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大学生校外兼职利弊分析 |
唐其宝
|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
2008 |
16
|
|
2
|
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性 |
吴迪
|
《高校教育管理》
|
2007 |
25
|
|
3
|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以徐州地区为例 |
魏晨
|
《社会工作》
|
2006 |
10
|
|
4
|
徐州汉文化产业化发展路径选择 |
魏红丽
张长立
|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
2008 |
8
|
|
5
|
从科学发展观角度思考大学生就业指导 |
黄海涛
|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15
|
|
6
|
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功能 |
郭森
|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1 |
2
|
|
7
|
试论中国社会工作职业化 |
尹保华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3
|
|
8
|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层次结构 |
石海兵
|
《伦理学研究》
|
2007 |
17
|
|
9
|
“父子相隐”与告亲的正义性问题 |
林桂榛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5
|
|
10
|
中和思想与可持续发展的普遍和谐观 |
高中华
李颖
|
《伦理学研究》
|
2003 |
3
|
|
11
|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视阈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分析 |
张威
石海兵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2009 |
4
|
|
12
|
现阶段本土性社会工作之专业关系研究 |
李同
|
《社会工作》
|
2011 |
13
|
|
13
|
论苏格拉底的德育范式及其当代德育意义 |
杨现勇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2010 |
8
|
|
14
|
城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
李娟
|
《社会工作》
|
2011 |
13
|
|
15
|
青少年社会工作伦理议题 |
罗肖泉
|
《社会工作》
|
2007 |
11
|
|
16
|
主体间性视野下的人文教育——以工科研究生的英文电影课为例 |
徐子昂
孙蓉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7
|
本土社会工作实务中个别化原则的思考 |
李同
|
《社会工作》
|
2010 |
5
|
|
18
|
论胡锦涛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特征 |
冯昌雨
|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08 |
9
|
|
19
|
社会工作四问——关于社会工作参与汶川地震灾害救助的反思 |
魏晨
|
《社会工作》
|
2009 |
3
|
|
20
|
基于现代知识观的成人教育课堂教学策略 |
尹保华
|
《继续教育研究》
|
2007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