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躯体疾病调查 被引量:4
1
作者 许爱琴 王永萍 赵长银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4期349-350,共2页
目的调查我院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躯体疾病情况。方法以2005年3月8日为时点,对连续住院2年以上的350例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科诊断及躯体疾病分项进行临床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住院患者中精神科疾病诊断排在前3位的是精神分裂症(61.32%)、阿... 目的调查我院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躯体疾病情况。方法以2005年3月8日为时点,对连续住院2年以上的350例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科诊断及躯体疾病分项进行临床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住院患者中精神科疾病诊断排在前3位的是精神分裂症(61.32%)、阿尔采默病(15.26%)、心境障碍(4.74%);躯体疾病前3位是心脏病(8.68%)、糖尿病(8.42%)、高血压(4.47%)。结论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中老年患者越来越多,合并躯体疾病的发生率随之增高,在临床工作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 躯体疾病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退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肠梗阻的护理
2
作者 王雪荣 赵长银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12期1046-1047,共2页
目的探讨衰退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发肠梗阻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衰退期精神分裂症并发肠梗阻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经治疗和护理后,24例患者肠梗阻痊愈,1例死亡。结论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施以胃肠减压、密切观察病情、预防... 目的探讨衰退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发肠梗阻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衰退期精神分裂症并发肠梗阻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经治疗和护理后,24例患者肠梗阻痊愈,1例死亡。结论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施以胃肠减压、密切观察病情、预防感染和并发症、及时正确处理药物副作用,以及健康指导等,是衰退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发肠梗阻的有效护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退期精神分裂症 肠梗阻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效度 被引量:4401
3
作者 段泉泉 胜利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76-679,共4页
目的:了解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评抑郁量表(SDS)对非精神病性障碍的门诊患者与无精神障碍的陪伴者的区分效度,以及自评量表等级与医生采用常用工具得出症状严重程度的一致性。方法:在精神科门诊收集非精神病性障碍的初诊患者67例(病例... 目的:了解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评抑郁量表(SDS)对非精神病性障碍的门诊患者与无精神障碍的陪伴者的区分效度,以及自评量表等级与医生采用常用工具得出症状严重程度的一致性。方法:在精神科门诊收集非精神病性障碍的初诊患者67例(病例组,其中神经症组42例,抑郁组25例),陪伴患者就诊的无精神障碍亲属29例(对照组),诊断由精神科医生按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分类第10版(ICD-10)标准做出。对照组按照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结果除外存在精神障碍。然后请患者及对照组家属独立填写SAS和SDS,并由另一位精神科医生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的症状程度。结果:病例组SAS及SDS得分均高于对照组[(41.5±9.0)vs.(33.6±6.7);(46.5±10.3)vs.(35.9±9.7);均P<0.001]。SAS与SDS的ROC工作曲线下面积均<0.7;采用40分为划界值,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不理想(如SAS敏感度仅为57%;SDS特异度只有36%)。若抽取其中更敏感的8个条目,可以使ROC工作曲线下面积达到0.8以上。无论是神经症组还是抑郁组,SAS等级与医生用HAM A得出的严重程度、SDS等级与用HAM D得出的症状程度,一致性不高,Kappa均为0.3左右。结论:采用SAS和SDS区分非精神病性障碍就诊者和一般陪诊家属效度不好,若用于筛查目的,可以从中抽取敏感性更强的条目组合为更简便的工具。自评量表得出的程度不能直接等同于医生评定的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若用于标定临床症状程度,需要调整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 抑郁 自评量表 区分效度 临床严重程度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证据的力度--以抑郁与糖尿病关系验证为例的方法学讨论 被引量:4
4
作者 段泉泉 陆新秋 胜利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66-670,共5页
本文以抑郁和糖尿病的关系为例,介绍了英文文献中与此主题相关的研究设计。从横断面调查发现关联性到设计严谨的大样本队列调查能确定抑郁是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追踪随访确认抑郁与糖尿病预后的关系。再有,介绍了糖尿病患者伴发抑郁... 本文以抑郁和糖尿病的关系为例,介绍了英文文献中与此主题相关的研究设计。从横断面调查发现关联性到设计严谨的大样本队列调查能确定抑郁是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追踪随访确认抑郁与糖尿病预后的关系。再有,介绍了糖尿病患者伴发抑郁的治疗情况。英文文献主题丰富,角度多,流行病学设计规范,严格根据设计能说明的问题下结论,值得国内同道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抑郁 病因学 预后 流行病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