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肾填精中药血清对去势小鼠骨髓干细胞Wnt/β-catenin成骨分化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9
1
作者 刘光旺 高娟 +5 位作者 郭含军 霍维玲 马超 陈明 干耀恺 郝永强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24-329,共6页
目的探讨补肾填精中药血清对小鼠骨髓干细胞增殖、分化、矿化功能的影响,并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深化"肾主骨、生髓"理论的科学内涵。方法以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培养去势小鼠骨髓干细胞,MTT观察细胞增殖,... 目的探讨补肾填精中药血清对小鼠骨髓干细胞增殖、分化、矿化功能的影响,并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深化"肾主骨、生髓"理论的科学内涵。方法以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培养去势小鼠骨髓干细胞,MTT观察细胞增殖,连续培养1周后,检测成骨基因的表达并进行碱性磷酸酶染色,培养28天后茜素红染色观察钙结节的形成,Elisa及Western-blot检测Wnt/β-catenin通路主要信号蛋白β-连环蛋白(β-catenin)、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LRP-5)、T细胞因子(TCF)的表达水平。结果补肾填精含药血清促进了去势小鼠BMSCs的增殖、成骨基因的表达和钙结节的形成,β-catenin、LRP-5、TCF显著上调。结论补肾填精中药血清促进了小鼠BMSCs的成骨分化与矿化能力,这种促进作用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存在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补肾填精 成骨分化 Wnt Β-CATENIN信号通路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排缝合技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在肩袖损伤中的疗效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军 满家政 +2 位作者 冯仕明 马超 王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2051-2055,共5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技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在治疗肩袖全层损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78例肩袖全层撕裂行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患者,分为观察组39例(富血小板血浆),对照组39例(关节腔灌洗液);比较...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技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在治疗肩袖全层损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78例肩袖全层撕裂行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患者,分为观察组39例(富血小板血浆),对照组39例(关节腔灌洗液);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6、12、18个月VAS疼痛评分;术前、术后6、12、18个月Constant、UCLA肩关节评分及术后12个月肩袖再撕裂情况。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VAS、Constant、UCLA评分存在时间效应、分组效应、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但术后12、18个月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观察组Constant、UCLA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18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MRI结果显示:观察组再撕裂2例(撕裂率5.1%),对照组5例(撕裂率1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双排缝合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肩袖撕裂安全性良好,短期内可明显减轻术后疼痛,加快肩关节功能恢复,临床疗效较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双排缝合技术 富血小板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甲环酸关节腔周围注射与关节腔灌注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军 满家政 +2 位作者 冯仕明 马超 王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788-1792,共5页
目的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氨甲环酸关节腔周围注射与关节腔灌注在减少术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14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依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出1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关节腔周... 目的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氨甲环酸关节腔周围注射与关节腔灌注在减少术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14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依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出1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关节腔周围注射)和对照组66例(关节腔灌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总失血量、24 h引流量、术后第3天隐性失血量,以及术后第5天、第10天NRS疼痛评分、大腿、髌上及小腿周径。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失血量和术后第3天隐性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24 h引流量观察组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及第10天两组NRS疼痛评分、下肢肿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栓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关节腔周围注射氨甲环酸在减少术后出血方面并没有优于关节腔灌注,但考虑引流管存在的风险,关节腔周围注射氨甲环酸仍是不错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全膝关节置换术 关节腔周围注射 关节腔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尿嘧啶联合顺铂对骨肉瘤MG-63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对TRPV5和TRPV6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那键 戴维享 +5 位作者 马超 张晓东 邵长青 刘勇 王秀力 刘颖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01-1206,I0014,共7页
