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诊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探讨 被引量:6
1
作者 胡玲 高翔羽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4期617-619,628,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96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资料,根据胸部X线检查结果,将患儿划分为轻症组(55例)与重症组(41例)。所有患儿均需在治疗前...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96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资料,根据胸部X线检查结果,将患儿划分为轻症组(55例)与重症组(41例)。所有患儿均需在治疗前、治疗后12h、治疗后24h接受超声检查,比较两组超声检查结果、超声评分。结果轻症组超声评分低于重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各组PS治疗与非PS治疗患儿的超声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时间段,各组非PS治疗患儿的超声评分均高于PS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可有效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病情程度做出有效评价,此外,超声检查评分可作为评价患儿病情以及量化病情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肌活动指数结合血清NT-proBNP、cTnI水平对ACS患者PCI术后并发心力衰竭的预测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尹然 庞敏 吕楠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4期596-602,共7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肌活动指数(Tei指数)结合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术后并发心衰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拟行PC... 目的探讨超声心肌活动指数(Tei指数)结合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术后并发心衰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拟行PCI治疗的249例ACS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15例为对照组。2组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Tei指数,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NT-proBNP、cTnI水平。随访6个月,统计观察组患者PCI术后心衰发生率,根据观察组患者PCI术后是否并发心衰而将其分为并发组与未并发组,比较此2组患者上述指标;分析上述指标与ACS患者PCI术后并发心衰的关系及各指标单独、联合对并发心衰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超声Tei指数及血清NT-proBNP、cTn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衰并发率为19.28%;并发组Tei指数及血清NT-proBNP、cTnI水平均高于未并发组(P<0.05);年龄、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合并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Tei指数、血清NT-proBNP与cTnI水平均是ACS患者PCI术后并发心衰的危险因素(OR=5.824、6.284、6.012、6.586、15.705、6.309、15.090、6.508,P<0.05);Tei指数结合血清NT-proBNP、cTnI水平对ACS患者PCI术后并发心衰的灵敏度高于单独预测(P<0.05),AUC也高于单独预测(P<0.05),特异度与单独预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患者较健康人群Tei指数增大、血清NT-proBNP与cTnI水平升高,且上述指标与年龄、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合并糖尿病、LDL-C、尿酸均是ACS患者PCI术后并发心衰的危险因素,且Tei指数结合NT-proBNP、cTnI水平对ACS患者PCI术后并发心衰的预测效能理想,可推广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超声检查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心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特发性室性早搏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徐杜娟 厉志洪 +3 位作者 袁晓静 刘茹 吕楠 刘莹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8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评价不同负荷特发性室性早搏(IPVCs)患者的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方法 纳入IPVCs患者55例为病例组,根据室早数量与24h总心搏的比值分为室早负荷〈20%组(A组)和≥20%组(B组),30例健康志愿者为...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评价不同负荷特发性室性早搏(IPVCs)患者的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方法 纳入IPVCs患者55例为病例组,根据室早数量与24h总心搏的比值分为室早负荷〈20%组(A组)和≥20%组(B组),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普通超声心动图测量各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2D-STI技术分析得出各组左室圆周收缩期峰值应变值(LVCS)和左室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值(LVLS).结果 各组间LVEDD、LVESD和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LVLS和LVCS分别为(17.68±2.49)%和(18.37±2.26)%,对照组LVLS和LVCS分别为(22.24± 1.57)%和(22.91±1.83)%,病例组LVLS和LVCS均较对照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LVLS和LVCS分别为(-18.77±2.05)%和(-19.27±2.11)%,B组LVLS和LVCS分别为(-16.28±2.35)%和(-17.20±1.91)%,与A组比较,B组LVLS和LVCS减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室性早搏可影响左心功能,并且负荷越大,影响越明显.2D-STI技术能较准确地定量评估IPVCs患者早期隐匿的左心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特发性室性早搏 不同负荷 左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