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研究的新动态 被引量:17
1
作者 施春雷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18期5981-5982,共2页
食源性致病微生物一直是威胁食品安全最主要的危害因子。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每年有近15亿人感染食源性疾病,其中70%是由食品中致病微生物污染引起的。致病微生物由于个体微小,世代时间非常短,能够通过形成菌膜等方式逃脱消... 食源性致病微生物一直是威胁食品安全最主要的危害因子。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每年有近15亿人感染食源性疾病,其中70%是由食品中致病微生物污染引起的。致病微生物由于个体微小,世代时间非常短,能够通过形成菌膜等方式逃脱消毒剂和杀菌剂等消杀处理,因此分布很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微生物 食源性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 食品安全 微生物污染 世代时间 杀菌剂 消毒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源农药申嗪霉素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35
2
作者 方运玲 孙爽 +1 位作者 申阅 何亚文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7-393,共7页
申嗪霉素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型微生物源农药,具有高效、安全、广谱等特点,其主要成分是甜瓜根际促生菌M18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吩嗪-1-羧酸。文章重点就申嗪霉素产生菌M18的分离及其代谢产物的鉴定、申嗪霉素生物合成及调控机理最新... 申嗪霉素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型微生物源农药,具有高效、安全、广谱等特点,其主要成分是甜瓜根际促生菌M18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吩嗪-1-羧酸。文章重点就申嗪霉素产生菌M18的分离及其代谢产物的鉴定、申嗪霉素生物合成及调控机理最新研究进展、申嗪霉素高产工程菌株的构建和产业化、以及申嗪霉素大田防病试验结果及推广应用情况等进行详细综述,并对其抗菌作用机理进行探讨,旨在为申嗪霉素的生物合成机理研究、遗传和代谢改造以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M18 微生物源农药 申嗪霉素 吩嗪-1-羧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CaCl_(2)对细菌纤维素/热塑性淀粉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梁锡宏 钟建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细菌纤维素(BC)/热塑性淀粉(TPS)复合膜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但其断裂伸长率有待改善。为考察添加CaCl_(2)对BC/TPS复合膜性能的影响,以添加不同含量(0%~10%)CaCl_(2),制备获得各种BC/TPS复合膜,通过检测其机械性能、含水率、分子间相互... 细菌纤维素(BC)/热塑性淀粉(TPS)复合膜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但其断裂伸长率有待改善。为考察添加CaCl_(2)对BC/TPS复合膜性能的影响,以添加不同含量(0%~10%)CaCl_(2),制备获得各种BC/TPS复合膜,通过检测其机械性能、含水率、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结晶度、热稳定性、水蒸气透过率与氧气透过率,探讨CaCl_(2)对BC/TPS复合材料的影响与机理。研究结果表明,0.5%CaCl_(2)可在保持复合膜抗拉强度与杨氏模量的同时,使断裂伸长率增加1倍。CaCl_(2)会与体系中的羟基产生配位效应,取代部分氢键相互作用,从而提高BC/TPS复合膜的断裂伸长率,并影响结晶度、热稳定性与阻隔性能。另外,CaCl_(2)的添加还提高了该复合膜对草莓的保鲜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l_(2) 细菌纤维素 热塑性淀粉 复合膜 机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算法在抗菌肽预测领域的应用
4
作者 钱宇辰 聂挺 +5 位作者 花彦铭 徐诗莹 郭盛 张鑫 罗小虎 刘亚楠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84-393,共10页
