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监测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淑霞 曹杨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1年第4期8-9,共2页
阐述了环境监测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指出了环境监测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环境监测迎接挑战 ,解决问题的对策是 :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强化、提升参与决策的能力 ,深化环境监测成果的应用 ,主动为环境管理。
关键词 环境监测 环境管理 技术服务 发展机遇 历史挑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级环境监测网业务管理初探 被引量:2
2
作者 潘峰 孙天云 刘铁民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1999年第4期9-10,共2页
比较全面地总结了徐州市环境监测三级网络的业务管理,指出了网站建设要抓好初期的业务指导、技术培训、制定质量管理规定和开展创建优质实验室和计量认证工作。并对网站的日常工作要进行不定期的检查。
关键词 三级网络 业务管理 环境监测 技术培训 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主要因素及相应对策探讨 被引量:5
3
作者 师培 《农业与技术》 2014年第4期252-252,共1页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现代社会的发展之中,我们对于环境监测的要求在逐步的提高。在实际的环境监测之中,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保障环境监测的质量。
关键词 环境监测 因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州城市主要环境功能区空气微生物污染状况评价 被引量:7
4
作者 潘立勇 李勇 +1 位作者 付红 潘宏博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2-74,共3页
通过对徐州城市主要环境功能区空气微生物(细菌总数和霉菌总数)进行监测,对照有关评价指标,作出空气微生物污染状况评价,对不同时间、不同区域的差异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 城市 空气微生物 污染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州地区地下水中内分泌干扰物的监测与风险评估 被引量:15
5
作者 杜娟 胡红娟 +3 位作者 杨靖 李朝 韩炜 朱歆颖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6年第6期38-40,共3页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徐州地区地下水中内分泌干扰物,并用雌二醇当量EEQ计算法和风险熵RQ计算法分别对其活性和生态风险水平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徐州地区地下水中不含雌酮(E1)、雌二醇(E2)、雌三醇(E3)、炔雌醇(EE2)等内分泌干扰...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徐州地区地下水中内分泌干扰物,并用雌二醇当量EEQ计算法和风险熵RQ计算法分别对其活性和生态风险水平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徐州地区地下水中不含雌酮(E1)、雌二醇(E2)、雌三醇(E3)、炔雌醇(EE2)等内分泌干扰物,只含有双酚A(BPA),且最高值达26.45 ng/L,提出应把BPA作为控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干扰物 双酚A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风险评价 地下水 徐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州市环境空气TSP中多环芳烃的分布 被引量:5
6
作者 崔云霞 温志友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18,共3页
报告了徐州市区秋季环境空气中TSP上多环芳烃的分布状况。索氏提取样品,GC MS测定出TSP上吸附着14种多环芳烃。其中4苯环数的、苯并(b)荧蒽含量有明显优先;3个监测点中有2个测点的苯并(a)芘超标,超标倍数在0 1~2 2倍之间;监测点苯并... 报告了徐州市区秋季环境空气中TSP上多环芳烃的分布状况。索氏提取样品,GC MS测定出TSP上吸附着14种多环芳烃。其中4苯环数的、苯并(b)荧蒽含量有明显优先;3个监测点中有2个测点的苯并(a)芘超标,超标倍数在0 1~2 2倍之间;监测点苯并(a)芘质量浓度与多环芳烃质量浓度、多环芳烃质量浓度与总悬浮微粒质量浓度之间成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空气 多环芳烃 TSP 苯并(A)芘 徐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州市云龙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演变及环境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朝 蔡吉林 杨靖 《生物安全学报》 2018年第2期105-110,共6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徐州市云龙湖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其环境影响因子,可以为保护云龙湖水生态环境提供依据。【方法】于2013—2017年对云龙湖大型底栖动物和水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利用1/16 m2彼得逊采泥器采集大型底栖动物样品,... 【目的】了解江苏省徐州市云龙湖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其环境影响因子,可以为保护云龙湖水生态环境提供依据。【方法】于2013—2017年对云龙湖大型底栖动物和水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利用1/16 m2彼得逊采泥器采集大型底栖动物样品,同时利用有机玻璃采水器采集水样,每年的5月和10月各采样一次,共采样10次。利用3种群落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评价云龙湖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选择ShannonWiener指数进行水质评价,并应用典型相关分析(CCA)得出大型底栖动物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云龙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简单,物种较少,3种群落多样性指数年际波动不大。云龙湖水质多年处于轻污染到中污染水平之间。优势物种中水丝蚓属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总氮浓度,摇蚊幼虫的主要影响因子为高锰酸盐指数。【结论】云龙湖的水体有富营养化风险,应对云龙湖大型底栖动物的保护和水质改善给予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云龙湖 徐州 多样性指数 典型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州城市河流和湖泊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朝 蔡琨 +3 位作者 杜娟 杨靖 李勇 胡红娟 《生态科学》 CSCD 2016年第1期61-66,共6页
