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引导式教育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8
1
作者 王金凤 牛茹 +2 位作者 陈伟 李笑 刘光旺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20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不同时段康复锻炼依从性和髋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纳入标准的129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病区床号分为干预组(64例)和对照组(6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 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不同时段康复锻炼依从性和髋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纳入标准的129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病区床号分为干预组(64例)和对照组(6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引导式教育。分别在干预前、出院当天、出院1个月、出院3个月时,对两组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和髋关节功能康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出院3个月后,干预组康复锻炼依从性、髋关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引导式教育能有效提高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改善髋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引导式教育 康复锻炼 依从性 髋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侧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生物反馈下的空吞咽训练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2
作者 高盼盼 张倩 +1 位作者 刘婷慧 孙洁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05-1110,共6页
目的探讨健侧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与生物反馈下空吞咽训练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中的效果。方法152例医院于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各38例。生物反馈组应用生物反馈下空吞咽训练,磁刺... 目的探讨健侧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与生物反馈下空吞咽训练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中的效果。方法152例医院于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各38例。生物反馈组应用生物反馈下空吞咽训练,磁刺激组应用健侧高频rTMS,联合组应用生物反馈下空吞咽训练与健侧高频r TMS,安慰剂组进行常规吞咽训练和安慰性rTMS,均干预4周。记录临床疗效,分别在治疗前后通过多功能食道造影仪评估食管上括约肌(UES)开放时间、开放程度、咽收缩持续时间,并比较吞咽功能、营养状况、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联合组的临床疗效比生物反馈组和磁刺激组提高,治疗后的UES开放时间、开放程度以及咽收缩持续时间分别为(205.33±29.01)ms、(1.14±0.34)cm、(559.19±63.48)ms,高于另3组(P<0.05);联合组吞咽功能评分分别为(6.04±0.83)和(20.03±3.26)分,吞咽功能、营养状况、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联合治疗可提高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生物反馈 空吞咽训练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康复指导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朱茜 韩良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1期288-288,共1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采用中医康复指导的临床效果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7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指导措施,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中医康复指导,比较2组患者的...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采用中医康复指导的临床效果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7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指导措施,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中医康复指导,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62%,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2.34%,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各项生化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康复指导,从情志、生活、饮食等各方面给予干预,并进行针对性的康复指导,以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中医康复指导 效果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化运动处方对脑卒中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及认知功能的疗效及机制初探: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8
4
作者 钱贞 卢同波 +3 位作者 何俊 朱海颖 王瑾 巩尊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445-2450,2465,共7页
背景在目前的康复环境下,脑卒中患者的情绪问题以及认知功能障碍较肢体、言语、吞咽等问题隐匿,在临床康复中不被重视,但会造成不良后果,影响康复结局。目前临床治疗上主要依靠药物改善症状,但收效甚微,还会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目的... 背景在目前的康复环境下,脑卒中患者的情绪问题以及认知功能障碍较肢体、言语、吞咽等问题隐匿,在临床康复中不被重视,但会造成不良后果,影响康复结局。目前临床治疗上主要依靠药物改善症状,但收效甚微,还会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目的观察精准化运动处方对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状态以及认知功能的疗效,并初步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3月在常州市德安医院康复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试验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同时实施精准化运动处方,该处方根据心肺运动试验(CPET)的结果精准制订,处方共执行12周。比较两组患者康复训练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以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并将康复训练前患者Hcy水平和SAS、SDS、MMSE评分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试验组4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CPET,以及12周的精准化运动处方康复,无不良事件发生。康复训练前,两组患者SAS、SDS、MMSE评分和Hcy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训练后,试验组SAS、SDS评分和Hcy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均低于对照组(P<0.05);MMSE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康复训练前后SAS、SDS、MMSE评分和Hcy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康复训练前,患者Hcy水平和SAS、SDS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420、0.507,P<0.05),与MMSE评分无相关关系(r=0.079,P=0.473)。结论精准化运动处方能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以及认知功能,该运动处方可以作为一种新颖治疗方案在临床推广应用。Hcy可能是精准化运动处方改善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的作用机制之一,关于Hcy是否和该处方改善认知功能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心肺运动试验 精准化运动处方 焦虑 抑郁 认知功能 同型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评定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 被引量:13