抗菌肽作为具有广泛抗菌活性的小分子肽,因其独特抑菌机制在食品保鲜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然而,传统筛选方法耗时费力、资源消耗大,且所得抗菌肽常存在稳定性差、细胞毒性高等问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 抗菌肽作为具有广泛抗菌活性的小分子肽,因其独特抑菌机制在食品保鲜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然而,传统筛选方法耗时费力、资源消耗大,且所得抗菌肽常存在稳定性差、细胞毒性高等问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抗菌肽研究带来了新机遇。人工智能算法能够基于先验知识与实时数据持续优化,显著提高了抗菌肽的预测效率,降低了研发成本。同时,这些算法还为探索抗菌肽的多样性、优化其性能提供了可能。目前,多个专业数据库已建立,为算法模型训练提供了丰富资源。此外,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多源生物信息数据也被广泛用于抗菌肽预测,以期更精准地识别具有潜在抗菌活性的肽段。本文综述当前各类人工智能算法模型预测抗菌肽的原理及适用情况,并探讨针对抗菌肽应用困境而设计的特定预测模型。旨在启发读者如何选择和设计人工智能算法,推动其在食品安全与人类健康领域的创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算法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抗菌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真菌来源含氮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吴莹莹 高利慧 +2 位作者 康前进 鲍大鹏 王莹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0-138,共19页
大型真菌不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而且是天然活性产物的重要来源,其中许多种类有着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含氮杂环化合物是天然产物的一个重要家族,目前已有多种分离自大型真菌的含氮杂环化合物被证明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对... 大型真菌不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而且是天然活性产物的重要来源,其中许多种类有着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含氮杂环化合物是天然产物的一个重要家族,目前已有多种分离自大型真菌的含氮杂环化合物被证明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对近十年来文献报道的大型真菌来源含氮杂环化合物(吲哚类、吡啶类、吡咯类、核苷类和环肽类)的化学结构及生物活性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以期为开发高附加值的大型真菌品种及其深加工产品,深入发掘大型真菌来源的天然药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药用菌 裸盖菇素 吲哚 吡啶 吡咯 核苷 环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整条件对SOFC电池堆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赵青 吕小静 +1 位作者 王蔚国 翁一武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29-933,共5页
以天然气为燃料,建立了外部重整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系统的实验平台,在不同重整工艺参数条件下,对电池堆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得到了电池堆性能参数的变化趋势,分析了水碳物质的量比(即水碳比)、重整温度、重整方式以及天然气体积流量... 以天然气为燃料,建立了外部重整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系统的实验平台,在不同重整工艺参数条件下,对电池堆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得到了电池堆性能参数的变化趋势,分析了水碳物质的量比(即水碳比)、重整温度、重整方式以及天然气体积流量对SOFC电池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电流密度下,采用水蒸气重整方式电池堆的输出功率高于自热重整方式电池堆的输出功率;当电池堆工作温度设定恒值为1 023K时,随着水碳比的增大,电池堆的输出功率逐渐提高,随着天然气体积流量的增加,电池堆的输出功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水蒸气重整 自供热重整 输出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维链霉菌中转录因子AveR对阿维菌素生物合成的正调节 被引量:3
7
作者 朱冬青 何云龙 +1 位作者 白林泉 邓子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48-1452,共5页
aveR是阿维链霉菌NRRL 8165阿维菌素生物合成基因簇中唯一可能的调节基因.为了验证aveR是否参与阿维菌素生物合成基因的转录调节,构建了用于敲除aveR的基因置换质粒pJTU2530,并通过接合转移引入了阿维链霉菌.通过筛选ThioSAprR转化子,... aveR是阿维链霉菌NRRL 8165阿维菌素生物合成基因簇中唯一可能的调节基因.为了验证aveR是否参与阿维菌素生物合成基因的转录调节,构建了用于敲除aveR的基因置换质粒pJTU2530,并通过接合转移引入了阿维链霉菌.通过筛选ThioSAprR转化子,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验证,获得了aveR内部1 320 bp区域被阿泊拉霉素抗性基因aac(3)IV替换的突变株ZD10.高压液相色谱检测表明,与野生型菌株相比,突变株ZD10不再产生阿维菌素,并且ZD10中寡霉素的产量明显高于野生型菌株.进一步的反转录PCR(RT-PCR)分析表明,与野生型菌株相比,突变株ZD10的聚酮合酶基因aveA3不再转录.结果显示,AveR是阿维菌素生物合成的正调节因子,通过调节结构基因的转录表达来影响阿维菌素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维链霉菌 阿维菌素 调节 寡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氨基苯甲酸生物合成基因pabAB的缺失对抗生素FR-008生物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章亦荣 白林泉 +1 位作者 邓子新 李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837-1841,共5页
