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空间句法的徐州城市空间形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32
1
作者 赖清华 马晓冬 +2 位作者 谢新杰 谢思超 陈丙林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6-100,共5页
空间句法在城市形态的研究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通过对句法轴线集成度、集成核和智能度等参数值的定量分析,可总结出城市形态发展及演变的特征,准确判定城市空间拓展的方向,从而为城市建设发展方向提供参考依据。运用空间句法,对徐州城... 空间句法在城市形态的研究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通过对句法轴线集成度、集成核和智能度等参数值的定量分析,可总结出城市形态发展及演变的特征,准确判定城市空间拓展的方向,从而为城市建设发展方向提供参考依据。运用空间句法,对徐州城市空间形态特征和演变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60年~2009年,徐州城市空间形态扩张速度较快、强度较大,目前正向"分散组团模式"演进;在拓展方向上,城市中心一直集中于主城区,并向东、东北和东南方向偏移;在城市集成核的集成中心的更迭上,由复兴路逐渐取代了原来的中山路成为城市的拓扑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形态 空间句法 集成度 徐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脱钩模型的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动态分析——以徐州市为例 被引量:21
2
作者 仇方道 沈正平 +1 位作者 张敬 佟连军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7-72,共6页
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是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核心。采用物质流分析、脱钩分析和分解分析等方法,深入分析了1995—2007年徐州市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脱钩类型、可持续状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徐州市DMI和DPO的年均增... 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是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核心。采用物质流分析、脱钩分析和分解分析等方法,深入分析了1995—2007年徐州市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脱钩类型、可持续状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徐州市DMI和DPO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74%和0.91%,而GDP年均增长率为12.62%,二者之间呈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物质代谢效率的提升又使其发展方式呈现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转型的趋势;资源投入、废物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均出现弱脱钩现象,表明徐州经济系统正处于显著的弱可持续发展态势;经济规模扩大和技术效应抑制作用减弱是引起煤炭城市资源环境约束性增强、可持续发展降低的主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城市 可持续发展 脱钩分析 物质流分析 徐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学信息图谱的矿业城市空间扩展研究——以徐州市为例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保杰 顾和和 +1 位作者 纪亚洲 陈军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0-54,共5页
以矿业城市徐州市区1979,1989,1999和2009年4期遥感信息图谱数据为基础,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和相关统计分析方法,从城市建成区面积变化、扩展强度、分维数、重心坐标、紧凑度等方面对徐州市城市扩展的时空变化特征和驱动力进行分析。结... 以矿业城市徐州市区1979,1989,1999和2009年4期遥感信息图谱数据为基础,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和相关统计分析方法,从城市建成区面积变化、扩展强度、分维数、重心坐标、紧凑度等方面对徐州市城市扩展的时空变化特征和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79—1999年间,徐州市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分维数有所变化,扩展强度逐渐增强,1989年以后城市重心朝东部和东南方向移动,城市紧凑度增加,分形维数逐渐减少,城市空间形态趋于合理。自然地理环境、煤炭资源的开采、政策、经济和人口等因素是城市空间扩展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图谱 城市扩展 矿业城市 徐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统计的矿业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以徐州市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李保杰 顾和和 纪亚洲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24-526,558,共4页
以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云龙区、鼓楼区、九里区4个城区的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对该城区土壤重金属富集与污染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该城区表层土壤5种重金属(Cd、Cu、Zn、Pb、Cr)含量均略高于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土壤中Cd富集... 以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云龙区、鼓楼区、九里区4个城区的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对该城区土壤重金属富集与污染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该城区表层土壤5种重金属(Cd、Cu、Zn、Pb、Cr)含量均略高于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土壤中Cd富集程度较高,污染较严重;Cu、Zn、Pb、Cr富集程度较低,污染程度较轻。另外,在GIS环境下利用空间数据插值方法对该城区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土壤重金属含量、富集分布状况与城区的交通活动和工业活动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土壤重金属污染 空间插值 徐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南徙在徐州地区的环境效应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葛兆帅 吉婷婷 赵清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2-107,共6页
