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灰石粉-矿渣混凝土的碳化性能及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聂超柱 吕恒林 +2 位作者 唐鹏 周淑春 刘克芳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107,共7页
为探究石灰石粉及矿渣对混凝土碳化性能以及可靠性的影响,以掺合料比例、水胶比、石粉比表面积以及龄期为参数进行快速碳化试验,得出了试验环境和自然环境下的碳化预测模型,由此展开自然碳化下的可靠性预测分析,并以分析得到的可靠度指... 为探究石灰石粉及矿渣对混凝土碳化性能以及可靠性的影响,以掺合料比例、水胶比、石粉比表面积以及龄期为参数进行快速碳化试验,得出了试验环境和自然环境下的碳化预测模型,由此展开自然碳化下的可靠性预测分析,并以分析得到的可靠度指标为因变量,选取混凝土的水胶比、保护层厚度、石粉的掺量以及龄期4个自变量设计正交试验,对4个因素的重要性进行判定。结果表明:掺加石粉或矿渣后混凝土抗碳化能力均有所降低,其中以单掺20%石粉的混凝土抗碳化能力下降最为明显。石灰石粉-矿渣混凝土抗碳化能力随着水胶比的减小、石灰石粉比表面积的增大而变强。掺加不同比例的矿物掺合料对碳化结构可靠性均有一定减弱影响,对碳化结构可靠性的影响程度为水胶比>碳化龄期>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石灰石粉掺量,其中水胶比大小、石灰石粉掺量大小、碳化龄期长短与可靠度指标大小负相关,保护层厚度大小与可靠度指标大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水胶比 碳化模型 可靠度 失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改良土的分层冻胀试验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石荣剑 黄丰 +2 位作者 岳丰田 姬嘉骏 李逸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30-1437,共8页
水分迁移引起的分凝冻胀是土体冻胀变形的主要来源,而掌握冻结过程中水分迁移规律是揭示土体冻胀机理的关键。为探究钢纤维改良土抑制冻胀机理,利用改进的冻胀装置设计进行了独立补水条件下的分层冻胀试验,获得如下结论:冻结过程中试样... 水分迁移引起的分凝冻胀是土体冻胀变形的主要来源,而掌握冻结过程中水分迁移规律是揭示土体冻胀机理的关键。为探究钢纤维改良土抑制冻胀机理,利用改进的冻胀装置设计进行了独立补水条件下的分层冻胀试验,获得如下结论:冻结过程中试样下部的冻胀作用会引起上部未冻土的排水,冻结过程中0.5%掺量试样的中层与上层土体排水量分别占相应土体水分迁入量的1.22%和3.45%;掺入钢纤维可明显减小试样的补水量,相比于未掺钢纤维试样,0.5%掺量试样的中层和上层补水量可分别减小10.19%,17.87%;钢纤维掺量及长度的增加不仅可促进试样中水分排出,而且会抑制土体中冰透镜体生长,降低外部水分迁入量,从而减小试样冻胀率。研究结果表明,试样中掺入钢纤维后引起的排水效应及限制冰透镜体的生长过程,是钢纤维改良土抑制冻胀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冻结 钢纤维改良土 水分迁移 分层冻胀 室内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气氛下低阶煤热解气中CO加氢制芳烃机理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月伦 安会会 +4 位作者 张雪纯 马云欣 詹贵贵 刘豪杰 曹景沛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611-1618,共8页
由于低阶煤含氧官能团较多,热解过程产生大量CO和CO_(2),甲醇气氛提供的活性氢可实现CO或CO_(2)催化加氢生成轻质芳烃。本研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探讨了甲醇气氛下低阶煤热解气之一CO于Fe/HZSM-5催化剂上经烯烃中间体制芳烃的机理,结果表... 由于低阶煤含氧官能团较多,热解过程产生大量CO和CO_(2),甲醇气氛提供的活性氢可实现CO或CO_(2)催化加氢生成轻质芳烃。本研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探讨了甲醇气氛下低阶煤热解气之一CO于Fe/HZSM-5催化剂上经烯烃中间体制芳烃的机理,结果表明,CO于Fe_(5)C_(2)(510)表面加氢生成低碳烯烃,进而通过多次甲基化和去质子化实现C−C键偶联及链增长,其中,甲基化需活化能较高。C^(+)_(6)芳构化过程通过氢转移、去质子化及环化生成苯,其氢转移最难。整个CO加氢制芳烃过程以甲基化所需能垒最高,成为该反应的决速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加氢 芳烃 密度泛函理论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下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的力学性能演化机制
4
作者 卢丽敏 王守兴 +4 位作者 吴少华 李康 舒前进 袁广林 禹海涛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71-577,共7页
为研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的火灾行为及其相互约束作用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开展了荷载-高温耦合作用下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升降温全过程的结构试验。在试验的基础上采用VULCAN程序进行了恒定荷载作用下框架梁单独受高温、梁-柱同时受... 为研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的火灾行为及其相互约束作用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开展了荷载-高温耦合作用下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升降温全过程的结构试验。在试验的基础上采用VULCAN程序进行了恒定荷载作用下框架梁单独受高温、梁-柱同时受高温,梁-柱节点弯矩-转角关系的火灾响应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的转动约束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梁-柱节点转角峰值相较于弯矩峰值具有滞后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柱节点 火灾高温 转动约束 力学性能 火灾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本体技术的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邓勇亮 张莹 +2 位作者 罗丽 李扬 林陵娜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35-41,共7页
为促进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知识的共享和运用,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提出地铁运营安全风险本体的构建与应用方法。首先,介绍本体技术,并分析其在安全风险管理中的优势;其次,收集国内外地铁运营安全事故,运用本体技术从致因因素、事故类型、事... 为促进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知识的共享和运用,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提出地铁运营安全风险本体的构建与应用方法。首先,介绍本体技术,并分析其在安全风险管理中的优势;其次,收集国内外地铁运营安全事故,运用本体技术从致因因素、事故类型、事故后果、事故等级、应对措施5个方面构建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的领域本体模型;最后,基于本体技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规则构建,并以火灾事故为例进行地铁运营火灾风险的规则推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本体技术能够实现地铁运营安全风险知识的系统化分析与结构化存储,进一步运用规则推理可以实现安全事故的等级判定和应对措施匹配,辅助进行应急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技术 地铁运营 安全管理 规则推理 火灾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