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脱细胞异体基质材料修补巨大后外侧膈疝1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顾绍栋 张宏伟 罗洪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895-896,共2页
患儿,男,4岁,因间断发热7 d在当地医院就诊,胸部X线片提示左侧胸腔内巨大膈疝(图1),转诊至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追问病史,患儿自幼有频繁呼吸道感染病史,有进食少、发育迟缓、营养欠佳以及长期便秘病史。查体:营养状态较差,胸廓隆... 患儿,男,4岁,因间断发热7 d在当地医院就诊,胸部X线片提示左侧胸腔内巨大膈疝(图1),转诊至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追问病史,患儿自幼有频繁呼吸道感染病史,有进食少、发育迟缓、营养欠佳以及长期便秘病史。查体:营养状态较差,胸廓隆起畸形,胸骨下段抬高明显,呈鸡胸表现,左侧胸腔可闻及肠鸣音。CT检查提示纵膈右移、前移,左侧胸腔后外侧见大量肠管影(图2)。入院诊断:左侧后外侧膈疝。术中情况:左侧膈肌后外侧巨大缺损,部分空肠、全部回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以及脾脏均疝入胸腔,且合并肠旋转不良。纵膈向右向前移位,胸骨向前移位,呈鸡胸表现。术中见膈肌缺损较大,无法用自体组织修补,使用 7 cm ×5 cm异体脱细胞人真皮基质补片1片,双层折叠,修补于缺损膈肌的后内侧。术后3 d恢复进食,未见胸腔、腹腔积液,无异常发热等排异反应表现(图3)。术后12 d伤口拆线出院。目前随诊至术后1年,复查胸腹部立位平片,膈肌修复良好,无不适症状,无发热、胸腔积液等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膈疝 后外侧 脱细胞 修补 基质材料 间断发热 巨大缺损 腹部立位平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一期隐睾固定术32例报告
2
作者 殷易钰 李龙 +2 位作者 张军 李旭 王莹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7期633-634,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一期睾丸固定术的疗效。方法按睾丸位置分为2组:A组腹股沟管内(近内环)隐睾共20例;B组腹腔内隐睾共12例。采用三孔法(脐部及左右侧腹各置入5mmtrocar),术中镜下游离精索至肾下极并充分游离输精管,从腹内经腹股沟形成...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一期睾丸固定术的疗效。方法按睾丸位置分为2组:A组腹股沟管内(近内环)隐睾共20例;B组腹腔内隐睾共12例。采用三孔法(脐部及左右侧腹各置入5mmtrocar),术中镜下游离精索至肾下极并充分游离输精管,从腹内经腹股沟形成隧道牵出睾丸。结果A组一侧手术时间13~26min,平均21min;B组一侧手术时间15~32min,平均26min。术后住院1~3d,平均1.6d。3例阴囊轻度水肿。32例随访4~24个月,平均13个月,无睾丸萎缩及阴囊血肿,B组1例睾丸轻度回缩(至外环口处)。结论腹腔镜高位隐睾手术诊断明确,游离充分,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隐睾症 睾丸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病理改变与手术方式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翔 张宏伟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92-297,共6页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congenital anorectal malformations,ARM)占新生儿消化道畸形的第一位,发病率约为1/5000。肛门直肠畸形包括轻微的肛门位置开口异常及严重的泌尿生殖系统多发畸形。
关键词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手术方式 病理改变 泌尿生殖系统 消化道畸形 多发畸形 新生儿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单针双线法治疗婴幼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翔 寇明智 +4 位作者 张宏伟 曹慧 邹华新 殷易钰 孙邡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462-465,共4页
目的探讨经脐部腹腔镜单针双线法治疗婴幼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7月由本院普外科收治的1 182例婴幼儿腹股沟斜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56例在腹腔镜下采用单针双线法治疗(改良组),526例采用常规腹腔... 目的探讨经脐部腹腔镜单针双线法治疗婴幼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7月由本院普外科收治的1 182例婴幼儿腹股沟斜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56例在腹腔镜下采用单针双线法治疗(改良组),526例采用常规腹腔镜手术治疗(常规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相关临床资料,评价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的优缺点。结果改良组平均手术时间(21±11)min,平均住院时间(2.1±1.2)d,术后随访1~15个月,平均6.3个月,阴囊红肿3例,患侧复发1例,对侧鞘状突未闭295例;常规组平均手术时间(22±10)min,平均住院时间(2.2±1.1)d,术后随访1~12个月,平均6.1个月,阴囊红肿1例,患侧复发1例,对侧鞘状突未闭213例。改良手术较常规腹腔镜手术在术后切口出现皮下硬结、线结反应等方面具有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单针双线法治疗幼儿腹股沟斜疝无需特殊器械,创伤小,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及患者不适,手术效果良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检查 腹股沟 治疗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预测小儿肠息肉发生的列线图模型的建立
5
作者 王晗晶 殷易钰 +2 位作者 董中茂 王光猛 封东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4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小儿肠息肉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Nomogram)模型对儿童患肠息肉(intestinal polyps,IP)的风险进行预测。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在徐州市儿童医院行肠镜检查的248例患儿(14岁以下)为研究对象,按结果有无IP分为IP组... 目的探讨小儿肠息肉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Nomogram)模型对儿童患肠息肉(intestinal polyps,IP)的风险进行预测。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在徐州市儿童医院行肠镜检查的248例患儿(14岁以下)为研究对象,按结果有无IP分为IP组(112例)和无IP组(136例),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其独立危险因素。然后纳入筛选出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Nomogram预测模型,并验证该模型的预测性及准确度。结果通过对两组患儿一般临床资料做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年龄(OR=7.299,95%CI:2.020~26.316)、性别(OR=8.264,95%CI:3.717~18.519)、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OR=2.457,95%CI:1.160~5.181)、癌症家族遗传史(OR=18.182,95%CI:3.497~45.637)、食用红肉(OR=4.202,95%CI:1.957~9.009)及食用腌制食品(OR=4.255,95%CI:1.842~9.804)为儿童患肠息肉的独立危险因素,食用水果蔬菜(OR=0.353,95%CI:0.184~0.676)为肠息肉的保护性因素,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筛选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了Nomogram模型,经验证,该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预测能力较好,同时用Bootstrap内部验证法验证该模型,C-index指数高达0.859(95%CI:0.854~0.864),表明该模型精准度、区分度良好。结论年龄、男性、BMI≥24kg/m^(2)、癌症家族遗传史、食用红肉、食用腌制食品是小儿肠息肉的独立危险因素,食用水果蔬菜是小儿肠息肉的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肠息肉 列线图 风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