自1128年黄河南徙夺淮始,到1546年,黄河以多股并流的形式在徐淮地区频繁泛滥游荡。1546年以后,经过王以旗、朱衡、潘季驯等人的持续治理,黄河基本稳定于现今黄河故道一线。黄河南徙对徐州地区的自然环境影响深刻,首先改变了徐州地区的... 自1128年黄河南徙夺淮始,到1546年,黄河以多股并流的形式在徐淮地区频繁泛滥游荡。1546年以后,经过王以旗、朱衡、潘季驯等人的持续治理,黄河基本稳定于现今黄河故道一线。黄河南徙对徐州地区的自然环境影响深刻,首先改变了徐州地区的水系格局,进而由沂、沭、泗等河流塑造的冲积倾斜平原与波状剥夷平原被黄河泛滥冲积物所淹没;其次黄河南徙改变了徐州地区土壤发育过程与土壤理化性质,降低了徐州地区土地生态环境质量;再次黄河南徙也造成徐州地区孕灾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徐州地区逐渐成为水旱灾害频发、盐碱化发育、中低产田广布的自然环境脆弱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南徙 徐州地区 环境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句法与网络分析相结合的城市服务边界界定研究——以徐州主城区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秦萧 沈山 石春艳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0-85,共6页
城市服务边界界定是城市增长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采用空间句法和网络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划定徐州主城区的研究区域并使其公共设施服务半径标准化,并模拟出商贸设施服务区,将城市服务边界与城市增长边界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界定其城市... 城市服务边界界定是城市增长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采用空间句法和网络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划定徐州主城区的研究区域并使其公共设施服务半径标准化,并模拟出商贸设施服务区,将城市服务边界与城市增长边界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界定其城市服务边界。这一研究过程为公共设施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利于城市空间增长规划调控体系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服务边界 空间句法 网络分析 徐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普适指数的徐州市区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仇方道 张娜 +1 位作者 易丽娟 佟连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5期11588-11590,共3页
根据徐州市2004年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在适当设定水质指标"基准"值的情况下,采用普适指数公式,计算出徐州市区水环境质量的综合指数。结果表明:京杭运河铜山段水质为Ⅱ~Ⅴ级,其主要支流水质污染状况严重;废黄河和奎河均为劣... 根据徐州市2004年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在适当设定水质指标"基准"值的情况下,采用普适指数公式,计算出徐州市区水环境质量的综合指数。结果表明:京杭运河铜山段水质为Ⅱ~Ⅴ级,其主要支流水质污染状况严重;废黄河和奎河均为劣Ⅴ类水,污染严重;云龙湖各监测点为Ⅳ类水,基本满足其水域功能要求。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徐州市区地表水环境保护的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适指数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 徐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居民出游潜力的空间分异格局 被引量:40
8
作者 史春云 张捷 +2 位作者 尤海梅 单勇兵 章锦河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22-628,共7页
基于城市不仅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也是目前中国主要的旅游客流产生地,以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中的39个城市为空间单元,选取18项指标,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中国城市居民的潜在出游力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得到中国城市居民出游潜... 基于城市不仅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也是目前中国主要的旅游客流产生地,以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中的39个城市为空间单元,选取18项指标,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中国城市居民的潜在出游力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得到中国城市居民出游潜力的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①城市经济实力、城市规模辐射、城市规模集聚、城市人口素质等是影响城市居民出游潜力的四个主要因子;②中国城市居民潜在出游力的空间分异格局为“四、三、二、四”,即39个城市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存在北京、上海、广深三个极点,沿海与内陆两大城市居民出游潜力空间分异带,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成渝四大游客流产地;③经过与城市居民的实际出游力进行相关分析,模型得到了充分验证。城市居民整体出游力空间分异格局的研究对旅游目的地的营销、各地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游潜力 城市居民 空间分异格局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客源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扩展空间分异的多时相TM遥感研究 被引量:33
9
作者 陈龙乾 郭达志 +2 位作者 胡召玲 盛业华 张海荣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08-312,共5页
以徐州城市为例,将城市区域划分为东、西、南、北、中、东北、西北、东南、西南9个空间单元,运用多时相卫星遥感TM图像和Matlab软件技术,对建成区扩展的动态变化数据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徐州城市建成区总面积在不断扩展,1994年前徐州... 以徐州城市为例,将城市区域划分为东、西、南、北、中、东北、西北、东南、西南9个空间单元,运用多时相卫星遥感TM图像和Matlab软件技术,对建成区扩展的动态变化数据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徐州城市建成区总面积在不断扩展,1994年前徐州西部矿区建成区扩展程度在城市扩展贡献上占有重要地位,但1994年后徐州南部因无污染源又是人文景观区而成为城市扩展上的优势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扩展 空间分异 遥感 建成区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盐城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分析 被引量:25
