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凝血纤溶指标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微血管阻塞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李珊珊 宗雪峰 +1 位作者 窦灵芝 李建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00-702,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凝血纤溶指标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微血管阻塞(MVO)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4年8月收治的152例老年(≥60岁)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PCI术后6个月内发生MVO 72例。采...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凝血纤溶指标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微血管阻塞(MVO)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4年8月收治的152例老年(≥60岁)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PCI术后6个月内发生MVO 72例。采用ROC曲线评估PCI术前凝血纤溶指标对MVO的预测价值。结果:MVO组PCI术前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低于非MVO组,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IB)高于非MVO组(P<0.05)。PT、APTT、D-D、FIB及4者联合诊断MVO的ROC曲线AUC(95%CI)分别为0.648(0.573~0.795)、0.652(0.594~0.862)、0.639(0.605~0.786)、0.624(0.611~0.745)、0.823(0.741~0.928);与PT、APTT、D-D、FIB比较,4者联合的AUC较大(P均<0.05)。结论:PT、APTT、D-D、FIB联合可用于老年STEMI患者PCI术后6个月内MVO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凝血指标 纤溶指标 微血管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内科住院患者辅助检查的持续质量改进管理 被引量:17
2
作者 沈莹 陶莉 +2 位作者 庄海峰 李艳萍 张学萍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1期65-66,共2页
目的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理念解决心内科辅助检查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流程图分析既往心内科辅助检查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可能原因,制定改进方案后再次评价反映这些问题的指标变化,比较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 目的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理念解决心内科辅助检查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流程图分析既往心内科辅助检查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可能原因,制定改进方案后再次评价反映这些问题的指标变化,比较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3个月不能同查项目、评估不足、患者遗忘3项问题显著少于改进前(P<0.05,P<0.01)。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有利于提高心内科辅助检查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疾病 住院患者 辅助检查 问题 持续质量改进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用健康行为过程取向理论的干预方案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久坐行为影响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史美英 沈莹 +5 位作者 刘文娟 姜明慧 朱艳梅 庄海峰 韩冰 娄明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14,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健康行为过程取向(health action process approach,HAPA)理论的干预方案对减少老年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患者久坐行为的护理效果。方法2023年8-10月,便利抽样法选取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老年HF患者... 目的探讨应用健康行为过程取向(health action process approach,HAPA)理论的干预方案对减少老年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患者久坐行为的护理效果。方法2023年8-10月,便利抽样法选取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老年H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区,将心内科1病区设为对照组,5病区设为干预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实施基于HAPA理论的护理方案;分别于4个节点:干预前、出院后2周、1个月、3个月,比较两组久坐行为每日总时间和单次最长时间、每日总步数、步行速度以及自我效能的变化。结果干预组出院后1个月、3个月每日总时间和单次最长时间低于对照组,而每日总步数和自我效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出院后3个月步行速度评分也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HAPA理论的护理干预方案能减少老年HF患者久坐行为,同时提升患者活动自我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心力衰竭 健康行为过程取向理论 久坐行为 步行能力 自我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神经内分泌激素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2
4
作者 李珊珊 张毅刚 曹秋玫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3期1748-1751,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神经内分泌激素及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91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依据随机数据表法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7),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神经内分泌激素及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91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依据随机数据表法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7),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静脉滴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血清炎性因子、神经内分泌激素及心功能等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上述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hs-CRP、IL-6、MCP-1、LVESD及LVEDD水平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LVEF水平均显著高于组内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PRA、AngⅡ、ALD和NE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比较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PRA、AngⅡ、ALD和NE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及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改善心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重组人脑利钠肽 炎性因子 神经内分泌激素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家属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沈莹 刘文娟 +3 位作者 白海燕 郝敬荣 马丽嫦 朱艳梅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5期33-36,65,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患者家属在早期就诊、PCI术前后、入住冠心病重症监护室(cardiac care unit,CCU...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患者家属在早期就诊、PCI术前后、入住冠心病重症监护室(cardiac care unit,CCU)和普通病房等不同阶段的体验及需求。方法采用半结构式和Colaizzi现象学研究法多次访谈患者家属,并分析资料。结果 18名家属体验及需求归纳为:(1)急诊室阶段,惊恐与无助,震惊与自责,焦虑与担忧;(2)CCU阶段,担心照顾不周以及患者病情加重,渴望守护;(3)普通病房阶段,缺乏照护经验,告知病情态度不一,担忧未来,期待医护人员支持。