5
作者 魏涛 黄颖 +2 位作者 巩尊科 陈伟 韩良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964-1966,共3页
目的探讨洛文斯顿作业疗法(Loewenstein occupational therapy cognitive assessment,LOTCA)在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评定及疗效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9月至2010年10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康复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30例,选取与病例... 目的探讨洛文斯顿作业疗法(Loewenstein occupational therapy cognitive assessment,LOTCA)在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评定及疗效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9月至2010年10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康复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30例,选取与病例组相匹配的健康人30例(如患者家属、陪护人员或门诊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MMSE量表筛查脑卒中认知障碍患者,进行治疗前后LOTCA评定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病例组LOTCA总分(72.0±15.4)及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LOTCA总分(109.9±3.3),P<0.01];病例组治疗2个月后,LOTCA总分及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0.01)。结论 LOTCA能全面地评定脑卒中患者的认知障碍程度及特点,反映患者的认知水平,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认知障碍 LOTCA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热量不同运动方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及心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程晶 陈伟 钟卫权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18-1020,共3页
糖尿病(diabetes mellims,DM)的运动疗法治疗是目前公认的糖尿病治疗的一项基本措施。糖尿病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并发症,国内外研究表明,规律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均可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运... 糖尿病(diabetes mellims,DM)的运动疗法治疗是目前公认的糖尿病治疗的一项基本措施。糖尿病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并发症,国内外研究表明,规律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均可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运动对可以使糖尿病患者的心肺功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管内皮功能 心肺功能 运动方式 患者 糖尿病血管病变 血管并发症 热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极拳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1
7
作者 付常喜 张秋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36-539,共4页
目的:探讨太极拳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Brunnstrom肢体功能恢复分期Ⅳ期、平衡功能障碍Berg评分21—40分、步行功能障碍(FAC)Ⅲ级的60例无严重认知和言语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 目的:探讨太极拳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Brunnstrom肢体功能恢复分期Ⅳ期、平衡功能障碍Berg评分21—40分、步行功能障碍(FAC)Ⅲ级的60例无严重认知和言语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物理因子疗法,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施加太极拳训练,两组均为1次/d,40min/次,6d/周,8周后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躯干功能量表(TIS)、平衡功能量表(BBS)、步行功能(FAC)和10m最大步行速度(MWS)进行指标测评。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TIS值、BBB值、FAC以及10m MWS评定无显著差异性(P>0.05)。经8周康复训练治疗后,对照组各测评指标较治疗前有非常显著性改善(P<0.01);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基础上辅以太极拳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改善平衡功能、提高步行能力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 脑卒中 平衡功能 步行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口期和咽期吞咽功能改变与误吸的相关性:基于电视透视吞咽检查 被引量:8
8
作者 李振亚 孙洁 +1 位作者 郭鹏飞 王光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33-939,共7页
目的基于电视透视吞咽检查(VFSS)分析脑卒中患者口期和咽期吞咽功能改变与误吸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放射科行VFSS的240例脑卒中患者的造影录像资料,依据Rosenbek渗漏/误吸量表(PAS)将其... 目的基于电视透视吞咽检查(VFSS)分析脑卒中患者口期和咽期吞咽功能改变与误吸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放射科行VFSS的240例脑卒中患者的造影录像资料,依据Rosenbek渗漏/误吸量表(PAS)将其分为误吸组(n=108,≥5级)和非误吸组(n=132,<5级),采用吞咽障碍造影评分量表比较两组口期和咽期的吞咽功能改变。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对误吸发生的病理机制进行分析。结果两组VFSS表现在口唇闭合不全、食团成型障碍、吞咽失用、舌与硬腭接触不全、食团后漏、口腔运送时间延长、咽期吞咽启动延迟、会厌折返障碍、梨状窝残留和咽后壁残留均有显著性差异(χ2>5.802,P<0.05)。口腔运送时间延长(OR=3.964,P=0.036)、咽期吞咽启动延迟(OR=5.684,P<0.001)、会厌折返功能障碍(OR=11.571,P<0.001)和梨状窝食物残留(OR=4.524,P=0.002)与误吸相关。结论口腔运送时间延长、咽期启动延迟、会厌折返障碍、梨状窝残留是导致脑卒中患者发生误吸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误吸 电视透视吞咽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执行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19
9
