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部资源枯竭型城市矿地融合导向的工矿废弃地修复策略:以徐州市工矿废弃地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孟超 侯湖平 +5 位作者 张绍良 米家鑫 胡钰琳 张统 顾春芬 纵博 《中国矿业》 2021年第7期78-84,共7页
工矿废弃地再利用是资源衰竭型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工矿废弃地修复对于促进矿区发展、改善矿区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单一的考虑工矿废弃地修复难以发挥其最大的利用潜力,因此,本文将矿地融合理念引入到工矿废弃地修复中,厘清矿地... 工矿废弃地再利用是资源衰竭型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工矿废弃地修复对于促进矿区发展、改善矿区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单一的考虑工矿废弃地修复难以发挥其最大的利用潜力,因此,本文将矿地融合理念引入到工矿废弃地修复中,厘清矿地融合的内涵及方式,分析矿地融合与工矿废弃地修复的内在联系,以徐州市工矿废弃地为研究案例,提出了以矿地融合为导向的徐州工矿废弃地修复策略。主要结论:衰退型资源城市中矿地融合的内容主要包括产业融合、土地融合、资源融合、全域治理以及城乡统筹;分析工矿废弃地所面临的矿地矛盾及其之间的推动、促进作用,为矿地融合导向的工矿废弃地修复提供了协调路径;矿地融合导向下的工矿废弃地修复策略包括以产业融合为导向推动矿区工矿废弃地修复再利用、以土地融合为导向盘活矿区土地使用权、以资源融合为导向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以全域整治为导向开展区域工矿废弃综合治理和以城矿乡统筹为导向开展矿区基础设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地融合 工矿废弃地 生态修复 资源衰退 徐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景三维的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动态监管方法与实践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帅辉 刘超 +3 位作者 杨永均 纪国平 朱影影 郝绍金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22,共5页
针对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中存在的数据获取困难、精度低、三维信息缺乏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套基于实景三维的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动态监管方法。首先,针对废弃矿山开展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得到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图,并建立实景三维模... 针对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中存在的数据获取困难、精度低、三维信息缺乏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套基于实景三维的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动态监管方法。首先,针对废弃矿山开展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得到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图,并建立实景三维模型;然后,基于土方量计算、变化检测、监督分类等关键技术,提取生态修复参数;最后,利用实景三维模型和生态修复参数,有效监测地质环境保护、地形重塑、植被重建、土地再利用工程的工程量及合规性。结果表明,基于实景三维能够及时获取废弃矿山的变化情况,辅助制定更加精细的修复方案,并有效监管生态修复成效,更新实景三维数据,对于发挥实景三维应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景三维 新型基础测绘 矿山生态修复 遥感 植被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灰水和碳足迹减污降碳空间联合网络研究
3
作者 楚亮 顾岩 +1 位作者 席文佳 郑欣然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7-197,共11页
当前,中国面临着污染治理与碳减排的双重挑战,减污降碳成了社会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该文以减污降碳为背景,利用2012年和2017年多区域投入产出表,分析2012年和2017年中国30个地区间贸易产生的灰水足迹与碳排放量,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 当前,中国面临着污染治理与碳减排的双重挑战,减污降碳成了社会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该文以减污降碳为背景,利用2012年和2017年多区域投入产出表,分析2012年和2017年中国30个地区间贸易产生的灰水足迹与碳排放量,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网络关系的视角,对2012年和2017年省际间灰水足迹和二氧化碳空间联合网络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山东、河南和江苏等经济规模较大的地区灰水足迹和碳排放量较大,海南、青海和宁夏等经济规模较小的地区灰水足迹和二氧化碳排放较小。(2)山西和内蒙古是主要的灰水足迹和碳排放净流出区域,广东、浙江和江苏是主要的灰水足迹净流入区域,地区发展和交通因素是灰水足迹和碳排放流动差异的主要原因。(3)在2012年和2017年中国省际灰水足迹和二氧化碳的空间联合关系中,所有地区均处于空间网络中。个体特征表明,西北经济规模较小的地区以溢出效应为主,经济规模较大的地区以接收其他地区的溢出关系为主,这是产品或服务流动导致的。研究结果可为制定科学的水资源管理和碳减排政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污降碳 灰水足迹 二氧化碳 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整治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4
作者 潘杰华 凌宇 +2 位作者 吴猛 张林波 杨小艳 《南方农机》 2024年第7期170-172,190,共4页
土地整治项目是实现耕地数量与质量双提升、促进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提高农民收入并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的有效手段。基于此,文章以X省省级投资土地整治项目为对象,系统研究了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管理中在可研论证、规划设计、招投标、项... 土地整治项目是实现耕地数量与质量双提升、促进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提高农民收入并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的有效手段。基于此,文章以X省省级投资土地整治项目为对象,系统研究了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管理中在可研论证、规划设计、招投标、项目施工、资金管理及内业资料归档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项目实施 问题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园冬管九措施
5
作者 李曼卿 李兆杏 《农家致富》 2024年第2期28-29,共2页