结论家属在患者就医不同阶段的体验及需求不同,应根据不同阶段的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冠脉介入术 家属 真实体验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专科模拟实景演练医护培训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时效性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沈莹 王维维 +4 位作者 肖乾 庄海峰 张学萍 刘文娟 贺彤彤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5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多专科模拟实景演练医护培训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时效性的价值。方法以中国胸痛中心认证中缩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就诊至首次球囊扩张(DTB)时间的处理与救治措施为标准,由多科室... 目的探讨多专科模拟实景演练医护培训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时效性的价值。方法以中国胸痛中心认证中缩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就诊至首次球囊扩张(DTB)时间的处理与救治措施为标准,由多科室护士长组成模拟实景演练培训小组,负责理论授课与设计实景演练方案,对105名相关科室护士和14名医生进行模拟实景演练培训。比较培训前280例(对照组)、培训后316例(观察组)STEMI急诊PCI患者的DTB各环节时间和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DTB各环节时间显著缩短,DTB平均用时由104.64min缩短至77.45 min(均P<0.01),患者平均住院日和费用显著缩短和减少(均P<0.01)。结论运用模拟实景演练方法培训多科室护士明显缩短患者DTB时间,并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时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胸痛中心 医护人员 多专科模拟实景演练 救治时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瓣膜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右心房肌整合素连接激酶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蒋春英 朱可 +1 位作者 嵇利亚 路雯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9期180-184,共5页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右心房肌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linked kinase,ILK)基因m RNA表达水平变化,探讨其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及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本院住院手术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3例为研究对象...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右心房肌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linked kinase,ILK)基因m RNA表达水平变化,探讨其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及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本院住院手术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3例为研究对象,取其术中常规切除的右心耳心房肌标本纳入心力衰竭组;收集同期健康成人捐献的移植后剩余的右心耳心肌组织标本6例纳入对照组。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常规心脏彩超进行心功能指标检查。提取心房肌组织总RNA,以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基因为内参,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相对定量检测正常人和心力衰竭患者ILK基因m RNA表达水平。采用2-ΔΔCt法计算ILK表达的相对定量结果。结果目的基因ILK和内参基因GAPDH的熔解曲线呈单峰,扩增产物特异性良好;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射血分数[(34.96±4.29)%︰(58.03±3.15)%]与ILK基因m RNA表达水平[(1.81±0.09)︰(4.72±0.24)]较正常人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与正常人相比,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房肌ILK基因表达明显下调,ILK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可能参与了心力衰竭发生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整合素连接激酶 心脏重构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防噪声弹性耳塞提高冠心病患者睡眠质量 被引量:7
8
作者 陶莉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5期3-3,共1页
冠心病患者多数会伴有睡眠障碍,且两者相互影响。为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治疗效果,笔者将1100型防噪声弹性耳塞(美国3M公司制造)应用到冠心病患者的睡眠护理中,经过临床实践应用,护理效果满意,介绍如下。l应用方法首次应用由... 冠心病患者多数会伴有睡眠障碍,且两者相互影响。为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治疗效果,笔者将1100型防噪声弹性耳塞(美国3M公司制造)应用到冠心病患者的睡眠护理中,经过临床实践应用,护理效果满意,介绍如下。l应用方法首次应用由护理人员亲自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噪声 睡眠障碍 防噪声弹性耳塞 睡眠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质控小组的成立与运行效果 被引量:23
9
作者 张元红 张洁 +4 位作者 赵丽 王海宏 白海燕 张旭林 刘芬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70-372,共3页
探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质控小组的建立与运行效果。成立质控小组,制订敏感指标及相应的过程指标,由质控小组对过程指标进行质量评价并持续改进。结果显示,护理质量和满意度明显著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质控小组 敏感指标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并发症体验教学提高房颤患者服用华法林依从性 被引量:6
10
作者 姜明慧 沈莹 刘文娟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并发症体验教学对房颤患者服用华法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口服华法林的122例房颤患者按病区分为干预组63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教育方式,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脑卒中并发症体验教学。干预3、6个月后评价效果。... 目的探讨脑卒中并发症体验教学对房颤患者服用华法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口服华法林的122例房颤患者按病区分为干预组63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教育方式,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脑卒中并发症体验教学。干预3、6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干预组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服药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出院后6个月对照组2例发生脑卒中;干预组未发生。结论实施脑卒中并发症体验教学有助于提高房颤患者服用华法林依从性,可能有助于降低房颤并发脑卒中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华法林 脑卒中 并发症 体验教学 服药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口服药盒的制作与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艳萍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21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设计制作 服药盒 多功能 口服药物 长期服用 老年人 慢性患者 监督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流传输系统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祝二娟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1期55-56,共2页
目的观察物流传输系统(PTS)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为临床正确使用PTS提供借鉴。方法将50例/名患者和自愿受试者的血常规标本分别采用3种不同的方法传送至检验科:人工传送,PTS快速传送(6m/s),PTS慢速传送(3m/s)。结果3种不同的传送方... 目的观察物流传输系统(PTS)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为临床正确使用PTS提供借鉴。方法将50例/名患者和自愿受试者的血常规标本分别采用3种不同的方法传送至检验科:人工传送,PTS快速传送(6m/s),PTS慢速传送(3m/s)。结果3种不同的传送方法血常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运用PTS传送血标本能够节省人力资源,速度更快、效率更高,但建议使用PTS慢速传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标本 血细胞分析 物流传输系统 快速传送 慢速传送 人工传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