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内动脉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治疗急性脑梗死 被引量:9
1
作者 史跃 高从敬 +5 位作者 孟宪俊 蔡廷江 朱丽丽 陈艳丽 栾智勇 王振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5期309-312,共4页
目的探讨动脉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对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动脉内尿激酶溶栓联合机械性碎栓介入治疗(其中大脑前动脉A1段栓塞1例、大脑中动脉M1段栓塞6例、颈内动脉C1段狭窄1例、颈内动脉主干栓塞... 目的探讨动脉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对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动脉内尿激酶溶栓联合机械性碎栓介入治疗(其中大脑前动脉A1段栓塞1例、大脑中动脉M1段栓塞6例、颈内动脉C1段狭窄1例、颈内动脉主干栓塞1例;起病距介入治疗时间3 h内2例,3~6 h 5例,>24 h 2例。结果7例6 h以内急性脑梗死患者主要栓塞血管得到100%开通,2例大于24 h患者症状得到改善(颈内动脉C1段狭窄1例、颈内动脉主干栓塞1例)。结论超选择局域性动脉内尿激酶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治疗6 h以内急性脑梗死,能使闭塞的血管尽快开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溶栓 机械碎栓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灌注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史跃 高从敬 +2 位作者 董生良 陈复兴 徐永茂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4期235-239,共5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细胞)灌注+超液化碘油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采用超选择段性肝动脉灌注CIK细胞+超液化碘油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及经皮肝穿刺瘤体内多点注射CIK细胞共38例(研究组);将同期采用常规剂量经... 目的探讨肝动脉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细胞)灌注+超液化碘油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采用超选择段性肝动脉灌注CIK细胞+超液化碘油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及经皮肝穿刺瘤体内多点注射CIK细胞共38例(研究组);将同期采用常规剂量经肝动脉段性化疗栓塞(C-TACE)联合经皮肝瘤体内注入无水乙醇80例(双介入组);单纯经皮肝动脉常规剂量C-TACE134例(单纯组)相比较。结果研究组、双介入组和单纯组近期显效率分别为76.3%、41.3%和14.9%,研究组的AFP降至正常及明显下降率则显著高于双介入组和单纯组,3组血清AFP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超选择段性肝动脉灌注CIK细胞+超液化碘油栓塞综合治疗原发性肝癌,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生存质量,延长带瘤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介入治疗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肝癌变异性、寄生性供血的基础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马广勤 高从敬 +1 位作者 万向荣 陈才保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1998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探讨中、晚期肝癌变异、寄生性供血的产生机理。材料和方法:本研究收集TAE治疗资料完整的中、晚期肝癌340例,对其血管造影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变异供血93例(占27.4%);寄生供血99例(占29.1%);变异合并寄生供血12例(占3.5%)。结论... 目的:探讨中、晚期肝癌变异、寄生性供血的产生机理。材料和方法:本研究收集TAE治疗资料完整的中、晚期肝癌340例,对其血管造影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变异供血93例(占27.4%);寄生供血99例(占29.1%);变异合并寄生供血12例(占3.5%)。结论:肝癌寄生性动脉供血的发生与肿瘤的大小有关(P<0.01)。与肿瘤生长部位有关;变异供血因早期胚胎异常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供血 变异 血管造影 肝癌 晚期 病理 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刺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115例报告 被引量:4
4
作者 蔡廷江 江小伟 +3 位作者 崔益钿 万青 宋洋 王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9期847-848,859,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 2005年11月-2010年11月对115例CT确诊脑室出血,其中重型脑室出血25例,根据患者脑室出血部位和体积选择性穿刺侧脑室额角,采用双侧或单侧脑室引流,术后尿激酶灌注冲洗,直至脑脊液正常,头...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 2005年11月-2010年11月对115例CT确诊脑室出血,其中重型脑室出血25例,根据患者脑室出血部位和体积选择性穿刺侧脑室额角,采用双侧或单侧脑室引流,术后尿激酶灌注冲洗,直至脑脊液正常,头颅CT确认血肿消失。结果住院期间治愈或好转88例(76.5%),植物状态11例,死亡16例。98例随访3-12个月,平均6个月:78例复查头颅CT示脑室大小正常,再出血8例,继发性脑积水5例,死亡7例。结论脑室穿刺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冲洗,能尽快清除脑室系统及蛛网膜下腔积血,对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出血 穿刺引流 尿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球囊扩张治疗下腔静脉节段型完全闭塞综合征 被引量:2
