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期文学创作中方言使用的新特点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卫中 江南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7-123,共7页
方言是由历史形成的一个特殊问题 ,过去它曾长期困扰着中国作家的创作。新时期以来 ,由于对作家创新意识的强调以及文坛上本体论语言观的确立 ,方言问题开始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 ;新时期作家一个重要的转变就是将方言视作一种资源 ,视... 方言是由历史形成的一个特殊问题 ,过去它曾长期困扰着中国作家的创作。新时期以来 ,由于对作家创新意识的强调以及文坛上本体论语言观的确立 ,方言问题开始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 ;新时期作家一个重要的转变就是将方言视作一种资源 ,视作丰富、拓展个人语言的储备和宝库。新时期作家在营造地域文化特色、探索鲜明的个人语言风格和创造有意味的能指形式方面都较多地利用了方言的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文学 方言 语言资源 地域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相和西周金文月相词语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叶正渤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7-84,共8页
关键词 词语 呈现 西周金文 解释 董作宾 刘启 形状 月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词与形容词的搭配问题探讨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焱 《汉语学习》 CSSCI 1999年第5期60-63,共4页
关键词 形容词 量词 语义特征 词的搭配 量度形容词 单音节形容词 状态形容词 中国语文 空间量 时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与厨川白村 被引量:2
4
作者 黄德志 沈玲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61-65,共5页
关键词 厨川白村 鲁迅 欧美文学 文艺批评家 文艺心理 中国新文学 近代文学 《苦闷的象征》 著作 走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禅机与理性融合的人生境界——周敦颐《爱莲说》发微 被引量:5
5
作者 胡可先 《远程教育杂志》 1998年第4期16-20,共5页
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是一篇很著名的作品,历来为文学家与教育家所重视。古往今来的很多选本,都把它收入。建国以后,还曾编入中小学课本,让青少年学生作为范文来阅读。从文学角度看,《爱莲说》篇幅短小,语言平易,文字简炼,既有文采... 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是一篇很著名的作品,历来为文学家与教育家所重视。古往今来的很多选本,都把它收入。建国以后,还曾编入中小学课本,让青少年学生作为范文来阅读。从文学角度看,《爱莲说》篇幅短小,语言平易,文字简炼,既有文采又颇富哲理性,确是一篇难得的散文佳作。然而历代读者往往仅把该文作为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来颀赏,而对它的真实意蕴与深层内涵却不甚了了。笔者自少年时阅读此作,尤爱其“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数句,所理解的亦仅皮毛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敦颐 爱莲说 陶渊明 人生境界 修身养心 “出淤泥而不染” 优秀的文学作品 莲花 理学思想 宋明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诗: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被引量:3
6
作者 张仲谋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66-171,共6页