10
作者 李全林 马晓冬 +2 位作者 朱传耿 孙雨 车前进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9-73,86,共6页
基于1949—2006年9个时相的数据,运用GIS的多种空间分析方法,对盐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形状的演化特征以及城市形态演化的各向异性进行分析。1984—2006年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可划分为集聚、分散、再集聚阶段,1949—2006年城市空... 基于1949—2006年9个时相的数据,运用GIS的多种空间分析方法,对盐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形状的演化特征以及城市形态演化的各向异性进行分析。1984—2006年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可划分为集聚、分散、再集聚阶段,1949—2006年城市空间形态演化经历了团块状形成期、星状出现期、星状发展期、圈层出现期;分析盐城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结构 演化 盐城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州市不同功能城区绿地土壤的理化性质分析 被引量:38
11
作者 于法展 尤海梅 +1 位作者 李保杰 赵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5-88,共4页
以徐州市三环路内不同功能区的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城区土壤的理化性质与养分状况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并与该地区自然土壤进行了对比,研究其变化的趋势。结果表明:该绿地土壤的容重较大,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少,有机质缺乏,养分含... 以徐州市三环路内不同功能区的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城区土壤的理化性质与养分状况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并与该地区自然土壤进行了对比,研究其变化的趋势。结果表明:该绿地土壤的容重较大,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少,有机质缺乏,养分含量不均,pH值明显向碱性的方向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地土壤 理化性质 养分状况 徐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海经济区城市竞争力定量评析 被引量:45
12
作者 翟仁祥 沈正平 马晓冬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2004年第3期8-12,共5页
文章首先构建用来测度淮海经济区城市竞争力的指标体系,接着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淮海经济区17个样本城市的竞争力进行计算,求出各城市的竞争力综合得分;然后通过聚类分析将17个样本城市的竞争力划分为强、较强、较弱、弱4类并相应地做... 文章首先构建用来测度淮海经济区城市竞争力的指标体系,接着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淮海经济区17个样本城市的竞争力进行计算,求出各城市的竞争力综合得分;然后通过聚类分析将17个样本城市的竞争力划分为强、较强、较弱、弱4类并相应地做出评价。其主要结论为:(1)大多数城市的竞争力得分值偏低;(2)各城市之间的竞争力得分有较大差距,徐州城市竞争力得分最高,排名前5位的徐州、临沂、枣庄、济宁、泰安与其后诸城市差距甚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竞争力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淮海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闲暇业态的空间分异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史春云 张捷 +2 位作者 李亚兵 张宏磊 尤海梅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8年第5期90-95,共6页
城市是大量闲暇业集中的空间区域,是城市居民和外来游客最重要的闲暇空间。虽然已有相关文献涉及到城市闲暇空间的研究,但多以宏观尺度定性的描述为主。通过构建闲暇指数、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四个数理模型,对镇江市中... 城市是大量闲暇业集中的空间区域,是城市居民和外来游客最重要的闲暇空间。虽然已有相关文献涉及到城市闲暇空间的研究,但多以宏观尺度定性的描述为主。通过构建闲暇指数、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四个数理模型,对镇江市中心13条街区1192家业态进行实地调研与量化分析,探索一种定量方法,来研究城市不同街区微观尺度上所具有的闲暇功能、优势闲暇类型及其空间分异规律和不同闲暇业类型在城市街区上的空间布局规律。研究突破了以往的概念描述和集中在RBD的研究方式,将闲暇研究拓展到定量化手段和一般城市空间分异格局的探索。定量化研究的方法和分析结果对城市闲暇空间的规划者、管理者与政策制订者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闲暇空间 空间分异 闲暇指数 多样化指数 优势度指数 均匀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州泉山自然保护区人工林下土壤容重与孔隙度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于法展 李保杰 +1 位作者 尤海梅 李淑芬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62-164,共3页
通过对设于泉山自然保护区人工侧柏林与刺槐林的4块测试样地的土壤容重进行测定,同时与裸地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保护区人工林下土壤容重与孔隙度随时间无确定的变化规律;而在人工林下土壤空间结构变化规律明显:不管在任何时间段,均表... 通过对设于泉山自然保护区人工侧柏林与刺槐林的4块测试样地的土壤容重进行测定,同时与裸地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保护区人工林下土壤容重与孔隙度随时间无确定的变化规律;而在人工林下土壤空间结构变化规律明显:不管在任何时间段,均表现出该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增大,土壤孔隙度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小的规律,并且侧柏林改变土壤容重的作用大于刺槐林。另外,该土壤容重均小于裸地,人工林通过腐殖质作用能够降低土壤容重,使其土壤通透性及保肥能力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土壤容重 土壤孔隙度 时空变化 泉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城市发展对室内外平均气温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一平 李佑荣 +3 位作者 彭贵芬 刘玉洪 马友鑫 王进欣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2-277,共6页
