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FD的脱硝装置内部流场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胡斌 毛陈晨 +4 位作者 陆雨菲 朱晨 戴前进 蒋守席 刘小嵩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8-25,共8页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是应用广泛的NO_(x)治理技术,其脱硝效率、氨逃逸率与其内部的流动特性密切相关.在SCR装置中加装导流板可有效改善弯道内的流场,实现SCR装置的稳定高效运行.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模拟方法,对某焦化燃煤锅炉SCR系统...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是应用广泛的NO_(x)治理技术,其脱硝效率、氨逃逸率与其内部的流动特性密切相关.在SCR装置中加装导流板可有效改善弯道内的流场,实现SCR装置的稳定高效运行.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模拟方法,对某焦化燃煤锅炉SCR系统进行模拟,提出3种导流板设计方案并进行数值模拟.经过优化后,AIG下游速度方差系数为6.69,催化剂上层截面速度方差系数11.84,截面温度平均值499 K,温度最大偏差9℃,最大到最小温度区间跨度15℃,截面NH 3/NO_(x)物质的量的比平均值0.812,方差系数4.67,压力损失1855 Pa,为改造脱硝装置、提高脱硝效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数值模拟 静态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悬臂式掘进机多信息监测系统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刘送永 刘强 +2 位作者 崔玉明 孟德远 谢奇志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564-2578,共15页
针对目前悬臂式掘进机作业数据可视化差、可靠性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分布的多信息监测系统,设计了系统整体框架,实现了监测程序的可靠运行。首先,分析了悬臂式掘进机远程监测的工作特性,采用降噪去雾算法对现场图片进行增亮... 针对目前悬臂式掘进机作业数据可视化差、可靠性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分布的多信息监测系统,设计了系统整体框架,实现了监测程序的可靠运行。首先,分析了悬臂式掘进机远程监测的工作特性,采用降噪去雾算法对现场图片进行增亮与清晰化处理,提升图像质量,达到远程实时视频监测水平,结合瓦斯与温湿度传感器实现了掘进环境监测;其次,以掘进机截割头位置作为其作业空间边界,建立掘进机截割头位姿与运行轨迹方程,采用油缸位移信号与倾角信号冗余算法,实时监测掘进机截割空间位置,实现截割头空间位置在线监测;然后,基于朗伯-比尔定律,采用透射法,设计了油液污染度实测系统,结合温度、液位与流量传感器,实现了掘进机油液状态的在线监测;进而,基于指数退化方法建立截割部轴承的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模型,嵌入到监测系统中,实时显示掘进机各关键部件的性能曲线,实现了关键部件的寿命监测;最后,利用多传感分布方法采集信号,采用多信息融合方法,通过TCP协议,结合PLC网口通讯,远程采集温度、压力、振动等信号,进行实时可视化及故障趋势分析,形成掘进机工作环境状况、截割状态、油液状态、寿命预测等方面的多信息监测系统,为实现掘进机的智能化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臂式掘进机 多信息监测 环境监测 截割状态监测 油液监测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巷道掘进机健康管理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4
3
作者 刘送永 刘强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2-37,共6页
掘进机健康管理技术通过对大量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动态掌握掘进机运行状况,并对各类故障进行预测预报,从而提高掘进机运行的安全性,降低事故发生率及损失,减少设备维护成本。指出巷道掘进机健康管理的关键技术为工作状态参数提取、... 掘进机健康管理技术通过对大量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动态掌握掘进机运行状况,并对各类故障进行预测预报,从而提高掘进机运行的安全性,降低事故发生率及损失,减少设备维护成本。指出巷道掘进机健康管理的关键技术为工作状态参数提取、全状态健康管理、剩余使用寿命估计和远程监测,总结了4项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目前对于复杂机械设备剩余使用寿命预测的研究基本不考虑工况变化,仍停留在理论仿真和实验室试验阶段,若使该技术得到应用,必须考虑变工况条件;提出了掘进机健康管理的研究方向,包括掘进机微弱故障诊断方法、掘进机监测多信息融合技术、掘进机关重件与保养件寿命估计方法及油液污染度评估、数字孪生技术在掘进机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掘进机 故障诊断 全状态监测 剩余使用寿命 健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Ga、La掺杂二维SnO_(2)电子结构及光电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4
作者 朱姗姗 王娟 张丽丽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9-146,共8页
