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MD方案与碘油混合栓塞肝动脉治疗晚期肝癌的实验及临床研究
1
作者 张旭光 姜平 +2 位作者 杨翼峰 田垒 崔宁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1998年第3期163-166,共4页
肝癌介入治疗多使用 FAM 方案后碘油栓塞肝动脉。部分学者使用抗癌药与碘油混合栓塞肝动脉,取得较好的疗效。我们通过活体肝癌组织穿刺标本,在细胞学检查后,行细胞培养增殖,用 MTT 法行化疗药物敏感试验,筛选出MMC,5-FU,ADM,(FAMD 方案... 肝癌介入治疗多使用 FAM 方案后碘油栓塞肝动脉。部分学者使用抗癌药与碘油混合栓塞肝动脉,取得较好的疗效。我们通过活体肝癌组织穿刺标本,在细胞学检查后,行细胞培养增殖,用 MTT 法行化疗药物敏感试验,筛选出MMC,5-FU,ADM,(FAMD 方案)。观测不同药物浓度及孵育时间,取得了支持抗癌药物与碘油混合的证据,并在临床中加以验证。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晚期 肝动脉栓塞 栓塞治疗 FAMD方案 碘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缺血时对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影响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骆秉铨 陈士良 刘德岷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S1期251-252,共2页
急性冠状动脉缺血时对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影响的实验研究徐州市第四人民医院骆秉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生理教研室陈士良徐州市医学科学研究所刘德岷我们建立了犬冠状动脉狭窄和闭塞的模型,同步观察其血液流变学心肌和外周微循环及其有... 急性冠状动脉缺血时对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影响的实验研究徐州市第四人民医院骆秉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生理教研室陈士良徐州市医学科学研究所刘德岷我们建立了犬冠状动脉狭窄和闭塞的模型,同步观察其血液流变学心肌和外周微循环及其有关生化指标变化,并探讨其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流变学 微循环障碍 陈士良 医学科学研究 中度狭窄 冠脉流量 冠脉狭窄 冠脉血流 左旋支 前降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化瘀方防治胃癌前期病变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田垒 刘大跃 +1 位作者 耿跃春 张斌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90-391,共2页
关键词 健脾化瘀方 预防 治疗 胃癌前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抗淋巴瘤细胞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拾莉 任思坡 +4 位作者 韩光宇 谭昆 耿跃春 杨钦湘 王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3288-3290,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IK)细胞对淋巴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采集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IL-2、CD3Mc-Ab、IL-1、IFN-γ诱导,制备CIK细胞,同时以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作为对照,流式细胞仪检测CIK细胞的... 目的:探讨体外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IK)细胞对淋巴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采集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IL-2、CD3Mc-Ab、IL-1、IFN-γ诱导,制备CIK细胞,同时以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作为对照,流式细胞仪检测CIK细胞的免疫表型,LDH释放法检测其对淋巴瘤细胞株的杀伤活性。结果:CIK细胞与LAK细胞增殖在前期无明显差异,CIK细胞在培养14d后大量增殖,21d后扩增能力显著高于LAK细胞(P<0.05);表型分析表明CIK细胞主要由CD3+和CD56+双阳性细胞构成;同一效靶比时,CIK细胞对淋巴瘤细胞株的杀伤活性明显高于LAK细胞(P<0.05)。结论:CIK细胞对淋巴瘤细胞株的杀伤作用强于LAK细胞,具有较强的抗淋巴瘤细胞活性,是肿瘤过继免疫治疗中更为有效的杀瘤效应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 过继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叶和大豆合剂调脂作用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王健 杨明 +1 位作者 王风林 周贵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765-766,共2页
关键词 荷叶 大豆 调节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P-1在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6
6