本文从诗文化学的角度重新审视“宋诗”。认为“宋诗”作为一种与“唐诗”相对的诗学范式,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宋诗的艺术追求,就是以字面、音节、句法、结构等诗学要素为手段,藉以呈现宋人挺然不群的人格意志,力反庸俗乡愿的... 本文从诗文化学的角度重新审视“宋诗”。认为“宋诗”作为一种与“唐诗”相对的诗学范式,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宋诗的艺术追求,就是以字面、音节、句法、结构等诗学要素为手段,藉以呈现宋人挺然不群的人格意志,力反庸俗乡愿的个性追求,以及处于衰世、逆境下偃蹇横放的人生姿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 人生态度 抒情载体 宋代 诗歌 人格意志 个性追求 创作取向 文学追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起源说考辨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丕显 李英梅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8-52,106-107,共7页
艺术的起源具有原因多元性:物种的进化、人类的生成、人和高等动物的视听快感的联系,为它提供了生物学、生理性的基础;生殖繁衍和两性之爱又为其提供了生物学的和社会学的必要前提;原始巫术活动是艺术发生的最重要的“契机”;人类... 艺术的起源具有原因多元性:物种的进化、人类的生成、人和高等动物的视听快感的联系,为它提供了生物学、生理性的基础;生殖繁衍和两性之爱又为其提供了生物学的和社会学的必要前提;原始巫术活动是艺术发生的最重要的“契机”;人类的物质性生产实践是艺术发生的社会学的终极性根源。另外还有游戏、语言、意识、心灵表现等等,也都是艺术起源中不可或缺的条件和机制。只有正确认识和掌握了这些条件因素及其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起源 生产劳动 物种进化 两性之爱 原始巫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振铎的索引实践与理论 被引量:3
8
作者 徐瑞洁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1-74,共4页
郑振铎一生非常关注索引事业的发展 ,积极从事索引实践活动 ,提倡编制索引 ,对索引的功用、编纂原则等问题发表了很有价值的见解。文章从实践与理论两方面对其在索引方面的成绩进行系统的介绍。
关键词 郑振铎 索引 索引编制 文献编目 目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臣静簋铭文献疑 被引量:3
9
作者 叶正渤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2期139-142,共4页
小臣静簋铭文最早见之于清代中期的著录,且为摹本。该铭文在字迹、字形、书体、辞例及内容等诸多方面,皆有不合西周青铜器铭文和金文风格特点之处,而有后人杜撰伪刻之嫌疑。
关键词 小臣静簋 字迹 辞例 杜撰 伪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国维“自沉”原因新论 被引量:2
10
作者 邵盈午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2-111,共10页
王国维"自沉"的个案充分证明:作为"近代美学之父",在他身上凝聚了整个中国文化的超越精神,故尔其"自沉"便具有了超常的哲学意味。死,对于王氏来说,并不意味着所谓的"殉葬"、"殉道",... 王国维"自沉"的个案充分证明:作为"近代美学之父",在他身上凝聚了整个中国文化的超越精神,故尔其"自沉"便具有了超常的哲学意味。死,对于王氏来说,并不意味着所谓的"殉葬"、"殉道",而是生发为一种文化信仰、人格完成的象征;正是"死",使王氏的自由意志和生命美学焕发出不灭的光彩。文章对对王氏所醉心的"天才说"与"游戏说"予以特殊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自沉 天才说 游戏说 殉葬说 殉道说 殉清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酒楼上》新解 被引量:2
11
作者 梁伟峰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6-41,共6页
从《呐喊·自序》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对“铁屋子”的“万难破毁”报有“确信”,绝望于“铁屋”中人的前途;他又从自身经验范围的有限性出发,认识到他之必无希望的证明不能折服别人之所谓可有,至少逻辑上不能抹杀希望存在的... 从《呐喊·自序》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对“铁屋子”的“万难破毁”报有“确信”,绝望于“铁屋”中人的前途;他又从自身经验范围的有限性出发,认识到他之必无希望的证明不能折服别人之所谓可有,至少逻辑上不能抹杀希望存在的可能性,从而产生了“听将令”“遵命”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酒楼上》 鲁迅思想 “反抗绝望” 《彷徨》 《雪》 小说 二十年代中期 辛亥革命 小圈子 黑暗与虚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家戴全德小考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兴勤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7-69,共3页
本文根据有关史料 ,对向被忽略的清中叶戏曲家全德的生平事迹作了详尽考述 .