作者 周婷 巩尊科 +2 位作者 王世雁 王密 汪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36-1039,共4页
目的:通过磁共振波谱技术(MRS)以及神经心理学量表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对脑卒中后执行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执行功能障碍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 目的:通过磁共振波谱技术(MRS)以及神经心理学量表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对脑卒中后执行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执行功能障碍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加r TMS治疗,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筛查,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量表(LOTCA)、额叶功能评定量表(FAB)评定,MRS对病变区的神经代谢物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复合物(Cho)、肌酸(Cr)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LOTCA、FAB评分以及MRS检测神经代谢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的LOTCA、FAB评分分别为(87.10±3.16)分和(11.97±0.48)分,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的MRS量化指标NAA/Cr、Cho/Cr分别为(1.64±0.08)、(1.17±0.07),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LOTCA、FAB量表评分以及MRS测定的NAA/Cr、Cho/Cr在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OTCA、FAB量表评分以及MRS测定的NAA/Cr、Cho/Cr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 TMS改善患者执行功能是通过影响脑内认知功能相关的神经代谢产物来实现的,MRS可从分子水平显示患者治疗后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执行功能障碍 磁共振波谱 重复经颅磁刺激 神经心理学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肢联动在健康青年人心肺适能评估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钱贞 陈伟 +2 位作者 李瑾 高民 张秋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5期4340-4345,共6页
目的分析在健康青年人中应用四肢联动进行症状限制性极量运动试验的可行性,以探索心肺适能评估的适宜设备。方法于2016年9月—2017年9月社会招募108例测试者于徐州市康复医院进行运动测试,均先后使用功率自行车和四肢联动进行症状限制... 目的分析在健康青年人中应用四肢联动进行症状限制性极量运动试验的可行性,以探索心肺适能评估的适宜设备。方法于2016年9月—2017年9月社会招募108例测试者于徐州市康复医院进行运动测试,均先后使用功率自行车和四肢联动进行症状限制性极量运动试验,测量试验过程中的心肺适能评估指标,采用Borg scale自感劳累分级表评估最大运动负荷时呼吸困难和腿部疲劳的自感劳累程度,记录测试终止的原因。结果108例测试者均顺利完成测试,达到终止标准而停止测试,未发生不良事件。使用功率自行车测试时,72例(66.7%)达到症状限制性极量运动水平;使用四肢联动测试时,102例(94.4%)达到症状限制性极量运动水平。功率自行车的绝对峰值摄氧量(VO_(2peak))、相对VO_(2peak)、相对VO_(2peak)/预测摄氧量(VO_(2pred))、峰值代谢当量(MET_(peak))、峰值心率(HR_(peak))、HR_(peak)/年龄最大预计心率(APMHR)、峰值收缩压(SBP_(peak))、峰值呼吸交换率(RER_(peak))、达到VO_(2peak)的时间(time_(peak))、达到无氧阈时绝对摄氧量(绝对VO_(2AT))、达到无氧阈时相对摄氧量(相对VO_(2AT))、相对VO_(2AT)/相对VO_(2peak)均低于四肢联动,峰值负荷、呼吸困难评分、腿部疲劳评分均高于四肢联动(P<0.05)。四肢联动的相对VO_(2peak)与功率自行车的相对VO_(2peak)呈正相关(r=0.881,P<0.001);四肢联动的HR_(peak)与功率自行车的HR_(peak)呈正相关(r=0.845,P<0.001)。结论四肢联动应用于健康青年人心肺适能评估是安全、有效、可行的,测试结果更贴近真实的心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限制性极量运动试验 四肢联动 心肺适能 功率自行车 青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式喉内窥镜结合染料试验在卒中后隐性误吸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周慧 巩尊科 +3 位作者 田耕润 顾成晨 王世雁 王蜜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1-237,共7页
目的探讨软式喉内窥镜吞咽功能检查(FEES)结合染料试验对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隐性误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6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康复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50例,进行FEES和透视荧光吞咽检查(VFSS)。比较两者检查结果... 目的探讨软式喉内窥镜吞咽功能检查(FEES)结合染料试验对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隐性误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6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康复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50例,进行FEES和透视荧光吞咽检查(VFSS)。比较两者检查结果。结果FEES误吸检出率高于VFSS(χ^(2)=7.000,P<0.05)。FEES对于进食液体食物时误吸检出率高于VFSS(χ^(2)=4.000,P<0.05);两种方法对于进食糊状(κ=0.941,P<0.001)及固体食物(κ=0.779,P<0.001)时一致性很好。两种方法食物残留部位一致性较好(κ=0.818,P<0.001);3种食物类型残留部位一致性均很好(κ≥0.862,P<0.001)。两种方法对于3种食物类型Rosenbek渗漏-误吸量表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Z<0.667,P>0.05)。结论FEES结合染料试验可用于评估卒中后隐性误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软式喉内窥镜 透视荧光吞咽检查 隐性误吸 咽收缩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缺血性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的效果 被引量:14
12
作者 朱慧 夏有兵 +3 位作者 巩尊科 王世雁 马柯 闫金秋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9-203,共5页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在缺血性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选取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康复科住院的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7)和试验组(n=27)。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在缺血性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选取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康复科住院的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7)和试验组(n=27)。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面部肌群康复训练。试验组加患侧初级运动皮质5 Hz rTMS治疗,对照组在同一治疗部位予以相同参数的假刺激治疗。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修订版House-Brackmann分级系统(HBGS-2)、Sunnybrook面部分级量表、静息时双侧嘴角至人中下中心点的水平距离差、最大努力示齿时双侧嘴角至下颌中切牙交点的水平距离差和伸舌时舌中线偏离面部正中线的角度对患者进行面神经功能评价。结果两组各脱落1例。治疗前,两组HBGS-2评分、Sunnybrook面部分级量表评分、静息时双侧嘴角至人中下中心点的水平距离差、最大努力示齿时双侧嘴角至下颌中切牙交点的水平距离差和伸舌时舌中线偏离面部正中线的角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评价指标均显著改善(|t|>8.987, P<0.001),且试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t>2.939, P<0.01)。结论患侧初级运动皮质5 Hz rTMS对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中枢性面瘫 重复经颅磁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模式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执行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田耕润 王世雁 +5 位作者 毕迎立 巩尊科 王翔 王蜜 鲁思涵 周慧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2期916-921,共6页
