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旅游开发定位研究——以徐州市为例 被引量:22
1
作者 马晓冬 沈正平 梁湖清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2000年第4期31-36,共6页
运用营销学的定位理论 ,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徐州市为例证 ,对区域旅游开发中的产业、产品、市场和形象四大定位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区域旅游开发应该注重并利用产业政策的积极性、旅游产品的独特性、市场空间的拓展性、感知形象的鲜明... 运用营销学的定位理论 ,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徐州市为例证 ,对区域旅游开发中的产业、产品、市场和形象四大定位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区域旅游开发应该注重并利用产业政策的积极性、旅游产品的独特性、市场空间的拓展性、感知形象的鲜明性等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旅游开发 定位理论 旅游市场 旅游形象 徐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南部景观生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阎传海 宋永昌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83-189,共7页
以地貌和基质为基本线索,以植被为标志,建立了山东南部的景观生态分类系统。该系统为二级分类系统,包括7个景观型、17个景观亚型。以景观亚型或景观亚型的组合为基本制图单位,以1:100万土壤图为基础底图,参考多种比例尺的... 以地貌和基质为基本线索,以植被为标志,建立了山东南部的景观生态分类系统。该系统为二级分类系统,包括7个景观型、17个景观亚型。以景观亚型或景观亚型的组合为基本制图单位,以1:100万土壤图为基础底图,参考多种比例尺的卫星照片、植被图、土地利用图、地貌图等,编制了山东南部1:100万景观生态类型图;在景观生态类型图上量算了各景观亚型的面积,并且分析了山东南部主要景观型的生态问题,据此提出了相应的生态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景观生态 类型 生态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南部地区景观生态的分类与评价 被引量:18
3
作者 阎传海 《农村生态环境》 CSCD 1998年第2期15-19,共5页
以地貌为基本线索、以植被为标志,建立山东南部的景观生态分类系统(包括5个景观型,15个景观亚型)。根据景观型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选取稀疏植被、森林植被景观及旱作、水旱轮作景观两套指标,对各景观亚型进行生态评价。通过... 以地貌为基本线索、以植被为标志,建立山东南部的景观生态分类系统(包括5个景观型,15个景观亚型)。根据景观型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选取稀疏植被、森林植被景观及旱作、水旱轮作景观两套指标,对各景观亚型进行生态评价。通过评价指标的等级化处理、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计算出各景观亚型的综合评价指数。根据综合评价指数,划分出极危急、危急、正常三种景观生态现状类型。统计结果显示,山东南部生态现状极危急、危急、正常景观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37.9%、17.5%、44.6%,表明山东南部景观生态形势非常严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南部 生态评价 生态分类 景观生态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区域生产力布局模式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戴先杰 《现代经济探讨》 2000年第10期54-56,共3页
关键词 江苏 区域经济 生产力布局 模式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可持续发展的五大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朱传耿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9-12,共4页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是当今世界的主流思想。我国党和政府已明确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文章从宏观角度概括了可持续发展的人地、区际、国际。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人地关系 区际关系 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下游地区景观生态评价 被引量:13
6
作者 阎传海 《生态科学》 CSCD 1999年第2期46-52,共7页
景观生态评价是景观规划、管理、保护的基础。以地貌为基本线索、以植被为标志,建立淮河下游地区的景观生态分类系统(包括6个景观型,25个景观亚型)。根据景观型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选取两套指标对各景观亚型进行生态评价。通... 景观生态评价是景观规划、管理、保护的基础。以地貌为基本线索、以植被为标志,建立淮河下游地区的景观生态分类系统(包括6个景观型,25个景观亚型)。根据景观型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选取两套指标对各景观亚型进行生态评价。通过评价指标的等级化处理、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计算出各景观亚型的综合评价指数。根据综合评价指数,划分出极危急、危急、正常三种景观生态现状类型。统计结果显示,淮河下游地区生态现状极危急、危急、正常景观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247%、256%、497%,表明淮河下游地区景观生态形势非常严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下游地区 景观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徐连经济带建设 被引量:1
7
作者 沈正平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5-20,共6页
通过对徐连经济带在全省、淮海经济区中经济地位的分析,与省内宁镇扬、苏锡常两区的比较,找出本带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加快其经济发展所拥有的优势区位、优越的自然条件和重要意义,并就点轴开发理论在本带建设布局中的... 通过对徐连经济带在全省、淮海经济区中经济地位的分析,与省内宁镇扬、苏锡常两区的比较,找出本带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加快其经济发展所拥有的优势区位、优越的自然条件和重要意义,并就点轴开发理论在本带建设布局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连经济带 江苏 新亚欧大陆桥 区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