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7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生活道德教育提纲——从关系本体论到生活本体论
1
作者
毕世响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3年第5期63-66,共4页
人文精神是时代德育的核心。我国目前的德育是主体性德育,进一步发展为主体—发展性德育。这样的德育是以后现代思维下的人与人的关系为本体论的,即人与人的关系是主体与主体的关系。本文提出以生活为本体论的德育体系:生活道德教育。...
人文精神是时代德育的核心。我国目前的德育是主体性德育,进一步发展为主体—发展性德育。这样的德育是以后现代思维下的人与人的关系为本体论的,即人与人的关系是主体与主体的关系。本文提出以生活为本体论的德育体系:生活道德教育。德育要回归生活,生活与德育为一体。生活本身就是文化,是道德,是教育,是智慧。以生活场景和情境作为德育的生长点,德育就是人和生活场景或者人和情境的对话。生活精神本身就是人文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道德教育
人文精神
关系本体论
生活本体论
主体性德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藏、维吾尔族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跨文化研究
被引量:
16
2
作者
王树秀
井卫英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4-50,共7页
研究结果表明:各民族大学生自我意识水平都较高,但还存在着种种民族差异。研究确证了文化是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变量,具体包括民族文化、宗教、教养方式、价值观和生态环境等因素。
关键词
汉族
藏族
维吾尔族
大学生
自我意识
民族差异
问卷调查
性别
民族文化
李克特式计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过程各要素的影响
被引量:
50
3
作者
王太昌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8-11,共4页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过程
传统教学媒体
教师角色
教学内容
学生地位
现代教学媒体
电子计算机
教学系统
新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教育平等:科尔曼的研究及其给我们的启示
被引量:
18
4
作者
朱家存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3-26,共4页
科尔曼从不均等的角度反观教育平等问题,提出了五种关于不均等的界说。教育平等问题可以从投入与产出两个维度来认识。从理想的角度看,义务教育阶段在投入和产出两方面最好都能实现平等。但由于差别性校外影响的存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平...
科尔曼从不均等的角度反观教育平等问题,提出了五种关于不均等的界说。教育平等问题可以从投入与产出两个维度来认识。从理想的角度看,义务教育阶段在投入和产出两方面最好都能实现平等。但由于差别性校外影响的存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平等只能而且应该从“投入”方面来寻求。义务教育阶段的平等应该而且只能体现为所有学生在学校平等享有政府所投入的教育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资源
科尔曼
教育平等
教育机会
教育投入
义务教育
教育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素质教育下的电化教学手段运用研究
被引量:
10
5
作者
于素云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9-12,共4页
关键词
素质教育
电教手段
电化教育
电教教材
电化教学手段
非智力因素
学生
教育模式
教师
教育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体验:教育哲学新的生长点
被引量:
30
6
作者
高伟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3年第4期3-8,共6页
“体验”是最为重要的哲学范畴。以存在论的视野 ,从体验的存在论特征、体验的存在论价值和当下的精神状况三个方面论述体验的存在论意涵。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强调指出教育在理念和实践层面都放逐和遗忘了个体体验 ,而使受教育者受制...
“体验”是最为重要的哲学范畴。以存在论的视野 ,从体验的存在论特征、体验的存在论价值和当下的精神状况三个方面论述体验的存在论意涵。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强调指出教育在理念和实践层面都放逐和遗忘了个体体验 ,而使受教育者受制于机械论和目的论。体验在当下的时代精神状况下的教育学价值正在于它深切的人文关怀和厚重的历史感觉。教育必须回归到人的体验上来。体验论是教育哲学的新的生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
存在论
教育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注个体幸福,重建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目标
被引量:
5
7
作者
孔维民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4-36,共3页
本文分析了现行德育目标的不完善、不科学和不道德;指出个体幸福作为德育目的的心理学、伦理学根据;通过对个体幸福的积极心理效应以及个体不幸福感受的消极的心理效应的分析说明,把个体幸福作为德育的一个目的,不仅不会降低德育的目标...