关键词 全德 戏曲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艺术理论研究传统模式的新突破──评张皓先生的《中国古代艺术理论论纲》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建民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书评 《中国古代艺术理论论纲》 张皓 特色 整体综合性 还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21世纪中国传记文学的“当代性”——传记诗学论纲之一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成军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3-35,共3页
关键词 传记文学 历史叙述 古代传记 论纲 审美视角 性的自由 传记作家 话语中心 狂欢化 灵与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与人的生存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存明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4-76,共3页
编者按 视觉文化既是一种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 ,也是一种渐臻成熟的文化研究。由于视觉文化本身是一个开放性的文化领域 ,涉及到哲学、美学、文艺学、艺术史论、社会学、心理学、符号学、历史、技术、传播等多种学科 ,所以视觉文化研究... 编者按 视觉文化既是一种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 ,也是一种渐臻成熟的文化研究。由于视觉文化本身是一个开放性的文化领域 ,涉及到哲学、美学、文艺学、艺术史论、社会学、心理学、符号学、历史、技术、传播等多种学科 ,所以视觉文化研究本身也就带有多学科的性质。本期笔谈集中讨论了视觉文化不同层面的问题 ,从视觉文化的历史性描述 ,视觉文化与人的生存 ,景象的经济学 ,速度对看的影响 ,以及文学抵抗视觉霸权的可能性等 ,做了初步的有益的探索。我们希望通过这期笔谈 ,引起国内学术界对视觉文化及其研究的注意 ,并期待着更高水平的研究涌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 视觉文化 生存状况 视觉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作为一种后缀——以“彩民”、“股民”、“网民”、“烟民”等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春泉 刘雪芹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43-148,共6页
“民”作为指人名词后缀是可能的。语素“民”之于相应词根具有一定的依赖性,“民”在构词上具有一定的能产性,附着在“彩”、“网”、“股”、“烟”等名词性词根之后的语素“民”的意义较虚,并且在语法意义上有类化倾向。“民”在构... “民”作为指人名词后缀是可能的。语素“民”之于相应词根具有一定的依赖性,“民”在构词上具有一定的能产性,附着在“彩”、“网”、“股”、“烟”等名词性词根之后的语素“民”的意义较虚,并且在语法意义上有类化倾向。“民”在构词时位置固定,作为后缀有语言内动因和语言外动因。“民”作为后缀有其词法语义功能和修辞语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人名词后缀 构词 动因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宋诗》再考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可先 《中国文学研究》 1997年第3期52-56,共5页
本文是作者《全宋诗琐考》(《文学遗产》1993年第3期)的续作,对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的《全宋诗》前6册的错讹与缺失进行辨证与补充。文章对《全宋诗》以后各册的编纂将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也有助于促进宋代文学研究的进程。
关键词 宋诗 考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艺理论家胡风、冯雪峰的独立人格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丕显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69-74,共6页
在现代文艺理论家中 ,一直被视为“异端”的胡风、冯雪峰始终以其独立的思考和研究显示出独立的人格。他们在解放前和解放初 ,反对理论上的机械论和教条主义 ,反对创作上的概念化和公式化 ,反对组织上的宗派主义。由于客观的情势 ,他们... 在现代文艺理论家中 ,一直被视为“异端”的胡风、冯雪峰始终以其独立的思考和研究显示出独立的人格。他们在解放前和解放初 ,反对理论上的机械论和教条主义 ,反对创作上的概念化和公式化 ,反对组织上的宗派主义。由于客观的情势 ,他们也留下了某些难言的缺憾 ,但他们的清醒的现实主义与实事求是精神融化着“五四”的独立精神和独立人格。在整个文化界和所有文化人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风 冯雪峰 人格 文艺理论家 独立性 现实主义 实事求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心与台湾当代女性散文 被引量:1
19
作者 方忠 《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46-50,共5页
作为“五四”时期最有影响力的女作家,冰心的散文对台湾当代散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台湾女性散文家,这种影响至为明显。其“爱的哲学”是50年代以降台湾众多女作家创作的共同主题;其典雅清丽、委婉温柔的艺术风格,台湾女... 作为“五四”时期最有影响力的女作家,冰心的散文对台湾当代散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台湾女性散文家,这种影响至为明显。其“爱的哲学”是50年代以降台湾众多女作家创作的共同主题;其典雅清丽、委婉温柔的艺术风格,台湾女作家也多有继承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心 台湾省 当代 女性散文 张晓风 艺术风格 爱心 张秀亚 审美情趣 钟梅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典美学精髓的探索——评《感应美学》
20
作者 吴建民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中国 古典美学 《感应美学》 书评 民族性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