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库巴曲缬沙坦和缬沙坦在老年心力衰竭的应用价值比较
1
作者 孙花梅 戴亚楠 +1 位作者 周强 王丹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01-1404,共4页
目的基于血清热休克蛋白27(serum heat shock protein 27,HSP27)和可溶性糖蛋白130(soluble glycoprotein 130,sgp130)水平的变化,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与缬沙坦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差异。方... 目的基于血清热休克蛋白27(serum heat shock protein 27,HSP27)和可溶性糖蛋白130(soluble glycoprotein 130,sgp130)水平的变化,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与缬沙坦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差异。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04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102例。A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B组给予缬沙坦治疗。比较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及心功能等级差异;比较治疗前后患者HSP27、sgp130、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心脏超声相关指标;记录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A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A组患者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HSP27、sgp130、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水平显著降低,且A组低于B组(P<0.01);治疗后2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心排血量显著升高,A组高于B组[(55.47±5.27)%vs(52.70±5.08)%,(4.97±0.26)L/min vs(4.61±0.16)L/min,P<0.01]。治疗后,A组心肌梗死、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低于B组(0.98%vs 6.86%,P=0.030;8.82%vs 18.63%,P=0.042)。结论在老年CHF患者中,相较于缬沙坦治疗,沙库巴曲缬沙坦更能有效调节机体血清HSP27、sgp130水平,逆转心室重构情况,改善患者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缬沙坦 HSP27热休克蛋白质类 细胞因子受体gp1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