对徐州市京杭运河市区段和市区湖泊云龙湖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影响因子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城市河流和湖泊生态系统中,大型底栖动物种类较少、群落结构相对简单,其中城市河流大型底栖动物的组成主要为水栖寡毛类和软体动物,... 对徐州市京杭运河市区段和市区湖泊云龙湖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影响因子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城市河流和湖泊生态系统中,大型底栖动物种类较少、群落结构相对简单,其中城市河流大型底栖动物的组成主要为水栖寡毛类和软体动物,城市湖泊大型底栖动物主要组成为水栖寡毛类和摇蚊幼虫。除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外,河流与湖泊的其他群落指数相差不大。聚类分析将两类生态系统中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明显分为两组。CCA结果显示云龙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主要影响因子是p H和溶解氧,京杭运河徐州市区段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总磷和化学需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城市河流 城市湖泊 徐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东线徐州段控制断面水质生物学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杜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7期5573-5575,共3页
利用生物多样性指标,从2007~2013年对南水北调徐州段张楼和蔺家坝控制断面底栖生物进行了水质的生物学评价,结果表明:虽然两个断面的物种数和生物密度在几年里有所波动,但总的看来都呈现出物种数增加和生物密度下降的趋势,也是两... 利用生物多样性指标,从2007~2013年对南水北调徐州段张楼和蔺家坝控制断面底栖生物进行了水质的生物学评价,结果表明:虽然两个断面的物种数和生物密度在几年里有所波动,但总的看来都呈现出物种数增加和生物密度下降的趋势,也是两个断面的水质逐年好转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底栖生物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州故黄河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9期81-82,共2页
选择2007年的Landsat-5影像和2016年的Landsat-8影像,对徐州故黄河流域内的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徐州故黄河流域的耕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增加明显,林地和水体景观面积略有增加,景观变得破碎化,稳定性下降。建议今后在人类的活动中... 选择2007年的Landsat-5影像和2016年的Landsat-8影像,对徐州故黄河流域内的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徐州故黄河流域的耕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增加明显,林地和水体景观面积略有增加,景观变得破碎化,稳定性下降。建议今后在人类的活动中,增加林地和水体面积,提高故黄河的生态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徐州故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州市尾水导流及农业灌溉工程生态风险分析
11
作者 范瑜 杜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4519-14522,共4页
徐州市尾水导流及农业灌溉工程投资大,涉及的区域广,影响因子多而复杂,势必对沿线的生态环境产生长远的影响。利用生态风险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了导流工程生态风险受体,并且对导流河渠水环境、尾水农业灌溉等进行了深入的生态风... 徐州市尾水导流及农业灌溉工程投资大,涉及的区域广,影响因子多而复杂,势必对沿线的生态环境产生长远的影响。利用生态风险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了导流工程生态风险受体,并且对导流河渠水环境、尾水农业灌溉等进行了深入的生态风险分析。研究表明,导流线路占用原有河道,尾水流域面积扩大,尾水中部分内分泌干扰物等污染物可能会对流域水环境产生长期的潜在危害;尾水沿途用于农业灌溉,可能会对灌区土壤生态系统、地下水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水导流 尾水灌溉 风险受体 生态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州主城区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12
作者 李朝 《绿色科技》 2017年第9期44-46,共3页
选择2010年的Landsat-5影像和2016年的Landsat-8影像,通过Arcgis目视解译和地面核查,建立了徐州市主城区这两个时期的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利用Fragstats对这两个时期的景观指数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徐州主城区范围内的耕地面积有较... 选择2010年的Landsat-5影像和2016年的Landsat-8影像,通过Arcgis目视解译和地面核查,建立了徐州市主城区这两个时期的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利用Fragstats对这两个时期的景观指数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徐州主城区范围内的耕地面积有较为显著的减少,耕地景观破碎化。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明显,分散到其他土地类型的间隙中。林地面积略有增加,并且形状变得复杂。草地的3个指数基本没有变化,说明草地斑块在最近几年来没有太多变化。水体的3个景观指数都有所上升,景观稳定性提高。2016年徐州市主城区景观的PD、SHDI、LSI指数上升,其他指数下降,说明最近几年徐州主城区景观整体更加地破碎化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景观指数 徐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不同营养状况湖泊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比较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娣 李旭文 +9 位作者 牛志春 张军毅 徐东炯 李继影 陈明 陈志芳 曹毅 李朝 卜伟 于红霞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3-172,共10页
