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打印技术在泌尿外科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朱广远 韩从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84-888,共5页
3D打印技术是将计算机三维成像技术和多层次连续打印技术结合运用的一种新兴技术。我国泌尿外科的诊疗主要依靠彩超、CT等影像学检查,缺乏直观和立体效果。3D打印技术可制造实物模型,既有利于明确诊断,又有助于直观理解。目前3D打印技... 3D打印技术是将计算机三维成像技术和多层次连续打印技术结合运用的一种新兴技术。我国泌尿外科的诊疗主要依靠彩超、CT等影像学检查,缺乏直观和立体效果。3D打印技术可制造实物模型,既有利于明确诊断,又有助于直观理解。目前3D打印技术相关研究较少,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但随着材料更新以及技术革新,该技术在泌尿系肿瘤结石定位、肾实体移植等的应用发展前景广阔。文章主要就3D打印技术在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临床教学中的研究应用进展及该技术的优缺点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泌尿外科 实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emlin-1在肿瘤及泌尿系统领域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轩铭(综述) 郝林 韩从辉(审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45-548,共4页
Gremlin-1最早以BMPs超家族的拮抗剂被人们发现,认为其在中胚层诱导、组织器官形态分化以及肿瘤的进展中发挥多种作用。自1997年来,Gremlin-1在各系统中的多功能性已被广泛挖掘,但其在肿瘤调控领域的作用依然存在讨论和争议,其参与不同... Gremlin-1最早以BMPs超家族的拮抗剂被人们发现,认为其在中胚层诱导、组织器官形态分化以及肿瘤的进展中发挥多种作用。自1997年来,Gremlin-1在各系统中的多功能性已被广泛挖掘,但其在肿瘤调控领域的作用依然存在讨论和争议,其参与不同信号通路的机制可能会对不同组织器官来源肿瘤产生差异性调节。文章主要探讨对Grem-1对肿瘤的作用机制,以及在不同组织器官肿瘤的表达水平与病理参数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并探讨和展望其在泌尿系统领域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emlin-1 BMPS 肿瘤 泌尿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肌层浸润膀胱尿路上皮癌二次电切术的临床疗效及意义 被引量:10
3
作者 徐锋 韩从辉 +6 位作者 邢潇潇 张征宇 葛京平 高建平 位志峰 徐晓峰 程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5-47,共3页
的国内膀胱尿路上皮癌在泌尿系恶性肿瘤中较常见,其临床特点是多发和高复发率。文章探讨非肌层浸润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二次电切预防肿瘤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05年2月至2010年10月期间收治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 的国内膀胱尿路上皮癌在泌尿系恶性肿瘤中较常见,其临床特点是多发和高复发率。文章探讨非肌层浸润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二次电切预防肿瘤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05年2月至2010年10月期间收治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84例,其中38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resectionofbladdertumor,TURBT)后4—6周入院行再次电切术(Re—TURBT),46例未行Re—TURBT,比较2组患者肿瘤复发及进展情况。结果38例患者行Re—TURBT中发现残存肿瘤15例(39.5%),残余肿瘤与原发肿瘤大小、数目、分级相关。平均随访26个月后,行Re.TURBT患者较未行Re—TURBT患者的肿瘤复发率(18.4%嬲47.8%)及进展肌层浸润性肿瘤率(5.3%椰23.9%)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非肌层浸润膀胱尿路上皮癌Re—TURBT可有效减少肿瘤复发,延缓肿瘤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二次电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闭孔无张力阴道尿道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护理方法 被引量:6
4
作者 陈静 刘楠 +2 位作者 梁雨 刘瑾 孙延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327-329,共3页
目的研究以及分析经闭孔无张力阴道尿道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徐州市中心医院2015年9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年龄在33~65岁之间,在手术前后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以及生理干预指导,在... 目的研究以及分析经闭孔无张力阴道尿道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徐州市中心医院2015年9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年龄在33~65岁之间,在手术前后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以及生理干预指导,在术后关注患者的生理状况,尤其是对排尿进行及时地关注,并对患者术后的一些并发症进行及时的预防以及护理。结果 100例患者均一次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5~56 min,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出血量及其他生命体征均良好。手术进行后的第1、3、5、7个月进行复查,均无其他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患者症状消失,手术比较成功。术后护理过程17例出现腹股沟部位以及大腿内侧疼痛,但是经指导后均自行康复。1例患者出现网片暴露现象,经医护人员的及时处理之后没有复发。结论细致的围术期护理手段配合经闭孔无张力阴道尿道吊带术极大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失禁 压力性 泌尿生殖外科手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膜透析置管术中的效果 被引量:23
5