一、清扫枯枝落叶大量枯枝落叶是病虫越冬的温床,应及时进行清除。收集好的枯枝落叶可以深埋,也可以焚烧,以减少或消灭病虫的越冬基数。二、树干涂白整齐划一的树干涂白,不仅美观,而且还兼具杀灭病虫卵的作用。树干涂白时应尽量把翘起... 一、清扫枯枝落叶大量枯枝落叶是病虫越冬的温床,应及时进行清除。收集好的枯枝落叶可以深埋,也可以焚烧,以减少或消灭病虫的越冬基数。二、树干涂白整齐划一的树干涂白,不仅美观,而且还兼具杀灭病虫卵的作用。树干涂白时应尽量把翘起的老树皮刮除,涂白剂的配料为石灰、食盐、石硫合剂、水,比例为10∶5∶4∶50,再加入适量的动物油或面粉即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冬基数 涂白剂 枯枝落叶 石硫合剂 树干涂白 动物油 虫卵 果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通性分析的采煤塌陷地复垦利用潜力评价 被引量:4
6
作者 苏学武 张绍良 +5 位作者 侯湖平 杨永均 唐立羽 张统 顾春芬 纵博 《中国矿业》 2021年第11期42-49,共8页
新时代采煤塌陷地复垦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现代规模农业发展格局,然而以往采煤塌陷地治理项目仅仅针对地块条件,较少考虑地块间的连通性问题,制约了复垦利用成效。本文首先对未修复采煤塌陷地地块与周边耕地进行景观连通性评价;然后以耕... 新时代采煤塌陷地复垦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现代规模农业发展格局,然而以往采煤塌陷地治理项目仅仅针对地块条件,较少考虑地块间的连通性问题,制约了复垦利用成效。本文首先对未修复采煤塌陷地地块与周边耕地进行景观连通性评价;然后以耕地为复垦导向建立了采煤塌陷地复垦利用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评价了研究区的采煤塌陷地复垦利用潜力。研究表明:徐州市采煤塌陷地复垦为耕地后对耕地生态网络结构的贡献程度均较高,连通性水平1级至3级的采煤塌陷地占总面积均超过98%;徐州市共有采煤塌陷地11121.27 hm^(2),有面积为7906.22 hm^(2)的塌陷未积水区景观连通性较高;其中,复垦利用潜力为1级至3级的塌陷地适宜复垦为耕地,面积为6060.57 hm^(2),占比76.65%。基于连通性分析的采煤塌陷地复垦利用潜力评价,可以为采煤塌陷地复垦专项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促进采煤塌陷地科学合理展开修复,缓解地区土地利用瓶颈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塌陷地 复垦利用潜力 连通性 层次分析法 徐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耕地碳排放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20
7
作者 徐玥 王辉 +2 位作者 韩秋凤 姜念念 温丹丹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218-226,共9页
耕地是碳汇,同时也是重要的碳源。为探究我国耕地碳排放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采用联合国政府间国际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碳排放系数法,基于化肥、农药、农用薄膜、农用柴油、翻耕、农业灌溉共计6类碳源,间接测算我国2000—2019年... 耕地是碳汇,同时也是重要的碳源。为探究我国耕地碳排放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采用联合国政府间国际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碳排放系数法,基于化肥、农药、农用薄膜、农用柴油、翻耕、农业灌溉共计6类碳源,间接测算我国2000—2019年耕地碳排放总量与碳排放强度,并运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LMDI)模型对耕地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分解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耕地碳排放总量从2000年的6013.69万t按照先增后减的趋势逐渐递减至2019年的8093.62万t,年均递增率为1.58%,其中化肥、农药、农用薄膜、农用柴油、翻耕、农业灌溉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年均递增率分别为1.40%、0.44%、3.15%、1.70%、0.32%、1.29%。耕地碳排放总量较高的省份有河南、山东、河北、新疆、江苏等省(区),大多集中在传统农业大省;耕地碳排放强度较高的省份有福建、广东、上海、浙江、海南等省(市),大多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农业生产结构、单位化肥人均使用量、农业生产效率因素对耕地碳排放的增长具有抑制作用,农业经济水平和化肥施用量因素对耕地碳排放的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近20年来我国耕地碳排放量总体呈波动递减趋势,预计未来耕地碳排放量还将持续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碳排放 时空特征 影响因素 LMD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土地整治思路和方向 被引量:3
8
作者 石俊 《黑龙江粮食》 2023年第12期152-154,共3页
农村土地整治关乎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民生计的改善,是中国农村改革和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环节。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给农村土地整治带来了一些新的思路和方向。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土地整治的重要性,然后结合实际分别探... 农村土地整治关乎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民生计的改善,是中国农村改革和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环节。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给农村土地整治带来了一些新的思路和方向。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土地整治的重要性,然后结合实际分别探讨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土地整治的思路和方向,旨在给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提供一点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土地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国土空间演化影响机理、阶段划分与演化趋势
9
作者 潘杰华 凌宇 +2 位作者 吴猛 张林波 杨小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30-237,共8页
作为区域有机统一的国土空间系统构成要素,乡村与城市空间一起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空间和资源基础,具有支撑乡村乃至城市区域发展的关键生态、生产及生活功能。在系统分析乡村国土空间内涵、乡村国土空间演化影响因素与... 作为区域有机统一的国土空间系统构成要素,乡村与城市空间一起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空间和资源基础,具有支撑乡村乃至城市区域发展的关键生态、生产及生活功能。在系统分析乡村国土空间内涵、乡村国土空间演化影响因素与基础的基础上,将乡村国土空间演化过程划分为古代文明时期自然主导型、农耕文明时期农业生产主导型、近代工业文明时期乡村资源输出型、现代时期城乡交互融合型发展4个阶段,总结4个演化阶段的主导影响因素、空间格局、功能发挥以及城乡交互作用特征,并分析展望不同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及产业特征的4类乡村国土空间演化趋势。初步建立乡村国土空间及演化的理论体系,对于科学合理编制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以管控、指导和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于乡村国土空间利用与优化管理等具有较强的理论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国土空间 演化 驱动机制 阶段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