利用受城市扩大影响的昆明气象站室内外气温资料和未受城市影响的太华山气象站气温资料 ,以及城市建成区面积和城市人口资料 ,分析了昆明城市发展对室内外平均气温影响程度。由于城市面积扩大导致昆明的室内外气温均升高 ,城市增温效应... 利用受城市扩大影响的昆明气象站室内外气温资料和未受城市影响的太华山气象站气温资料 ,以及城市建成区面积和城市人口资料 ,分析了昆明城市发展对室内外平均气温影响程度。由于城市面积扩大导致昆明的室内外气温均升高 ,城市增温效应在 1~ 4月较大 ,5~ 12月较小 ;城市增温效应的主要影响因子在上半年是城市人口增加 ,而在下半年则主要是城市建成区面积的扩大。另外 ,城市增温效应与城市建成区面积、城市人口均有较好地相关关系。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对平均气温的影响较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城市气候 室内气温 昆明市 建成区面积 增温效应 城市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马尔可夫模型对徐州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胡召玲 张国成 +2 位作者 禚昌芬 李海权 赵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344-2345,共2页
利用1994和2003年2期TM/ETM+影像,获得徐州市区土地利用现状图,据此计算出1994~2003年徐州市区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年变化率指数和转移矩阵,并运用马尔可夫模型对该区土地利用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994~2003年徐州市区土地利用变化... 利用1994和2003年2期TM/ETM+影像,获得徐州市区土地利用现状图,据此计算出1994~2003年徐州市区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年变化率指数和转移矩阵,并运用马尔可夫模型对该区土地利用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994~2003年徐州市区土地利用变化明显,其中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变化较大,城市绿地和农业用地变化次之,水体的变化则不明显。预测在未来18年间,建设用地持续增加,农业用地进一步减少,城市绿地增长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遥感 马尔可夫模型 徐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城市空气质量特征与污染防治对策 被引量:9
17
作者 管华 陈沛云 +1 位作者 宫少燕 张大丽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5-128,共4页
根据《河南省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公布的数据资料,对河南省15个主要城市的空气质量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出其主要城市的空气污染特征及其成因,提出了空气污染防治对策。
关键词 城市 空气质量 空气污染 防治对策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值法的淮海经济区城市中心性评价 被引量:39
18
作者 薛丽芳 欧向军 谭海樵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3-66,共4页
根据城市中心性的内涵,从生产中心性、商贸中心性、信息中心性、交通中心性和科教中心性5方面构建城市中心性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实证分析了淮海经济区主要城市的中心性。淮海经济区城市的中心性主要表现为生产、信息和科... 根据城市中心性的内涵,从生产中心性、商贸中心性、信息中心性、交通中心性和科教中心性5方面构建城市中心性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实证分析了淮海经济区主要城市的中心性。淮海经济区城市的中心性主要表现为生产、信息和科教方面的中心性,且区域差异较小,该区主要城市的中心性均不太显著,其中徐州的城市中心性相对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中心性 熵值法 淮海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市圈与经济区整合及协调发展研究——以边缘性的徐州都市圈与淮海经济区为例 被引量:20
19
作者 沈正平 安宇 顾晓波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28-133,144,共7页
本文从都市圈与经济区相互作用原理出发,在分析徐州都市圈、淮海经济区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前景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徐州都市圈与淮海经济区的相互关系及其所应采取的发展战略。认为无论是徐州都市圈还是淮海经济区,其进一步建设... 本文从都市圈与经济区相互作用原理出发,在分析徐州都市圈、淮海经济区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前景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徐州都市圈与淮海经济区的相互关系及其所应采取的发展战略。认为无论是徐州都市圈还是淮海经济区,其进一步建设均应当以特大城市———徐州为中心,实施整合及协调发展,以推动商品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促进两者的联动与共进。最后,文章还就加强这一区域与长三角、特别是江苏沿江等地区的经济和社会联系提出了一些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州都市圈 淮海经济区 区域整合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庭院小气候特征季节变化初探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一平 李佑荣 +2 位作者 刘玉洪 马友鑫 王进欣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1-388,共8页
通过对低纬城市———昆明城市庭院内的草地、屋顶和道路的气象观测资料的比较分析 ,研究了庭院内不同下垫面的小气候变化规律和差异特征。昆明地区不同下垫面气象要素均具有与大气候相近的变化趋势 ,平均最高气温最大值出现在干季后期 ... 通过对低纬城市———昆明城市庭院内的草地、屋顶和道路的气象观测资料的比较分析 ,研究了庭院内不同下垫面的小气候变化规律和差异特征。昆明地区不同下垫面气象要素均具有与大气候相近的变化趋势 ,平均最高气温最大值出现在干季后期 ;气温日较差干季大 ,雨季小。相对湿度雨季大 ,变化小 ;干季小 ,变化大。风速以干季较大 ;雨季数值小 ,变化也小等年变化特征。比较不同下垫面的气象要素值得出 ,由于受下垫面和测点附近环境影响 ,与草地相比 ,屋顶和道路的最高气温高 ,最低气温低 ,气温日较差较大 ,相对湿度低 ,风速大。其差异表现为干季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垫面 气象要素 年变化特征 昆明市 相对湿度 气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