作者 沈红艳 邓演超 +2 位作者 王庆美 李全双 徐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75-978,981,共5页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肝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水平。方法:CHB合并NAFLD患者21例作为实验组,单纯CHB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肝组织中MCP-1 mRNA表达水平,...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肝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水平。方法:CHB合并NAFLD患者21例作为实验组,单纯CHB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肝组织中MCP-1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中MCP-1蛋白表达水平,非参数Mann-Whiteny检验比较CHB合并NAFLD患者和单纯CHB患者肝组织中MCP-1表达水平差异。结果:CHB合并NAFLD组肝组织中MCP-1 mRNA相对表达水平0.034(0.024~0.058)高于单纯CHB组MCP-1mRNA相对表达水平0.016(0.012~0.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B合并NAFLD组肝组织MCP-1免疫组化积分8.7±2.5高于单纯CHB组免疫组化积分(6.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HB合并NAFLD患者肝组织中MCP-1表达水平高于单纯CHB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肝炎 乙型 慢性 脂肪肝 非酒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冰箱直接冻存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吴秀娟 任思坡 +2 位作者 罗小虎 韩光宇 谭昆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78-1080,共3页
目的:研究-80℃冰箱直接冻存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非程序降温方法-80℃冰箱冻存CIK,于冻存后6、12、18周复苏,通过LDH释放法分别测定其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与新鲜未经冻存的CIK的杀伤活性进行比较... 目的:研究-80℃冰箱直接冻存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非程序降温方法-80℃冰箱冻存CIK,于冻存后6、12、18周复苏,通过LDH释放法分别测定其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与新鲜未经冻存的CIK的杀伤活性进行比较。结果:未冻存的CIK在培养至第11天时,有较多贴壁成团细胞,而冻存后复苏培养的CIK贴壁成团细胞较少。比较各组细胞杀伤活性,冻存6、12周后复苏的CIK与未冻存的CIK,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冻存18周后复苏的CIK的杀伤活性与未冻存的CIK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80℃冰箱直接冻存CIK,在12周内复苏应用于临床治疗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低温冻存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杀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素蛋白多肽和微波技术在活动性结核病诊断中的意义
8
作者 肖彭年 莫榴琴 杨翼峰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194-196,共3页
目的 探讨结素蛋白多肽抗原和微波辐射技术在诊断活动性结核的临床意义。方法 从结核菌标准株H37Rv培养物中提取结素蛋白多肽作抗原 ,进行微波辐射ELISA ,检测活动性结核血清中结素蛋白多肽抗体水平。结果  12 6例活动性结核中 114... 目的 探讨结素蛋白多肽抗原和微波辐射技术在诊断活动性结核的临床意义。方法 从结核菌标准株H37Rv培养物中提取结素蛋白多肽作抗原 ,进行微波辐射ELISA ,检测活动性结核血清中结素蛋白多肽抗体水平。结果  12 6例活动性结核中 114例呈阳性反应 ,76例健康人血清标本仅10例为阳性。其试验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 90 .4 %和 86.8%。另外 ,微波ELISA耗时较常规法明显减少 ,但结果一致。结论 结素蛋白多肽抗原有较好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是ELISA的可靠抗原。微波ELISA可替代常规ELI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素蛋白多肽 微波ELISA 肺结核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细胞来源细胞外囊泡通过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IL-6抑制T细胞功能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永强 郑璐 +5 位作者 王鹏 王露 张玥 陈艳红 周娟 牛国平(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2871-2874,2879,共5页