5
作者 梅健 屈健 +5 位作者 史春华 徐卫东 陈才保 万向荣 张新建 王鹤翌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00-202,共3页
对5例下腔静脉节段型完全闭塞者,在右心房及下腔静脉双向同时造影基础上,采用房间隔穿刺针穿通闭塞段,14F扩张器预扩后,再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术后造影与超声检查见下腔静脉完全闭塞段内径开通至13.0±2.lmm,... 对5例下腔静脉节段型完全闭塞者,在右心房及下腔静脉双向同时造影基础上,采用房间隔穿刺针穿通闭塞段,14F扩张器预扩后,再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术后造影与超声检查见下腔静脉完全闭塞段内径开通至13.0±2.lmm,下腔静脉压力从术前4.5l±1.48kPa下降至2.53±0.79kPa,闭塞段远端下腔静脉内径从术前29.4±1.9mm减少至22.1±2.3mm,症状明显改善,无并发症。对手术方法及可能的并发症进行了讨论。认为此法安全可靠,疗效显著,具有较大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布-加综合征 外科手术 球囊导管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上皮异型增生的形态定量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树辉 张士华 +6 位作者 陈晓英 刘莉 石凤娟 刘金祯 吕文 郭泰忠 张人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73-276,共4页
用自动化图象分析仪,对大肠粘膜慢性炎症、无异型增生腺瘤、伴异型增生腺瘤和高分化管状腺癌进行形态定量分析,发现核面积均值、核面积差异度、核平均直径、核浆比率、核腺比值指数(ING)和腺体形状指数(IGF)具有最强的特征性,其中核面... 用自动化图象分析仪,对大肠粘膜慢性炎症、无异型增生腺瘤、伴异型增生腺瘤和高分化管状腺癌进行形态定量分析,发现核面积均值、核面积差异度、核平均直径、核浆比率、核腺比值指数(ING)和腺体形状指数(IGF)具有最强的特征性,其中核面积和核平均直径是判断增生级别的主要因素,且呈直线密切正相关。因此作者认为,这种定量评价提供客观和可重复性的指标有助于大肠上皮异型增生的诊断和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形态定量 异型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中一种蛋白成份的抗肿瘤实验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姚仁南 陈复兴 刘军权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58-359,共2页
本文参照Hirao等人的方法,提取大蒜蛋白成份4(F4),它是一种分子量约11.0Kd的糖蛋白。作者应用不同浓度(终浓度为0.5、1.0、2.5、5.0、10.0μg/ml)的F4对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HL60)和鼠骨髓瘤细胞株(SP... 本文参照Hirao等人的方法,提取大蒜蛋白成份4(F4),它是一种分子量约11.0Kd的糖蛋白。作者应用不同浓度(终浓度为0.5、1.0、2.5、5.0、10.0μg/ml)的F4对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HL60)和鼠骨髓瘤细胞株(SP20)进行了体外抑制试验(应用MTT法)。以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作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观察 蛋白 抗肿瘤 早幼粒白血病 LAK细胞 HL60 红白血病细胞 成份 分子量 体外抑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口内菌斑模型研究菌斑超微结构 被引量:2
8
作者 周泽渊 于淑湘 +2 位作者 倪龙兴 熊宇 王迎捷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3-175,共3页
目的:系统了解菌斑形成的超微结构。方法:建立一种口内的菌斑模型,并将1、5、9d形成的菌斑标本制成电镜切片后用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初期菌斑的细菌较少,主要为球状菌。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菌的数量和种类开始增加,出现丝状菌和杆状... 目的:系统了解菌斑形成的超微结构。方法:建立一种口内的菌斑模型,并将1、5、9d形成的菌斑标本制成电镜切片后用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初期菌斑的细菌较少,主要为球状菌。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菌的数量和种类开始增加,出现丝状菌和杆状菌。成熟菌斑结构是两侧为丝状菌中间为球状菌的栅栏状结构,其中部分细菌会出现坏死的现象。结论:所建立的菌斑模型较接近天然菌斑结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斑 超微结构 变形链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的DSA表现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苏国强 朱耀清 高崇敬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3期152-154,共3页