抗生素FR-008是由链霉菌FR-008产生的一种七烯大环内酯类抗真菌抗生素,它以对氨基苯甲酸(PABA)为起始单位,在I型聚酮合酶(PKS)的催化下合成聚酮内酯环.前期生物合成基因簇序列测定发现了可能的对氨基苯甲酸生物合成基因(pabAB),编码4-氨... 抗生素FR-008是由链霉菌FR-008产生的一种七烯大环内酯类抗真菌抗生素,它以对氨基苯甲酸(PABA)为起始单位,在I型聚酮合酶(PKS)的催化下合成聚酮内酯环.前期生物合成基因簇序列测定发现了可能的对氨基苯甲酸生物合成基因(pabAB),编码4-氨基-4-脱氧-分支酸(ADC)合成酶.通过同框缺失实验获得pabAB发生缺失的基因置换突变株BLQ-1并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进行了验证.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和生物测定证实突变菌株BLQ-1丧失了合成抗生素FR-008的能力.这种产量的丧失可以通过回补克隆的pabAB基因或喂养外源PABA得到回复.实验证明,pabAB负责对氨基苯甲酸的合成,是抗生素FR-008生物合成的必需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FR-008 链霉菌 对氨基苯甲酸 起始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eptoverticillium rimofaciens ZJU5119提取液中米多霉素及其衍生物的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力 贺新义 邓子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共4页
通过对Streptoverticillium rimofaciens ZJU5119的菌种培养和发酵,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CL-MS/MS)连用技术分析了其发酵液中米多霉素提取物的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在提取物中,除米多霉素外还含有3种衍生物,其中2种为首次报道;该方... 通过对Streptoverticillium rimofaciens ZJU5119的菌种培养和发酵,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CL-MS/MS)连用技术分析了其发酵液中米多霉素提取物的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在提取物中,除米多霉素外还含有3种衍生物,其中2种为首次报道;该方法为寻找发酵物中高效抗生素衍生物的提取和分析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寻找通过组合生物化学合成的新衍生物提供了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多霉素 抗生素 衍生物 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腐菌漆酶耐盐性的生物信息学研究及氯离子、氧气和水分子输运通道分析
10
作者 李文娟 赵一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5-262,共8页
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各物种漆酶的耐盐性差异,并利用随机加速动力学模拟计算揭示了白腐菌漆酶内部连接三铜活性中心(TNC)的氯离子、氧气和水分子的可能输运通路.生物信息学系统发生树和结构比对分析表明,担子真菌、子囊真菌与细菌... 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各物种漆酶的耐盐性差异,并利用随机加速动力学模拟计算揭示了白腐菌漆酶内部连接三铜活性中心(TNC)的氯离子、氧气和水分子的可能输运通路.生物信息学系统发生树和结构比对分析表明,担子真菌、子囊真菌与细菌漆酶具有较高的结构保守性;通过随机加速动力学模拟发现,白腐菌T.versicolor漆酶内部有5条小分子输运通道(p1~p5),其中p2和p5为新的输运通道;与氧气和水分子输运不同,氯离子在漆酶内部输运时受到明显约束,以较高的几率通过p1和p4输运通道.高耐盐漆酶的p1通道周边富集了更多酸性和芳香性氨基酸残基,降低了氯离子的输运效率,从而提高其耐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酶 耐盐性 系统发生树 随机加速分子动力学模拟 蛋白质内部分子输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葡聚糖蔗糖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石贺 于连升 +3 位作者 齐心彤 钱志刚 阚连宝 杜仁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4-361,共8页
