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时期黄河中游地区森林与草原的变迁 被引量:6
1
作者 马雪芹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6期80-85,共6页
作者就历史时期黄河中游流域森林和草原植被从多到少乃至消失的变迁过程及原因 ,分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明清四个阶段展示给我们。目的在于使我们从中吸取教训 ,将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当做首要的大事。
关键词 黄河中游地区 历史时期 森林植被 平原地区 《明经世文编》 草原植被 明清时期 木材 农业发展 黄土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澳中建交及其对澳亚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张秋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23-128,共6页
澳大利亚与中国建交 ,对争取全面改善发展与亚洲关系、调整亚太国际关系格局产生了重要和积极影响。澳中建交使亚太国际关系格局朝着利于力量均衡的方向发展 ,并为亚太地区的政治稳定与经济繁荣创造了条件 ;推动了澳大利亚与亚洲国家睦... 澳大利亚与中国建交 ,对争取全面改善发展与亚洲关系、调整亚太国际关系格局产生了重要和积极影响。澳中建交使亚太国际关系格局朝着利于力量均衡的方向发展 ,并为亚太地区的政治稳定与经济繁荣创造了条件 ;推动了澳大利亚与亚洲国家睦邻友好及地区合作思想与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为澳大利亚与亚洲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 ,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持久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交关系 澳大利亚 中国 亚洲 国际关系格局 经济贸易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日战争时期的徐州煤矿 被引量:3
3
作者 余明侠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63-169,共7页
徐州煤矿历史悠久,煤质优良,储量丰富。其确切的开采时间,始于公元1079年初(北宋神宗元丰二年十二月)。迄清代中叶,徐州煤矿的开采一直沿用土法。1882年洋务派领袖左宗棠任两江总督时,改用新法开采。几经周折,徐州煤矿迅速发展,迈入近... 徐州煤矿历史悠久,煤质优良,储量丰富。其确切的开采时间,始于公元1079年初(北宋神宗元丰二年十二月)。迄清代中叶,徐州煤矿的开采一直沿用土法。1882年洋务派领袖左宗棠任两江总督时,改用新法开采。几经周折,徐州煤矿迅速发展,迈入近代化的行列。1923年成为全国著名煤矿之一。到1936年,煤炭产量达到创记录的34万余吨,外销地点也扩大到以徐州为中心的东南西北各地。1938年徐州沦陷后,由于日本侵略者为了“以战养战”,实行严酷的军事统治,对徐州煤矿进行野蛮的掠夺性开采,乱扒滥挖,造成煤矿的严重破坏和矿产资源的大量浪费,大大缩短了矿井正常的开采期限。日本的侵略,使徐州煤矿的发展至少推迟达10年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时期 徐州煤矿 掠夺性开采 刘鸿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戌变法与洋务运动的关系及其性质问题 被引量:4
4
作者 余明侠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2期95-102,共8页
本文针对一些论著中将洋务派与顽固派视为一丘之貉,都是镇压戊戌维新的元凶 的看法提出不同意见。认为: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之间存在着递嬗继承的关系。因为洋务运动的对 立面就是顽固派,所以洋务派与顽固派是有区别的。而洋务运动所... 本文针对一些论著中将洋务派与顽固派视为一丘之貉,都是镇压戊戌维新的元凶 的看法提出不同意见。认为: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之间存在着递嬗继承的关系。因为洋务运动的对 立面就是顽固派,所以洋务派与顽固派是有区别的。而洋务运动所创办的各项洋务事业,则在思想 上、物质上、人才上、舆论上为戊戌维新起了奠基石的作用。因而维新派与洋务派没有积怨和不可 调和的矛盾,相反,却引为同路人。另一方面,本文还对戊戌变法运动的性质进行分析,认为洋务运 动是一次将旧中国引向现代化的早期改革,戊戌变法则是在此基础上将“工艺”转向“政制”的深层 改革。为此,对持戊戌变法的性质为“革命”的观点进行辨析。从戊戌维新的“思想理论”到施政纲 领,根据史实逐次加以论证,得出其性质是“社会改良”而非“社会革命”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务运动 变法维新 兴民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徐州汉代的宗教与文学 被引量:1
5
作者 余明侠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4期136-142,共7页
关键词 徐州地区 张道陵 道教 佛教 楚歌 《大风歌》 太平道 宗教 楚声 楚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黄河水患与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变迁 被引量:21
6
作者 马雪芹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28-133,共6页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明清时期黄河水患 的发生情况、原因、后果、对未来黄河形势的展 望进行论述分析,认为明清时期黄河水患严重的原因主要是其时黄河中游流域黄土高原地区 的森林草原植被遭到毁灭性的破坏,造成严重水土流失,使中游支...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明清时期黄河水患 的发生情况、原因、后果、对未来黄河形势的展 望进行论述分析,认为明清时期黄河水患严重的原因主要是其时黄河中游流域黄土高原地区 的森林草原植被遭到毁灭性的破坏,造成严重水土流失,使中游支流挟带泥沙骤然增多所致 。而水患严重又使下游地区的自然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极大地影响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 文章对近几年来黄河断流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如不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改 变这种现状,黄河的重新改道或是在地球上消失都将不再是危言耸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黄河水患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新文化运动中的李大钊与外国学术思想 被引量:7