目的 探讨肾血管性高血压的DSA表现及行狭窄段肾动脉扩张术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方法 对 2 1例怀疑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行双侧肾动脉DSA检查 ,并对造影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 1例患者中 ,有 11例肾动脉及其分支狭窄 ,其中 6例行球囊扩... 目的 探讨肾血管性高血压的DSA表现及行狭窄段肾动脉扩张术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方法 对 2 1例怀疑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行双侧肾动脉DSA检查 ,并对造影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 1例患者中 ,有 11例肾动脉及其分支狭窄 ,其中 6例行球囊扩张成功 ,占 5 4.5 5 %。结论 肾血管的DSA检查是诊断肾血管性高血压首选检查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狭窄 高血压 血管成形术 介入性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oue球囊技术在下腔静脉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梅健 屈健 +2 位作者 朱耀青 王磊 刘成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11期777-780,共4页
目的探索Inoue球囊技术用于治疗布加综合征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89例布加综合征患者选择Inoue球囊技术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结果术后与术前相比,下腔静脉肝段内径均数(四分位间距)扩大[0.00(0.20~0.00)cm比1.90(2.00~1.47)cm,P<0... 目的探索Inoue球囊技术用于治疗布加综合征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89例布加综合征患者选择Inoue球囊技术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结果术后与术前相比,下腔静脉肝段内径均数(四分位间距)扩大[0.00(0.20~0.00)cm比1.90(2.00~1.47)cm,P<0.001],下腔静脉平均压力下降[(20.63±7.22)mmHg比(12.13±5.60)mmHg,(P<0.001)],使用Inoue球囊不需要小直径球囊预扩张,但有2例球囊破裂,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在下腔静脉成形术中使用Inoue球囊可行、有效且更为方便,能代替聚乙烯球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腔静脉 气囊 血管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主诊医师负责制前后业务收入增长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余波 江学成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3-184,共2页
关键词 主诊医师负责制 业务收入增长 “以病人为中心” 和谐医患关系 医疗质量 工作责任心 职业精神 敬业爱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前针灸临床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8
12
作者 范刚启 张南征 毛智生 《医学与哲学》 1995年第7期344-347,共4页
针对目前针灸临床研究中存在的系列问题,提出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加以解决。其对策包括:整体考察与多因素研究;探讨有关因素的主次作用及交互关系;攻克优化组合方案;研究的数学化;加强机能状态与疗效关系的研究;综合研究,系... 针对目前针灸临床研究中存在的系列问题,提出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加以解决。其对策包括:整体考察与多因素研究;探讨有关因素的主次作用及交互关系;攻克优化组合方案;研究的数学化;加强机能状态与疗效关系的研究;综合研究,系统管理;系统开放,联用它法。同时认为,倡导用包括系统科学在内的自然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指导针灸临床的研究,将促进研究的深化和导致研究质的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临床研究 系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诱导剂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穿孔素调节
13
作者 刘军权 陈复兴 姚仁南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36-337,共2页
穿孔素是具有杀伤功能的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蛋白,能溶解多种肿瘤细胞,是淋巴细胞介导杀伤中的主要成份.之一。为了促进这些细胞合成和分泌穿孔素,提高用细胞免疫治疗肿瘤的疗效,我们选用4种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诱导剂分别或联合作用人... 穿孔素是具有杀伤功能的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蛋白,能溶解多种肿瘤细胞,是淋巴细胞介导杀伤中的主要成份.之一。为了促进这些细胞合成和分泌穿孔素,提高用细胞免疫治疗肿瘤的疗效,我们选用4种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诱导剂分别或联合作用人PBMC,观察它们对PBMC穿孔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孔素 PBMC 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淋巴细胞 肿瘤 诱导剂 杀伤 分泌 蛋白 介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置管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体会
14
作者 宋洋 崔益钿 +3 位作者 万青 蔡廷江 江小伟 王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6期530-530,共1页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 治疗 置管引流 体会 血肿量 意疗 部位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幕上急性硬膜下血肿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15
作者 万青 崔益钿 +2 位作者 宋洋 蔡廷江 江小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5期419-420,共2页
