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圆行星齿轮液压马达的结构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陈作庆 胡松年 +3 位作者 翟春香 黄丽 邰文涛 徐桂云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45-47,共3页
介绍一种新型的非圆齿轮液压马达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非圆齿轮节曲线的数学模型,分析其成立条件。对马达配流盘结构进行详细分析,得出配流孔位置和配流孔窗口形状,为以后的设计与制造提供理论依据。并提出该马达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液压马达 非圆行星齿轮 配流盘 节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熔渣对高碱煤碱金属捕捉特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乌晓江 丘加友 +4 位作者 张翔 张建文 李明强 程怀志 张忠孝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共5页
旋风燃烧技术是将煤中大部分灰在旋风燃烧器内形成液态渣膜并从锅炉底部排出的一种锅炉燃烧技术,高碱煤燃烧过程中释放的气相Na、K等碱金属在高温下与熔渣反应生成富含Na、K的低温共熔物,并随高温熔渣一起从锅炉底部排出,在解决新疆高... 旋风燃烧技术是将煤中大部分灰在旋风燃烧器内形成液态渣膜并从锅炉底部排出的一种锅炉燃烧技术,高碱煤燃烧过程中释放的气相Na、K等碱金属在高温下与熔渣反应生成富含Na、K的低温共熔物,并随高温熔渣一起从锅炉底部排出,在解决新疆高碱煤强沾污结渣问题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实验研究了高碱煤在高温熔渣内燃烧过程Na、K、Ca、Fe等碱性金属的迁移、转换特性及其高温熔渣对碱金属的捕捉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高碱煤与高温熔渣反应过程中挥发的Na、K、Ca、Fe、S等元素与高温熔渣反应,生成富含Na、K的变钾铁矾、三斜钾沸石、新硅钙石、白矾、斜钾铁矾等硫酸复盐和硅铝系复盐;煤中部分Na、K、S等元素通过高温熔渣的固化作用被固化至熔渣中,从而形成了一定量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碱煤 液态排渣 碱金属 矿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强煤粉点火燃烧器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刚 任国宏 +3 位作者 杨启昌 谢伟 庞茂顺 毛柱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2-102,104,共2页
关键词 点火燃烧器 煤粉燃烧器 航空发动机 应用 火焰温度 燃烧器具 高温火焰 油燃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径与非视距影响下的精确目标定位关键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胡青松 李鹤 +3 位作者 罗渝嘉 王柳笛 寇志豪 李世银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3-184,共12页
多径与非视距传播使得定位系统难以准确测量收发节点之间的距离,严重影响定位精度,甚至导致定位失败。给出了多径与非视距场景下的目标定位框架,探讨了多径与非视距的成因和对目标定位的影响机制,综述了主流的视距信标识别、非视距路径... 多径与非视距传播使得定位系统难以准确测量收发节点之间的距离,严重影响定位精度,甚至导致定位失败。给出了多径与非视距场景下的目标定位框架,探讨了多径与非视距的成因和对目标定位的影响机制,综述了主流的视距信标识别、非视距路径识别及其针对性定位方法,主要有:①非视距信标识别,包括基于距离测量识别和基于残差检验识别;②视距信标中的非视距路径识别,包括基于统计特征识别、基于CSI信息识别、基于传统机器学习识别和基于神经网络识别;③多径和非视距辅助的目标定位,包括利用视距信标的多径路径辅助定位、利用非视距信标的测距结果进行定位,以及仅用非视距信标进行定位;④多径与非视距场景下的盲定位,包括直接提取相位信息进行定位和基于滤波方法定位。最后,以矿井无人驾驶为例,分析了多径与非视距场景目标定位框架的应用方法,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径效应 非视距传播 信道状态信息 深度学习 精确定位 无人驾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矿井冰制冷降温系统经济性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辉 菅从光 +1 位作者 张博 张晓磊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9-153,共5页
结合平煤六矿矿井热害及其地面制冰-井下降温系统,以热力学为基础,采用方法分析该降温系统的热经济性,并运用技术经济学分析该降温工程投资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地面制冰-井下降温系统中融冰池损失最大,冰在融化过程存在相变,相当一... 结合平煤六矿矿井热害及其地面制冰-井下降温系统,以热力学为基础,采用方法分析该降温系统的热经济性,并运用技术经济学分析该降温工程投资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地面制冰-井下降温系统中融冰池损失最大,冰在融化过程存在相变,相当一部分高品质的能量在发生相变时损失掉,降低了融冰池后输冷环节能量的品质;利用价值型经济评价指标对该降温系统进行了评价,得出该降温系统是可行的。研究成果对热害治理及降温系统改造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降温 分析 冰制冷 技术经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灾后煤矿物联网网络空洞覆盖重构算法 被引量:2
6
作者 胡青松 范莘舸 李鹤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9-45,共7页
灾后煤矿物联网因部分节点损毁或障碍物遮挡,会导致网络空洞问题,阻碍网络连通。现有网络空洞覆盖算法未考虑井下灾后地理环境因素,且未对修复后的网络进行优化,无法满足灾后煤矿物联网重构需求。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煤矿物联网灾后... 灾后煤矿物联网因部分节点损毁或障碍物遮挡,会导致网络空洞问题,阻碍网络连通。现有网络空洞覆盖算法未考虑井下灾后地理环境因素,且未对修复后的网络进行优化,无法满足灾后煤矿物联网重构需求。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煤矿物联网灾后有障碍物情况下的网络空洞覆盖重构算法-NHCRA-O。建立了灾后煤矿物联网模型和节点感知模型,采用Delaunay三角剖分对网络中残存节点及障碍物角点进行区域划分,通过节点感知模型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网络空洞;计算Delaunay三角形质心位置,利用质心和Delaunay三角形顶点之间的距离确定虚拟修复节点位置;对虚拟修复节点和移动节点进行可视化判断,并基于距离因子和能量因子计算二者优先级,通过预剪枝操作删除部分计算结果来提高算法收敛速度,根据可视化判断结果和节点优先级进行虚拟修复节点和移动节点双向匹配,从而确定移动节点最终位置,完成网络空洞修复;融合剩余能量因子、节点连通度和方向介数计算节点优先级,根据优先级选举簇头节点,其他成员节点就近入簇,实现网络重构。采用Matlab2016a软件对NHCRA-O的节点匹配效率、网络覆盖效率和网络生存时间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NHCRA-O完成移动节点与虚拟修复节点匹配的次数较Gale-Shapley算法减少31.4%,网络覆盖率较C-V算法和PSO算法高且移动节点平均移动距离短,NHCRA-O重构的网络生存时间明显高于SEP算法和LEACH算法重构的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物联网 事故区域物联网 网络空洞覆盖 网络空洞修复 网络重构 节点可视化 节点双向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强煤粉少油点火装置在600MW机组贫煤锅炉上的应用
7
作者 黄国强 任国宏 +1 位作者 赵永生 卢彬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7-48,52,共3页
介绍了双强煤粉少油点火装置在2×600 MW贫煤机组上的应用情况。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双强煤粉少油点火器可点燃贫煤并稳定燃烧,节油效果显著。需进一步提高少油点火系统投入率和煤粉燃尽率。
关键词 600 MW机组 贫煤 双强煤粉少油点火器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