目的:研究氟尿嘧啶联合顺铂对骨肉瘤细胞株MG-63的生长抑制作用,探讨其对瞬时性受体电位通道5(TRPV5)和瞬时性受体电位通道6(TRPV6)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MG-63细胞,以5×104 mL-1的细胞密度种植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氟尿... 目的:研究氟尿嘧啶联合顺铂对骨肉瘤细胞株MG-63的生长抑制作用,探讨其对瞬时性受体电位通道5(TRPV5)和瞬时性受体电位通道6(TRPV6)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MG-63细胞,以5×104 mL-1的细胞密度种植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氟尿嘧啶组、顺铂组及氟尿嘧啶联合顺铂组4组。CCK-8法检测不同时间MG-63细胞的生长抑制情况;分别于24、48和72h采用细胞凋亡-Hoechst染色试剂盒检测MG-63细胞加入不同药物后的凋亡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MG-63细胞在加药前后TRPV5和TRPV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氟尿嘧啶和顺铂对MG-63细胞的抑制作用均显著,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中黑色颗粒增多,胞体回缩,细胞老化或死亡。与两药单独或是联用作用于MG-63细胞24h比较,随着时间的延长,48h和72h两者对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P<0.05)。与对照组比较,氟尿嘧啶组和顺铂组24、48和72h后凋亡率逐渐增加(P<0.01),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率亦呈升高的趋势。当加入氟尿嘧啶和顺铂72h后,MG-63细胞表达TRPV5和TRPV6含量较加药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氟尿嘧啶与顺铂联用可以提高MG-63细胞增殖抑制及凋亡作用,同时对MG-63细胞TRPV5和TRPV6表达水平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尿嘧啶 顺铂 骨肉瘤 骨肉瘤细胞株MG-63 瞬时性受体电位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症疼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5
作者 毛昕 熊传芝 徐荣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21-921,924,共2页
关键词 降钙素 药物治疗 骨质疏松症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内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9
6
作者 黄建华 陈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12期1015-1016,共2页
目的探讨显微内镜髓核摘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或伴有腰椎管狭窄的疗效.方法216例采用髓核钳清除椎板上方的软组织,刮匙刺破黄韧带,枪式咬骨钳咬除黄韧带及部分椎板下缘,牵开神经根,暴露突出髓核并摘... 目的探讨显微内镜髓核摘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或伴有腰椎管狭窄的疗效.方法216例采用髓核钳清除椎板上方的软组织,刮匙刺破黄韧带,枪式咬骨钳咬除黄韧带及部分椎板下缘,牵开神经根,暴露突出髓核并摘除,伴侧隐窝狭窄者扩大成形.结果2例术中出血多改为开放手术.216例随访3个月~4年,平均2.5年.按Nakai疗效评定标准:优210例,良2例,可1例,差3例,优良率98.1%(212/216).2例术后3个月疗效差,二次开放手术;1例因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体间轻度结核,漏诊结核致手术效果差.结论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对脊柱结构稳定性的破坏小,术后病人恢复快,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内镜 髓核摘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外旋鞋的制作与应用
7
作者 秦侠 秦瑞云 +2 位作者 张秀聪 张永奇 杨爱会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10期75-75,共1页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手术治疗 手术效果 患肢疼痛 效果满意 临床应用 设计制作 护理实践 中立位 开发症 股骨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多卡因复合氢吗啡酮神经阻滞在全关节镜下踝关节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凯 吴滢 +4 位作者 冯仕明 王明玲 张哲 张旭 王立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59-1263,共5页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复合氢吗啡酮神经阻滞在全关节镜下踝关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全关节镜下踝关节手术患者100例,男61例,女39例,年龄18~64岁,BMI 18.5~25.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2%利多卡因+...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复合氢吗啡酮神经阻滞在全关节镜下踝关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全关节镜下踝关节手术患者100例,男61例,女39例,年龄18~64岁,BMI 18.5~25.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2%利多卡因+氢吗啡酮组(LH组)和0.5%罗哌卡因组(R组),每组50例。两组均采用隐神经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LH组药物配方为氢吗啡酮2 ml(2 mg)+2%利多卡因20 ml共计22 ml,R组为0.5%罗哌卡因22 ml。记录神经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术后神经运动阻滞恢复情况、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情况。结果与R组比较,LH组神经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缩短,持续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R组比较,LH组术后2、4、6 h胫神经、腓总神经运动恢复速度明显,患者术后满意度明显升高(P<0.05)。两组镇痛不全、局部血肿、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0.5%罗哌卡因比较,2%利多卡因复合氢吗啡酮用于隐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用于全关节镜下踝关节手术,镇痛起效时间缩短,对术后肌力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阻滞 利多卡因 氢吗啡酮 踝关节镜手术 术后加速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