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颅骨修补术对颅脑外伤患者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邵珠平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22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颅骨修补术对颅脑外伤患者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2014年7月-2019年7月收治颅脑外伤患者50例,根据不同治疗时间分为两组,各25例。研究组在外伤后3个月实施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对照组在外伤后6个月实施颅骨修补术... 目的:探讨早期颅骨修补术对颅脑外伤患者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2014年7月-2019年7月收治颅脑外伤患者50例,根据不同治疗时间分为两组,各25例。研究组在外伤后3个月实施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对照组在外伤后6个月实施颅骨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脑代谢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预后评分及健康状况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精神状态评分、肢体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伤后3个月实施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的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早期颅骨修补术 肢体功能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压力波治疗仪预防脑出血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肖长英 《环球中医药》 CAS 2013年第S1期130-130,共1页
目的观察脑出血术后患者,应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7月至2012年3月,50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6例为对照组,24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 目的观察脑出血术后患者,应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7月至2012年3月,50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6例为对照组,24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使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观察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 10天后经过积极治疗和落实护理措施,及时使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后,观察组患者肢体肿胀,肢体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而对照组有3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空气压力波治疗仪可有效防止脑出血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下肢深静脉血栓 空气压力波治疗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脑出血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肖长英 《环球中医药》 CAS 2013年第S1期127-127,共1页
目的观察脑出血术后患者,应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7月至2012年3月,50例脑出血术后患者,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使用... 目的观察脑出血术后患者,应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7月至2012年3月,50例脑出血术后患者,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使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观察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 10天后经过积极治疗和落实护理措施,及时使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后,观察组患者肢体肿胀,肢体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而对照组有3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空气压力波治疗仪可有效防止脑出血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下肢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