7
作者 吴汉全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0-126,共7页
五四时期的中国学术界与外国的学术界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李大钊在早期新文化运动中广泛研究和吸收包括日本学术思想、英国学术思想、法国学术思想在内的外国学术思想 ,形成了自己富有特色的民主主义思想体系 ,奠定了学术研究的基础。... 五四时期的中国学术界与外国的学术界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李大钊在早期新文化运动中广泛研究和吸收包括日本学术思想、英国学术思想、法国学术思想在内的外国学术思想 ,形成了自己富有特色的民主主义思想体系 ,奠定了学术研究的基础。李大钊是早期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学术大家 ,是五四时期研究外国学术思想的先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大钊 日本学术思想 英国学术思想 法国学术思想 中国现代学术史 五四时期 新文化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资产阶级的家庭观及其成因探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宋严萍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89-93,共5页
英国工业革命以后,资产阶级形成了不同于以往的家庭观,他们强调家庭生活的神圣和纯洁,强调妇女作为母亲和妻子的职责。资产阶级的家庭观与他们的妇女观密切相关,他们一方面将妇女誉为守卫道德的“家庭天使”,另一方面却认为她们天生是... 英国工业革命以后,资产阶级形成了不同于以往的家庭观,他们强调家庭生活的神圣和纯洁,强调妇女作为母亲和妻子的职责。资产阶级的家庭观与他们的妇女观密切相关,他们一方面将妇女誉为守卫道德的“家庭天使”,另一方面却认为她们天生是低劣的、缺乏理性的,需要男人的保护和管理。资产阶级的这种家庭观形成主要是因为工业化导致的家庭生产职能的丧失、社会竞争的加强以及父权制的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工业革命时期 资产阶级 家庭观 父权制 女性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企业制度中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与对策 被引量:5
9
作者 徐元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1-53,共3页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定位、环境、内容、对象、文化背景等方面带来了新的变化和难点。因此 ,要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发挥服务和保证的作用 ,就必须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观念、途径、主体素质等方面进行认真分...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定位、环境、内容、对象、文化背景等方面带来了新的变化和难点。因此 ,要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发挥服务和保证的作用 ,就必须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观念、途径、主体素质等方面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制度 思想教育 难点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关津管理制度初探 被引量:5
10
作者 曹家齐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2期129-134,共6页
宋代非常重视关津的设置与管理,多次申禁立制,对各关过往行人严加控制,行人来往,须有官发公凭。在关津之禁方面,有系统、严密的刑律。关津对过往商物一律收取税算。宋代对津渡实行官营或招人买扑,屡禁私渡。官营津渡,有一定的管... 宋代非常重视关津的设置与管理,多次申禁立制,对各关过往行人严加控制,行人来往,须有官发公凭。在关津之禁方面,有系统、严密的刑律。关津对过往商物一律收取税算。宋代对津渡实行官营或招人买扑,屡禁私渡。官营津渡,有一定的管理机构和人船配置制度。政府对津渡立定年额向民旅收取渡钱,并采取对津渡工作人员进行约束、买牌上船、安全保障、差使臣巡检等管理措施,以有效地稽查奸细、禁物和维持交通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津渡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新解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雪芹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34-136,共3页
关键词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董仲舒 武帝 大一统思想 国家学说 尊崇儒术 国家文化 儒家思想 儒家学说 司马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董仲舒政治伦理思想新探——以“天人论”与“谴告论”为中心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健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73-178,共6页