葡聚糖蔗糖酶(Glucansucrase)(EC.2.4.5.1)是一类α-转糖苷酶(Glucosyltransferase),主要由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及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等乳酸菌产生。葡聚糖蔗糖酶的结构和催化机制具有多样性,是生物... 葡聚糖蔗糖酶(Glucansucrase)(EC.2.4.5.1)是一类α-转糖苷酶(Glucosyltransferase),主要由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及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等乳酸菌产生。葡聚糖蔗糖酶的结构和催化机制具有多样性,是生物合成胞外多糖的一种重要工具酶。本文主要综述了乳酸菌葡聚糖蔗糖酶的来源、分类、结构、反应机制,以及介绍培养基组成、培养条件对酶产量的影响,重点阐述葡聚糖蔗糖酶的优化方法、分离纯化过程及酶学性质,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葡聚糖蔗糖酶在相关领域开展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聚糖蔗糖酶 结构 催化机理 优化 分离纯化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重型燃气轮机NO_x排放性能反应动力学数值计算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爱虢 朱悦 +4 位作者 陈保东 曾文 翁一武 刘凯 王成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83-1390,共8页
借助耦合CH4反应动力学模型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计算软件,对某重型燃气轮机燃烧室单个火焰筒的燃烧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导致NO_x排放超标的原因,调整了不同燃烧区的燃料分配,分析了燃料分配对NO_x排放... 借助耦合CH4反应动力学模型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计算软件,对某重型燃气轮机燃烧室单个火焰筒的燃烧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导致NO_x排放超标的原因,调整了不同燃烧区的燃料分配,分析了燃料分配对NO_x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导致NO_x排放超标的原因为环形区、均匀区燃料/空气混合的不均匀性和值班区、均匀区燃料流量过大导致的局部温度过高;将值班区燃料和均匀区燃料的体积流量比例分别调整为4%和30%,会导致主燃烧区温度升高,NO_x排放由标准状态141.7mg/m^3升高至175.5mg/m^3;将值班区燃料和均匀区燃料比例分别调整为2%和26%,会降低主燃烧区温度,使NO_x排放降低至119.5mg/m^3,其中66.3mg/m^3来自于环形区.单纯地进行燃料调节,不能满足NO_x排放要求,还需要对环形区和均匀区结构进行调整,以增加混合的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燃气轮机 燃料分配 反应动力学特性 燃烧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化磁性纳米粒子捕获基因组DNA结合PCR快速检测牛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 被引量:3
13
作者 崔妍 白亚龙 +2 位作者 施春雷 王大鹏 史贤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95-298,355,共5页
本研究对氨基化磁性纳米粒子进行优化,再用优化后的纳米粒子分离牛奶样品中微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DNA,结合PCR检测,可以达到100 CFU/m L的检测限。在此过程中,纳米粒子与DNA的复合物直接加入到PCR体系中进行检测,无需洗脱、纯化等... 本研究对氨基化磁性纳米粒子进行优化,再用优化后的纳米粒子分离牛奶样品中微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DNA,结合PCR检测,可以达到100 CFU/m L的检测限。在此过程中,纳米粒子与DNA的复合物直接加入到PCR体系中进行检测,无需洗脱、纯化等步骤,这样既减少了操作步骤,也减少了DNA损耗,还起到了浓缩的作用。而且,此方法中纳米粒子无需抗体等生物分子标记,成本非常低廉,在生命物质的快速检测中具有广阔的前景与巨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化磁性纳米粒子 金黄色葡萄球菌 PCR DNA 磁性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门菌属特异性检测靶点碱基差异位点的识别及其血清型决定力 被引量:2
14
作者 石秀清 周秀娟 +2 位作者 施春雷 张芬 史贤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47-52,共6页
以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已公布的28株沙门菌(14个血清型)全基因组序列为研究对象,对前期研究获得的7个沙门菌属特异性检测靶点在不同血清型间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S9和S69为碱基差异位点最多的两个靶点,具... 以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已公布的28株沙门菌(14个血清型)全基因组序列为研究对象,对前期研究获得的7个沙门菌属特异性检测靶点在不同血清型间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S9和S69为碱基差异位点最多的两个靶点,具有沙门菌分子血清分型的潜在能力。随后,通过分析S9和S69在沙门菌不同血清型菌株中的差异位点,分别绘制两个血清分型靶点的差异位点表,从而获得了这两个靶点同时用于14个沙门菌血清型的快速分子血清分型的差异位点组合。