二维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力学、热学、磁学等性质,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SnO_(2)薄膜中的电子迁移率非常高,兼具透明和良好的导电性能,是一种性能绝佳的半导体材料.本文用密度泛函理论框架下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了二维SnO_(2)及其掺杂体系... 二维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力学、热学、磁学等性质,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SnO_(2)薄膜中的电子迁移率非常高,兼具透明和良好的导电性能,是一种性能绝佳的半导体材料.本文用密度泛函理论框架下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了二维SnO_(2)及其掺杂体系的电子结构、电子态密度、导电性能及光学性质,计算结果表明:相比较于三维SnO_(2),二维SnO_(2)的费米能级附近产生很多杂质能级,提高了载流子浓度,带隙明显变窄,电子的局域性增强,导带中电子的有效质量增加了,电子跃迁更容易发生,增加了材料的导电性能;二维SnO_(2)比三维SnO_(2)材料的电极化能力强,在红外区、可见光区、紫外区域的光子吸收性能更优异,光电导率更高,更有利于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和迁移,即可以有效地提高其光电转换效率,其中掺杂La元素能更好地提高在红外区、可见光区及紫外区吸收光子的能力,更有利于光电转换的效率,提高导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SnO_(2) 电子结构 电学性质 光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激光扫描传感器的焊缝区域跟踪方法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诺薇 邹维科 种法力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50-1656,共7页
一般二维数据传感器在智能焊接领域应用中,跟踪焊缝区域时,焊接枪抖振会导致跟踪误差大的问题,提出基于3D激光扫描传感器的激光焊缝自动跟踪方法,应用3D激光扫描传感器获取到完整的激光焊缝3D位置数据。对采集到的焊缝位置信息展开全局... 一般二维数据传感器在智能焊接领域应用中,跟踪焊缝区域时,焊接枪抖振会导致跟踪误差大的问题,提出基于3D激光扫描传感器的激光焊缝自动跟踪方法,应用3D激光扫描传感器获取到完整的激光焊缝3D位置数据。对采集到的焊缝位置信息展开全局最优解处理,提取激光焊缝的相关特征。对激光焊缝跟踪相关的距离特征进行分类处理:设计模糊跟踪算法,利用基本论域方法建立目标边缘特征模型,调整激光焊缝隶属度参数,实现目标融合特征分类。在激光焊缝特征分类的基础上,利用变论域理论提高焊接跟踪控制准确率和焊缝成形检测效率,完成焊缝区域的控制跟踪,实现无人化焊接。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在减小跟踪误差中有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激光扫描传感器 激光焊缝 自动跟踪 数据拼接 免疫反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重傅里叶级数的三相逆变器共模电压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诺薇 邹维科 刘强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97-704,共8页
随着电力变换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发展,三相逆变器在大功率场合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负面效应,比较典型的问题之一是输出共模电压影响了系统的可靠性。基于双傅里叶级数的数值计算方法,推导了三相逆变器共模... 随着电力变换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发展,三相逆变器在大功率场合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负面效应,比较典型的问题之一是输出共模电压影响了系统的可靠性。基于双傅里叶级数的数值计算方法,推导了三相逆变器共模电压的数学表达式,并根据数学表达式提出了一种抑制三相逆变器输出共模电压的方法。所提出的共模电压分析和抑制方法具有普适性、一般性、通用性,可以推广到任意逆变器的输出共模电压分析中去,通过仿真与实验对共模电压分析方法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逆变器 双重傅里叶级数 输出共模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目视觉技术的激光再制造机器人跟踪系统
7
作者 王一如 樊秋波 种法力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16-220,共5页
为提高激光再制造机器人跟踪性能,研究了一种基于双目视觉技术的激光再制造机器人跟踪系统。首先分析环境信息,再利用激光器采集机器人环境信息,设计机器人跟踪控制单元,然后对机器人的运动进行控制,最后设计机器人跟踪程序。至此,完成... 为提高激光再制造机器人跟踪性能,研究了一种基于双目视觉技术的激光再制造机器人跟踪系统。首先分析环境信息,再利用激光器采集机器人环境信息,设计机器人跟踪控制单元,然后对机器人的运动进行控制,最后设计机器人跟踪程序。至此,完成机器人跟踪系统的设计。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不仅缩小了激光再制造机器人跟踪误差,左右偏差均为0.12 cm,还具有更好的激光再制造机器人避障精度,最高可达到97%,具有更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目视觉技术 激光再制造机器人 跟踪系统 跟踪偏差 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离能下降对于硅等离子体辐射不透明度影响的研究
8
作者 胡峰 孙言 +4 位作者 梅茂飞 韩崇 潘跃武 吴苗 刘浩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5-89,共5页
