用MAP... 以药用野生稻1665(O.officinals)和栽培稻桂99远缘杂交的抗褐飞虱近等基因系B3F4分离群体为材料,利用随机引物对其抗褐飞虱基因进行了RAPD标记研究,获得3个与抗褐飞虱基因表现连锁的RAPD分子标记(S229703、S403783和S11591408)。采用MAPMAKER/EXP.Version 3.0分析,结果表明3个RAPD分子标记与抗褐飞虱基因属于同一连锁群,覆盖大小为18.1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4.53cm,为下一步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精确定位和克隆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野生稻 褐飞虱 抗褐飞虱基因 RAPD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转化茴脑生成茴香醛的菌株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3
15
作者 梁肖仍 宋张杨 +4 位作者 曾华贺 申佩弘 蒋承建 张敏 武波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56-961,共6页
以反式茴脑为惟一碳源,通过富集培养和分离纯化,从环境中筛选到320株能以反式茴脑作为惟一碳源的菌株。经薄层层析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气相色谱法相结合对转化液进行分析,结果获得一株相对高产茴香醛的细菌菌株WGB30。该菌最适生长温... 以反式茴脑为惟一碳源,通过富集培养和分离纯化,从环境中筛选到320株能以反式茴脑作为惟一碳源的菌株。经薄层层析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气相色谱法相结合对转化液进行分析,结果获得一株相对高产茴香醛的细菌菌株WGB30。该菌最适生长温度28℃,最适pH 6.5,在复筛培养基中,30℃摇床200r/min培养12h可达到对数期,在培养60h时茴香醛的摩尔转化率达5.08%。综合形态学、生理生化实验、Biolog EcoPlates鉴定和16SrDNA序列分析结果,将菌株WGB30鉴定为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式茴脑 茴香醛 伯克霍尔德氏菌 筛选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苯胺降解细菌GXA7的筛选鉴定与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毕洪凯 黄媛 武波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09-313,共5页
从广西大学农药厂排出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到一株高效的苯胺降解细菌 GXA7,能够在以苯胺为唯一碳源和氮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上生长 .通过对菌株 GXA7在不同温度、p H值 ,以及培养基中不同苯胺浓度条件下的生长和降解苯胺的情况 ,我们初步确定... 从广西大学农药厂排出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到一株高效的苯胺降解细菌 GXA7,能够在以苯胺为唯一碳源和氮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上生长 .通过对菌株 GXA7在不同温度、p H值 ,以及培养基中不同苯胺浓度条件下的生长和降解苯胺的情况 ,我们初步确定了 GXA7的最适生长和降解苯胺的温度为 3 2℃~ 3 6℃ ,最适 p H值为 7.0 ,对苯胺最高的耐受浓度为 2 5 0 0 mg/ L.通过形态观察及 1 6S r DNA编码序列同源性比较分析 ,我们鉴定该菌株为 Delf tia acidovorans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胺 生物降解 活性污泥 废水处理 环境污染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源纤溶酶高产菌株的诱变育种及液体培养基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延廖 漆光辉 +3 位作者 李培玲 梁智群 陈桂光 曾伟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3-58,共6页
为获得纤溶酶高产菌株及其最优发酵条件,以海洋环境来源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H-A-03为出发菌株,经过^(60)Co辐射诱变获得了一株遗传稳定性好的纤溶酶高产菌株F8-C,其酶活力较出发菌株提高28.78%。采用统计学优化方法获得... 为获得纤溶酶高产菌株及其最优发酵条件,以海洋环境来源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H-A-03为出发菌株,经过^(60)Co辐射诱变获得了一株遗传稳定性好的纤溶酶高产菌株F8-C,其酶活力较出发菌株提高28.78%。采用统计学优化方法获得了组分更简单、用量更少、更利于菌株产酶的培养基:可溶性淀粉41.6g/L、黄豆粕粉26.2g/L、CaCl_2 1.0g/L,KH_2PO_42.0g/L。在此基础上,3L摇瓶放大试验结果显示,菌株F8-C的产酶量达到(3231±21)U/mL,较出发菌株H-A-3提高44.8%。结果表明利用^(60)Co辐射诱变育种,并采用统计学方法优化培养基,对于提高枯草芽孢杆菌纤溶酶的产酶量是一种有效策略。该研究结果也将为下一步发酵罐扩大试验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纤溶酶 发酵培养基 发酵条件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紫灰链霉菌H2产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钦豪 边亚西 +3 位作者 吴昊 梁智群 陈桂光 曾伟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23,共6页