在这些组合中,同一血清型具有相同的差异位点,不同血清型可以通过差异位点得以区分。最后,采集食品样品192份,用国标方法获得疑似沙门菌21株;利用血清分子分型靶点S9和S69进行快速分型,并同时用传统玻片凝集反应鉴定方法进行验证,两种方法鉴定结果的符合率为100%。鉴定结果为:21株沙门菌共包括4个不同血清型,其中肠炎沙门菌10株、鼠伤寒沙门菌7株、鸡沙门菌2株、纽波特沙门菌2株。基因组序列分析结果和分离株分型结果均表明,沙门菌特异分子检测靶点S9和S69相结合具备沙门菌的分子血清分型能力,以差异位点表为基础建立的血清分型方法有望替代传统的玻片凝集血清分型这一繁杂步骤,从而降低沙门菌血清鉴定的时间与成本,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应用于沙门菌分子血清分型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分子血清分型 特异性检测靶点 食品样品 血清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菌脂质的前处理方法比较及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小雪 何祉安 +4 位作者 李欣 宋庆浩 邹欣薇 宋雪瑶 冯蕾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14-922,共9页
古菌是一类兼具真菌及细菌细胞特征、大多生活在极端环境下的单细胞微生物。由于膜结构及代谢通路的特殊性,研究古菌脂质对深入探究极端环境下生命的正常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前处理方法在组学分析中会极大影响最终结果的准确度及可靠性... 古菌是一类兼具真菌及细菌细胞特征、大多生活在极端环境下的单细胞微生物。由于膜结构及代谢通路的特殊性,研究古菌脂质对深入探究极端环境下生命的正常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前处理方法在组学分析中会极大影响最终结果的准确度及可靠性。该文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UPLC-HRMS)技术,以嗜热嗜压古菌Pyrococcus yayanosii为模式生物,采用Bligh-Dyer加酸法、Folch法、甲基叔丁基醚(methyl tert-butyl ether,MTBE)法及固相萃取(SPE)法提取脂质成分,从提取效率、重复性、歧视性等角度进行方法评价,并最终确定SPE法和MTBE法的提取重复性和提取效率最好,适合高通量古菌全脂质提取。利用SPE提取、高分辨质谱分析对P.yayanosii的常规脂质进行了全面分析,共鉴定到了1402种脂质。本研究旨在为古菌和其他极端微生物的非靶向脂质组学分析和脂质代谢研究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组学 提取 质谱 裂解规律 嗜热嗜压菌 古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池联接方式对燃料电池/燃气轮机混合动力系统性能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爱虢 翁一武 张玲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17-1121,共5页
为了研究不同电池联接方式对混合动力系统性能的影响,应用模块化建模的方法建立了混合动力系统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了电池的燃料和氧化剂都采用串联以及燃料串联氧化剂并联2种不同电池联接模式下燃料电池及整个混合动力系统性能的变化.... 为了研究不同电池联接方式对混合动力系统性能的影响,应用模块化建模的方法建立了混合动力系统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了电池的燃料和氧化剂都采用串联以及燃料串联氧化剂并联2种不同电池联接模式下燃料电池及整个混合动力系统性能的变化.将所有电池都并联的联接方式作为参考,不同联接方式的结果与参考工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将电池的燃料和氧化剂都串联后电池堆可以被更好地冷却,电池堆内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系统的特性会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碳酸盐 燃料电池 系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适配体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崔妍 白亚龙 史贤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1-7,共7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的开发对于防控该菌引发的食源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生物识别物是快速检测的核心,核酸适配体作为新兴的生物识别物,与靶标分子有高度的亲和力及特异性,且...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的开发对于防控该菌引发的食源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生物识别物是快速检测的核心,核酸适配体作为新兴的生物识别物,与靶标分子有高度的亲和力及特异性,且易于人工合成和修饰,在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和优势。本文综述了核酸适配体的筛选技术及其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富集和快速检测中的应用进展,以期为食源性致病菌新型检测方法的开发和实际应用拓宽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适配体 金黄色葡萄球菌 筛选 检测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头鬼伞子实体含氮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被引量:2