为了解江苏省湖泊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并研究其对水环境质量变化的响应,于2012年春秋两季对江苏省16个湖泊51个采样点湖泊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以及湖泊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进行调查,分析水质指标与底栖动物指数间Pearson相关关... 为了解江苏省湖泊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并研究其对水环境质量变化的响应,于2012年春秋两季对江苏省16个湖泊51个采样点湖泊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以及湖泊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进行调查,分析水质指标与底栖动物指数间Pearson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江苏省16个湖泊营养状态指数范围为35.5~66.4,其中约81.2%的湖泊处于轻度-中度富营养状态,表明水质从好到中度污染;湖泊底栖动物优势种为寡毛类的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优势度为13.0%;香浓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 diversity index)范围为0.00~2.20,级别范围由极贫乏到较丰富状态,表明水质污染程度从重度到轻度污染。从全省尺度看,水质评价结果与生物学(香浓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Biotic Index(BI)指数)评价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与历史数据相比,江苏省湖泊底栖动物清洁敏感物种减少甚至消失,总体群落结构趋于小型化。16个湖泊水体总氮和总磷与底栖动物密度呈显著负相关,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与底栖动物指数(香浓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BI指数)间关系不显著。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无法完全客观反映湖泊水生态健康状况,因此需要综合水质、水文、水生生物、生境状况等因素发展新的评价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富营养化 底栖动物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散尺度效应的试验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6
14
作者 董贵明 常大海 +1 位作者 田娟 曹恩伟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13,25,共7页
水动力弥散尺度效应问题是地下水中污染物运移研究的重要内容,针对国内外的弥散尺度效应研究,分别从室内和野外两个方面对弥散尺度效应试验研究进行综述。统计了室内试验各影响因素产生弥散尺度效应所占的比例,并根据表格数据分析造成... 水动力弥散尺度效应问题是地下水中污染物运移研究的重要内容,针对国内外的弥散尺度效应研究,分别从室内和野外两个方面对弥散尺度效应试验研究进行综述。统计了室内试验各影响因素产生弥散尺度效应所占的比例,并根据表格数据分析造成弥散尺度效应的原因。最后,提出弥散尺度效应的试验研究展望:(1)验证弥散尺度效应的存在性;(2)研究弥散尺度效应的产生机理;(3)弥散尺度效应的定量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弥散 尺度效应 弥散度 室内试验 野外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阴市大气PM_(2.5)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水平、空间分布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晓雨 周晓静 +8 位作者 赵欣 吉贵祥 单艳红 林玉锁 吕伟明 颜慧 李霞 刘莉 朱海亮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29-734,共6页
于2013年秋季利用大流量采样器采集了江苏省江阴市大气PM_(2.5)样品,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连用仪(GCMS)检测了19种有机氯农药(OCPs),对其残留水平、空间分布及来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江阴市大气PM_(2.5)中19种OCPs的总质量浓度平均值为2.84... 于2013年秋季利用大流量采样器采集了江苏省江阴市大气PM_(2.5)样品,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连用仪(GCMS)检测了19种有机氯农药(OCPs),对其残留水平、空间分布及来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江阴市大气PM_(2.5)中19种OCPs的总质量浓度平均值为2.84 ng·m-3,主要成分为HCHs、DDTs、工业氯丹以及甲氧氯,分别占OCPs总量的48.2%、19.7%、12.3%和12.5%。与国内外其他地区比较,江阴市大气中有机氯农药污染水平属中等偏上。OCPs空间分布趋势表现为环境监测中心OCPs污染水平最高,而申港公园污染水平最低。来源分析表明,江阴市大气PM_(2.5)中DDTs和氯丹均来源于历史残留;HCHs既来源于工业HCHs的历史残留,同时又存在大量林丹的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氯农药(OCPs) PM2.5 空间分布 来源分析 江阴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水灌溉对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及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杜娟 范瑜 钱新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8-65,共8页
