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HTR1B基因的分子遗传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春雷 陈宏 +6 位作者 雷初朝 房兴堂 蓝贤勇 张丽 张爱玲 王居强 胡沈荣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65-569,共5页
用PCR-SSCP技术研究了涉及肉牛和奶牛共计7品种HTR1B基因的编码区和3′侧翼区的多态性,以期为牛性情的标记辅助选择积累数据。扩增得到4个片段,有3个片段存在(SSCP)多态性。对不同的SSCP带型对应片段进行测序,共发现6个SNP多态位点(G205... 用PCR-SSCP技术研究了涉及肉牛和奶牛共计7品种HTR1B基因的编码区和3′侧翼区的多态性,以期为牛性情的标记辅助选择积累数据。扩增得到4个片段,有3个片段存在(SSCP)多态性。对不同的SSCP带型对应片段进行测序,共发现6个SNP多态位点(G205T、C507T、C546G、C744T、G816A和G942A)。各遗传群体内G205T、C744T、G816A和G942A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而C507T和C546G位点只有鲁西牛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奶牛205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其他肉牛品种(χ2=6.87)。奶牛G205T位点多态信息含量为0.25,其余各位点在不同群体内均小于0.10,说明牛HTR1B基因较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R1B基因 PCR-SSCP S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陈丹霞 陈宏 +1 位作者 张春雷 房兴堂 《中国牛业科学》 2009年第6期41-45,共5页
本文概述了奶牛分子育种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开展分子育种的必要性,分子育种研究的内容与特点、成就与现状、问题和展望。重点汇总了DNA分子多态及其与生产性状关系研究的成就,包括奶牛的泌乳性状、繁殖性状、抗病性方面候选功能基因的研... 本文概述了奶牛分子育种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开展分子育种的必要性,分子育种研究的内容与特点、成就与现状、问题和展望。重点汇总了DNA分子多态及其与生产性状关系研究的成就,包括奶牛的泌乳性状、繁殖性状、抗病性方面候选功能基因的研究,生产性能的微卫星标记等方面。指出了奶牛分子育种研究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了今后加快奶牛分子育种研究的思路、措施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分子育种 泌乳性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肉牛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3
作者 陈宏 张春雷 《中国牛业科学》 2008年第4期1-7,共7页
本文全面地概述了中国肉牛分子育种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中国黄牛肉用选育的历史背景,开展分子育种的必要性,分子育种研究的内容与特点、成就与现状、问题和展望。重点汇总了DNA分子多态及其与生产性状关系研究的成就,包括肉牛生长发育、... 本文全面地概述了中国肉牛分子育种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中国黄牛肉用选育的历史背景,开展分子育种的必要性,分子育种研究的内容与特点、成就与现状、问题和展望。重点汇总了DNA分子多态及其与生产性状关系研究的成就,包括肉牛生长发育、屠宰性状、肉品质性状、繁殖性状、抗病性方面候选功能基因的研究,功能基因的克隆与分析,生产性能的微卫星标记,比较基因组研究与分子进化等方面。指出了中国肉牛分子育种研究还存在不够系统、研究经费不足、样本量偏少和研究群体不够稳定等问题,据此提出了今后加快中国肉牛分子育种研究的思路、措施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牛 分子育种 肉用性能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川牛GHR基因SNPs及其与生长性状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赵高锋 陈宏 +5 位作者 雷初朝 张春雷 张丽 蓝贤勇 房兴堂 康湘涛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9-323,共5页
利用PCR-SSCP技术研究了136头秦川牛GHR基因第10外显子多态性,所研究的秦川牛群体GHR基因该座位存在多态性,发现了A、B、C3个等位基因,其基因频率依次为0.5956、0.2905、0.1140,并且群体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对纯合基因型个体... 利用PCR-SSCP技术研究了136头秦川牛GHR基因第10外显子多态性,所研究的秦川牛群体GHR基因该座位存在多态性,发现了A、B、C3个等位基因,其基因频率依次为0.5956、0.2905、0.1140,并且群体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对纯合基因型个体进行测序,测序结果,该座位存在两个突变位点。通过构建最小二乘线性模型,分析了生长激素受体基因与生长性状的关系,表明生长激素受体基因的AB基因型效应在部分生长性状上高于其他基因型,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提示GHR基因有可能作为秦川牛生长性状的侯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川牛 PCR-SSCP 生长激素受体基因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川牛和中国荷斯坦牛POU1F1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严林俊 刘波 +4 位作者 房兴堂 陈宏 张润锋 鲍斌 张海军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71-1375,共5页