本文分析了现行德育目标的不完善、不科学和不道德;指出个体幸福作为德育目的的心理学、伦理学根据;通过对个体幸福的积极心理效应以及个体不幸福感受的消极的心理效应的分析说明,把个体幸福作为德育的一个目的,不仅不会降低德育的目标,而且会有效地改善德育的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目的
个体幸福
心理效应
人本主义
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师教育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策略
被引量:
8
8
作者
杜华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3-55,共3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基础教育教师提出全新的要求,高师教育在师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调整,教学方法、手段改进,教师情意素质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
课程改革
师范教育
师范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良好咨访关系的基本特征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
1
9
作者
苏虹
张新立
《大学教育科学》
2003年第4期84-87,共4页
试图通过和睦友好与理智调控并存、积极情感与健康心态共有、互相尊重与彼此信赖协同、耐心倾听与善于鼓励相成四个角度的阐释,明晰良好咨访关系的特征及要义,进而为心理咨询的实践提供可资依循的方法并对易于模糊的有关问题加以讨论。
关键词
心理咨询
咨访关系
行为主义治疗学
精神分析
积极情感
健康心态
理智
友好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教育在个体主体性生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
4
10
作者
朱家存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3期84-87,共4页
个体主体性是如何生成的?作者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原则对此进行了剖析和探讨。文章认为在生成个体主体性的各种社会遗传机制中,学校教育是一个关键性的特殊的机制。进而,针对教育如何有效地培育个体主体性问题,作者又作了进一步思考。
关键词
个体
主体性
教育
遗传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教育:不彻底的文化
11
作者
毕世响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3年第10期36-38,共3页
文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和存在,一种文化的核心在于其内核,这个内核是高于有形文化的东西。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特征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遂成为教育的核心。而作为文化的教育,其内核是对人的生命的关心,宗旨在于使人过幸福的生活。和宗教...
文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和存在,一种文化的核心在于其内核,这个内核是高于有形文化的东西。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特征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遂成为教育的核心。而作为文化的教育,其内核是对人的生命的关心,宗旨在于使人过幸福的生活。和宗教相比较,教育这种文化对人的关心还不是究竟,因为教育是世间文化。要想使人超越,必须实现对人的终极关怀,也就是使人具有出世间情怀。那么。教育也就得有出世间性质,以慧命接续人的尘世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文化
人文精神
人文关怀
生命意义
世俗生活
社会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活的教育意义之叩问与辨析
12
作者
毕世响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3年第8期27-30,共4页
本文对生活、生活的教育意义进行了辨析与叩问,认为一个人实在就是他的生活,一个人的生活显示一个人的智慧。猴子掰玉米是猴子的智慧生活、艺术化的生活,因为猴子的玉米在猴子的心中,我们的玉米在我们的手中。所以,生活有过有说,各有各...
本文对生活、生活的教育意义进行了辨析与叩问,认为一个人实在就是他的生活,一个人的生活显示一个人的智慧。猴子掰玉米是猴子的智慧生活、艺术化的生活,因为猴子的玉米在猴子的心中,我们的玉米在我们的手中。所以,生活有过有说,各有各的过法。可以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也可以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教育并不是教人怎么生活,教育本身就是学问,而从根本上说,学问是性情之事,生活是性情的表现。人、生活、教育三者最后似乎都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异化的境地,惟有艺术提升人的境界。我们应该追求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生活有两个本体论,一个是生活本体论自身,另外一个是艺术本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
教育意义
艺术
本体论
闲暇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心理学本土化研究若干问题之思考
被引量:
26
13
作者
贾林祥
叶浩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43-148,共6页
心理学的本土化与本土化是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范畴。本土化是达至本土心理学的必要途径和环节 ,心理学的本土化最终体现为本土心理学。中国本土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只有处理好与传统文化、西方心理学等的关系才能真正建立起一种关于中国...
心理学的本土化与本土化是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范畴。本土化是达至本土心理学的必要途径和环节 ,心理学的本土化最终体现为本土心理学。中国本土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只有处理好与传统文化、西方心理学等的关系才能真正建立起一种关于中国人、通过中国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心理学
心理学本土化
西方心理学
全球化
传统文化
后现代思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如何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被引量:
21
14
作者
汪颖
张玲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21-23,共3页
关键词
多媒体网络教学
学生
元认知能力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师研究思想
被引量:
11
15
作者
吴义昌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35-38,共4页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蕴涵着丰富的教师研究思想。文章分析了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教师研究的意义、性质和方法等思想,以期为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研究活动的健康开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
关键词
苏霍姆林斯基
教师研究思想
教育理论
中小学
教师研究
特点
实践性
兼顾性
理论应用性
集体性
日记法
观察法
研究方法
调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隐学习理论与学校德育
被引量:
13
16
作者
孔维民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9,共3页
本文概括了内隐学习理论的一些重点观点 ,并且从内隐学习的角度分析了“灌输”式德育方法消极面 。
关键词
学校德育
内隐学习
灌输法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高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被引量:
9
17
作者
段作章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3-66,共4页
现行高师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培养目标定位较低、培养口径狭窄、师范特色不鲜明、应试教育倾向严重等弊端。要培养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高素质教育人才 ,就必须建立宽口径、厚基础、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这种人才培养模式 ,必须全面...