通过土柱模拟实验,分析了再生水灌溉对土壤pH、电导率(EC)、有机质、CaCO3水平及4种重金属(Zn、Cd、Cu、As)的形态和分布的影响,探讨了再生水灌溉对土壤中重金属形态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和地下水灌溉(清灌)相比,再生水灌溉(污灌)使... 通过土柱模拟实验,分析了再生水灌溉对土壤pH、电导率(EC)、有机质、CaCO3水平及4种重金属(Zn、Cd、Cu、As)的形态和分布的影响,探讨了再生水灌溉对土壤中重金属形态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和地下水灌溉(清灌)相比,再生水灌溉(污灌)使表层土中有机质质量分数由0.06%增加到0.32%,pH降低了0.4个单位,CaCO3降低了52.7%,EC增加了255%;不同灌溉条件下,土样中各种重金属的主要存在形态有所不同;在污灌条件下,表层土中Zn、Cd、Cu、As的总浓度均有少量增加;污灌会影响表层土中重金属形态的稳定性,使Zn、Cd、Cu、As的稳定性由可变型向易变型转化,同时会导致盐类在土壤中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灌溉 土柱 重金属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型光催化纳滤膜反应器对染料中间体H酸溶液的降解 被引量:7
17
作者 袁秋生 倪广乐 张爱勇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58-663,共6页
在多组分条件下通过采用悬浮型光催化纳滤膜反应器进行目标污染底物 H 酸的光催化降解效率及反应动力学研究,控制干扰污染物吐氏酸和变色酸浓度分别为5,10,20,25,40mg/L,控制 H 酸浓度100mg/L 恒定不变.实验结果表明,在单组分光催化纳... 在多组分条件下通过采用悬浮型光催化纳滤膜反应器进行目标污染底物 H 酸的光催化降解效率及反应动力学研究,控制干扰污染物吐氏酸和变色酸浓度分别为5,10,20,25,40mg/L,控制 H 酸浓度100mg/L 恒定不变.实验结果表明,在单组分光催化纳滤膜反应器中,在Ct/C0≥0.7条件下,降解过程遵循L-H 零级(0-12min)与L-H一级(12-20min)的混合动力学模型;在多组分光催化纳滤膜反应器中,随着干扰物浓度的增加,在Ct/C0≥0.7条件下(约0-20min反应时间段)其降解过程均对应地遵循L-H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通过实验进一步证实,H酸光催化降解动力学的改变主要由耦合光催化反应器内底物和光催化剂表面H酸的浓度差异性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膜分离 耦合过程 多组分体系 去除效率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浮-ABR-接触氧化-过滤吸附处理含油污水的工程实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川 张婷婷 +2 位作者 李琪 李昱 李秋红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9-40,44,共3页
采用"气浮-ABR-接触氧化-过滤吸附"工艺处理江苏某一油脂厂的含油废水。运行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处理后废水COD、BOD、石油类的去除率分别为98%、99%和85%,出水各项指标达到了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要... 采用"气浮-ABR-接触氧化-过滤吸附"工艺处理江苏某一油脂厂的含油废水。运行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处理后废水COD、BOD、石油类的去除率分别为98%、99%和85%,出水各项指标达到了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要求,并符合GB/T19923-2005《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的回用水标准,可用于循环冷却塔用水,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废水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 接触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质量数值预报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赵俊日 肖昕 +2 位作者 吴涛 李彦鹏 贾红霞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047-2054,共8页
基于源清单"Nudging"修正方法和XGBoost算法对徐州市2016年12月13个监测站点的PM_(2.5)、PM_(10)、O_3、SO_2、NO_2、CO等6种污染物浓度预报值进行修正,并分析了修正前后模式预报改善效果.在源清单"Nudging"修正部... 基于源清单"Nudging"修正方法和XGBoost算法对徐州市2016年12月13个监测站点的PM_(2.5)、PM_(10)、O_3、SO_2、NO_2、CO等6种污染物浓度预报值进行修正,并分析了修正前后模式预报改善效果.在源清单"Nudging"修正部分,本文结合IDW空间插值算法对SO_2、NO_2、CO等3种污染物浓度预报值进行修正,与修正前后模拟结果相比,采用同化源模拟的预报浓度值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提高了0.06~0.27不等,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减少的幅度较为明显,平均相对偏差(MFB)和平均相对误差(MFE)均在理想水平范围内,NO_2修正效果最好,其次是SO_2和CO.基于XGBoost算法的统计修正部分,本文结合WRF气象预报要素建立统计回归模型,对6种污染物进行统计修正,经滚动修正之后,预报偏低或偏高现象得到很大的改善,除了SO_2之外,相关系数均提高到0.6~0.7左右,各项误差统计指标改进幅度非常明显.总体而言,本文采用的两种修正方法对中小尺度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改进效果非常明显,反映了此优化方案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ELS-3/CMAQ “nudging”修正 统计修正 数值预报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地表水中特定污染物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浩 邹塞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4年第2期39-41,44,共4页
采用超高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地表水特定项目中包括微囊藻毒素-LR在内的13种污染物,对测定条件进行优化,使得各目标化合物均能在3 min内检测完毕。试验表明,方法在各测定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0.99,各目标化合物的方法检... 采用超高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地表水特定项目中包括微囊藻毒素-LR在内的13种污染物,对测定条件进行优化,使得各目标化合物均能在3 min内检测完毕。试验表明,方法在各测定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0.99,各目标化合物的方法检出限为0.12μg/L^8.40μg/L,地表水样的加标回收率在62.0%~104%之间,6次平行测定的RSD<6%。用该方法测实际水样,阿特拉津和马拉硫磷被检出,质量浓度分别为0.6μg/L和0.7μ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定污染物 超高压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法 地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