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疹性皮肤胶原瘤1例 被引量:3
1
作者 鞠强 夏隆庆 +2 位作者 孙建方 李仪芳 林彤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69-670,共2页
报告发疹性皮肤胶原瘤1例。患者男,38岁。背部、肩部出现多发性扁平丘疹、结节及斑块8年。皮损为正常肤色,直径数毫米至数厘米,部分融合成斑块,无自觉症状,无家族史。组织病理检查示:胶原纤维变厚、增殖,弹性纤维减少。诊断为发疹性皮... 报告发疹性皮肤胶原瘤1例。患者男,38岁。背部、肩部出现多发性扁平丘疹、结节及斑块8年。皮损为正常肤色,直径数毫米至数厘米,部分融合成斑块,无自觉症状,无家族史。组织病理检查示:胶原纤维变厚、增殖,弹性纤维减少。诊断为发疹性皮肤胶原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瘤 发疹性 结缔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州地区接触性皮炎常见致敏原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彦群 李仪芳 马海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00-301,共2页
徐州地区接触性皮炎常见致敏原研究刘彦群①李仪芳②马海军①目前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对接触性皮炎的致敏原进行了广泛地研究,并研制出各自的斑试筛选抗原系列[1]。我国近几年来开始对接触性皮炎进行了系列研究,并初步建立了我国筛选... 徐州地区接触性皮炎常见致敏原研究刘彦群①李仪芳②马海军①目前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对接触性皮炎的致敏原进行了广泛地研究,并研制出各自的斑试筛选抗原系列[1]。我国近几年来开始对接触性皮炎进行了系列研究,并初步建立了我国筛选抗原系列[2~5]。为了寻找出徐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性皮炎 皮炎 致敏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等中药单体对人皮脂腺细胞内雄性激素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9
3
作者 鞠强 尹兴平 +3 位作者 石继海 康晓静 辛燕 夏隆庆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7-170,共4页
目的研究盐酸小檗碱、黄芩苷、苦参碱中药单体对SZ95人皮脂腺细胞内雄性激素受体(AR)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中药治疗痤疮的机制。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不同浓度的盐酸小檗碱、黄芩苷、苦参碱及13-顺维A酸作用SZ95皮... 目的研究盐酸小檗碱、黄芩苷、苦参碱中药单体对SZ95人皮脂腺细胞内雄性激素受体(AR)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中药治疗痤疮的机制。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不同浓度的盐酸小檗碱、黄芩苷、苦参碱及13-顺维A酸作用SZ95皮脂腺细胞24h后,细胞内ARmRNA的表达。结果1×10-5、1×10-6mol/L13-顺维A酸和1×10-4mol/L黄芩苷使SZ95人皮脂腺细胞中ARmRNA的表达下降(P<0.05)。结论13-顺维A酸和黄芩苷等药物可能通过抑制AR的表达而具有拮抗雄性激素对皮脂腺细胞活性的作用,这将有助于了解这些药物治疗痤疮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小檗碱 黄芩苷 苦参碱 13-顺维A酸 雄性激素受体 皮脂腺细胞 痤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及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赵建斌 张明海 +5 位作者 马杰 刘百灵 张晓燕 李青 杨雪萍 王千秋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26-528,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Ils,Treg)比例和功能的改变,探讨Treg在梅毒血清固定现象形成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梅毒血清固定患者26例,正常对照23例,利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外周血Treg比... 目的:通过检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Ils,Treg)比例和功能的改变,探讨Treg在梅毒血清固定现象形成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梅毒血清固定患者26例,正常对照23例,利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外周血Treg比例及Treg内Foxp3、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CTLA)-4及白介素(IL)-10的定量表达情况。结果:梅毒血清固定组患者外周血Treg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Treg内转录因子Foxp3及功能性分子CTLA-4和IL-10的表达量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Treg比例和功能的异常,可能是导致该现象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血清固定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脂腺与痤疮 被引量:5
5
作者 鞠强 夏隆庆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2-274,共3页
近年皮脂腺功能与活性方面的研究获得了较快发展,也使皮脂腺相关疾病—痤疮的发病机制研究出现了许多新的观点和思路。本文主要从皮脂腺功能角度总结近年痤疮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包括皮脂腺的主要调控激素—雄激素在皮肤内的代谢、皮脂... 近年皮脂腺功能与活性方面的研究获得了较快发展,也使皮脂腺相关疾病—痤疮的发病机制研究出现了许多新的观点和思路。本文主要从皮脂腺功能角度总结近年痤疮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包括皮脂腺的主要调控激素—雄激素在皮肤内的代谢、皮脂腺分泌异常脂质及皮脂腺细胞本身所具有的免疫功能等与痤疮发生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皮脂腺 雄激素 脂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维A酸治疗颜面播散性粟粒狼疮3例 被引量:6
6
作者 赵建斌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4-244,共1页
关键词 异维A酸 颜面播散性粟粒狼疮 LMDF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皮指症1例 被引量:2
7
作者 马杰 赵建斌 +1 位作者 张晓燕 李青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1-102,共2页
1病历摘要患者男,18岁。因手指近端指间关节梭形肿胀2年,于2009年2月21日来我院就诊。患者2年前无意中发现左手中指关节肿胀,皮肤颜色正常,皮温正常,无关节痛、晨僵和发热等症状.后渐累及除双手拇指和小指外的其他各手指,
关键词 厚皮指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浆细胞性龟头炎1例
8
作者 张晓燕 马杰 +1 位作者 李青 赵建斌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83-683,共1页
患者男,30岁。因龟头红斑、糜烂6个月余,于2009年6月19日至我院皮肤科就诊。患者1年前有非婚性接触史。6个月前尿道口旁出现红斑,无明显自觉症状,皮损面积渐扩展。其问曾在多家医院就诊,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及梅毒螺旋体颗... 患者男,30岁。因龟头红斑、糜烂6个月余,于2009年6月19日至我院皮肤科就诊。患者1年前有非婚性接触史。6个月前尿道口旁出现红斑,无明显自觉症状,皮损面积渐扩展。其问曾在多家医院就诊,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及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均阴性,皮损真菌镜检及培养均阴性,诊断一直不明确。曾用青霉素、喹诺酮类、阿奇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头炎 浆细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weet综合征1例
9
作者 何茜 赵建斌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5-116,共2页
患者女,63岁。因面部反复红斑半年,于2017年3月29日来我院就诊。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面部反复出现花生至鸽子蛋大红斑,部分相互融合,伴细小鳞屑,偶有疼痛感。于当地医院曾诊断为皮炎、湿疹及红斑狼疮等,曾外用地奈德乳膏、口服抗组胺... 患者女,63岁。因面部反复红斑半年,于2017年3月29日来我院就诊。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面部反复出现花生至鸽子蛋大红斑,部分相互融合,伴细小鳞屑,偶有疼痛感。于当地医院曾诊断为皮炎、湿疹及红斑狼疮等,曾外用地奈德乳膏、口服抗组胺药物及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口服醋酸泼尼松可短期改善,停药后症状反复。病程中偶有发热,最高T 38.6℃,皮损与发热无明显相关性。无咳嗽、咳痰、腹泻、便秘及关节疼痛,口腔及生殖器黏膜无溃疡,近期体重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EET 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