目的 :分析 2 0 5例急性硬膜下血肿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病人入院时有关临床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有 :病人年龄、入院时GCS评分、瞳孔改变及光反应、血肿部位、颅脑合并伤及伤后手术时间。结论 :病人入院时GCS评... 目的 :分析 2 0 5例急性硬膜下血肿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病人入院时有关临床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有 :病人年龄、入院时GCS评分、瞳孔改变及光反应、血肿部位、颅脑合并伤及伤后手术时间。结论 :病人入院时GCS评分和瞳孔改变相结合可以尽早而准确地预测急性硬膜下血肿病人的预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硬膜下血肿 脑损伤 预后 相关因素分析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scint 2400 Elect CT结构改装探讨
16
作者 赵汉青 程国勤 +3 位作者 侯利军 王安明 邱志强 褚兴超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1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CT机 质量保证工作 球管寿命 改装 结构 质量控制 使用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氟沙星引起过敏休克1例
17
作者 刘庆德 俞瑾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0-180,共1页
关键词 氧氟沙星 药物不良反应 过敏性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损伤所致膝关节软骨下骨髓病变与被覆软骨T2弛豫时间变化的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凯 徐凯 +4 位作者 王佳丽 韩曙光 鹿彩銮 张秀莉 孟闫凯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7-371,共5页
目的:利用T2弛豫时间图(T2 mapping)技术测量膝关节急性损伤后软骨下骨髓病变(subchondral bone marrow lesion,SBML)被覆软骨的T2弛豫时间(T2 relaxation time,T2 RT),并初步探讨膝关节急性损伤后SBML与被覆软骨T2 RT之间的关系及临床... 目的:利用T2弛豫时间图(T2 mapping)技术测量膝关节急性损伤后软骨下骨髓病变(subchondral bone marrow lesion,SBML)被覆软骨的T2弛豫时间(T2 relaxation time,T2 RT),并初步探讨膝关节急性损伤后SBML与被覆软骨T2 RT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因急性损伤及临床诊断骨性关节炎(osteoathritis,OA)所致膝关节疼痛前来就诊58例患者,将其分为急性损伤组28例,OA组30例。另外选择20例健康志愿者膝关节作为正常对照组。将膝关节软骨分为三个分区:髌骨软骨、股骨髁软骨及胫骨平台软骨。正常对照组中分别测量三个分区内软骨的平均T2 RT。在急性损伤组和OA组中,测量SBML被覆软骨的T2 RT以及急性损伤组中邻近非SBML区域被覆软骨的T2 RT,并进行比较。测量急性损伤组中SBML的体积,且与其被覆软骨T2 RT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正常对照组中,三个膝关节软骨分区内髌骨软骨的T2RT较股骨髁软骨、胫骨平台软骨偏低(P<0.05)。急性损伤组SBML被覆软骨的T2 RT较正常对照组膝关节软骨以及急性损伤组中非SBML被覆软骨的T2 RT升高(P<0.05),而与OA组SBML被覆软骨之间的T2 RT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损伤组SBML体积与其被覆软骨的T2 RT之间无相关性。结论:利用T2mapping技术测量软骨T2 RT可以发现急性损伤后膝关节SBML被覆软骨在形态变化之前的内部改变;并且提示其可能存在更高发生OA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软骨 T2弛豫时间 软骨下骨髓病变 急性损伤 骨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静脉的X线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9
作者 高从敬 应大君 +4 位作者 陈才保 方向荣 刘正津 李玺 马广勤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72-274,共3页
观察30例成人肝圆韧带标本和脐门静脉x线造影8例,肝圆韧带呈纤维条素状改变,内含少许不规则腔隙。肝圆韧带内脐静脉自肝门静脉左支的囊部张至腹壁脐切迹全长为17.6±5.5cm,有90%可用探针沟通。讨论了脐门静脉造... 观察30例成人肝圆韧带标本和脐门静脉x线造影8例,肝圆韧带呈纤维条素状改变,内含少许不规则腔隙。肝圆韧带内脐静脉自肝门静脉左支的囊部张至腹壁脐切迹全长为17.6±5.5cm,有90%可用探针沟通。讨论了脐门静脉造影的x线解剖学基础及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静脉 脐门静脉 X线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地合剂腮腺导管灌注对腺体手术的麻醉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潘金卫 南福清 +1 位作者 陈海军 徐礼鲜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96-297,共2页
利地合剂腮腺导管灌注对腺体手术的麻醉效果观察潘金卫(1)南福清(1)陈海军(1)徐礼鲜(2)(1徐州市解放军97医院口腔科2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麻醉科)腮腺区手术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术中镇痛效果往往欠佳。为克服这一不... 利地合剂腮腺导管灌注对腺体手术的麻醉效果观察潘金卫(1)南福清(1)陈海军(1)徐礼鲜(2)(1徐州市解放军97医院口腔科2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麻醉科)腮腺区手术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术中镇痛效果往往欠佳。为克服这一不足,我们自1989年以来采用利地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外科手术 利地合剂 腮腺导管灌注 局部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