18
作者 冯娜 张劲松 +3 位作者 唐庆九 杨焱 贾薇 钟建江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5-88,共4页
采用色谱柱层析法,首次从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子实体的醇提物中分离得到8个含氮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尿嘧啶(uracil)、黄嘌呤(xanthine)、光色素(lumichrome)、烟酰胺(nicotinamide)、甲酰肼(formylhydrazine)、烟酸(n... 采用色谱柱层析法,首次从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子实体的醇提物中分离得到8个含氮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尿嘧啶(uracil)、黄嘌呤(xanthine)、光色素(lumichrome)、烟酰胺(nicotinamide)、甲酰肼(formylhydrazine)、烟酸(nicotinic acid)、腺苷(adenosine)、尿苷(urid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头鬼伞 子实体 含氮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电池-燃气轮机混合动力系统的燃烧与系统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爱虢 翁一武 +1 位作者 曾文 王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957-1962,共6页
对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燃气轮机(Molten Carbonate Fuel Cell/Micro-Gas Turbine,MCFC/MGT)混合动力系统中催化燃烧室(Catalytic Combustion Burner,CCB)的反应特性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基于燃气轮机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混合动力系统的... 对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燃气轮机(Molten Carbonate Fuel Cell/Micro-Gas Turbine,MCFC/MGT)混合动力系统中催化燃烧室(Catalytic Combustion Burner,CCB)的反应特性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基于燃气轮机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混合动力系统的设计.在对催化燃烧室的数值模拟中采用了塞子流模型及CH4在催化剂Pt上的详细反应机理,在实验中对3种不同催化剂的反应特性进行了分析.混合动力系统设计中,以燃料电池的温度为限制条件,采用基于现有燃气轮机对燃料电池进行匹配的设计方法,确定了混合动力系统的设计点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催化燃烧室模型可以反映燃烧室的特性,以钙钛矿和金属氧化物为助剂的催化剂活性要比贵金属的差,基于燃气轮机设计的混合动力系统虽然效率低但更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系统 微型燃气轮机 催化燃烧 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混合率对正庚烷/柴油双燃料复合HCCI燃烧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骏骏 吕兴才 +1 位作者 吉丽斌 黄震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8-133,共6页
在一台单缸柴油机上试验研究了预混合率对正庚烷/柴油复合HCCI(Homogeneous Charge Compression Ignition)燃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HCCI燃烧呈现三阶段放热模式,并且随着预混合率的增大,复合HCCI燃烧第二阶段高温反应着火提前,燃烧持... 在一台单缸柴油机上试验研究了预混合率对正庚烷/柴油复合HCCI(Homogeneous Charge Compression Ignition)燃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HCCI燃烧呈现三阶段放热模式,并且随着预混合率的增大,复合HCCI燃烧第二阶段高温反应着火提前,燃烧持续期缩短,第三阶段扩散燃烧滞燃期缩短,同时缸内最高压力和温度均升高。复合HCCI的NOx排放与纯柴油直喷相比有显著降低,且随预混合率的增大先降低后升高;碳烟排放在预混合率较小时与原机基本持平。同时复合HCCI的CO排放随预混合率增大先增后减,而HC则与预混合率成一定的正比关系。此外,复合HCCI燃烧能够明显改善原机中低负荷下的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质压燃 复合燃烧 正庚烷 双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