现行高师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培养目标定位较低、培养口径狭窄、师范特色不鲜明、应试教育倾向严重等弊端。要培养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高素质教育人才 ,就必须建立宽口径、厚基础、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这种人才培养模式 ,必须全面深化高师教育改革 ,尤其要正确处理宽文化与厚基础的关系、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教育
培养模式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电化教学过程中的实践与应用
被引量:
21
18
作者
杨成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7-9,共3页
本文从教学论的角度论述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电化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和应用 ,具体分析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教育技术
电化教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注品德──当代人才观的新理念
被引量:
5
19
作者
欧阳文珍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7-49,共3页
本文从介绍全球“复兴道德教育”的浪潮入手,认为工业社会对科技的片面强调、对人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过分张扬及由此导致的学校德育的不断弱化是目前全球社会和道德危机的重要原因。通过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的剖析,指出正如古代...
本文从介绍全球“复兴道德教育”的浪潮入手,认为工业社会对科技的片面强调、对人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过分张扬及由此导致的学校德育的不断弱化是目前全球社会和道德危机的重要原因。通过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的剖析,指出正如古代社会重视人的体力、工业社会重视人的脑力一样,后工业社会将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人的品德。对人的美德的弘扬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历史的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社会
后工业社会
道德危机
学校德育
素质教育
教育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CAI课件的设计
被引量:
14
20
作者
张玲
汪颖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41-44,共4页
关键词
CAI课件
设计
建构主义理论
计算机辅助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活道德教育提纲——从关系本体论到生活本体论
1
作者
毕世响
机构
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系
出处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3年第5期63-66,共4页
文摘
人文精神是时代德育的核心。我国目前的德育是主体性德育,进一步发展为主体—发展性德育。这样的德育是以后现代思维下的人与人的关系为本体论的,即人与人的关系是主体与主体的关系。本文提出以生活为本体论的德育体系:生活道德教育。德育要回归生活,生活与德育为一体。生活本身就是文化,是道德,是教育,是智慧。以生活场景和情境作为德育的生长点,德育就是人和生活场景或者人和情境的对话。生活精神本身就是人文精神。
关键词
生活道德教育
人文精神
关系本体论
生活本体论
主体性德育
分类号
G416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藏、维吾尔族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跨文化研究
被引量:
16
2
作者
王树秀
井卫英
机构
西北
师范大学
教育
科学学院
徐州
师范大学
教育
技术
系
出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4-50,共7页
文摘
研究结果表明:各民族大学生自我意识水平都较高,但还存在着种种民族差异。研究确证了文化是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变量,具体包括民族文化、宗教、教养方式、价值观和生态环境等因素。
关键词
汉族
藏族
维吾尔族
大学生
自我意识
民族差异
问卷调查
性别
民族文化
李克特式计分法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of nationalities
self-consciouseness
cause of cutural formation
ecological evironment
national variations
分类号
G4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G645.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过程各要素的影响
被引量:
50
3
作者
王太昌
机构
徐州
师范大学
教育
技术
系
出处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8-11,共4页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过程
传统教学媒体
教师角色
教学内容
学生地位
现代教学媒体
电子计算机
教学系统
新媒体
分类号
G43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育平等:科尔曼的研究及其给我们的启示
被引量:
18
4
作者
朱家存
机构
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系
出处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3-26,共4页
基金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建设教育强省
推进区域共同发展与加强苏北基础教育的对策研究"。
文摘
科尔曼从不均等的角度反观教育平等问题,提出了五种关于不均等的界说。教育平等问题可以从投入与产出两个维度来认识。从理想的角度看,义务教育阶段在投入和产出两方面最好都能实现平等。但由于差别性校外影响的存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平等只能而且应该从“投入”方面来寻求。义务教育阶段的平等应该而且只能体现为所有学生在学校平等享有政府所投入的教育资源。
关键词
教育资源
科尔曼
教育平等
教育机会
教育投入
义务教育
教育权利
Keywords
Coleman
educational equality
educational resources
government
分类号
G522.3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G40-054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素质教育下的电化教学手段运用研究
被引量:
10
5
作者
于素云
机构
徐州
师范大学
教育
技术
系
出处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9-12,共4页
关键词
素质教育
电教手段
电化教育
电教教材
电化教学手段
非智力因素
学生
教育模式
教师
教育手段
分类号
G43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体验:教育哲学新的生长点
被引量:
30
6
作者
高伟
机构
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系
出处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3年第4期3-8,共6页
文摘
“体验”是最为重要的哲学范畴。以存在论的视野 ,从体验的存在论特征、体验的存在论价值和当下的精神状况三个方面论述体验的存在论意涵。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强调指出教育在理念和实践层面都放逐和遗忘了个体体验 ,而使受教育者受制于机械论和目的论。体验在当下的时代精神状况下的教育学价值正在于它深切的人文关怀和厚重的历史感觉。教育必须回归到人的体验上来。体验论是教育哲学的新的生长点。
关键词
体验
存在论
教育哲学
Keywords
experience
existentialism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分类号