采用PCR-RFLP技术研究了秦川牛(QQ)和中国荷斯坦牛(HC)共计218头个体POU1F1基因的多态性。结果表明:秦川牛及中国荷斯坦牛群体POU1F1-HinfⅠ基因座的451 bp的PCR产物经限制性酶HinfⅠ消化后表现多态,其等位基因A/B频率分别为0.232/0... 采用PCR-RFLP技术研究了秦川牛(QQ)和中国荷斯坦牛(HC)共计218头个体POU1F1基因的多态性。结果表明:秦川牛及中国荷斯坦牛群体POU1F1-HinfⅠ基因座的451 bp的PCR产物经限制性酶HinfⅠ消化后表现多态,其等位基因A/B频率分别为0.232/0.768、0.132/0.868;两个群体AA、AB和BB 3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0.030/0.403/0.567、0.007/0.251/0.742。在该基因座秦川牛群体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中国荷斯坦牛群体处于不平衡状态。它们在该基因座的杂合度、有效等位基因数、Shannon信息熵、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356/1.553/0.541/0.292、0.229/1.297/0.390/0.203;秦川牛群体的位点杂合度、有效等位基因数、Shannon信息熵、多态信息含量均大于中国荷斯坦牛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U1F1 秦川牛 荷斯坦牛 PCR—RFLP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家畜IGFBP3基因遗传变异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于姣 陈宏 +5 位作者 蓝贤勇 潘传英 孙维斌 张润锋 房兴堂 刘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37,共5页
利用PCR-RFLP技术对山羊(西农萨能奶山羊和关中奶山羊)、绵羊(小尾寒羊)、普通牛(南阳牛)、水牛(湖南彬洲水牛)和牦牛(青海牦牛)等5种家畜213份样品IGFBP3 Hae位点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并对山羊、绵羊、普通牛和水牛IGFBP3基因序列进... 利用PCR-RFLP技术对山羊(西农萨能奶山羊和关中奶山羊)、绵羊(小尾寒羊)、普通牛(南阳牛)、水牛(湖南彬洲水牛)和牦牛(青海牦牛)等5种家畜213份样品IGFBP3 Hae位点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并对山羊、绵羊、普通牛和水牛IGFBP3基因序列进行了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5种家畜物种IGFBP3基因Hae酶切表现明显物种间多样性,在普通牛上表现多态性,而在山羊、绵羊和牦牛上未表现多态性;山羊IGFBP3基因序列与绵羊、普通牛和水牛的同源性分别为97%,93%,93%,绵羊IGFBP3基因序列与普通牛和水牛的同源性分别为93%和92%,而普通牛和水牛的IGFBP3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6%;绵羊和山羊的亲缘关系最近,首先聚为一支,然后再与普通牛、水牛相聚。表明Hae酶切位点具有物种多样性,可用于物种间亲缘关系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绵羊 水牛 牦牛 普通牛 IGFBP3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阳牛DGAT2基因PCR-RFLP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张争锋 陈宏 +5 位作者 李秋玲 雷初朝 张春雷 王新庄 王居强 王轶敏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45-950,共6页
以131头纯种南阳牛为研究材料,利用PCR-RFLPs对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2(DGAT2)基因的第6内含子和第7内含子的多态性及其与生长发育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阳牛在该位点分别检测到两种等位基因A/B和N/M,频率分别为0.875/0.125和0.9... 以131头纯种南阳牛为研究材料,利用PCR-RFLPs对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2(DGAT2)基因的第6内含子和第7内含子的多态性及其与生长发育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阳牛在该位点分别检测到两种等位基因A/B和N/M,频率分别为0.875/0.125和0.971/0.029。A和N等位基因是群体中的优势等位基因。该基因内含子6对南阳牛6月龄的体高、2岁体重、6月龄到两岁的胸围和体斜长都有显著的影响,内含子6的AA基因型的6月龄的体高比杂合型高3.8%,两岁体重高3.9%,6月龄到两岁的胸围分别高3.8%、3.4%、3.7%、4.3%;6月龄到两岁的体斜长分别高3.8%、3.6%、3.8%、3.1%。内含子7对18月龄和两岁的坐骨端宽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对两岁的胸围有显著的影响(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GAT2 南阳牛 PCR-RFLP 生长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荷斯坦牛微卫星基因座遗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严林俊 陈宏 +3 位作者 房兴堂 张润锋 鲍斌 张海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3-27,32,共6页