电离能下降的现象与等离子体的成分、电离分布、热力学、输运性质息息相关,其精确测量值对于整个实验的模型检验和方案设计都至关重要.本文考虑粒子数的涨落,对经典的Stewart和Pyatt的模型进行修正,并耦合进先前发展的等离子体模型.利... 电离能下降的现象与等离子体的成分、电离分布、热力学、输运性质息息相关,其精确测量值对于整个实验的模型检验和方案设计都至关重要.本文考虑粒子数的涨落,对经典的Stewart和Pyatt的模型进行修正,并耦合进先前发展的等离子体模型.利用修正的模型对熊刚等人的实验进行了解释,发现当前模型所得结果要优于其他理论结果,与实验更加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温度 密度 涨落 不透明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扰动观察法的光伏电池MPPT控制算法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郭世初 尹航帅 刘冬冬 《无线互联科技》 2022年第21期152-155,共4页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扰动观察法的MPPT控制算法。由于光伏组件的输出特性易受到外界光照强度、环境温度影响,须在光伏发电系统中使用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以实现电能最大输出。传统扰动观察法的跟踪速度快,但输出的波形震荡大,光伏组件综...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扰动观察法的MPPT控制算法。由于光伏组件的输出特性易受到外界光照强度、环境温度影响,须在光伏发电系统中使用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以实现电能最大输出。传统扰动观察法的跟踪速度快,但输出的波形震荡大,光伏组件综合效率低,文章在传统扰动观察法算法的基础上进行算法优化,在保证跟踪速度的同时,减小了功率输出波形的震荡,提高了光伏组件的综合效率。在对传统算法进行优化时,将电压取样的固定步长优化调整为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取样的变步长,并将优化的算法通过Matlab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优化后的算法的效率功能。该算法通过减小MPPT控制过程中的功率输出波形震荡,使光伏系统在输出过程中能够产生更加稳定高质量的电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PT 变步长 扰动观察法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过程对Cu-Fe复合载氧体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蒋守席 沈来宏 闫景春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06-1211,共6页
基于燃烧法制备Cu-Fe复合载氧体,在小型固定床反应器上以气体CO作为还原介质,研究了Cu-Fe复合载氧体失氧情况及CO 2产率;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的手段,考察了制备过程中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对Cu-Fe复合载氧体物相和循环反应特性的影响... 基于燃烧法制备Cu-Fe复合载氧体,在小型固定床反应器上以气体CO作为还原介质,研究了Cu-Fe复合载氧体失氧情况及CO 2产率;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的手段,考察了制备过程中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对Cu-Fe复合载氧体物相和循环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煅烧时间为8 h、煅烧温度为900℃时,制备的Cu-Fe复合载氧体中的CuO和Fe 2O 3能完全反应生成CuFe 2O 4,且Cu-Fe复合载氧体的氧化还原性能随着循环反应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保持了较好的循环反应性能和较高的反应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链 Cu-Fe复合载氧体 煅烧时间 煅烧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硫废水蒸发协同脱除烟气SO_(3)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斌 汤诗佳 +4 位作者 王欣星 刘钰 胡杨样 张倩 戴前进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1期53-57,共5页
搭建燃煤热态系统,试验考察脱硫废水蒸发脱除SO_(3)的特性,并分析烟气酸露点与烟气温度对SO_(3)脱除的影响,探讨SO_(3)在飞灰表面冷凝吸附机理,考察不同碱性添加剂和SO_(3)质量浓度对SO_(3)脱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烟气SO_(3)的脱除效... 搭建燃煤热态系统,试验考察脱硫废水蒸发脱除SO_(3)的特性,并分析烟气酸露点与烟气温度对SO_(3)脱除的影响,探讨SO_(3)在飞灰表面冷凝吸附机理,考察不同碱性添加剂和SO_(3)质量浓度对SO_(3)脱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烟气SO_(3)的脱除效率随着烟气酸露点温度的提高而提高,烟气中SO_(3)主要冷凝到飞灰表面.脱硫废水添加NaOH脱除效率最高,添加NaHCO_(3)脱除效率最低,提高吸收剂添加量以及烟气中SO_(3)质量浓度均会提高SO_(3)的脱除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废水蒸发 SO_(3) 碱性吸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