G40-0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注个体幸福,重建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目标
被引量:
5
7
作者
孔维民
机构
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系
出处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4-36,共3页
基金
江苏省哲社"10.5"规划重点课题(项目编号L2-006)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本文分析了现行德育目标的不完善、不科学和不道德;指出个体幸福作为德育目的的心理学、伦理学根据;通过对个体幸福的积极心理效应以及个体不幸福感受的消极的心理效应的分析说明,把个体幸福作为德育的一个目的,不仅不会降低德育的目标,而且会有效地改善德育的实效。
关键词
德育目的
个体幸福
心理效应
人本主义
伦理学
Keywords
moral education's purpose
individual happiness
psychological effect
分类号
G410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师教育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策略
被引量:
8
8
作者
杜华
机构
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系
出处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3-55,共3页
文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基础教育教师提出全新的要求,高师教育在师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调整,教学方法、手段改进,教师情意素质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
课程改革
师范教育
师范教育改革
分类号
G65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良好咨访关系的基本特征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
1
9
作者
苏虹
张新立
机构
徐州
教育
学院
教育
系
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系
出处
《大学教育科学》
2003年第4期84-87,共4页
文摘
试图通过和睦友好与理智调控并存、积极情感与健康心态共有、互相尊重与彼此信赖协同、耐心倾听与善于鼓励相成四个角度的阐释,明晰良好咨访关系的特征及要义,进而为心理咨询的实践提供可资依循的方法并对易于模糊的有关问题加以讨论。
关键词
心理咨询
咨访关系
行为主义治疗学
精神分析
积极情感
健康心态
理智
友好关系
分类号
G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教育在个体主体性生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
4
10
作者
朱家存
机构
徐州
师范大学
教育
技术
系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3期84-87,共4页
文摘
个体主体性是如何生成的?作者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原则对此进行了剖析和探讨。文章认为在生成个体主体性的各种社会遗传机制中,学校教育是一个关键性的特殊的机制。进而,针对教育如何有效地培育个体主体性问题,作者又作了进一步思考。
关键词
个体
主体性
教育
遗传机制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育:不彻底的文化
11
作者
毕世响
机构
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系
出处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3年第10期36-38,共3页
文摘
文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和存在,一种文化的核心在于其内核,这个内核是高于有形文化的东西。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特征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遂成为教育的核心。而作为文化的教育,其内核是对人的生命的关心,宗旨在于使人过幸福的生活。和宗教相比较,教育这种文化对人的关心还不是究竟,因为教育是世间文化。要想使人超越,必须实现对人的终极关怀,也就是使人具有出世间情怀。那么。教育也就得有出世间性质,以慧命接续人的尘世生命。
关键词
教育
文化
人文精神
人文关怀
生命意义
世俗生活
社会制度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活的教育意义之叩问与辨析
12
作者
毕世响
机构
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系
出处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3年第8期27-30,共4页
文摘
本文对生活、生活的教育意义进行了辨析与叩问,认为一个人实在就是他的生活,一个人的生活显示一个人的智慧。猴子掰玉米是猴子的智慧生活、艺术化的生活,因为猴子的玉米在猴子的心中,我们的玉米在我们的手中。所以,生活有过有说,各有各的过法。可以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也可以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教育并不是教人怎么生活,教育本身就是学问,而从根本上说,学问是性情之事,生活是性情的表现。人、生活、教育三者最后似乎都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异化的境地,惟有艺术提升人的境界。我们应该追求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生活有两个本体论,一个是生活本体论自身,另外一个是艺术本体论。
关键词
生活
教育意义
艺术
本体论
闲暇教育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心理学本土化研究若干问题之思考
被引量:
26
13
作者
贾林祥
叶浩生
机构
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系
南京
师范大学
教育
科学学院
出处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43-148,共6页
文摘
心理学的本土化与本土化是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范畴。本土化是达至本土心理学的必要途径和环节 ,心理学的本土化最终体现为本土心理学。中国本土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只有处理好与传统文化、西方心理学等的关系才能真正建立起一种关于中国人、通过中国人。
关键词
本土心理学
心理学本土化
西方心理学
全球化
传统文化
后现代思潮
Keywords
native psychology
nativization of psychology
Western psychology
globalization
分类号
B84 [哲学宗教—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如何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被引量:
21
14
作者
汪颖
张玲
机构
徐州
师范大学
教育
技术
系
宁夏
大学
教育
技术研究所
出处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21-23,共3页
关键词
多媒体网络教学
学生
元认知能力
培养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师研究思想
被引量:
11
15
作者
吴义昌
机构
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系
出处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35-38,共4页
文摘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蕴涵着丰富的教师研究思想。文章分析了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教师研究的意义、性质和方法等思想,以期为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研究活动的健康开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
关键词
苏霍姆林斯基
教师研究思想
教育理论
中小学
教师研究