本文针对董子天人论与谴告论的解读歧见展开深度阐释。董学之天分裂说不尽符合其思想本义,道德之天与神灵之天的相互为用和统一。在董学体系中,“天”不仅被定位为伦理的监督和保证者,也充当着伦理之源的角色;虽然董子融天道、伦理于一... 本文针对董子天人论与谴告论的解读歧见展开深度阐释。董学之天分裂说不尽符合其思想本义,道德之天与神灵之天的相互为用和统一。在董学体系中,“天”不仅被定位为伦理的监督和保证者,也充当着伦理之源的角色;虽然董子融天道、伦理于一体,但并未达到将伦理充分本体化的水平。揭示汉儒灾异论的政治心境,在学术史上由来已久。该说要害是设定天对君主弊政的各种谴责性反应与暗示,而建构感应模式并引申出天意的诠释主体,则是代天立言的儒者,由此获得了对君主政治展开伦理批评和制衡的话语凭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论 谴告论 代天立言 伦理制衡 政治伦理思想 董仲舒 “天” 本体化 学术史 君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河南的水稻种植 被引量:5
13
作者 马雪芹 《农业考古》 1998年第3期99-104,共6页
关键词 水稻种植 种植水稻 河南 南阳盆地 《后汉书》 稻田 《明史》 气候变迁 寒冷期 县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12~1920年间李大钊对国民性问题的探索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汉全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6期87-92,共6页
1912—1920年间李大钊对国民性问题的探索可分为四个阶段;李大钊分析了国民性的表现及其形成原因。
关键词 李大钊 国民性 改造途径 新文化运动 东西文化论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苏北食品工业发展初探 被引量:2
15
作者 姜新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42-148,共7页
关键词 近代 苏北地区 食品工业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上海与苏南工业的连进和竞争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海泉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47-153,共7页
上海到 2 0世纪 30年代已成为全国的工业中心。作为发展极 ,由于地价、工资、竞争、水源等客观原因 ,迫使上海的工业开始向周边的苏南地区作梯度转移 ,由此形成了上海和苏南地区两个并存的工业区位 ,连进和竞争遂成两地重组后关系的主... 上海到 2 0世纪 30年代已成为全国的工业中心。作为发展极 ,由于地价、工资、竞争、水源等客观原因 ,迫使上海的工业开始向周边的苏南地区作梯度转移 ,由此形成了上海和苏南地区两个并存的工业区位 ,连进和竞争遂成两地重组后关系的主旋律。值得一提的是 ,无论是连进还是竞争都推动了两地工业的共同发展。所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工业 竞争 上海 苏南地区 工业史 发展 区域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初与乾嘉时期学风的嬗变及学者治学特点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绪敏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45-149,共5页
清代学风的变化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是清初 ,出于对明末空疏学风的反动 ,大师们所提倡“务实”、“经世致用”的学风 ;二是乾嘉时期 ,考据学派提倡“实事求是” ,但稽古不问今的学风 ;三是道咸以后 ,面对外侮内忧 ,“经世致用”学风... 清代学风的变化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是清初 ,出于对明末空疏学风的反动 ,大师们所提倡“务实”、“经世致用”的学风 ;二是乾嘉时期 ,考据学派提倡“实事求是” ,但稽古不问今的学风 ;三是道咸以后 ,面对外侮内忧 ,“经世致用”学风的复活。本文着重对清初与乾嘉时期学风产生及变化的原因进行探讨 ,并具体分析研究了两个不同时期几位主要代表人物治学宗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嘉时期 学风 嬗变 学者 治学特点 清代初期 原因分析 经世致用 实事求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章学诚的史学变革思想及创新主张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绪敏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54-158,共5页
章学诚批判地继承了刘知几的史学变革思想,反对把旧有的史书体例当成是“科举之程式,官府之簿书”,袭用成法而不知变通,主张效法司马迁“圆而神”的作史旨意。写史要融会贯通,富有创见,体例上要灵活变化。提出了一系列改造纪传体、编年... 章学诚批判地继承了刘知几的史学变革思想,反对把旧有的史书体例当成是“科举之程式,官府之簿书”,袭用成法而不知变通,主张效法司马迁“圆而神”的作史旨意。写史要融会贯通,富有创见,体例上要灵活变化。提出了一系列改造纪传体、编年体史书的主张,并在编修方志上实践了他的创新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学诚 史学思想 刘知几 体例 创新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中山早年重农思想的特点、演变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余明侠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19-125,共7页
该文将孙中山早年的重农思想置于一个广阔的历史背景下,从不同的层面深入分析了其重农思想的五个特点及其内在价值与合理性,进而分析了这一思想的演变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 特点 演变 现实意义 孙中山 重农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开埠后苏南市镇城镇化的考察指标与指标考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海泉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41-147,共7页
关键词 上海开埠 苏南市镇城镇化 考察指标 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