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子“自然”观中的和谐思想 被引量:4
1
作者 张俊相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7-30,共4页
老子突破了人们世俗的狭隘眼界,以更广阔的视域去探寻人们欲望和意志背后的深层的生命基础和活力,提出了以"道"为宇宙万物的生生之本,以"自然"为道的核心内容,以"无为"为人类社会的实践原则的哲学,揭示了... 老子突破了人们世俗的狭隘眼界,以更广阔的视域去探寻人们欲望和意志背后的深层的生命基础和活力,提出了以"道"为宇宙万物的生生之本,以"自然"为道的核心内容,以"无为"为人类社会的实践原则的哲学,揭示了"自然无为"与"和谐"的内在联系,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仍具有极其重要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自然 无为 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童蒙的道德养成
2
作者 张俊相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9-62,共4页
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之邦,也是一个重道德养成的民族,有着漫长的未成年人道德养成的历史和丰富的宝贵经验。其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整体环境,以仁、义、礼、智、信处理人际关系的内容,崇尚道德意志,在道德践履中培养理想人格和宽... 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之邦,也是一个重道德养成的民族,有着漫长的未成年人道德养成的历史和丰富的宝贵经验。其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整体环境,以仁、义、礼、智、信处理人际关系的内容,崇尚道德意志,在道德践履中培养理想人格和宽严结合的培养方法,对于我们今天的未成年人道德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蒙 道德 养成 五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志功观探微
3
作者 张俊相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0-34,共5页
志与功即动机与效果的考察,是道德评价的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历久常新的难题。在中国古代哲人对志与功及其关系的深刻认识中,也蕴涵了对道德评价的独到见解。他们思考问题的路径及其认识的成果,都值得我们认真地批判借鉴。
关键词 道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南子》“精神之和”价值论 被引量:3
4
作者 张俊相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1-26,共6页
“神和”者“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根本理念;养生和治国,是人类生命过程的基本实践领域;而安乐以终年,和谐以经世,则是其基本的价值取向。在《淮南子》由神和而身和、而国和的逻辑中,养生和治国都以精神之和为基础,突显了精神维度的基... “神和”者“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根本理念;养生和治国,是人类生命过程的基本实践领域;而安乐以终年,和谐以经世,则是其基本的价值取向。在《淮南子》由神和而身和、而国和的逻辑中,养生和治国都以精神之和为基础,突显了精神维度的基础性地位。它是在多维的人类社会中对实践理性精神的生命价值的深层认识,也是对整合先秦诸子修身、养生、治国三位一体的生命哲学的可贵探索,对于我们今天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子》 神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易·蒙卦》的童蒙道德养成教育观 被引量:3
5
作者 张俊相 《伦理学研究》 CSSCI 2008年第1期99-102,共4页
在《周易.蒙卦》中,反映了西周初期的有价值的童蒙道德养成教育观。它经后代学者的继承和阐发,逐渐形成了一个童蒙道德养成教育的思想体系。诸如"亨行时中"的价值目标,至诚求道而顺教的为学态度以及包容挚诚、严格得当的师道... 在《周易.蒙卦》中,反映了西周初期的有价值的童蒙道德养成教育观。它经后代学者的继承和阐发,逐渐形成了一个童蒙道德养成教育的思想体系。诸如"亨行时中"的价值目标,至诚求道而顺教的为学态度以及包容挚诚、严格得当的师道原则,等等,朴实而辩证,值得我们今天在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中加以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蒙 道德养成 时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