利用PCR技术和复合电泳银染技术检测了中国荷斯坦牛ETH225、BM1824、BM2113和ETH152 4个微卫星座位的多态性分布,计算了各个基因座的杂合度(H)、有效等位基因数(Ne)、Shannon信息熵(S)、多态信息含量(PIC)和固定指数(F)。结果显示,4个... 利用PCR技术和复合电泳银染技术检测了中国荷斯坦牛ETH225、BM1824、BM2113和ETH152 4个微卫星座位的多态性分布,计算了各个基因座的杂合度(H)、有效等位基因数(Ne)、Shannon信息熵(S)、多态信息含量(PIC)和固定指数(F)。结果显示,4个微卫星基因座的基因型分布均不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其中,基因座ETH225的H、Ne、S、PIC、F均为最高,分别为0.913 0,11.488 2,2.574 4,0.906 6和-0.095 3,表明该座位的遗传多态性比其他座位丰富,具有更大的选择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 中国荷斯坦牛 遗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涪陵水牛mtDNA D-loop区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谢文美 苏锐 +5 位作者 李明晖 吴平 姚福吉 卢群志 陈宏 雷初朝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6-60,共5页
利用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对涪陵水牛27个个体的线粒体DNA D-loop 915 bp全序列的遗传多样性及系统进化进行分析,检测到16种单倍型,其核苷酸多态位点48个,约占所测核苷酸总长的5.24%,其中有43个转换,5个颠换。涪陵水牛mtDNA D-... 利用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对涪陵水牛27个个体的线粒体DNA D-loop 915 bp全序列的遗传多样性及系统进化进行分析,检测到16种单倍型,其核苷酸多态位点48个,约占所测核苷酸总长的5.24%,其中有43个转换,5个颠换。涪陵水牛mtDNA D-loop区核苷酸多样度(π值)为0.0196±0.0020,单倍型多样度(H)为0.9060±0.0460,表明涪陵水牛mtDNA遗传多样性丰富。根据单倍型构建了涪陵水牛的NJ分子系统树,发现存在沼泽型水牛支系A和B,表明涪陵水牛具有2个母系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涪陵水牛 mtDNAD-loop 遗传多样性 单倍型 支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T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0
作者 赵静 张春雷 +1 位作者 房兴堂 陈宏 《中国牛业科学》 2012年第1期33-37,共5页
Wnt(wingless-type MMTV integration site family members)信号通路与细胞的发育分化密切相关,对正常和肿瘤细胞生长都至关重要,因其启动蛋白为Wnt蛋白而得名。本文综述了Wnt蛋白家族、Wnt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与疾病的关系以及WNT信... Wnt(wingless-type MMTV integration site family members)信号通路与细胞的发育分化密切相关,对正常和肿瘤细胞生长都至关重要,因其启动蛋白为Wnt蛋白而得名。本文综述了Wnt蛋白家族、Wnt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与疾病的关系以及WNT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并对家族中一些成员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信号 Β-CATENIN 脂肪细胞 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原地区秦川牛及其利杂群体屠宰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滑留帅 陈宏 +5 位作者 杨奇 杨晓冰 张国坪 王统一 刘燕 宋保童 《中国牛业科学》 2008年第5期1-4,共4页
