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名动分类:语法的还是语义的——汉语名动分类的神经语言学研究 |
杨亦鸣
梁丹丹
顾介鑫
翁旭初
封世文
|
《语言科学》
|
2002 |
41
|
|
2
|
语言回指加工的ERP研究述评 |
赵鸣
刘涛
|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8
|
|
3
|
语言的理论假设与神经基础——以当前汉语的若干神经语言学研究为例 |
杨亦鸣
|
《语言科学》
|
2007 |
30
|
|
4
|
我国神经语言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
张强
沈兴安
江火
|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5
|
我国神经语言学研究的新进展 |
张强
方环海
江火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
2000 |
0 |
|
6
|
大脑中的基本语言单位——来自汉语单音节语言单位加工的ERPs证据 |
张珊珊
赵仑
刘涛
顾介鑫
杨亦鸣
|
《语言科学》
|
2006 |
21
|
|
7
|
基于字形拓扑结构的甲骨文输入编码研究 |
顾绍通
马小虎
杨亦鸣
|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1
|
|
8
|
汉语宾语关系从句加工优势论——来自失语症研究的证据 |
周统权
郑伟
舒华
杨亦鸣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5
|
|
9
|
主语关系从句加工优势的普遍性——来自汉语关系从句ERP研究的证据 |
刘涛
周统权
杨亦鸣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9
|
|
10
|
汉语宾语关系从句加工优势——来自神经电生理学研究的证据 |
张强
杨亦鸣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6
|
|
11
|
语言学应该调整为一级学科 |
杨亦鸣
徐杰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5
|
|
12
|
“X了”的虚化问题——以“完了”的个案研究为例 |
方环海
刘继磊
赵鸣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0
|
|
13
|
论汉语的传信表达——以插入语研究为例 |
张成福
余光武
|
《语言科学》
|
2003 |
42
|
|
14
|
滨海湿地信息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
慈慧
秦勇
杨慧
李国强
酆格斐
|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15
|
现代汉语四字格成语的词汇化研究 |
钱韵
余戈
|
《语言科学》
|
2003 |
21
|
|
16
|
悲伤及其应对的研究进展 |
蒋长好
赵仑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0
|
|
17
|
英语插入语句法研究述评 |
蔡冰
余光武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18
|
基于GMM符号化和置信判别的汉语方言自动辨识研究 |
沈兆勇
顾明亮
杨亦鸣
|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19
|
名动两重分离现象的神经电生理学研究述评 |
顾介鑫
张强
|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20
|
正常被试与失语症患者镜像书写的对比研究--镜像书写发生机制新论 |
周统权
徐以中
杨亦鸣
|
《语言科学》
CSSCI
|
2008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