目的:探讨肝癌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EVs)体外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T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从C57BL/6小鼠和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PBMCs,在体外含IL-2、抗CD3和抗CD28抗体的完全培养基培养条件下加入不同浓度的EV... 目的:探讨肝癌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EVs)体外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T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从C57BL/6小鼠和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PBMCs,在体外含IL-2、抗CD3和抗CD28抗体的完全培养基培养条件下加入不同浓度的EVs或联合IL-6中和抗体进行诱导培养72 h。流式细胞仪和ELISA分别检测IFN-γ^(+)T细胞的比例及上清中IL-6和IFN-γ的浓度。结果:肝癌细胞来源的EVs直径主要分布于150~1000 nm之间,体外可以显著促进野生型小鼠和健康人PBMCs分泌IL-6,并显著抑制T细胞分泌IFN-γ。然而,在IL-6缺陷小鼠PBMCs或加入IL-6中和抗体时,小鼠和人肝癌细胞来源的EVs对T细胞分泌IFN-γ无抑制作用。结论:肝癌细胞来源的EVs通过诱导PBMCs分泌IL-6发挥抑制T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细胞外囊泡 T细胞 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不同部位总皂甙含量测定 被引量:22
10
作者 秦孟根 刘大跃 姜春刚 《中成药》 CAS CSCD 1999年第1期38-39,共2页
紫花苜蓿不同部位经一定处理及显色后于545nm处有最大吸收,利用这一特性,以比色法测定了紫花苜蓿不同部位总皂甙含量,回收率97.1%,RSD=0.012(n=5),符合质控要求。
关键词 紫花苜蓿 苜蓿总皂甙 比色法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栀子提取物对大鼠阻力动脉的松弛作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翼风 石磊 +2 位作者 王永信 刘少辉 田垒 《中成药》 CAS CSCD 1999年第9期467-469,共3页
应用小动脉等长收缩测定技术研究了栀子提取物对Wistar大鼠脑、肾、心脏、肠系膜组织离体小动脉的松弛作用。结果表明栀子提取物对上述各组织小动脉均有松弛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并有一定的选择性。实验结果提示栀子提取液通过阻... 应用小动脉等长收缩测定技术研究了栀子提取物对Wistar大鼠脑、肾、心脏、肠系膜组织离体小动脉的松弛作用。结果表明栀子提取物对上述各组织小动脉均有松弛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并有一定的选择性。实验结果提示栀子提取液通过阻断去甲肾上腺素激动阻力动脉α受体引起的收缩反应和阻滞阻力动脉电压依赖的钙通道,降低外周阻力,引起血管扩张可能是其降血压作用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 阻力动脉 降血压 大鼠 提取物 血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糖胶囊制剂的制备及降糖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吕爱华 田垒 耿跃春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I0011-I0011,共1页
关键词 茶多糖胶囊 制备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感神经化学性损毁对SHR血压和尾动脉平滑肌细胞静息Em的影响
13
作者 石磊 薛爱琴 +1 位作者 许群 刘广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26-130,共5页
在16℃状况下(一种抑制Na ̄+,K ̄+-ATP酶的步骤),成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尾动脉平滑肌细胞静息膜电位(Em)绝对值显著小于同龄WistarKyoto(WKY)大鼠。在SHR发育早期皮下注射6-羟多巴... 在16℃状况下(一种抑制Na ̄+,K ̄+-ATP酶的步骤),成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尾动脉平滑肌细胞静息膜电位(Em)绝对值显著小于同龄WistarKyoto(WKY)大鼠。在SHR发育早期皮下注射6-羟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损毁交感神经,其成年后的16℃Em值与WKY组无明显差异,同时血压也显著低于未损毁组而接近WKY水平,但血压和16℃Em二者的变化不相关(相关系数r=-0.21,P>0.05)。另一方面,损毁成年SHR交感神经不影响其16℃Em,血压也仅有轻度下降。上述结果表明,SHR高血压的发生与其发育早期交感神经的营养性作用有关,但这种作用可能与其动脉平滑肌细胞静息Em的影响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膜电位 血压 交感神经系统 羟多巴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君子袋泡剂的研制
14
作者 田垒 牛国平 李文虎 《中成药》 CAS CSCD 1998年第2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四君子 袋泡剂 研制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肠固泻胶囊的研制及临床效果观察
15
作者 吕爱华 田垒 +1 位作者 耿跃春 杨翼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i007-i008,共2页
关键词 安肠固泻胶囊 研制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