为了分析利木赞牛对固原地区秦川牛的改良效果,本实验对固原地区秦川牛及其利杂群体的屠宰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24月龄组利杂牛的屠宰率、净肉率、胴体产肉率和肉骨比高于固原地区秦川牛(P<0.05或P<0.01),分别提高了4%、4%... 为了分析利木赞牛对固原地区秦川牛的改良效果,本实验对固原地区秦川牛及其利杂群体的屠宰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24月龄组利杂牛的屠宰率、净肉率、胴体产肉率和肉骨比高于固原地区秦川牛(P<0.05或P<0.01),分别提高了4%、4%、3%和0.72;而12月龄组利杂牛和固原地区秦川牛的屠宰率、净肉率、胴体产肉率和肉骨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利杂牛在眼肌面积、大理石花纹评分、脂肪色泽评分、肌肉附着和pH2 4指标上优于固原地区秦川牛(P<0.05)。利杂牛和固原地区秦川牛肉品中常规成分含量和脂肪酸分布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原地区秦川牛 利木赞牛 屠宰性能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蛋白多糖基因(DCN)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加节 张春雷 +1 位作者 房兴堂 陈宏 《中国牛业科学》 2010年第2期54-58,共5页
核心蛋白聚糖是一种富含亮氨酸的小分子蛋白聚糖,是细胞外基质的组成成分。该文综述了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DCN)的结构、功能以及其来源方式,并且介绍了核心蛋白聚糖在抗纤维化、抗肿瘤及肌肉生长发育方面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 核心蛋白聚糖 纤维化 肿瘤 肌肉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原地区秦川牛及其与利木赞杂交牛育肥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滑留帅 陈宏 +7 位作者 杨奇 杨晓冰 张国坪 宋宝同 袁海江 文进宝 张永军 马富平 《中国牛业科学》 2008年第3期45-47,共3页
为了分析利木赞牛对固原地区秦川牛的改良效果,本试验对固原地区秦川牛及其利杂群体的育肥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6月龄组利杂牛的日增重、精料采食量高于固原秦川牛(P<0.05)。相同年龄下,利杂牛的体重、体高、十字部高、胸围、管... 为了分析利木赞牛对固原地区秦川牛的改良效果,本试验对固原地区秦川牛及其利杂群体的育肥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6月龄组利杂牛的日增重、精料采食量高于固原秦川牛(P<0.05)。相同年龄下,利杂牛的体重、体高、十字部高、胸围、管围等指标大于固原秦川牛(P<0.05或P<0.01)。18月龄组利杂牛140 d精料采食量高于固原秦川牛(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原地区秦川牛 利木赞牛 育肥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多态性与奶牛泌乳性状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丹霞 袁静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 2010年第1期13-16,共4页
DNA多态性研究是对动物分子育种学研究非常有效并且得到广泛应用的方法。本文介绍了RFLP、RAPD、SSCP、HMA及基因芯片5种DNA多态性分析的方法,并概括了这些方法的原理及其优缺点。在此分析基础上,笔者对DNA多态性在乳蛋白基因、催乳素... DNA多态性研究是对动物分子育种学研究非常有效并且得到广泛应用的方法。本文介绍了RFLP、RAPD、SSCP、HMA及基因芯片5种DNA多态性分析的方法,并概括了这些方法的原理及其优缺点。在此分析基础上,笔者对DNA多态性在乳蛋白基因、催乳素基因、核外基因、weaver基因与奶牛产乳性状的关系做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多样性 奶牛 分子育种 泌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彗星试验评价硝酸镧对蚕豆根尖细胞的遗传毒性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定明 费红梅 +2 位作者 景秀丽 谢艳 李宗芸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387-2390,共4页
设置了0、1、4、16、64、256mg·L-16个浓度的硝酸镧梯度溶液,运用彗星电泳测试技术,以彗星尾长、彗星率、尾距和Olive尾距来评价La(NO3)3对蚕豆根尖细胞DNA的损伤。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染毒组的彗星尾长、彗星率、尾矩和Olive... 设置了0、1、4、16、64、256mg·L-16个浓度的硝酸镧梯度溶液,运用彗星电泳测试技术,以彗星尾长、彗星率、尾距和Olive尾距来评价La(NO3)3对蚕豆根尖细胞DNA的损伤。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染毒组的彗星尾长、彗星率、尾矩和Olive尾矩随浓度增加而逐渐上升。一定剂量的稀土元素镧(≥1mg·L-1)可以使蚕豆根尖细胞DNA出现损伤,在1~64mg·L-1范围内随镧浓度的增加伤害程度加大,256mg·L-1时,遗传物质损伤严重,彗星尾长、尾距和Olive尾距反而下降,说明硝酸镧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彗星实验 遗传毒性 硝酸镧 蚕豆根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乳房炎抗性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婧敏 陈宏 +3 位作者 张春雷 杜毓 石秀英 房兴堂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3-46,共4页