采用响应面的方法对淡紫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lavendulae)H2产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经过单因素试验和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出对产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影响较为显著的3个因素:初始pH、接种量、发酵时间,利用... 采用响应面的方法对淡紫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lavendulae)H2产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经过单因素试验和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出对产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影响较为显著的3个因素:初始pH、接种量、发酵时间,利用最陡爬坡试验确定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的中心点,然后进行中心组合试验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出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pH值为6.5、发酵时间4 d、接种量9%,经过3次试验验证,该发酵液抑制率稳定在68.79%,与预测值相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淡紫灰链霉菌 响应面法 降血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聚谷氨酸高黏发酵液中细菌总核糖核酸提取方法的比较
19
作者 唐真 王骏 +3 位作者 陈桂光 梁智群 韦宇拓 曾伟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4-28,共5页
高黏度发酵液具有菌体不易分离的特点。为了从γ-聚谷氨酸高黏发酵液中提取细菌总核糖核酸,利用磷酸缓冲液稀释发酵液、离心收集、焦碳酸二乙酯水洗涤以及溶菌酶处理的四步法收集菌体并制备核糖核酸待分离样品,进而分别采用RNAiso plus... 高黏度发酵液具有菌体不易分离的特点。为了从γ-聚谷氨酸高黏发酵液中提取细菌总核糖核酸,利用磷酸缓冲液稀释发酵液、离心收集、焦碳酸二乙酯水洗涤以及溶菌酶处理的四步法收集菌体并制备核糖核酸待分离样品,进而分别采用RNAiso plus提取法,EZ-10 RNA Miniprep kit试剂盒及Pure Link RNA Mini kit试剂盒法提取总核糖核酸,并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核酸浓度检测仪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比较了三种方法提取总核糖核酸的效果。结果表明,四步法获得的菌体样品可以满足后续总核糖核酸提取的要求,三种方法提取的核糖核酸均能满足一般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的要求,其中Pure Link和RNAiso提取的核糖核酸A_(260nm)/A_(230nm)>2.0,纯度较好,Pure Link具有快速提取的优势而RNAiso则适用于大量样品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黏度发酵液 枯草芽孢杆菌 菌体分离 总核糖核酸提取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霉菌降解机械润滑油的研究
20
作者 马义丽 冯莲 +3 位作者 周媛 赖洪敏 刘杨 李有志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9-13,共5页
分离出能高效降解机油的真菌并研究其使用方法。从机械润滑油污染的土中分离出2株真菌,GXUA和GXUB。形态鉴定为曲霉属(Aspergillus)菌。rDNA的ITS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GXUA与A.tubingens,GXUB与A.fumigatus菌株SRRC43完全同源。... 分离出能高效降解机油的真菌并研究其使用方法。从机械润滑油污染的土中分离出2株真菌,GXUA和GXUB。形态鉴定为曲霉属(Aspergillus)菌。rDNA的ITS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GXUA与A.tubingens,GXUB与A.fumigatus菌株SRRC43完全同源。根据均匀设计的油-矿质液中的摇床发酵结果,混合菌体对机油的降解效率高于单菌株,最佳发酵条件为25g菌丝体/L矿质液,DH:5.0,26℃。在此条件下,于10g机油/L矿质液中摇床发酵9d,其降解效率为95.90%。液-质色谱分析表明,混合菌能降解机油中700-900Dt的大分子。用两菌株的孢子和其他两种生物材料试制了实验室级的颗粒(直径1cm)生物制剂。在实验室级水平上,按500粒/m^2水面和150粒/kg土用量分别处理具有约2mm厚油膜的水(自来水和海水)和50g机油/kg土的土壤,处理后的水和土壤中残余油量符合国家有关环境污染控制标准,添加油酸钠和H2O2能够显著提高降解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微生物学 曲霉属 机械润滑油 降解 生物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