作者 胡正权 李娜 +3 位作者 刘杰 郑伟 刘大闯 张可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行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在腹膜透析置管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在TAP阻滞下行腹膜透析置管手术患者60例,男45例,女15例,年龄35~60岁,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行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在腹膜透析置管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在TAP阻滞下行腹膜透析置管手术患者60例,男45例,女15例,年龄35~60岁,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罗哌卡因(R组)和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组(DR组)。R组以0.375%罗哌卡因45 ml,DR组以右美托咪定1μg/kg+0.375%罗哌卡因复合液45 ml行腹横肌平面阻滞。记录入室后10 min(T1)、手术开始即刻(T2)、术中分离腹横肌(T3)、术毕(T4)时的MAP、HR、SpO2、Ramsay镇静评分。T1-T4时抽取静脉血样,测定血浆皮质醇(Cor)、血浆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记录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镇痛时间、患者满意度、术中舒芬太尼补救用量及围术期心动过缓、低血压、恶心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R组比较,T2-T4时DR组MAP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Ramsay评分明显升高,血浆Cor、E、NE浓度明显降低(P<0.05),阻滞持续时间、镇痛时间明显延长(P<0.05),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升高(P<0.05)。两组阻滞起效时间、SpO2及心动过缓、低血压、恶心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1μg/kg复合0.375%罗哌卡因行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腹膜透析置管术,可有效减轻应激反应,延长阻滞持续时间和镇痛时间,改善麻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罗哌卡因 腹横肌平面阻滞 腹膜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藤黄酸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郝林 徐锋 +4 位作者 董洋 张俊杰 韩从辉 程文 葛京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37-1239,共3页
目的藤黄酸能抑制包括乳腺癌、肝癌、血液系肿瘤以及乳腺癌在内的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但是目前对于藤黄酸在泌尿系肿瘤作用的报道尚少。文中旨在研究藤黄酸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作用可能的机制。方法实验分为4组,藤黄酸1.0... 目的藤黄酸能抑制包括乳腺癌、肝癌、血液系肿瘤以及乳腺癌在内的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但是目前对于藤黄酸在泌尿系肿瘤作用的报道尚少。文中旨在研究藤黄酸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作用可能的机制。方法实验分为4组,藤黄酸1.0μmol/L组、2.0μmol/L组、3.0μmol/L组及阴性对照组(加入等渗盐水)。体外培养人膀胱癌细胞株BIU-87,将不同浓度藤黄酸加入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人膀胱癌BIU-87细胞共培养,免疫组化法检测瘤组织Caspase-3蛋白的表达,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藤黄酸诱导人膀胱癌细胞的凋亡作用和细胞周期变化。结果藤黄酸1.0μmol/L组、2.0μmol/L组、3.0μmol/L组免疫组化评分分别为(4.28±1.86、5.03±0.78和6.47±1.31),较对照组(2.13±1.27)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细胞周期G0/G1期细胞逐渐减少,G2/M期细胞逐渐增多,S期细胞变化不明显。结论藤黄酸可通过增加Caspase-3蛋白的表达来促进膀胱癌细胞凋亡,可阻滞膀胱肿瘤细胞周期,抑制膀胱肿瘤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黄酸 膀胱癌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测量上海市宝山区儿童房角相关参数
7
作者 李美丽 邹海东 +3 位作者 庞昆 何鲜桂 陆丽娜 朱剑锋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41-344,共4页
目的利用RTVue傅里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FD—OCT)对正常学龄儿童的前房角各参数进行测量研究。方法在上海市宝山区小学中纳入272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FD-OCT对房角开放距离500μm、7501μm及小梁网一虹膜空间面积、房角隐窝面积、... 目的利用RTVue傅里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FD—OCT)对正常学龄儿童的前房角各参数进行测量研究。方法在上海市宝山区小学中纳入272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FD-OCT对房角开放距离500μm、7501μm及小梁网一虹膜空间面积、房角隐窝面积、房角角度4个反映房角开放程度的参数进行测量,研究房角各参数与年龄、性别及眼轴长度的关系。结果男女性剐问各房角参数测量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房角开放距离、小梁网一虹膜空间面积、房角隐窝面积及房角角度均与年龄及眼轴长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61~0.73、0.51—0.61,均为P〈0.0001);各个年龄段之间(7.9岁与10~12岁、7—9岁与13~15岁、10~12岁与13~15岁)的参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1)。结论性别不是影响儿童房角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各房角参数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并与眼轴长度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房角 RTVue傅里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儿童 眼轴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囊肿癌变并巨大单发结石1例
8
作者 沈金红 薛亮 赵岩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83-1683,共1页
患者男,65岁,尿频、尿不尽5年余,伴肉眼血尿半年;10年前左股骨颈骨折,否认其他病史及家族史。查体:尿道下裂;左侧睾丸未触及。实验室检查:促黄体生成素23.23m IU/ml,促卵泡刺激素60.04 m IU/ml,雌二醇59.00 pg/ml,睾酮157.66ng/dl。腹... 患者男,65岁,尿频、尿不尽5年余,伴肉眼血尿半年;10年前左股骨颈骨折,否认其他病史及家族史。查体:尿道下裂;左侧睾丸未触及。实验室检查:促黄体生成素23.23m IU/ml,促卵泡刺激素60.04 m IU/ml,雌二醇59.00 pg/ml,睾酮157.66ng/dl。腹部超声:膀胱后方探及7.0cm×3.6cm×4.2cm低回声,边界清晰,周边见环形强回声,后方伴声影(图1A);CDFI于病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囊肿 结石 移行细胞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