目的:探讨间歇θ脉冲刺激(iTBS)及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执行功能障碍(PSE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6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康复科及徐州市康复医院住院治疗的的PSEI患者90例,随机分入iTBS组、高频组、对照组... 目的:探讨间歇θ脉冲刺激(iTBS)及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执行功能障碍(PSE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6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康复科及徐州市康复医院住院治疗的的PSEI患者90例,随机分入iTBS组、高频组、对照组。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并分别予iTBS、10Hz rTMS、伪刺激治疗,共4周。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额叶功能评定量表(FAB)、Stroop色词测验(SCWT)、形状连线测验(STT)、数字广度测验(DST)、事件相关电位P300评定。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的MoCA、FAB、SCWT、STT、DST评分、P300潜伏期及波幅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iTBS组及高频组的MoCA、FAB、SCWT、STT-B、DST评分、P300潜伏期、波幅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iTBS组与高频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iTBS可以改善PSEI,疗效与10Hz rTMS相当,iTBS耗时更短、效率更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 θ脉冲刺激 脑卒中 执行功能障碍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回收视角下体医融合大众健康促进方案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吴香芝 王建军 +6 位作者 高民 季丽萍 李立 郇昌店 张继民 侯喆 王明伟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1,共11页
以设计体育活动和中医保健按摩相融合的大众健康促进方案为目的,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探求能量回收视角下体医融合的理论支撑;基于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机械能输出以及中医按摩功法所需的能量输入这一原理,结合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 以设计体育活动和中医保健按摩相融合的大众健康促进方案为目的,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探求能量回收视角下体医融合的理论支撑;基于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机械能输出以及中医按摩功法所需的能量输入这一原理,结合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分析机械能再次利用到中医按摩手法中的可行性。研究认为群众体育活动中产生的部分机械能可以利用为自身按摩的机械能,在实施中应该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设计实施方案。与此同时,需要对健康促进方案进行宣传、推广、反馈和调节,不断优化和改进,最终实现对大众健康的高效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回收 体医融合 大众健康 促进方案 机械能 中医按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电触发电刺激对脑卒中后痉挛性足下垂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梅莹 毛世刚 +2 位作者 于洋 王颖颖 陈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6-259,共4页
目的探讨肌电触发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痉挛性足下垂的影响。方法 3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肌电触发电刺激组(触发组),并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常规临床评价方法和表面肌电仪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Fugl-Meyer评分、关节活... 目的探讨肌电触发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痉挛性足下垂的影响。方法 3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肌电触发电刺激组(触发组),并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常规临床评价方法和表面肌电仪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Fugl-Meyer评分、关节活动度、最大用力背伸i EMG(integrated electromyography)和协同收缩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且触发组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肌电触发电刺激可增强脑卒中患者肌力,改善协同收缩率,纠正足下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肌电触发电刺激 表面肌电 积分肌电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注意障碍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与注意评定量表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马喆喆 巩尊科 +5 位作者 温炜婷 王聪 姚睿 苏彩霞 陈姣姣 王世雁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13-1115,共3页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 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是指在脑卒中事件后6个月内出现、达到认知障碍诊断标准的一系列综合征,表现为执行、记忆、注意力、定向和思维等损害,在我国卒中患者3个月内认知障碍发生率高达56.6%。注意是...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 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是指在脑卒中事件后6个月内出现、达到认知障碍诊断标准的一系列综合征,表现为执行、记忆、注意力、定向和思维等损害,在我国卒中患者3个月内认知障碍发生率高达56.6%。注意是认知加工的基础,卒中后注意障碍患者往往不能集中注意力,对康复指令的反应下降甚至有偏差,进而影响其对信息的理解与反馈,不能集中精力进行认知、言语及肢体等方面的训练,从而延缓了康复进程,降低了生存质量。事件相关电位P300能瞬时记录大脑皮质中同步活动的锥体神经元突触后电位的总和,可反映患者在执行特定任务或受到信息刺激时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障碍 康复进程 诊断标准 突触后电位 信息刺激 大脑皮质 认知障碍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