特点
实践性
兼顾性
理论应用性
集体性
日记法
观察法
研究方法
调查法
Keywords
Suchomlinski
teachers'research
p 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分类号
G40-06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G451.6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隐学习理论与学校德育
被引量:
13
16
作者
孔维民
机构
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系
出处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9,共3页
基金
江苏省政府“十五”规划社科重点课题——欧阳文珍、孔维民主持:“基于内隐记忆及其他心理学理论新进展的德育理论的新建构”(批准文号:L2-0O6)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本文概括了内隐学习理论的一些重点观点 ,并且从内隐学习的角度分析了“灌输”式德育方法消极面 。
关键词
学校德育
内隐学习
灌输法
评价指标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高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被引量:
9
17
作者
段作章
机构
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系
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3-66,共4页
文摘
现行高师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培养目标定位较低、培养口径狭窄、师范特色不鲜明、应试教育倾向严重等弊端。要培养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高素质教育人才 ,就必须建立宽口径、厚基础、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这种人才培养模式 ,必须全面深化高师教育改革 ,尤其要正确处理宽文化与厚基础的关系、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的关系。
关键词
高师教育
培养模式
改革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电化教学过程中的实践与应用
被引量:
21
18
作者
杨成
机构
徐州
师范大学
教育
技术
系
出处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7-9,共3页
文摘
本文从教学论的角度论述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电化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和应用 ,具体分析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教育技术
电化教学
应用
分类号
G43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注品德──当代人才观的新理念
被引量:
5
19
作者
欧阳文珍
机构
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系
出处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7-49,共3页
文摘
本文从介绍全球“复兴道德教育”的浪潮入手,认为工业社会对科技的片面强调、对人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过分张扬及由此导致的学校德育的不断弱化是目前全球社会和道德危机的重要原因。通过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的剖析,指出正如古代社会重视人的体力、工业社会重视人的脑力一样,后工业社会将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人的品德。对人的美德的弘扬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历史的必然。
关键词
工业社会
后工业社会
道德危机
学校德育
素质教育
教育质量
分类号
G410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CAI课件的设计
被引量:
14
20
作者
张玲
汪颖
机构
宁夏
大学
物理与电气信息工程
系
徐州
师范大学
教育
技术
系
出处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41-44,共4页
关键词
CAI课件
设计
建构主义理论
计算机辅助教学
分类号
G43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生活道德教育提纲——从关系本体论到生活本体论
毕世响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汉、藏、维吾尔族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跨文化研究
王树秀
井卫英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过程各要素的影响
王太昌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1999
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教育平等:科尔曼的研究及其给我们的启示
朱家存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素质教育下的电化教学手段运用研究
于素云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1999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体验:教育哲学新的生长点
高伟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3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关注个体幸福,重建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目标
孔维民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高师教育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策略
杜华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4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试论良好咨访关系的基本特征及相关问题
苏虹
张新立
《大学教育科学》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论教育在个体主体性生成中的作用
朱家存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教育:不彻底的文化
毕世响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生活的教育意义之叩问与辨析
毕世响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心理学本土化研究若干问题之思考
贾林祥
叶浩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如何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汪颖
张玲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0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师研究思想
吴义昌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内隐学习理论与学校德育
孔维民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论高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段作章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电化教学过程中的实践与应用
杨成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关注品德──当代人才观的新理念
欧阳文珍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CAI课件的设计
张玲
汪颖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0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