乳房炎是奶业生产中的一种常见病,发病率很高,每年给世界各国奶牛饲养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乳房炎的影响因素很多,但遗传因素对其起着重要作用。综述了乳铁蛋白基因、MHC/BoLA基因、ToLL样受体家族基因、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基因、牛... 乳房炎是奶业生产中的一种常见病,发病率很高,每年给世界各国奶牛饲养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乳房炎的影响因素很多,但遗传因素对其起着重要作用。综述了乳铁蛋白基因、MHC/BoLA基因、ToLL样受体家族基因、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基因、牛锌指蛋白313基因、β-防御素基因和热休克蛋白70基因等奶牛乳房炎抗性候选基因的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乳房炎 抗性 候选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部分山羊品种POU1F1基因的分子遗传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福勇 张瀚元 +5 位作者 蓝贤勇 陈宏 潘传英 雷初朝 刘少卿 张永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中同部分山羊品种POU1F1基因的分子遗传特征,为山羊品种鉴定提供科学资料。【方法】以内蒙古向绒山羊(1MWC)、西农萨能奶山羊(Sa)、崂山奶山羊(LS)、关中奶山羊(GZ)、贵州黑山羊(GB)、马头山羊(MT)、板角山羊... 【目的】探讨中同部分山羊品种POU1F1基因的分子遗传特征,为山羊品种鉴定提供科学资料。【方法】以内蒙古向绒山羊(1MWC)、西农萨能奶山羊(Sa)、崂山奶山羊(LS)、关中奶山羊(GZ)、贵州黑山羊(GB)、马头山羊(MT)、板角山羊(BJ)、贵州白山羊(GW)和雷州山羊(LZ)为材料,利用分子群体遗传学方法,研究中国部分山羊品种POU1F1基因DdeI位点的分子遗传特征。【结果】PCR扩增到450bp的POU1F1基因(包括Exon6和3’UTR),经限制性内切酶DdeI酶切后获得D1D2和D1D2 2种基因型,各山羊品种D1等位基因频率为0.600~1.000,D2为0.000~0.400,纯合度(Ho)为0.520~1.000,杂合度(He)为0.000~0.480,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000~1.923,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0000.365。独立x^2分析显示,POU1F1-DdeI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在不同山羊品种之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结论】POU1F1 DdeI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分布与山羊品种显著相关,品种对山羊该位点的分子遗传特征有显著影响(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POU1F1基因 PCR RFLP 遗传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2B衔接因子蛋白l(SH2B1)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钱丽娜 张春雷 +1 位作者 房兴堂 陈宏 《中国牛业科学》 2011年第2期54-56,77,共4页
SH2B衔接因子蛋白1(SH2B1,原名SH2-B)作为一种信号接头蛋白,在调控脂肪储存、糖的利用、能量平衡和体重的众多信号分子中起着一个关键蛋白的作用。本文综述了SH2B1结构、分布以及功能,并且介绍了SH2B1与瘦素信号转导和肥胖的关系、SH2B... SH2B衔接因子蛋白1(SH2B1,原名SH2-B)作为一种信号接头蛋白,在调控脂肪储存、糖的利用、能量平衡和体重的众多信号分子中起着一个关键蛋白的作用。本文综述了SH2B1结构、分布以及功能,并且介绍了SH2B1与瘦素信号转导和肥胖的关系、SH2B1在其它疾病上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前景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2B1 信号接头蛋白 瘦素信号转导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肉品质安全检测的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袁静 张春雷 +1 位作者 汪琴 陈宏 《中国牛业科学》 2011年第2期57-60,共4页
本文综述了牛肉肉质和安全的诸多前沿检测技术。从物理、化学、生物、仿生学等角度对各种检测技术的原理、优点和不足等做了介绍,并展望了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牛肉品质在线检测装置的前景。
关键词 牛肉 肉质 食品安全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C3的功能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汪琴 张春雷 +1 位作者 房兴堂 陈宏 《中国牛业科学》 2011年第1期52-54,共3页
鉴于Syndecan-3(sdc3)在能量平衡的调节中起到关键作用,本文对其基本结构和功能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对其机理做了一些大胆的讨论,并对其以后的研究方向提供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syndecan-3 黑皮素受体4 刺鼠相关蛋白 分子遗传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